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3版)》复习思考题和答案 张钦_第1页
《普通心理学(第3版)》复习思考题和答案 张钦_第2页
《普通心理学(第3版)》复习思考题和答案 张钦_第3页
《普通心理学(第3版)》复习思考题和答案 张钦_第4页
《普通心理学(第3版)》复习思考题和答案 张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思考题和答案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1.什么是心理学?如何理解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定义涉及了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心理学研究内部心理活动。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即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和思维等;二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以及支配有机体的行为和认知活动的动机;三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上述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心理现象被称为个体心理。而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群体内的,在社会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则属于社会心理。心理学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社会心理。第二个要点是,心理学对行为进行研究。行为包括有机体做出的任何反应,是我们能观察、记录的任何活动。由于内部心理活动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家总是依据人们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部心理活动。第三个要点涉及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心理学这门科学基于客观的、可以被验证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往往需要研究者使用精心设计的方法来获得。因此,心理学特别重视实验证据,重视那些通过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证据。2.心理学研究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心理和行为为研究目标,并最终使全人类受益。描述是在对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命名和分类,这是理解任何事物的第一步。解释是说明一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对行为进行解释是形成心理学理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预测是确定将来会发生什么。控制指的是根据预期结果,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以便把一种不好的行为变成好的行为。3.当代心理学有哪些重要的研究视角或取向?在当代心理学中可以区分出五种重要的研究视角或取向。一是生物学视角,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寻求通过对大脑活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在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进化论的基础上解释行为和心理活动。二是行为主义视角,强调对可观察行为的科学研究和行为的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由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强调奖励和惩罚对塑造行为的作用。三是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对内在冲动、欲望和冲突的探查,特别是对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冲突性的个性力量控制的,激励人们的基本力量是无意识中非理性的欲望。四是人本主义视角,关注人的主观的和有意识的体验、人类的问题、人的各种潜能以及人的理想,认为行为是由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对世界的主观知觉及个人成长的需要决定的。五是认知视角,相信个体的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决定着行为,关心人的认知过程,希望了解诸如我们如何引导注意、如何知觉、如何记忆、怎样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上述视角并不互相排斥,相反,各种视角在对同一心理现象进行解释时是相互补充的。4.心理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类型?心理学研究主要有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等。描述研究主要是针对处在自身生活状态中的有机体,描述其行为和心理活动。相关研究就是要发现两种人格特征、两种行为或两个事件之间的相关程度。因果研究就是要发现行为的原因,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回答有关“为什么”的问题。5.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对有机体的行为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它是一种常用的描述研究方法,能对行为进行描述,在一项研究的初期是特别有用的,它有助于研究者发现某一现象的范围,或者发现一些重要的变量以及变量间的关系可能是什么。自然观察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方面,被观察者可能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引起行为上的改变,即出现观察者效应。另一方面,自然观察中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差,即观察者只看他们希望看见的东西,有选择地记录细节。(2)调查法,它要求人们完成测验、问卷或访谈,从而了解他们的行为和观点。调查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资料。而其主要缺点在于调查的结果至少会受到以下三种因素的影响:(1)调查对象的样本会影响调查结果。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即选择能够准确代表一个大的总体的一小组人,样本中的成员在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比例均要与总体一致。(2)调查法不能保证人们对调查问题的回答是完全诚实的,尤其是当调查问题涉及一些敏感的话题时。(3)一些微妙的因素可能会影响调查的结果。调查问题在措辞上的一些细微差异也会影响回答。(3)个案研究,就是针对某个被试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个案研究能够提供大量的细节,为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有时个案研究也会误导我们,因为任何确定的个体都可能是不典型的。没有代表性的信息会引起错误的判断和结论。“一个例子”并不代表证据。(4)实验法,它是在控制条件下对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查的方法。实验法允许研究者精细地控制变量,并识别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可能混淆实验结果的一些不可控变量、实验者和被试的偏好、实验条件的人工化等都可能给研究结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谨慎地看待实验结果是必要的。6.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哪些伦理规范?(1)实验前要获得被试的书面同意。被试必须为自愿参与实验,并可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改变主意退出实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验者在要求潜在被试参与实验之前,须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对研究的程序、风险及获益做全面的描述。在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以进行实验。(2)保护被试免受伤害和不适。大多数心理学实验不需要被试冒险。但是,一些关注人类个性的研究,也能令人苦恼或造成心理烦扰。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这类研究时,一定要把被试所能感受到的任何可能的不适感降到最低程度,必须把这些风险告知被试,并且必须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纠正错误的反应。(3)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欺骗被试。有些心理学实验必须在被试不知道研究的真实目的的情况下进行。目前的伦理准则认为,只有在满足两个条件时才可使用欺骗:第一,欺骗不影响个体决定是否参与实验;第二,被试完成实验任务之后,应立即将欺骗的真相完全告知他们,排除任何由欺骗引起的误解。(4)对被试的个人信息保密。研究者有将自己所了解的被试的一切情况严加保密的义务。在公开发表研究的数据时,须保证被试的匿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存放的数据不得配上姓名,以免之后出现对这些信息的滥用。(5)实验后向被试充分解释所进行的研究。被试有了解研究结果的权利,因而研究者在实验结束后应向被试说明实验结果并解释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心理现象的神经生理学机制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能感知环境变化,再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并指令机体发生反应。神经元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根据突起的多少可将神经元分为三种: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根据不同的功能,神经元可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负责接收信息的传入;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负责传出神经冲动,产生效应;中间神经元,其介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另外,神经元还可以根据神经递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如胆碱能神经元等。2.信息在神经元内和神经元间是如何传递的?信息在神经元内通过动作电位的方式进行传导。神经元内的信息通过沿神经轴突流动的电信号传递,神经轴突就像一根导线,将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出去。神经元能够以电信号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基于神经元膜的化学性质及由此形成的生物电现象。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主要以突触传递的方式进行传导,包括大量神经递质的释放以及神经递质与受体的作用。