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保温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保温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保温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保温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保温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邯郸市2024届高三年级保温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早在封建制国家统治时期,“古乡贤”就曾作为“非体制精英”参与乡村治理,扮演了“地方利益代言人”和“国家代理人”的双重角色。费孝通认为,在“皇权不下县”的传统社会治理中,基层社会治理主要依靠的是士绅,由此提出了“双轨政治”的理论。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两种秩序,一是以皇权为中心的“官治”秩序,其特征是自上而下形成等级森严的梯形治理结构;二是县以下以宗族伦理为中心的“自治”秩序,乡村社会表现为一种网状结构的自治共同体,而连接这两种秩序的正是士绅精英阶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基层党组织的建立,以村支部为组织载体的基层党建和以村委会为组织载体的村民自治结构正式确立,形成“乡政村治”的中国农村治理结构基本格局。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村治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乡贤”群体的回归。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精英,其回归对于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意义重大。目前关于“乡贤”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路径。第一种观点认为,“乡贤”的出现是传统士绅模式的回归,因为“乡贤”一词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后的士绅阶层,意指在外取得成就的返乡精英,他们凭借自身权威和财富,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建设乡风、传承文化、参与治理、稳定秩序的特殊功能。与之相反,另一种观点基于传统乡贤和“新乡贤”的比较,认为当代乡贤无论是在产生、构成还是在其所起到的功能方面都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持功能主义维度的学者认为其区别在于传统乡贤的“政治功能”向新乡贤“文化功能”和“治理功能”的转变。事实上“新乡贤”下乡作为国家推动下的社会改造工程,是希望通过外部力量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它是国家建构下的战略安排,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不是自下而上的权利展示或诉求,这与传统士绅模式截然不同。

按照学界的定义,新乡贤是指:包括在场与不在场的,能够对乡村发展有一定帮助的新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口碑,乡贤的本质特征包含自身客观影响力、民众主观认定、特定文化土壤与本土地域边界。有学者认为:“现代化理念和前瞻性视野,以及创业成功的人生经验,成就了他们的时代品格——这是新乡贤‘新’之所在”。因此,新乡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在场”的制度性精英——村两委成员,他们主要承担政策指引和理事会业务指导的职能。另一类是“在场”的非制度性精英,特指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他们能够依靠自身权威作为中间人来调解村民之间的纠纷、村委会和村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推进村务有序开展,同时在政策宣传和村民动员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还有一类是“不在场”的非制度性精英,主要是指在外的经济能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乡村精英,虽然该群体“不在场”,但经常将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村外资源注入到乡村,成为乡村资源的有力支配者,在村内具有普遍影响力。对比传统乡贤,新乡贤群体则是通过制度化的组织形态参与乡村治理。乡贤理事会作为由多元化精英组成的治理主体,实现了村民自治组织向社区社会组织的过渡,体现了“村民自治实践”的内生非正式制度和“村干部行政化”的外生正式制度在合作共治下的治理实践,是在基层政府精心培育下与村民自治之间进行“合作治理”的产物。

