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谏逐客书》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谏逐客书》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谏逐客书》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谏逐客书》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逐客书李斯【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积累文言句式。2.学习文章开门见山立论,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3.品味语言,学习说理文写作中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4.学习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了解李斯】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任廷尉,后任丞相。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鲁迅先生说:“秦王嬴政统治37年,帝业16年,秦王朝几乎没什么文学可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相关背景】《谏逐客书》写于秦王政十年,秦统一前16年。当时,秦国实行连横之策,欲吞并六国,东邻韩国首当其冲,倍受秦国欺凌。韩国为了减轻秦国的威胁,就派了水工郑国到秦国以帮修水渠的名义来妨碍秦国用兵,但被秦国识破。秦国宗室大臣借机大做文章排挤客卿,认为“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于是秦王下令逐客。李斯是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逐之列。被逐路上,他写下《谏逐客书》给秦王,秦王被说服,让人追回李斯,官复原职,并废逐客令。【文体知识】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等。「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解题】①谏:下对上进行劝谏的用语。②逐客:驱逐客卿。③书: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种是公文,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著名的书有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一种书其实就是信,如《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谏逐客书》:即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根据所给的文言知识,填充到课本上,自行翻译全文。一、通假字1.遂散六国之从 “从”同“纵”,合纵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内”同“纳”,接纳3.而陛下说之 “说”同“悦”,喜悦、喜爱4.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藉”同“借”,借给5.河海不择细流 “择”同“释”,舍弃二、古今异义1.窃以为过矣古义:私下,谦辞今义:偷盗2.疏士而不用古义:不任用今义:表示事实上没有必要3.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1)西取由余于戎从西面(2)蚕食诸侯像蚕一样2.名词作动词(1)服太阿之剑 佩带(2)树灵鼍之鼓 陈设(3)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值得珍爱3.名词的使动用法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成就霸业(二)动词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使……来(三)形容词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强公室 使……强(2)故能明其德 使……显明四、重点实虚词1.过(1)窃以为过矣错误的2.负(1)客何负于秦辜负,对不起3.就(1)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接受(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成就4.却(1)王者不却众庶 推辞,拒绝5.制(1)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控制,掌握6.施(1)功施到今 延续7.而(1)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连词,表转折,但是(2)藉寇兵而赍盗粮连词,表并列关系8.以(1)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介词,因为(2)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介词,依靠、凭借(3)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介词,因为(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连词,来9.于(1)西取由余于戎 介词,从(2)客何负于秦哉 介词,对(3)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介词,到(4)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介词,在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者也”表判断)。(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非……也”表示否定判断)(3)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者”表判断)2.省略句民以殷盛,国以富强。(“以”后省略宾语“之”)译文:人民因(此)而殷实富裕,国家因(此)而富强。3.宾语前置句客何负于秦哉(客于秦何负哉)4.状语后置句(1)西取由余于戎。(现代汉语语序为“西于戎取由余”)(2)东得百里奚于宛。(现代汉语语序为“东于宛得百里奚”)5.定语后置句并国二十举地千里课文内容分析第一段举出几位君主起用客卿的史实?这些君主分别启用了哪些客卿?有何作用?人人物对人才的态度采取措施结果秦穆公求五子广纳人才遂霸西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秦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秦昭王得范雎打击豪贵强化集权结论客卿有功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以珠宝等为例,指出秦王对数件宝物的喜爱之情。假设论证,通过假设,以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图景,揭示非秦则斥的荒谬。类比论证,以“取人”与“选物”作类比,指出秦王逐客的本质是放弃了对人才的重视,危害的是秦的统一大业。对比论证,从音乐方面作对比,点出了秦王“选物”的标准,以引出下文对“取人”标准的论辩。秦王看了李斯这篇《谏逐客书》后,“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请从所持立场、文章内容、语言运用、论证方法等角度简述李斯这篇文章能够令秦王接受的原因。立场李斯这篇文章是从秦国的立场出发,为秦国能“跨海内、制诸侯”着想而发的言论,使秦王乐于接受文章内容文章列举了秦国发展史上四位国君通过任用客卿而取得成功的历史事实,说服力强,令秦王信服。语言运用在语言运用上,李斯能够注意到秦王的感受,文章开头不说秦王逐客,而说“吏议”,使秦王易于接受。论证方法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