突触传递主要以化学物质为介导,化学性信号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但也有电突触的存在。3.简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从功能上,大脑皮层由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组成。(1)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此区的感觉投射特征是:第一,交叉投射;第二,倒置分布;第三,投射区的大小与躯体感觉的分辨精细程度有关。视觉区区在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裂的上下缘,一侧皮层接受同侧眼颞侧视网膜和对侧眼鼻侧视网膜的投射。听觉区位于颞横回和颞上回,呈双侧性投射。嗅觉区位于梨状区皮层前部、杏仁核的一部分和海马。味觉区在中央后回的头面部感觉投射区的下侧。(2)运动区。运动区包括初级躯体运动区、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初级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功能特征是:第一,交叉支配。第二,倒置分布。第三,机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第四,刺激皮层运动区主要引起少数肌肉的收缩,不发生肌群的协同性收缩。(3)联合区。联合区包括顶叶联合区、颞叶联合区和前额叶联合区。联合区不参与纯粹意义上的感觉或运动功能,而是接收来自感觉区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处理,然后将信息传至运动区。人类顶叶皮层受损可导致触知觉、语言及空间知觉方面的异常。颞下回联合区损伤可导致视知觉、相貌识别、记忆和情感等方面的障碍。前额叶皮层受损会导致多种功能改变,包括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决策、言语等各种高级功能。4.记忆的脑神经机制是什么?后放和神经环路的震荡是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形成的神经基础。在神经元形成的环式连接中,即使原先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仍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持续发放冲动,这种现象称为后放。后放可能是感觉记忆形成的神经机制。此外,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环路,神经环路是大脑信息处理的最基本单位。即使外界刺激已经停止,当神经环路中的神经元产生兴奋并激活神经环路后,神经环路仍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产生兴奋,这种连续震荡则可能是短时记忆形成的神经机制。记忆主要是大脑皮层的功能,颞叶在记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颞叶中的颞叶新皮层是长时记忆的储存部位。内侧颞叶对陈述性记忆的形成至关重要。内侧颞叶可能是记忆信息暂时储存的部位,同时也参与了将信息转入新皮层以形成长时记忆的过程。除了颞叶外,另一个与记忆最相关的脑区为间脑。在神经解剖学上,它们与内侧颞叶之间有密切的相互联系,也意味着它们可能参与内侧颞叶的记忆功能。这些脑结构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呢?赫布提出了细胞集群学说,这是一种分布式记忆的模型。赫布认为,记忆信息以一种分布式的方式储存在一个细胞集群内,当外界刺激呈现时,大脑不同部位的神经元被激活,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元之间形成了一个细胞集群,它们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形成一个神经网络。即使刺激撤销后,通过细胞的相互激活,细胞集群仍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这是短时记忆的神经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可以被修饰、强化从而发生可塑性的改变,最终形成包含刺激的记忆痕迹的细胞集群。经过学习后,不再需要呈现完整的刺激,只要呈现刺激的部分特征,就可以激活细胞集群的部分结构,从而进一步导致整个细胞集群的激活。这个模型成功地再现了人类记忆的许多特征。记忆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突触部位发生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为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在陈述性记忆中,海马和新皮层部位都有突触可塑性的改变。传入海马的神经纤维与海马神经元之间形成了突触,实验发现如果给予传入纤维强直刺激(短促的高频刺激),可以在海马神经元记录到增强的突触后电位,这种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LTP)。也就是说,通过将刺激传入海马的兴奋性纤维,可以长时程地增加突触的传递效能。后来,人们又在海马等结构发现了长时程抑制(LTD)现象,即刺激传入纤维后,在海马突触后神经元记录到减小的突触后电位,反映了突触传递效能的减弱。LTP和LTD是突触可塑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反映了记忆的突触机制。除了功能的变化,记忆过程中,突触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如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增多等。另外,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可加强记忆。此外,儿茶酚胺、γ-氨基丁酸、升压素、纳洛酮均可增强记忆活动。而抗胆碱药物则抑制记忆活动。5.言语功能左侧半球优势的证据有哪些?人类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功能上占优势,左侧半球被称为优势半球。最有价值的证据来源于裂脑研究。在解剖学上,两侧半球之间通过联合的轴突束进行联系,胼胝体是脑内最大的联合,是两侧大脑半球进行联系的主要通路,如果切断胼胝体的轴突纤维,则两侧半球之间的大部分联系被中断,这种病人被称为“裂脑人”。切断胼胝体的手术最早被用来治疗癫痫病人,但是研究发现裂脑人在语言功能方面会产生异常表现,比如裂脑人可以清楚地描述呈现在右侧视野的数字、单词或者图像,也可以描述右手摸到的物体,这是因为右侧视野或者右手的触觉信息均传入左侧半球,而左侧半球通常为语言优势半球,因此语言功能不受明显影响,但裂脑人对呈现在左侧视野的物体或者左手触摸到的物体则不能进行描述,这种现象说明右侧半球在语言功能方面不是优势半球。对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的分析也发现,无论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右侧大脑皮层布洛卡区损伤都不会导致明显的语言功能障碍,然而左侧大脑皮层布洛卡区损伤,即可造成明显的运动失语症。语言功能的左侧优势现象可能与左侧脑结构的先天优势有关。可能因为婴儿在出生时左侧半球就已经具备结构优势,因此促使语言功能优先在左侧半球发育。当然,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现象并不是绝对的,右侧半球也具有一定的简单的语词活动功能。6.脑是怎样进化的?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脑的进化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脑相对大小的增加。随着动物的进化,脑指数变大。(2)皮层相对大小的增加。随着动物的进化,脑表面的沟和回逐渐加深,从而使脑的皮层表面积大大增加。(3)脑功能的变化。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皮层扩展的部分主要是位于初级感觉区和运动区之间的区域,尤其是位于额叶和顶叶的联合区,是灵长类动物的显著特征。联合区的功能在于对初级感觉和运动信息进行进一步整合和加工,联合区的扩大反映了脑对外界信息的更复杂的加工能力以及大脑高级功能的进化。7.介绍几种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腺。脑垂体位于脑的下面,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包括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黑素细胞激素,对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产生着广泛而复杂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参与机体生长、发育和全身的代谢调节,作用十分广泛。甲状腺分泌功能不足时,在幼儿时期可产生呆小症,在成人时期可引起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分泌功能过盛时,则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是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的重要因素,主要影响脑、长骨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在出生后头四个月影响最大。甲状腺激素还表现出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成年人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激动、紧张、多语、失眠和肌纤维震颤。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左右各一个。肾上腺分为周围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激素参与机体水盐代谢,参与应激反应等。肾上腺皮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内分泌腺。肾上腺髓质接受交感神经胆碱能节前纤维支配,在功能上主要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第三章感知觉1.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是什么?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如下:首先,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依赖于具体的感觉通道,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使我们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识出来。其次,知觉比感觉所包含的成分更复杂。感觉是某个单一感官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可以由一种主要感觉通道产生单纯知觉映像,也可以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像。总之,虽然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前提,但是知觉远比感觉复杂、丰富、生动,是个积极主动的反映过程。知觉虽然不同于并高于感觉,但它同感觉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物体的直接反映,都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都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制,都具有现实性和直观形象性,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的根本基础。其次,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但是,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而是借助于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综合物体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物体的完整映像。