新乡贤产生的合法性前提是国家政策的招引,对乡贤文化的传承是重要原因,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是根源所在。面对乡村复杂的治理环境,仅仅依靠国家正式的科层化治理体系显然难以应对乡村治理的存量与增量,即使采取科层内部动员和体制精英下沉等策略仍然难以有效实现既定治理目标。因为“国家介入社会”的策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村庄集体行动的困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民自治的主观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国家培育社会”的方式,将农村多元精英主体纳入到社会治理的框架之中进行有效参与,从理论上来讲,这是一种吸纳性治理的新策略,不同于之前农村治理之中只依靠村两委干部作为治理主体,而是将多元社会精英都吸纳到乡村振兴治理主体中来。实质上,乡村振兴中的精英再造策略有效践行了“行政吸纳社会”的理念。一方面,在乡贤理事会的运作之下,制度精英与非制度精英之间的冲突得以解决,非制度精英参与治理的合法性得到保证,传统权威在乡土社会中的治理价值得以彰显,体制权威也在政策指引和业务指导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开创了乡村“合作治理”的新局面。另一方面,采用吸纳性治理的策略将非制度精英纳入乡村振兴治理主体,完成对于农村治理主体的再造,但是并没有将其正规化和体制化。不仅让他们免除了正式行政考核的压力、能够一心以服务乡村为本位,也使之能够与村民之间建立互信机制,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基层治理的创新。(摘编自夏恩强、林依欢《新乡贤:乡村振兴中的精英再造》)1.下列各项关于“新乡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来看,关于新乡贤的研究分为两种路径,一种认为是传统士绅模式的回归,另一种却认为与传统模式相反。B.新乡贤下乡是国家建构下的战略安排,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传统士绅模式自下而上的权利展示或诉求不同。C.新乡贤包括在场的和不在场的两种新群体,在场的包括村两委成员和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以宗族老人为主流。D.乡贤理事会由多元化精英组成,是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制度的合作产物,实现了村民自治组织向社区社会组织的过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封建制国家统治时期,如果县里的命令不直接传达给县里各地的乡贤,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执行到位的。B.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国家在农村成立了基层管理组织,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基本格局。C.在农村实行新乡贤政策,可以通过外部的力量来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是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D.为了让大家对新乡贤政策有深入的了解,作者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两种论证方法,使文章雄辩有力。3.下列各项不适合作为文章最后一段论据的一项是(3分)A.《周口日报》报道,项城不仅完善乡贤回归创业政策,出台乡贤回归创业奖励补贴政策,而且还评选“模范乡贤”,选出一批有情怀、有担当、有贡献的乡贤。B.2001年浙江上虞乡贤研究会作为我国第一家以“乡贤”命名的民间社团成立,随后全国各地新乡贤组织纷纷设立。C.在浙江绍兴,当地新乡贤组织协商设立“乡贤爱心基金”,把基金利息用来保障乡村中经济困难的群体,倡导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捐资助学的良好社会风气。D.陕西西安灞桥区狄寨街道于2016年开始实行“乡村户长”制度,村干部担任一、二级户长,然后选出“威望高、名声好、心肠热”人担任三级户长共同治理乡村。

4.根据材料,下列各项关于新乡贤和传统乡贤的比较,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A.无论新乡贤,还是传统乡贤,他们在当时都可以称得上是社会的精英,不同的是传统乡贤全部是非体制内的精英。B.传统乡贤是官治与自治两种秩序的连接点,突出的是政治功能;而新乡贤则是通过制度化的组织形态参与治理。C.传统乡贤指的是在外面取得成就而返乡的精英,而新乡贤中“不在场”的成员,主要是指在外的经济能人、企业家等。D.新乡贤是乡村振兴精英再造策略下的农村治理主体;传统乡贤缺乏现代化理念和前瞻性视野,已退出历史舞台。5.下面是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关于“民间调解”的一段纪录。如果换作当今社会,作为新乡贤,应该如何调解?请依据文本,结合下面材料,从调解主体、调解依据和调解过程三方面加以阐述。(6分)在乡村中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壶友

聂鑫森古城湘潭的老少爷们儿喜欢喝茶,而且喜欢去茶馆喝茶。古人说茶须静品,老百姓却图的是茶馆的热闹。喝茶最好的地方是雨湖八仙桥附近的“七碗茶街”。“七碗茶”是个典故,又称“卢仝七碗”。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诗叫《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此中写了品饮名茶从一碗到六碗的奇妙感受,而第七碗茶就无须再喝了,“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七碗茶街”的茶馆大大小小有十几家,从早到晚茶烟飘香。还有卖各种名茶、粗茶的店铺,红、绿、青、黄、白,品种俱全。当然,少不了卖茶具的去处,炉、壶、碗、碟、杯,什么材质什么器形的都有。但专卖紫砂壶的,却只有一家,叫“把持紫砂壶店”。紫砂壶大多小巧玲珑,用手把持着饮啜和玩赏,这个店名很有意思。紫砂壶来自江苏陶都宜兴的工厂和作坊,有珍品也有普通用品,可以各取所需。“把持紫砂壶店”的老板,是年过半百的江井泉。平头、窄肩、瘦长脸,脸上总浮着亲和的笑,说话的声音很温润。店子的门脸不宽,店堂也不大。隶书的店名横额和行书的木板门联,都是深紫底色衬出的绿色字,字好,色调很古朴。联语是江井泉所拟:“把一壶春色;持几缕书香。”其不但嵌入了店名,还有引人遐想的意味,也可见出他是一个腹笥丰厚的人。来的都是壶友,他们喜欢收藏紫砂壶或酷爱用紫砂壶饮茶,有老也有少,说说笑笑,很开心。江井泉热情款待客人,自己也把持一把古香古色的紫砂壶,坐在桌子边,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小口地啜茶。有人问:“江老板,我爱喝红茶,该选什么壶形?”江井泉说:“紫砂壶的长处,是沏茶不走味,耐热性能优,端和提都不烫手。一般来说,沏红茶宜用壶身偏高的壶;沏乌龙茶,可选壶身偏小的壶;沏绿茶,可用壶型偏矮的中型壶。”又有人问:“养壶是好好收藏让它不磕不碰,还是把天天用它喝茶当作一种养壶法呢?”

