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置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置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置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置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置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置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

南通市如东县双甸中学语文教研室整理

技巧指导

同学们,大家好!当阅读古典小说时,你会发现:怎么有如此多的

“三”!三顾茅庐、三调芭蕉扇、三打祝家庄、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这是为

什么呢?因为小说家善于设置矛盾冲突,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这

一点,对于我们写记叙文,是不是很有启发?

那么,什么是矛盾冲突呢?在戏剧研究中,戏剧冲突是指作品中表现人

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它来源于拉丁文

conflitus,可译为分歧、争斗、冲突等等。戏剧冲突可分为内在冲突和外在冲

突,外在冲突又可分为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冲突。

矛盾冲突是构成文学作品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

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我们学习矛盾冲突的一般理论,有利于写好

记叙文,提升文学素养。

我们如何运用矛盾冲突,把记叙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呢?我们可

以从课文中寻求妙招。

一、对照法

是指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种状态放在一起,比较差异,构成冲

突,使描写事物得到烘托和强调。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深沉

含蓄的散文,作者写双腿瘫痪后,“我”的暴怒无常与母亲强忍病痛,细心安

慰儿子相对照,形成冲突。“我”好不容易答应母亲去北海看菊花,母亲却

“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最后在秋天菊花烂漫中,“我”和妹妹终于理解了

母亲的没有说完的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在不断的对照和

烘托中,形象地表现母爱的博大和无私。

二、突转法

是指我们在构建文章情节和刻画人物时,通过情节的急转,前后反

差,形成冲突,给人带来强烈震撼的艺术手法。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

篇流淌着浓浓亲情的散文。一家人在南方的田野上散步,后来竟然发生了分

歧: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体谅母亲,决定走大路。母亲却疼爱孙子,要

走小路,最后,"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

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情节突转,一波

三折,形象地表现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突出文章主旨。

三、抑扬法

是指将生活中的素材抑扬交错地组织在一起,不断蓄势,让情势陡然

变化,形成冲突,鲜明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一般可分为欲扬先抑和先

扬后抑两种。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就典型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

手法。开头,作者用略微调侃的语言,描述了长妈妈的缺点,如喜欢“切切

察察“、睡觉摆成“大''字、过年的吃福橘等繁琐的礼节等,表达自己“不大佩

服她“。接着写她讲长毛的故事,这令“我”对她有了一点敬意。后来"我"得

知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很厌恶她。最后,不识字的长妈妈,竟然给"我"买

来了《山海经》!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宽厚热情的

性格,表达了作者对她深深的怀念之情。

四、误会法

是指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来激化矛盾,形成冲突,推动情节发

展,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例如郑振铎的《猫》,就巧妙借助误会法,

突出主题。开头写了两只猫,一只比一只活泼有趣,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新

鲜与快乐”。可是,这两只猫都“亡失”了。接着写到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

欢它。因为她不活泼,“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而且被烧脱了毛,

更觉得难看。(这是产生误会的重要原因)后来,家里养的一对芙蓉鸟,死

了一只。于是大家都误会是猫害死的,我责打了猫。后来真相大白,鸟是被

另一只黑猫吃掉的。(误会的过程)“我”觉得,自己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

辩诉的动物“,受到良心的谴责,难过无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误

会的结果)

总之,同学们,我们可以仿用课文中对照法、突转法、抑扬法、误会法

等,像“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情节一样,在记叙文中,构成矛盾冲突。

这几种方法通常是有机联系的,我们如果能够平时善于提炼,巧妙运用,写

出的文章就会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欣赏。

技巧运用与点评

向上,向上!