事物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被知觉。对事物的感觉越丰富、精确,其知觉就越全面、正确。2.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这几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每种感觉既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又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作差别感觉阈限,简称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3.各个感觉通道的感受器是什么?如何进行感觉编码?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视网膜的最外层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第二层是双极细胞,第三层是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形成视神经纤维进入大脑。当光线作用于视锥细胞或视杆细胞时,这些光感受细胞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神经冲动,电信号沿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继续传递。视锥细胞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感觉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视杆细胞主要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感受物体的明、暗,同时还负责觉察物体的运动。听觉的感受器是毛细胞。当声波经过某种途径传入内耳,会引起内耳淋巴液振动,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嗅觉的感受器是嗅细胞。嗅觉是由挥发性的有气味的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嗅细胞的突起伸到半液体的黏膜表面,带有纤毛以便同有气味的物质接触。当气体分子进入鼻黏膜时被其中的液体分解,从而对嗅纤毛产生作用。嗅细胞神经冲动经嗅神经将信号传到下丘脑和大脑的嗅觉区。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当味觉感受器兴奋后,神经冲动便沿着舌咽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脑干,经丘脑最后传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底部产生味觉。4.主要的颜色理论有哪些?不同波长的光如何引起人们不同的颜色经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颜色视觉理论。三原色说是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提出的。他指出,在正常的人眼中,存在三种颜色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特定部分敏感。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波刺激感受器时,在心理上分别产生红、绿、蓝三种颜色感觉。其他颜色感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合成的。德国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完善了杨的观点,为三种感受器设想了三条不同的光敏感曲线。三种感受器对各种波长的光都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三种感受器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各种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产生的。三原色说虽能较好地说明颜色混合的事实,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它不能解释红-绿色盲,也不能说明颜色负后效现象。对立过程理论是由德国生理学家赫林提出的。他提出视网膜上存在着三对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还有白-黑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一个成分疲劳时,另一个成分就活跃起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简单地说,对立过程理论认为,我们的视觉系统可以产生“红或绿”“黄或蓝”和“白或黑”的信息,对其中的一种颜色(如红色)进行编码,同时阻断与其相对的另一种颜色(如绿色)。对立过程理论可以解释人为什么能够感知各种不同的颜色,也可以解释红-绿色盲、颜色负后效现象等。事实上,三原色说和对立过程理论都是正确的。三原色说适用于对视网膜机制的解释,而对立过程理论解释的是信息在到达大脑的过程中是如何被分析的。5.人是如何进行声音频率分析的?关于这个问题有哪些理论?人是如何区分不同频率的声音,从而产生音调感觉的呢?主要的频率分析理论包括共振理论、行波理论、频率理论和神经齐射理论。(1)共振理论。这种理论把内耳比喻成一架钢琴或一部竖琴,柯蒂氏器内的基底膜、毛细胞像琴弦一样。不同长短的毛细胞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起反应。外部声波传入内耳后,低频声波主要引起较长纤毛的毛细胞和较宽基底膜的共振,高频声波主要引起较短纤毛的毛细胞与较窄基底膜的共振。共振理论的不足在于,基底膜和毛细胞并不能严格类比于琴和琴弦。内耳中的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总是整体性的,无法像琴弦那样局部振动。位置理论对共振理论进行了修正,克服了它的不足。位置理论认为,虽然内耳基底膜不能像琴弦那样进行分离的局部振动,但在基底膜整体振动时,不同部位上的最大敏感振动频率不同。因此,在不同频率声波的感知中,耳蜗基底膜上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作用。(2)行波理论。该理论提出,声波从外耳经中耳引起前庭窗的振动,在内耳的传播是以行波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之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声波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高频音引起的最大振幅在蜗底,低频音引起的最大振幅在蜗顶。耳蜗不同部分的振动实现了对基底膜不同部位毛细胞的挤压,使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增强,从而实现对不同频率声波的分析。行波理论遇到的困难是,无法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3)频率理论。按照这种理论,声波的频率决定了镫骨运动的频率,而内耳的基底膜又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就是说,当外界的声音频率低时,镫骨振动次数就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当外界的声音频率高时,镫骨和基底膜的振动次数就多。不同频率声波引起与之频率相同的神经冲动发放,因而我们能感知不同音调的刺激。频率理论的不足在于,人耳基底膜最多能做每秒1000次的快速运动,或者说,神经元最大的冲动发放频率不超过1000Hz,而人类听觉却可以感知1000Hz以上的声音,这说明基底膜依靠单纯地复制外界声波的频率不能完成感知1000Hz以上的声音的任务。(4)神经齐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虽然每个听觉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频率不能超过1000Hz,但声波作用于听觉系统,可以同时激活许多神经元发放神经冲动,它们各自产生的一定频率的神经冲动发放叠加在一起,造成与高频声波相同的发放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最多只能解释5000Hz以下的声音感知现象,对5000Hz以上声音的感知应由位置学说加以补足。总之,关于声音频率分析问题,主要有两类理论:位置理论和频率理论。音调辨别的最终解释有可能同时包括这两个理论的某些方面,即对低频声刺激以频率理论的解释为主,而对高频声刺激以位置理论的解释为主。6.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1)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区分。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涉及人们在知觉过程中的选择性。在同一时刻,人接收到的感官刺激丰富多彩。但是,人并不能注意到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也不能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进行表征和产生反应,而只能选择其中少数刺激进行加工。人们选择的加工物就是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其他刺激物就是当下知觉对象的背景。(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既然是人对感觉刺激的整合和解释,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主观色彩。不同的人由于知识经验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觉对象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释,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目的是要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信息,而不是感觉器官上的映像。客观对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的知觉也就需要有相应的稳定性,以便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和本来面貌。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虽然感官得到的直接映像变了,但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叫作知觉的恒常性。7.如何理解深度知觉和大小知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深度知觉是物体的空间距离及物体的三维特性在头脑中的反映。眼睛是深度知觉的生理基础。人眼在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会出现调节和辐合等一系列变化。看近距离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两眼视轴都向这个对象合拢,夹角较大;看远距离的物体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变得扁平,两眼视轴趋于分散,夹角较小。另外,一些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能够帮助我们感受深度和距离。单眼线索主要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与阴影、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等,双眼线索主要有双眼会聚和双眼视差。大小知觉是人们对客体的大小的知觉。