江井泉笑了,说:“一只好紫砂壶舍不得用,供在博物架上,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古玩。紫砂壶的精气神,是靠饮者常年用,把持、拭擦、沏泡、啜饮,人壶有缘,互为欣赏与受益,壶才有了雅逸的品格与灵性。这才是真正的养壶之道。”“贵店不是有代人养壶的项目吗?由江老板代养,一天付十元,不也是一种养壶法吗?陶盆里总是挤满了壶!”江井泉冷眼一瞥货架边的陶盆,淡淡地说:“壶主多是有来头的人物,有钱却无闲,在本店买了中意的壶,再交给我代养,晨起用滚水烫壶,再用温水擦拭壶里壶外,然后清水洗壶,放入主人钟情的茶叶沏泡。两个小时后倒掉茶叶,置于陶盆的茶水中浸泡。养得稍可入眼,短的三个月,长的半年,直到壶主来取走。代养毕竟是代养,与亲养是两回事,壶与人不是零距离时时接触,情未通,意未出,只是得个‘养’过的名声罢了。”“江老板高见,请帮我选把喝乌龙茶的壶,我回去一定好好亲养,就不劳您费神了。”“这话我喜欢听。”…………三伏天。星期六上午。几个壶友聚在紫砂壶店,赏壶、购壶后,与江井泉一起坐在八仙桌边喝茶、聊天。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拎着一个式样新潮的羊皮提包走进了店堂。江井泉赶快站起来,迎上去,说:“是小简呵,小别有一个月了,稀客,稀客。”“江老板好记性。我叫简恒。”“你在敝店买过四只上品紫砂壶……”简恒打断江井泉的话,说:“我把它们养了一个月,想请您过过眼。”“愿一饱眼福。”江井泉清楚地记得,简恒来买壶时,店里就只他们两人。简恒是本地一所大学的物理系的青年教师,马上要评职称了,想买几只好壶送给几位爱喝茶的领导和导师,希望能由讲师顺利地评上副教授。简恒打开提包,掏出四个锦盒,再从锦盒中拿出紫砂壶摆在桌上,脸上的表情有些得意。江井泉把四只壶轮番看过,说:“壶体光亮,好看,却是速养出来的,这种光亮叫‘和尚光’。”“我想让壶身有岁月形成的温润,中看。”“你是用沾油的手和沾油的棉纱,在壶身反复触摸和拭擦,便快速拥有了一层浮光。而温润的光亮是从内往外透,是长年累月用手摩挲用嘴啜饮用茶水浸泡出来的,那是岁月之光,有恒定的价值。”“难道‘和尚光’容易褪去?请江老板让我开开眼界。”简恒的嘴角叼起一丝冷笑。江井泉说:“好吧。既然你的领导和导师,是懂茶懂壶的内行,不如让我来先破局,也可免去你送壶时的尴尬。”说完,他寻出一块白纱布,倒上几滴清洁剂,把四只壶的外表拭擦一遍。壶身的浮光随即褪去,露出一块一块的垢疤,难看如癞斑头。简恒羞愧得脸色乍红乍白。“小简,这养壶如同你们做学问,得慢慢来,让学力一点一点增进,够格了,人家肯定认可,送不送壶不是紧要的事。”简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壶我原价收回吧。你别担心,我有办法让壶恢复原样,然后再花时间来养壶就是。”“谢谢……江老板……”

(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城湘潭的老少爷们儿只喜欢去热闹的茶馆喝茶,这与古人喝茶喜静不同,流露出作者对民俗逐渐消亡的忧虑。