(★赏析:文题引导人积极向上,有号召力。)

如东县双甸中学704班缪佳怡同学

“向上,向上!”我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这句话。

(★赏析:开头点题,设置悬念。)

在五月份,期中考完后,我心情是沉重得不得了的,几乎喘不过气。

我考砸了,我认为我当时已经没救了。可是,却因为他,我又觉得在期

末,我可以东山再起。

(★赏析:在对照中,写期中考试失利,表达自己的沉重心情,觉得

自己没救了。文笔一转,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可以振作起来?加深悬

念。)

他就是我的父亲,他不算最聪明,也不是什么大老板,为人却淳朴厚

道,心地善良。但我却总是嫌弃他,因为他平日总喜欢喝酒,我认为他糟

糕透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最近,我对他的看法有了些许改变。

(★赏析:欲扬先抑,父亲喜欢喝酒,令我“嫌弃”。他淳朴厚道,心

地善良与''糟糕透了”形成对比,为下文作铺垫。)

六月二十七日,放了学,我在家专心地写着作业。

(★赏析:这里交代时间、地点,暗示期末考试即将来临。)

“女儿,你在干什么?“一个亲切的声音突然响起,是父亲。“做作

业。'‘我冷淡地回了他一句。他没在意,走到客厅里去,开始看起了电

视。

(★赏析:父亲的“亲切”与“我”的冷淡形成对照,再次突出自己对于

父亲毫不在意。)

嘈杂的电视声使我心烦,心中怒火一涌而上。我用力把房门关上,来

到客厅,冲着父亲吼道:“好烦啊!我在复习!期中没好好复习,导致我

考那么差,期末了,你还想影响我吗?关掉啊!“看到我生气的样子,父

亲一惊,一下子便关掉了电视。其实,现在想想,父亲当时也没有做错什

么,我却把压抑着的负面情绪,全撒在他身上。

(★赏析:这里写“我”的心烦意乱,误会责怪父亲。从“涌”、“关”、

“吼”等动词,形象地表现“我”对于父亲的不满和埋怨,矛盾冲突升级。

“现在想想”,从视角的转换中,烘托出父亲的宽容和大度。)

我一扭头回到房间,心里又急又气,还有点懊悔。我一生气就会哭,

眼泪便不自觉地掉了下来。父亲应该是听见了我的哭声,急忙向我房间跑

来,我立马上前把门锁上。他摇摇门把手,不开;找找钥匙,却在我这

儿。

(★赏析:本段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父亲的关心。从父亲打不开门,

写出“我”的任性和固执。冲突中,读者会想:怎么办呢?怎么化解矛盾

呢?)

他进不来,只得隔着门与我对话:“女儿,我知道你难过,但期中只

是一次考试,期末你会考好的。”听见我没声,他便继续说:“你要相信自

己,虽然在你看来,爸爸没什么本事,但爸爸有个聪明的女儿啊!我有责

任鼓励孩子吧!”他顿了顿,又说:“女儿,你知道吗?你奶奶还在时,给

我讲过一个方法来鼓励自己,我来写张纸条给你!”

(★赏析:父亲隔着门和“我”交流,写字条给“我”,情节反转。)

只听见外面“哗啦啦——”翻书的声音,撕纸的声音,停了一会儿,一

张纸条从门缝里塞进来。

(★赏析:这里描写细致,翻书、撕纸的声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

境。)

我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向上,向上!还画了几个极不标准的箭

头。我破涕为笑,对他说:“这——这也太蠢了吧?“只听门外的父亲“嘿

嘿”一笑,说:“压力大的时候,你把这张纸条贴在胸口,对自己喊,向

上,向上!你会成功的!”

(★赏析:这里通过“我”的视角,写父亲的字条内容,鼓励自己奋发

向上。)

我试了试,心中涌起一股向上的力量。我对门外的父亲说:“向上,

向上!我会努力的,成绩向上,排名向上——谢谢你的帮助和理解!“我

对父亲的嫌弃之情,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赏析:本段写“我”受到父亲的启发,感受到向上的力量。照应开

头,主题呼之欲出。)

现在,每当我压力太大时,我总会从口袋里拿出这张纸,看着它,父

亲的“向上,向上”的话回响在我的耳畔,也照亮我的心灵。“向上,向

上!”这真算是我听过的最激励的话,因为,这里包含着父亲对我如山一

般的爱呀!