我们知觉的物体大小与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距离远,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距离近,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由于视网膜成像的大小与知觉距离有关,因此,人们不是仅仅根据视网膜成像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在距离相等时,视网膜成像越大,说明该物体越大;视网膜成像越小,说明该物体越小。而在视网膜成像恒定时,距离越远,说明该物体越大;距离越近,说明该物体越小。也就是说,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大小=视网膜成像大小×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不变假设。8.人如何知觉运动?有哪些线索?运动知觉是物体的空间位移及其移动速度在头脑中的反映。运动知觉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来实现的。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做何种运动,需要依靠许多线索。一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只有那些运动速度适宜的刺激才能被人觉察。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太慢,人们可能不能觉察其运动。反之,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太快,我们也觉察不到它的运动。眼睛刚刚可以觉察出物体运动的最慢速度叫作运动知觉下阈,看到闪烁时的物体运动速度叫运动知觉上阈。运动的速度在上下阈之间,都可以引起真动知觉。二是观察距离。同一运动物体,速度不变,离得近显得速度快,离得远显得速度慢,甚至离得很远看起来像不动的。判断客体是否运动主要依赖于头眼运动提供的信号与视网膜成像提供的信号的差异。如当观察者眼、头部及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运动的物体连续刺激视网膜的不同部位,则产生物体真动知觉;当观察者主动用眼追踪运动的客体,头与身体作相应转动,这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相对不动,仍产生物体真动知觉;当头、眼在目标物上随意移动,目标物在视网膜的不同位置相继出现,这时目标物被知觉为静止不动。总之,来自头眼运动提供的信号与视网膜成像提供的信号不同步时,就可以产生真动知觉。若二者同时出现,就有可能产生相互抵消的作用,产生物体不动的知觉。另外,判断客体的运动需要参照系。我们对物体运动的知觉大多是建立在不动的地球这一参照系的基础上的。一旦参照系改变了,人的运动知觉也会改变。

第四章意识1.什么是意识?意识与注意有何关系?意识可以看成一种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我们对自己和环境的觉知。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或觉知)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说来,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同时,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人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意识状态分别处在不同的水平上。2.生物节律和意识状态的关系如何?生物节律是身体各方面机能包括基本生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周期性变化。意识状态的变化是与个体身体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的。有四种时间循环与有机体的行为相联系,它们与1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长短近乎对应。年度和季节性循环与性活动的模式、睡眠时间、食欲以及心境障碍的发作等相联系。女性的月经周期与28天一个月相联系,这种循环可能与情绪变化有联系;男性28天的周期也对他们的内分泌有影响。90分钟的周期与人的警觉性、白日梦和饥饿等有关,也称人的心理活跃周期。日节律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一般人的活动高峰都是在白天,而活动的低谷在夜晚。3.睡眠包括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人们的睡眠状态存在一些周期性变化,会在90~100分钟的时间内经历一个由五个不同阶段组成的周期。在第一个阶段,睡眠者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心率和血压下降。脑电波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该阶段持续时间约10分钟。在第二个阶段,人会更加放松,更难被唤醒。脑电波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电波,称为睡眠锭,该阶段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在第三个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该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当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δ波时,表明个体已进入睡眠的第四阶段,即为深度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有时会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状况。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前四个阶段的睡眠要经过1个小时到90分钟,之后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的动作,并很容易惊醒。接着似乎又进入第一阶段的睡眠,但这时并不是重复上面的过程,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眼球开始在眼皮底下快速地左右上下移动,这个阶段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后,脑的生理电活动会迅速改变,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波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做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4.催眠的原理是什么?催眠只是意识的一个改变状态,其特征为注意范围的缩小和对暗示接受程度的提高。首先,催眠师让被催眠的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让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催眠师要求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催眠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或暗示被试的感受和体验,如“放松”“你现在感觉非常舒适”等,这样被试就会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顺从和接受催眠师的指示做一些动作或事情,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的。5.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的特点各是什么?不随意注意是无预定目的、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往往是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发生的,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产生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强烈的刺激、运动变化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第二类是人本身的状态,如人的兴趣、需要和态度,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和职业习惯等对不随意注意有很大的影响。前者是产生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受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控制。人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不单是靠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吸引,也不单是由人的兴趣、欲望所决定,而主要是由人预先确定的目的和任务来决定。这种注意不仅指向人乐意做的事,而且指向人应该去做的事。要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并使随意注意的集中变得容易一些,首先需要加深对任务目的的理解;然后要善于组织自己的活动,使自己所做的一切能服从于活动任务;另外,还要尽量避免环境中能够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也应当排除与注意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的干扰,自觉地和分心现象作斗争。随意后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特征。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大有益处。6.如何理解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会长时间保持不变,所以对刺激的注意也表现出起伏波动,这叫作注意的起伏或注意动摇。在持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注意的起伏经常发生。只要我们的注意不离开当前活动的总任务,这种起伏就没有消极的作用。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注意能否有效地分配,主要取决于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及人对活动的熟悉或熟练程度等。在双作业操作中,如果两个任务能够同时完成,一般来讲,其中一定有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任务。人对于这种自动化了的活动不需要过多的注意,从而可以把注意的中心集中在比较生疏的活动上。7.注意的认知理论有哪些?各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注意的认知理论主要有两种:注意选择理论和注意分配理论。注意选择理论用于解释注意的选择性加工过程。(1)过滤器理论。该理论认为,来自外界的、输入到各感觉器官的信息数量巨大,但个体的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进行加工。所以在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那些通过过滤器的、获得注意的信息才会进入高级神经系统并得到进一步加工。过滤器是以一种“全或无”的方式发挥作用的。(2)衰减理论。该理论认为,当感觉通道的信息经过过滤器时,未获得注意的信息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强度减弱了。这些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得到高级加工。因此,注意的选择性过滤机制并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工作的,非注意信息也可以通过过滤器,只不过其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但仍有可能得到高级加工。(3)后期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加工过程得到知觉加工,注意选择的是如何对刺激进行反应,也即注意的选择机制发生在加工过程后期的反应选择阶段。按照这一理论,所有的信息都会到达工作记忆,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重要的信息获得精细化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不重要的信息将被遗忘。注意分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注意是如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任务之间进行协调和分配的。(1)认知资源分配理论。按照该理论,注意是一种认知活动,并且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由刺激的唤醒水平、当前的意愿、对任务的评价等因素决定的注意资源分配方案是注意过程的关键。完成复杂任务需要的认知资源较多,因此如果同时完成的复杂任务较多,认知资源就可能会耗尽,这时,新的刺激信息就难以获得注意。认知资源分配非常灵活,会优先加工较为重要的刺激或任务。(2)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存在两种加工过程:自动化加工和控制性加工。自动化加工无须注意参与,耗费较少的认知资源就可完成,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自动化加工与练习密切相关。控制性加工需要注意参与,受意识控制,可以灵活地应对各种环境和任务变化。通过练习,可以将控制性加工转化为自动化加工。当两个加工任务中至少包含一个自动化加工时,两个任务都能很好地完成;当不包含自动化加工时,也即都是控制性加工时,则很难同时顺利完成两个加工任务。

