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赋税制度

中央官制选官制度目

录壹贰贰唐

“洊安”庸调银饼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先秦时期

战国至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清选官方式依据标准血缘军功品德才能??一、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时期人物主要制度方式标准先秦时期战国至秦两汉时期魏晋时期隋唐至清世袭血缘世官制中央任免军功军功爵制自下而上举荐品德才能察举制评定授官家世、道德、才能→家世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才学科举制甲:孝顺正直乙:贵族子弟丙:孔武有力丁:学富五车戊:士族子弟乙丙甲戊丁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材料二: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外历史纲要(上)》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背景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概况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拥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西晋)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通典·选举典》标

准家世、道德、才能家世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评价

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争多少于锥刀之末,伤损风俗,其弊不细。——《晋书·卫瓘传》高门(上品)寒门(下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积极: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逐渐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

不利于人才选拔和中央集权。一、选官制度2.科举制•概况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一、选官制度2.科举制•意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衣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散序进士》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右图反映了唐代前、后期入仕方式比重的变化。这说明唐朝

A.贵族的特权持续扩大

B.选官制度功能不断弱化

C.阶层流动性逐渐增强

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易错点拨唐代真实的选官制度门荫取仕仍是主流。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铨选仍重门第。“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有科举≠只有科举程序公平≠结果公平C一、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时期主要制度方式标准先秦时期世官制世袭血缘战国至秦军功爵制中央任免军功两汉时期察举制自下而上举荐品德才能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评定授官家世、道德、才能→家世隋唐至清科举制分科考试才学选官标准:选拔方式:选官原则:选官基础: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才学由血缘、地方品评推荐变为考试选拔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中央官制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二、中央官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中外朝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尚书台三公??二、中央官制1.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三省形成2.隋唐三省六部制隋文帝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成为专门的宰相治事机构,并具有独立的印信唐太宗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二、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二、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2022年·浙江学考·26)材料一: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8分)名称和职能:A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B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C尚书省:负责执行。(6分)特点:分工明确,彼此制约。(2分)•职责、特点二、中央官制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治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思考: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意义。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司马光《资治通鉴》二、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2023年1月·浙江选考·23)材料二:“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微的关系”。(4分)关系:唐太宗授命中书省草拟诏令:魏徵作为门下省长官进行审核并驳回不妥的诏令。(4分)

(2021·北京卷·2)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D•职责、特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规律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二、中央官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中外朝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形成三省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实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君权与相权不断博弈!赋税制度三、赋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派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称为赋役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核心概念:赋税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一般包括: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土地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5.其他杂税。三、赋税制度1.租调制

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魏晋

唐初

唐中后期租庸调制租调制两税法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以户为单位,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租(田亩税):粮食调(人头税):帛或布三、赋税制度2.租庸调制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国朝著令,赋役这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减轻了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保障政府赋税收入。三、赋税制度

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它规定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大部分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概念解析:均田制北魏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给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农民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绢布麻。三、赋税制度3.两税法(2023年6月·浙江选考·22)材料一: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结而当庸百:请则户税,各随乡七所出,岁输结铸纯绵,具无奋桑之外,叫输布麻。惟用赋不计南而计了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了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6分)关系:户籍制度是均田制的基础(或均田制以户籍制度为本),户籍制度是租庸调制实施的依据;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3分)•背景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卷226三、赋税制度3.两税法赋税制度征税原则征税标准征税对象征税项目征税次数变化原因租庸调制两税法创新人丁为主财产为主受田农民不分主客租庸调及杂税杂役户税(货币)、地税旬输月送夏秋两季标准公平扩大对象简化名目固定时间量入为出量出制入保证财政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背景土地兼并;均田制、户籍制度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3分,4点答3点即可)三、赋税制度3.两税法•内容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