(★赏析:结尾,再次写父亲的纸条。从父亲的话“回响在我的耳

畔”,至旷照亮我的心灵”,体现父亲的鼓励,包含父亲如山一般的爱。首

尾呼应,深化主题。)

总评:

小作者从生活中选材,内容具体,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运用多种方

法,设置矛盾冲突,情节引人入胜,语言朴实无华。

开头,小作者写自己期中考试失利,心情郁闷。但是,因为他,“我

觉得在期末,我可以东山再起”一句,巧设悬念,引人遐想。因为喝酒,

父亲遭到“我”的嫌弃,这里欲扬先抑,读者不禁思考:接下去该怎么写

“我”对父亲的态度的转变呢?

中间,小作者写自己临近期末考试,在家做作业。因为父亲在看电

视,引起与父亲的矛盾。“我”误会父亲有意为之,责怪他,情节顿生波

澜。父亲关掉电视,想来劝哭泣的“我”,“我”却紧紧关上房门。冲突升

级,父亲怎么办?这是第二个波澜。父亲隔着门和“我”交流,还细心画了

画,写了纸条,鼓励女儿积极向上。从翻书、撕纸,至『'我"看了纸条后

“破涕为笑”,烘托了父亲的耐心和真诚,这是第三个波澜。最后,写“我

对父亲的嫌弃之情,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主题呼之欲出。

结尾,小作者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的写法。运用议论,写父亲的

纸条和话语“向上,向上“,带给我的精神力量,虚实结合,首尾呼应,犹

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指导老师陆建胜)

佳作欣赏

邵老师,你现在还好吗?

如东县双甸中学704班桑永露同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看着六年级的毕业照片,仔细想来,我小学毕业那

天距今天,已有11个多月了!时间过得是真快呀!

毕业那天,我怀着对小学的眷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到了教室。

看到在一起嘻嘻哈哈了多年的同学,以后就可能因为分班或转学,很少见面或

者再也见不到,我心中顿时酸楚起来。再次见到亲切和蔼的英语老师邵慧琳,

我多么想冲上去再抱抱她。邵老师还带了一大袋吃的过来了,她笑容满面,我

的心顿时开朗许多。

“同学们,你们马上就要进入初中生活了。老师呢,也不能陪着你们了,希望

大家以后好好学习,长大了还能再来看看老师,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学有所成。其

他也就不多说了,我给你们带了一些零食,一起分分吃吧!“邵老师走下讲

台,给我们一个一个分发零食。大家都安静地吃着零食,我们早已准备好了,大

声说着:“邵老师,请看背后!”白板上是我们写的请假条,抖音上挺流行的。内

容是:“亲爱的邵老师,603班的全体学员于2019年向您请假——老师看了

后很感动,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且说了句:“我批准!'‘我们大家都开心地鼓起掌

来。

拍毕业照了,全班同学已经排好队。拍完照片,邵老师也来了。只见老师化

着漂亮的妆容,我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哇哦!今天邵老师好漂亮哦!”邵老师害羞

地笑了。旁边的同学则调侃道:“我们的慧琳,哪一天不漂亮了?”邵老师笑得

更开心了,拍了拍那位同学的肩膀。同学们已站在镜头下,邵老师的脸上洋溢着

快乐的笑容。“咔嚓、咔嚓、咔嚓……”,相机里已拍下数十张照片,最后会挑一

张最好看的照片印刷出来。

随后,我和好朋友拍了好几张,然后随着邵老师到了操场。摄影师让我

们摆poss,我就站在邵老师一旁,老师还挽起了我的手,我很高兴。我给老师比

了个心,所有人也一齐比心,这个画面定格了!我拿到了照片,看着邵老师的笑

容,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留在教室打扫卫生。邵老师喊我,给我挑了一

个的盆景,说是同学不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