第五章学习1.什么是学习?加涅是如何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的?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加涅认为人类学习存在五种学习结果,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是指人们通过学校教育、阅读或其他方式获得的有关事物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是能用言语表达的知识。智力技能是指运用概念、规则等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是一种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指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态度是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2.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有何区别?经典条件反射也称为反应性的条件反射,因为动物学会了对条件刺激进行反应。重要的刺激在反应之前出现。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重要的事件则是个体行为的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被结果决定的学习。具体来说,二者的区别如下:(1)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学习者的反应是反射性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学习者的反应是自主的。(2)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发生在反应之前;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发生在反应之后。(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学习者是被动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学习者是主动的。(4)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系而成为条件刺激;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特定反应结果决定这一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5)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学习者预期在条件刺激之后出现无条件刺激;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学习者预期自己的反应将产生特定结果。3.强化和惩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强化和惩罚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它都促进行为的发生;而惩罚则是减少行为的发生,是在行为发生之后,伴随一个有机体不喜欢的刺激,或者喜欢的刺激的缺失。惩罚使人痛苦,还容易造成错误的联结;而强化使人愉快,促使正确的联结形成。4.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学习过程不是形成条件反射,是学习者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意识层面发生了变化,而导致了学习效果的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这种迅速发生的对“关系的认知”称为顿悟,即一种对问题中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突然觉知,它使得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5.强化是学习所必需的吗?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外在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没有强化也能出现学习,并影响后继行为。潜伏学习的现象提示,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托尔曼认为,白鼠在走迷宫时根据对情景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或者假设)。在多次尝试中,有的预期被证实,有的未被证实。预期的证实是一种强化,这就是所谓的内在强化,即由学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强化。6.观察学习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1)在通过观察学习任何东西的时候,学习者首先必须对榜样加以注意。(2)在保持过程中,观察者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榜样行为在头脑中进行编码和存储。要使观察学习发生,学习者必须能够保持对榜样行为的记忆。(3)在复制的过程中,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行为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观察者需要选择和组织反应,进行必要的模仿和练习,尽可能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保持一致。(4)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观察者的模仿动机有三个来源:一是观察者受到的直接强化;二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即替代强化);三是观察者根据某一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自我强化。学习者要表现出观察到的行为,就必须具备实施该行为的渴望或者动机。

第六章记忆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是什么?记忆是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过去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展开的,可以区分为前后联系的一些阶段或基本过程。其中,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编码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经过编码,人们获得了个体经验。存储就是将经过编码加工的信息保持在头脑中。它是我们对信息的保留过程。提取是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2.感觉记忆有哪些特点?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对感觉信息的暂时登记,也称瞬时记忆。也就是说,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我们的感觉系统仍会在短暂的时间内保持刺激的形象,以便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可能。各种感觉记忆按信息原有的形式进行存储,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虽然信息保存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信息的存储量很大,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但是,只有那些被有机体注意的信息才会进入下一个加工过程——短时记忆。3.短时记忆有哪些特点?(1)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同时也存在视觉编码等其他形式。(2)短时记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容量的有限性,为7±2个项目。(3)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时间是很短暂的。在无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可以将信息保持15到30秒。(4)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4.长时记忆有哪些特点?心理学家是如何对长时记忆进行分类的?一般来说,长时记忆信息是以意义形式被编码和组织的,即语义编码在长时记忆中占主导地位。长时记忆系统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即容量非常大。并且,信息保持的时间比较长,甚至保持一生。另外,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存储过程是一个潜在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来的经验的影响,在质量和数量上均会发生某些变化。心理学家把长时记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陈述性记忆又分为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5.长时记忆的信息保持与计算机对信息的保持有什么不同之处?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以后,不发生变化,日后提取到的信息和当初存储的信息是一致的。但是,人类的记忆存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记忆会随时间而改变,日后提取的不是过去事件的精确副本,而是经过了重构的内容。6.记忆提取的基本方式是什么?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曾经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次出现时,人们进行识别和确认的过程。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7.什么是遗忘?