B.江井泉的店铺给人的感觉有点像茶馆,是因为他常常在店里热情款待紫砂壶壶友,大家聚在店里有说有笑。C.江井泉为买壶的人代为养壶以收取一定的报酬,可以看出他善于发现商机,并能想办法扩大销售。D.简恒在听闻江老板的指点后,羞愧万分,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对江老板原价收回壶而充满了感激。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通过江井泉与进店的壶友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他在紫砂壶研究上的精深造诣,也为下文他发现简恒养壶的弊病做了铺垫。B.小说围绕紫砂壶来叙事,通过江老板与青年教师简恒之间“应该如何养壶”的交流,引发了读者由“养壶”到“养人”的深刻思考。C.小说善于运用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如江井泉“冷眼一瞥”,写出了江井泉对在店里养壶的人的轻视,凸显了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D.小说的语言时而平实质朴,如对江井泉的描写“平头、窄肩、瘦长脸……”,时而清新雅致,如“把一壶春色;持几缕书香”。8.简恒的壶为什么没有“养成”?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9.“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在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有意趣。请找出文中三处“闲笔”并分析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太公云:‘以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墓险阻。’又孙子云:‘天隙之地,丘墓故城,兵不可处。’如何?”靖②曰:“用众在乎心一,心一在乎禁祥③去疑。倘主将有所疑忌,则群情摇;群情摇,则敌乘衅而至矣。安营据地,便乎人事而已。若涧、井、陷、隙之地,人事不便者也,故兵家引而避之,防敌乘我。丘墓故城,非绝险处,我得之为利,岂宜反去之乎?太公所说,兵之至要也。”(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晋:唐庄宗是五代后唐皇帝李存勖,他此时为晋王,尚未称帝,故此处称晋。②靖:即唐代名将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③祥:妖祥,凶灾,妖异。这里泛指占卜等迷信活动。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景仁A怒B悉C以其军D出E与德威F转斗G至于H鄗南。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色,文中指脸上的表情,与《琵琶行(并序)》中“年长色衰”的“色”意思同。B.无类,犹言无遗类,意思是无幸存者,与“有教无类”中的“无类”意思不同。C.何为,做什么,与《答司马谏议书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D.心一,文中指心志专一,与《荀子·劝学》“用心一也”的“心一”意思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德威与庄宗在对敌作战方略上有严重分歧,周德威认为敌强我弱,且河上不便于发挥骑兵的长处,主张“退而待之”,庄宗则主张速战速决。B.周德威通过监军张承业来劝说庄宗,不久,周德威抓获了后梁游兵,得知王景仁已造船数百艘,将用来搭设浮桥渡河,庄宗于是下令退军到鄗邑。C.周德威派遣三百骑兵前往梁营挑战,亲率三千精兵随后跟进,引诱敌军到平原之地,不到午时,敌军人饥马乏,欲退军,他乘机猛攻,大败梁军。D.周德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不愧是知兵老将;梁军虽强,但主将不察敌情,轻敌冒进,实败于自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

(2)倘主将有所疑忌,则群情摇;群情摇,则敌乘衅而至矣。

14.材料二中太公认为步兵和车骑作战时,一定要依靠险阻地形。据此分析材料一中梁将王景仁战败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为农①

杜甫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勾漏令②,不得问丹砂。[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四川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官军和叛军正在紧张对峙,作者深感忧虑。②勾漏令:勾漏在今广西,东晋葛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国产丹砂,遂求为勾漏令,帝许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烟尘”代指战争,而锦里处于干戈烟尘之外,点明当时的时局特点。B.第二句写作者目之所及,江村一带散落着八九户人家,呈现出一派安宁静谧之象。C.颔联写池塘中浮起小小荷叶、麦花随风飘落的景象,动静结合,写出其清新质朴。D.诗人甘愿在此处定居终老,但做农民生活贫困,只能在他乡赊账谋生,艰难度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一杯美酒,万千情思。在《赤壁赋》中,苏轼举杯与客互相劝酒:“_____________”;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面对“如梦人生”又借酒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_____________”。(2)今年农历二月初二,“龙腾泰山,国泰民安”二月二龙抬头泰山民俗文化节登泰山活动在泰安市举行,一位腿脚不便的耄耋老人不顾儿女反对,欲从南麓登山,你作为志愿者,请运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话来劝阻他。(3)古代一般在3个月大的时候取“名”,在男子20岁行冠礼时取“字”。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有很多句子出现过古人的“字”,如“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

