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黑大班教案7篇_第1页
影子黑大班教案7篇_第2页
影子黑大班教案7篇_第3页
影子黑大班教案7篇_第4页
影子黑大班教案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子黑大班教案7篇影子黑大班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影子是人们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的变化易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对影子的形成及其位置、成像大小和与光之间的关系,需要多途径引导幼儿进行探究。为此在活动中借助图片,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幼儿讨论:为什么白天小姑娘躲在妈妈的身后,影子就不见了?为什么小猫的影子比小姑娘的影子大?不断出现的疑问与实验相结合,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参与性,使幼儿产生继续探究、操作的愿望。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现象,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2、大胆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及其与光的关系,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并交流实验结果。

3、感受活动的乐趣,产生继续探究影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观察影子,玩“踩影子”等游戏。

2、可参考《身边的科学》自备4幅图片,“幼儿学习材料”——操作材料⑤,记录表。

【活动建议】

1、猜谜、谈话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迷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它说话,就是不开口。

(2)提问:影子是什么样的?你还见过谁的影子?

2、结合图片,设置问题情境,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1)出示图片1,引出情境主题。

教师讲述图片内容:小姑娘有一个影子朋友,她的影子朋友总是和她形影不离。可是,最近她遇到了一件烦心的事。

(2)出示图片2,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结合图片提问:为什么晚上关了灯以后,白天小姑娘躲在妈妈的身后时,影子就不见了?

小结:有光的地方物体才有影子;没有光的地方物体就没有影子。

3、通过讨论和操作,探究影子的位置和光的方向有何关系。

(1)结合图片3,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提问:为什么小姑娘的影子有时跑到这儿,有时跑到那儿?

(2)教师出示操作材料⑤,讲解操作要求及记录方法。

(3)请幼儿合作进行自主探索,从不同方向照物体,记录影子出现的位置。请幼儿展示记录表,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影子总是出现在光的反方向。

4、继续合作探究,感知影子成像大小的原因。

(1)观察图片4,引发幼儿讨论。

提问:为什么小猫的影子比小姑娘的影子大?

(2)介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实验后进行交流。

小结:当物体距离光近的时候,影子就变大;当物体距离光远的时候,影子就变小。

小班绘本公开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视频+课件ppt+说课+教案反思音乐动画小班语言幼儿园班本课程《全国爱眼日》课件ppt主题故事教学活动

影子黑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各种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

2.尝试大胆表现、绘画出各种运动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记号笔若干,绘画纸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入场:

跟随旋律做一些肢体动作。

2.赏析影子表演:

(1)观看影子运动造型。

下面要请小朋友看一场有关运动的表演,说说看见了什么运动项目?

(2)出示影子造型。

鼓励幼儿表演各种各样的运动造型。

3.创作影子运动造型画:

师:怎么把影子画在纸上,变成有趣的影子画呢?

(1)欣赏范例,说说影子画需要什么材料?应该注意什么?

(2)看教师示范画影子画。

(3)请把你最喜欢的造型画成影子画。

4.幼儿作画。

5.欣赏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美工区投放各种动物卡片,让幼儿绘画动物的影子。

影子黑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2、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游戏快乐。

2、难点: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投影仪、音乐《雨中旋律》、幼儿具备"影子"相关经验(事先准备好的寻找影子视频)、人站在太阳下影子图片一张、教师幼儿具备做各种手影的经验、画有每位幼儿影子造型的长轴纸卷一个、蜡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音乐律动)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认真听,比比是谁第一个猜出谜底。我的谜面是: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是一种现象,有阳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基本部分:嗯,小朋友们很棒,都猜对啦!我们的影子这么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这有一段小朋友们寻找影子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那我们要带着几个任务去看,第一个: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么情况下找到的)第二个: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为什么?(幼儿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幼儿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我们表扬下自己。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张图片更进一步的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懂得在有光的情况下才会有影子,当光线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就变黑了,这就是影子)(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好,下面张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来玩影子游戏好不好?第一个游戏:手影游戏(老师先做出几个造型示范,幼儿猜并模仿,再请7--8名幼儿分别在投影仪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边做造型边学小动物叫声,其他小朋友来猜并模仿)第二个游戏:给影子涂色(教师将每位幼儿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画在长轴纸上,请每位幼儿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给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

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欣赏影子作品并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的理念能较好地在本次活动得到体现。

1.选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师抓住随时捕捉到的影子这一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寻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戏,从而共同探索影子的变化与事物间的联系,继而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本活动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游戏这一幼儿特有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动物影子、演皮影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变戏法的秘密等问题,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利用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理,培养了幼儿观察、比较,主动探究的能力。

影子黑大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沉与浮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

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影子黑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体验手影游戏的愉悦情绪;

2、动手探索影子形成的科学现象,初步了解影子在民间艺术中的运用;

3、大胆发挥想象,创造有趣的影子。

活动准备:

1、台灯、手电筒、应急灯若干布3-4块

2、手影及镂空图片、树干、书本等若干,

3、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以教师自编的手影故事引题

2、与幼儿共同讨论手影形成的科学原理

a、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小动物是手的影子变出来的)

b、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师小结:影子的形成是东西挡住了光就形成影子,如果我们把灯关了,看看还有没有影子,所以影子的形成需要光的帮助。

3、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尝试手影游戏

a、提供各种工具及图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影子游戏

b、边玩边交流探索发现影子的科学想象

4、集中幼儿共同讨论,交流总结

a、你发现了什么?

b、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影子(借助图片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5、播放《皮影戏》片段,欣赏影子在民间艺术中的运用,加深对影子的了解

师:我们的民间艺人根据影子的现象发明了皮影戏,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6、与幼儿共同跟着音乐表演影子,结束游戏

活动延伸:

1、剪画影子,表演影子

2、制作并表演皮影戏

影子黑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

2、引导幼把见过的有趣的影子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能用绘画、标志符号的方式进行表征。

3、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影子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几天提示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

2、每个幼儿绘画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主题

组织幼儿谈话:

1)、你见过影子吗?

2)、你都见到过什么样的影子?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2、幼儿分组交流

1)、先将幼儿分成六组。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见过的影子。

3)、尽量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