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编码与提取之间的时间间隔;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8.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对遗忘的原因,有种种解释,但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1)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认为,遗忘不是由于痕迹的消退,而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恢复。(3)压抑说提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这种压抑的作用是将一些痛苦或令人尴尬的记忆排出意识之外,使自己忘掉过去的失败、童年的痛苦、自己所厌恶的人或各种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果这种压抑能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4)提取失败说认为,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长久地保存,发生遗忘主要是因为存储的信息不能被提取。许多记忆之所以不能被提取,是因为在回忆时缺少一些适当的记忆线索。9.如何提高我们的记忆力?(1)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和组织(2)过度学习(3)及时复习(4)合理分配复习时间(5)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和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复习(6)克服前后材料的不利影响(7)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8)善于利用记忆线索(9)保证睡眠和注意用脑卫生

第七章思维和语言1.什么是思维?它有哪些特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完全靠直观获得,而是大脑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媒介,对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蕴含在一类事物中的共同特征和规律、对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加以概括,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2.举例说明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因此具有直观形象性特征。如当我们回忆起一个熟人时,不仅他的容貌,甚至他的欢声笑语也都浮现在脑海里,好像在头脑里看见、听见了一样。但是,一般说来,表象只是反映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往往缺乏细节,并且变换多、不稳定。(2)概括性。表象通常是综合了多次感知的结果,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如“狗”的表象通常不是某一条特定的狗,而是把所见过的各种狗的共同特征概括后,在我们的意识中所浮现出的一个一般化的狗的形象。当然,表象所概括的是形象,其中既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有非本质属性,更多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3)可操作性。表象是物体不在面前时的心理复现,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和加工,如对表象进行翻转、扫描、分解、放大、缩小等。3.概念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和组织的?关于概念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原型理论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一个类别中个体所见过的所有成员的抽象平均模型。不同地理或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同一类事物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原型。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属于某个概念,是通过把这个物体与头脑中这个概念的原型作对比来完成的。样例理论则认为,关于概念,我们并不是储存了单一的、抽象的原型,而是储存了一些具体的样例。所谓样例,就是指一个类别中的一些典型成员。判断一个新事物是否属于某个类别,就是把这个事物与该类别中的样例进行比较。大量的概念在头脑中是如何组织的呢?层次网络模型指出,概念在语义记忆中是按照层级来组织的。在概念所组成的网络中,一个节点代表一个概念,每个概念都被一组特征所定义。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类属关系。层级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越高。概念的特征实行分层存储,即在每一层概念的节点上,只存储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各概念共有的特征,存储在上一层的概念节点上。层次网络模型简洁地说明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但它所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类型较少,对说明概念的组织结构还存在不足。4.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哪些?(1)知识经验(2)所采取的策略(3)对问题的表征方式(4)定势(5)功能固着(6)动机和情绪5.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有哪些?(1)尝试-错误。在面临一个问题时,如果我们只是通过简单地尝试不同的反应来发现正确的答案,那么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尝试-错误。通常我们在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发现切实可行的、更系统的解决方法时,会使用这种策略。这种策略不是很有效,也许根本不可能成功地解决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只能这样做。(2)算法策略。算法就是一个保证能解决问题的系统程序。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时,如果选择的算法合适,并且又能正确地完成这种算法,那么就能保证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算法策略虽然能确保解决问题,但有时却效率低下。有一些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算法。(3)启发式。启发式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办法。启发式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较省时省力。常见的启发式策略有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向搜索等。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1)人格特征(2)动机(3)社会环境因素7.推理出现错误的可能原因有哪些?(1)推理常常受到“气氛效应”的影响而导致错误。(2)推理中发生错误可能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3)推理中出现错误可能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没有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8.简述决策的前景理论。前景理论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该理论认为,决策者对每个选项的价值的评估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点进行的,人们的决策会受到参照点和问题框架的影响。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前景理论还提出了损失厌恶的概念,即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前景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决策现象,较好地描述了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在决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9.简述语言的含义和特征。语言是在交流和思维中使用的、高度结构化的符号系统。语言的特征主要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任意性。10.人们一般在哪些水平上分析语言?音位,语素,词,句子。11.试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现有的研究显示,思维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反过来,语言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活动。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12.有关语言获得的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可以用操作性学习的原理来解释语言的获得。儿童随意发出的声音或模仿成人的声音,如果类似于成人的声音,会得到母亲或其他成人的称赞、拥抱或抚摸,因而得到增强。通过模仿和强化,儿童逐渐学会了正常的语言。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反对斯金纳的观点,认为儿童的语言不是模仿而来的。乔姆斯基把语言的发展看成是“帮助鲜花按其自身方式生长”:只要给予足够的营养,它就会在儿童身上发生。所有的人类语言都具有相同的语法建构模块,人类的各种语言实际上就是预置于人脑中的“普遍语法”的各种“方言”而已。由于有了先天的普遍语法,我们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特定语法。乔姆斯基强调,我们的语言获得能力犹如一只箱子,一只装有语言获得设备的箱子。儿童一旦感受和体验到语言,箱子里的语法开关就会立即被激活打开。当前,大多数学者同意,语言的获得是天性与教养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基因设定了语言的学习机制,后天经验在改善大脑的同时又激活了这些机制。13.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语境,句法、语义等。影响单词理解的因素:词频,词长或笔画数,语音,语义特征,语境等。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类型,词序,韵律特征,语境等。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推理,图式,语境等。14.试述语言产生的过程。语言产生过程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把想要表达的信息概念化。即讲话者要确定讲话的意图,并从记忆中或环境中选择信息,准备建构想要说的话语,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信息水平的表征。(2)形成语言计划。这个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的阶段。讲话者在确定了想说的话语的意思后,首先要选择句子的句法结构,即产生句子的总体句法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留出词的空位有待以后填充;接下来,讲话者要确定与句法框架相匹配的语调,它表明了说话者是要提出问题还是做一个陈述;在安排了句子的整体韵律特征后,讲话者就要寻找合适的词汇来填充句子框架了;最后再把句子表述为音段,即讲话者根据语音规则形成音位表征。(3)执行语言计划。在这个阶段,大脑要支配发音器官的肌肉,把音位表征转变为实际要说的声音。(4)语言产生中的自我监控和校对。