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

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

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

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18.下列各项中的“思量”与文中加点字语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B.此时杜少卿穷了,办不起,思量方要拿东西去当。C.方才我是怕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别思量。D.我费了多少思量,说过了几次,结果也只落得一片痴心。19.选文语句空灵优美,诗词佳句信手拈来,自然清新,朗朗上口。请写出文中三个引用或化用的诗词的题目。(3分)

20.根据语境,请将下列四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处。(4分)婆娑

掸拂

缭绕

浸淫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经常吃水果的小伙伴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水果买到家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它们变得更成熟了,口感也更甜了。比如苹果、香蕉、芒果、猕猴桃、梨、桃子、李子、木瓜、榴莲等,这是因为

。呼吸跃变型水果是指果实从生长停止到进入衰老之间,其呼吸速率会突然升高。同时会产生一种可以自我催熟的物质——乙烯。乙烯不仅能让水果逐渐成熟,

,使其变得更好看、更好吃!

乙烯能通过果实类胡萝卜素的产生和积累,加速叶绿素的降解,使果皮颜色由绿色变为橙黄色,从而增强果实外观色泽,让果实变得更好看。未成熟的水果细胞壁中含有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和纤维素,它们的支撑作用使水果硬度较高。乙烯不仅能够参与细胞壁代谢相关酶基因的激活与表达,还能通过呼吸作用加速细胞内物质的代谢速度,进而促进果实细胞壁中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

。乙烯在促进水果成熟的同时,会让水果中的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酸度下降,糖酸比逐渐升高,口感更甜,适口性更好。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呼吸跃变型水果就拥有了越放越甜的本领。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简要概括乙烯在呼吸跃变型水果变得更成熟、更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眼光向外,才能感知外在世界的诸多变化,发现他人之长,感知自身不足,进而完善自我。也有人说世间纷纷扰扰,一味向外张望,只会被各种情绪影响,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结合自身的成长体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解析】无中生有。文中只是交代了组成群体,并未说谁占主流。2.D【解析】文章主要采用的是“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并不突出;另外,文章以解说为主,而不是反驳,故“雄辩有力”表述不当。3.B【解析】最后一段的论点是“乡村振兴中的精英再造策略有效践行了‘行政吸纳社会’的理念”,即国家政府采用“新乡贤”制度把“非制度精英”吸引回来,以及这样做产生的良好效果。A通过完善政策、评选优秀,让乡贤发挥更大的作用。C是新乡贤组织成立后,为家乡带来的良好效果。D是吸纳新乡贤进入乡村管理的具体措施。这三项都和本段的观点接近,而B则讲述的是新乡贤出现的最早时间,以及由此发挥的带动效应。4.D【解析】“传统乡贤……已退出历史舞台”错,从新乡贤的组成看,传统乡贤也可以是新乡贤的一部分。5.①调解主体:借助乡贤理事会,选出有威望的人员作为主要调解人。②调解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参考乡风乡俗(礼仪道德)。③调解过程:主调解人晓之以理(法、德),动之以情(亲情、友情),劝他们放弃怨恨,化解矛盾。(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

D【解析】A项“流露出作者对民俗逐渐消亡的忧虑”属于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B项“江井泉的店铺给人的感觉有点像茶馆”的原因表述有误,原文强调的是店内的格局像茶馆。C项“他善于发现商机,并能想办法扩大销售”理解有误,从原文看,他虽代为养壶以收取一点钱财,但对于代为养壶之事并不认同,也是当时环境下的无奈之举。7.

C【解析】“写出了江井泉对在店里养壶的人的轻视”理解有误,“轻视”不准确,只是不认同“代为养壶”这一做法。8.①养壶需要时间的沉淀。养壶不能速成,简恒一个月的速养最后只能养出“和尚光”。②养壶需要情谊的沟通。养壶人用心把持、啜饮,逐渐赋予壶雅逸的品格与灵性,而简恒违背了养壶之道。(每点2分,两点5分,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9.①开篇对“七碗茶”及“七碗茶街”的描写,充满古朴典雅的氛围,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②对店里陈设的描写,看似无意,却将江井泉的人格操守与追求揭示出来。③详细描述替人养壶的过程,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和弘扬。(每点2分,共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0.B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解析】原文标点:景仁怒,悉以其军出,与德威转斗,至于鄗南。11.A【解析】A“年长色衰”的“色”意思是妇女的美好容貌,与文中指脸上的表情意思不同。B“有教无类”中的“无类”意思是不分类别。C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D正确。12.C【解析】“不到午时,敌军人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