第八章动机1.简述动机的概念及其特征。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具有隐蔽性、激活性、指向性、维持性、调节性等特点。2.如何对动机进行测量?动机虽然是一个内隐变量,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等指标对其进行测量,比如目标选择、努力程度、行为持续性等。测量动机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自我评定、他人评定等。3.简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内部动机指向于活动本身,满足感也来自于活动本身;外部动机指向于活动以外的对象,满足感来自于活动所导致的某种附加好处。两者的联系在于,首先,它们可能并存,其次,外部动机可以向内部动机发生转化,另一方面外部动机也可能会降低内部动机。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具有动机的力量,它们由低到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高级需要的出现以低级需要的满足为条件。5.如何运用归因理论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归因理论强调个体对上一次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析会影响后续行为的积极性。成就领域的归因通常会涉及努力、能力、难度、运气等因素,对这些因素可以从内外源、可控性、稳定性等维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努力归因可以较好地维持或激发学习动机。6.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个体在某个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受到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他人的成败经验、想象的成败经验、言语信息、生理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7.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之间有何差异?掌握目标关注对知识或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表现目标则关注成绩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前者也可以称为任务卷入目标(关注过程),后者可以称为个人卷入目标(关注自身表现)。8.调节聚焦理论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何种启示?调节聚焦体现了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在对目标的关注上的差异,促进聚焦关注积极效价(收益),防御聚焦关注消极效价(损失)。一般而言,促进聚焦比防御聚焦可能导致更高的活动积极性。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促进聚焦的形成,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理想和抱负的实现。此外,当特定的调节聚焦与相应的情境、策略等达到匹配时可以导致更高的活动动机,因此也可以根据任务情境特点等引导相应的调节聚焦。

第九章情绪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至少包括三个成分:生理唤醒、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情绪的功能包括:应对机能和社会机能(引导信息交流,调节人际交往,促进社会交往,建立、维持和解散社会关系)。2.判定基本情绪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学家提出了五条标准:(1)基本情绪在人类中是普遍存在的;(2)基本情绪能够促进对特定的、典型的生活事件的功能性反应,它对解决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是有用的;(3)基本情绪应该在生命的早期就明显地表现出来;(4)如果一种情绪是基本的,那么我们应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方式表达它,如通过面部表情或声音语调;(5)每种基本情绪有独特的生理机制,被假定为脑或自主神经系统的某些特定活动。3.主要的情绪理论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是什么?(1)詹姆斯-兰格理论。按照该理论,刺激导致了躯体反应,再导致了情绪。优点:第一个真正的情绪学说。缺点:坎农指出,情绪变化快而生理变化慢;伴随特殊情绪产生的自发反应缺乏独特性;用药物可以引起和某种情绪相同的身体变化,却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切断动物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坎农由此认为,生理变化对情绪体验的影响是微小的、补充的、相对不重要的。也有研究者认为,詹姆斯简化了情绪对身体反应体验的过程,没有意识到情绪是有意识成分的。(2)坎农-巴德理论。按照该理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丘脑。丘脑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所以,躯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优点:发现了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缺点:忽略了外周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的意义,也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3)评价-兴奋理论。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一旦刺激事件被感知,个体会自动生成“此时此地它对我是好是坏”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又使个体产生一种有关刺激事件与自身利害关系的情绪感受,并产生接近或远离该事物的各种行为。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价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优点:提出了评价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重视情绪对动机和行为的影响,这些对当代情绪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缺点:但该理论也存在着体系不尽严密、假设性成分较大等问题。(4)两因素情绪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个体是否产生特定的情绪体验,取决于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首先,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其次,个体必须对这种生理唤醒进行认知性解释(或归因)。认知评价理论强调认知活动在情绪活动中的必要性。通过认知评价,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反应。刺激出现后,个体首先会进行认知评价,之后,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同时发生。优点:强调认知是情绪的必要成分。缺点:研究表明,认知成分对情绪来说并不是必需的。(5)分化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由生理平衡系统、生理内驱力系统、知觉系统、情绪系统、认知系统以及动作系统六个子系统构成。在人格系统中,情绪具有动力性,可以影响认知与行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和驱动力量。不同的基本情绪有独特的、不同的动机作用。优点:总结了当代情绪研究的重要成果,继承了情绪有生物成分和进化价值的观点,重视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结构等对情绪的制约作用,强调情绪受主体认知功能的调节,理论包含的内容丰富全面。缺点:夸大了情绪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理论过于庞大,层次分析过多,独特性不足。4.情绪的发生与脑有怎样的关系?情绪的特殊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的机能。大脑皮层则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5.人类如何表达情绪?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是情绪表达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人类还可以通过姿态和语调来表达情绪。6.压力会引起疾病吗?应对压力的有效手段有哪些?长期的压力和精神紧张会引发心脏病、胃肠疾病等。压力应对的两条主要途径分别为:问题中心应对和情绪中心应对。问题中心应对策略是指一个人直接面对问题,设法控制或改变造成心理压力的情境。这类解决问题的努力对于那些可控制的应激源即那些你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改变或消除的应激源通常是有效的。情绪中心应对策略是指一个人采取生理或认知的活动来控制情绪反应,减轻压力产生的不适,这对于应对那些不可控的应激源产生的影响更为奏效。7.什么是情绪调节?根据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最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哪两种?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的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最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第十章智力1.什么是智力?智力与能力有什么关系?智力是指学习经验、知识以及适应新环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这些是个体在文化环境中生存必须具备的特征。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保证某种活动得以顺利实现的心理条件。能力分为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两类,潜在能力又分为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普通能力就是平常所指的智力。智力与能力存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能力因素的参与,而能力的发展也有赖于智力因素的增长,两种因素彼此相辅相成。但同时,智力与能力尤其是实际能力也存在区别,它们在组成因素及结构方面是不一样的,一般说到智力的时候更加偏于认知,而说到能力的时候更加偏于活动,不应在它们之间简单地画等号。2.智力三元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智力的三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亚理论:情境亚理论、成分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情境亚理论阐明的是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智力行为内涵这一事实。斯滕伯格把智力看作直接指向于目的的活动,这种目的就是适应、选择和塑造一个人生活中面临的现实世界环境。适应包括努力达到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契合。当适应目的达到了,又会提出更高的适应水平。当达不到所期望的适应时,就会选择另一种可能获得的环境,以得到更好的适应。当一个人既不能与面临的环境相适应又不能获得另一种可供选择的环境时,就会设计塑造现有的环境,使之与自己能契合。一定意义上,此种状态的适宜程度反映了主体的智力水平。因此,情境亚理论强调认知活动需要与特定环境背景相适应,强调智力的实践性。成分亚理论描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性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在任务操作中用在计划、监控和决策方面。操作性成分用于实施各种适合于任务执行的策略。知识获得成分用于获取新知识的加工过程。智力成分亚理论把智力成分当作最基础的分析单元,探讨智力行为背后动态的心理过程。经验亚理论要说明的是经验在智力操作中的作用,以及个体对任务或情境的经验水平与他的智力行为之间的关系。根据该理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是处理各种新颖任务和情境时所需要的能力;二是信息加工的自动化能力。当面对具有新颖性的任务或情境时,一个人是否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和应对它,就反映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当个体初次遇到某个任务或某一情境时,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就开始起作用了;在多次实践之后,人们积累了关于任务或情境的经验,自动化的能力才开始起作用。三元智力理论不是仅就智力的内部机制进行探讨,而是从个体的背景关系、个体经验的连续水平、智力的内部机制三大角度探究智力本质的整体表现,是对传统IQ的超越。3.简述智力的PASS模型。PASS模型是由戴斯等人提出的。PASS就是“计划、注意-唤醒、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级认知功能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功能平行的两个认知过程,它们构成一个系统,又称编码加工系统,处于PASS模型中的关键地位,因为智力活动的大部分“实际的动作”在该系统发生。注意-唤醒构成第二个系统,主要功能是使大脑处于一种合适的工作状态。计划构成第三个系统,发挥监控、调节、评价等高级功能。三个功能系统是分层级的。注意-唤醒系统是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为最高层次,三个系统的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可以看到,PASS模型从动态层面深入分析了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但是,该模型中缺少情绪、动机、个性、学习活动等与智力有密切联系的过程。4.智力测验必须符合哪些基本要求?所有的智力测验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得到标准化,有较高的信度,有较高的效度。5.智力发展中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智力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平差异、类型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和性别差异四个方面。(1)水平差异。在一般人群中,智商接近于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的智商分数接近平均数,在两极的很少。(2)类型差异。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许多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人有自己擅长的智力类型,这就是智力的类型差异。(3)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些人的智力发展得非常早,属于“早慧”类型,而有些人的智力发展得比较晚,叫作“大器晚成”。这就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4)性别差异。男女两性的智力差异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没有广泛、一致的结论。6.论述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影响智力的发展。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越来越重要。(2)环境因素对智力有重要的影响。至少有四种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分别是:胎儿期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可以把人类遗传的智力潜能比喻为一根橡皮筋,把环境作用比喻为外部的拉力,如果一根橡皮筋本身较长,不费劲就能拉到一定长度。如果一根橡皮筋较短,用的力大一些也能拉到同样长度。只有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的良好条件才可能使人达到最高智力水平。(3)在个体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也是值得重视的。首先,人的能力包括智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先天遗传素质和良好的后天环境、教育,各种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其次,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智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智力的提高依赖于自觉自愿的努力,即主观能动性。

第十一章人格1.什么是人格?人格与气质有怎样的关系?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物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该个体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方式。气质是人格的基础。气质描述了那些最一般、最基本以及研究者观察认为的最不可能发生跨情境和时间的变化的个体间行为差异。气质反映的是在人类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广泛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气质是人格特质发展的“生命早期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格特质是由基因决定的早期气质维度发展而来的。气质不完全等同于人格特质。人格反映了在感觉、思维及行为上比气质更加宽泛的个体差异。气质代表着人格的情感的、活动性的以及注意的核心,而人格所包含的东西要远多于气质,尤其是在思维、技能、习惯、价值观、防御、道德、信念以及社会认知等内容方面。2.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在本我的冲动与现实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组织,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超我是个人价值观的源泉,是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焦虑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被接受的无意识想法要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倾向会导致含糊的焦虑感。焦虑体验的消极性迫使个体尝试采取自我防御机制来降低或解除这种消极情绪带来的痛苦体验。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替代,拒绝,投射,升华。3.试评述人格的特质论。特质理论家认为人格是由特质构成的,特质对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它们促使人们以具体的行为方式行事。特质是一种稳定的、长久的倾向性,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特质理论家致力于从所有的行为描述中提炼出几种能够刻画个体差异的基本特质。奥尔波特认为,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产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性格特征。人们在共同特质上有多寡或强弱的差异。个人特质是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个人特质又有三个不同的层次。(1)首要特质,它代表一个人人格的最独特之处,表现了一个人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人的每个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影响。(2)中心特质,它虽不及首要特质的影响遍及个体的每个行为,但也代表个性的重要特征,它反映情境中比首要特质略有限的行为倾向,但仍代表了行为上广泛的一致性。(3)次要特质,它只是个人在适应环境时的某些暂时性特征,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特征。不同的特质可分别显示在不同的人身上。次要特质是表现最不明显、具有最少普遍性及一致性的特质,是相对较容易改变的人格特质。卡特尔把人格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它是一组看来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征或行为。根源特质指的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稳定的,要通过科学方法才能获得。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却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因此,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特质论者认为几个一般的稳定(而又相区别)的特质、因素或行为倾向构成了描绘和理解个体及个体差异的基本单元。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或甚至没有提及行为倾向背后的心理过程和动力,也没有涉及情境和行为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4.人本主义学者如何看待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有意识经验的整合和成长潜能,强调我们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和所做大部分是我们努力使自己变成我们能变成的那样的结果。他们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特别看重自我实现的概念,认为自我实现的愿望是一种基本驱力,是人所具有的多样化力量,而这些力量的不断的交互作用塑造了人,是人建构了现实。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的各种驱动力量来自个人独特的生物的和习得的倾向,这些倾向促使人向着自我实现的积极目标发展、变化。由此可见,自我实现是一种建设性、指导性的力量,激发人的积极行为去追求完善。在方法上,人本主义学派的研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整体论取向,主张把人看作一个统一体,从人的整体人格去解释各个行为。二是倾向论取向,把自我实现看作一种先天的倾向。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