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北新区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本次测试考号。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题包括三道大题,21道小题,共6页;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抖擞(suǒ)宽敞(chǎng)小心冀冀(yì)B.慈善(cí)分岐(qí)应和(hè)漠不关心(mè)C.一霎(shà)鉴赏(jiàn)殉职(xùn)花团锦簇(cù)D.感概(kǎi)惭愧(chán)祷告(dǎo)人迹罕至(hǎ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书,是汉字的______。在书中,你可以______高山的淳朴、流水的真挚。一本好书,宛如一曲婉转灵动的古典音乐;一本好书,宛如一掬甜美甘醇的山泉。这真是______的景致,午后的朦胧、鸟的吟唱,______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优雅而恬静。A.精华领略美不胜收抚慰 B.精髓领会花枝招展安抚C.精华领略花枝招展抚慰 D.精髓领会美不胜收安抚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A.“这”是代词,“田野”是名词,“浓”是形容词。B.“上”“起”都是动词,“一样”是数词。C.“走”“叫”都是动词,“妻子”是名词。D.“前面”是名词,“是”是动词,“我们”是代词。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B.《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但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淳朴憨厚,粗中有细,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D.《琐记》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人们”到南京求学,在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学习,最终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树木丛生,______。(2)______,江春入旧年。(3)______,小桥流水人家。(4)三军可夺帅也,______。(5)______,不舍昼夜。综合性学习。(2分)6.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同至。中秋,是万家团圆的佳节;国庆,是华夏欢庆的盛典。太平盛世,双节相拥,家与国撞了个满怀,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兴起的是无尽的家国情怀!下面是七年级某班为庆祝双节创作的一副对联,请结合上面材料补全横线上的内容。上联:中秋日A______享太平盛世下联:国庆节华夏欢庆B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5分)(一)(3分)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烘托出凄凉哀伤的氛围。B.《峨眉山月歌》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意境明朗。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出了暮春之景,《峨眉山月歌》表明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D.“月”是李白诗中抒情达意的常见意象,两首诗都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二)(12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①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③有何亲?”对曰:“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④有师资之尊仆与君奕世⑤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⑥,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⑦。(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有删改)【注释】①诣:前往,到……去。②清称:美誉。这里指有声望的人。③仆:我。④伯阳:老子的号。老子姓李,故称之为李元礼的“先人”。⑤奕世:累世,几代。⑥了了:聪明伶俐。⑦踧踖(cùjí):这里指窘迫。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文举至门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B.君与仆有何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C.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D.人以其语语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皆俊才清称及亲戚乃通。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11.【甲】文中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指责,据理力争,指出对方“A______”,【乙】文中文举面对陈韪的轻视,针锋相对,陈韪当场“B______”,狼狈不堪。元方和文举性格上的共同点是C______。(A处请用原文概括,B处请用原文回答,C处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三)(13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2.选文题目是“秋天的怀念”,作者都怀念了什么?请写出三点。13.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1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5选文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A①段“好好儿活”:B⑦段“好好儿活”:(四)(17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梦里一枕高粱红崔向珍①成熟的秋风一遍遍地吹,村子西南的高粱地一片片地红,艳过红枫烈如赤焰的高粱地,呼呼啦啦地烧红了半边天。②精灵似的小燕子,在长长短短的电线上,排成了高低错落的黑色音符,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远方的绿树红花。大雁的鸣叫声稀稀拉拉地排过高远的天空,带着几支轻盈的羽毛一起掉落进热闹的高粱地。秋天的阳光金黄金黄,耀着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也耀着父亲手中闪闪发光的铁镐头。父亲的右手臂肌肉凸显,铁镐头起起落落,一棵高粱跟着一棵高粱被连根刨断,刷刷啦啦地扑倒在苍天厚土辽阔的怀抱。③一车一车的高粱棵运回家中,母亲带着我们,先把秸秆粗壮穗头硕大的挑拣出来一些,带穗截取一米长短,脱粒后用于绑缚扫帚。剩下的高粱穗用锄头的利刃削割下来,均匀地摊在院子里晾晒,贪嘴的麻雀不去啄食枣树高枝上坠着的几个干枣,一只只一群群,围着馨香的高粱穗蹦来跳去。中午的阳光毫不吝啬,豆秸垛表面的许多豆荚被晒炸了,噼噼啪啪地爆响丰收的鞭炮,金黄的豆粒忽然间弹跳进碧绿的菠菜地里,惊飞了几只身体圆滚滚的麻雀。④秋天的田野明晃晃的,秋天的阳光明晃晃的,大人孩子的心里也明晃晃的,一天一天喜眉笑眼地乐呵着。碧绿的大白菜笑闹着卷了心,脆嫩的青萝卜卯着劲儿长足了个,苇塘里的芦花调皮地满院子飘飞。沉甸甸的高粱穗翻来覆去地晒透了,我们争抢着挥起木叉和棍棒用力敲打。金黄的秋风里,红色的高粱壳子不分方向地乱蹦,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着快乐的笑声。脱好的高粱粒,母亲挑拣出一部分放在大簸箩里,均匀地喷了水,用簸箕端着去村东的石碾子上碾高粱米。圆滚滚的石碾子咕咕噜噜不停地响,母亲的汗珠滴滴答答不停地落。一圈又一圈,母亲的脚印在黄土地上重重叠叠,金黄的落叶在母亲的脚下重重叠叠。⑤碾掉了皮壳的高粱米晶莹圆润,母亲放在洗菜盆里淘洗干净,充分浸泡后倒进大铁锅里焖煮。烧火的时候母亲也不闲着,手里捏着缝衣针和白棉线仔细地穿辣椒串。一大簸箕辣椒穿好,屋里的热气就满了,新高粱米的香味从铁锅里转着圈子飘出来,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一缕一缕,纠缠着金黄的秋风四处飞扬。母亲微笑着走出屋子,把辣椒串挂到槐树低矮的树枝上晾晒。夕阳已经西下,一片绚丽的晚霞努力地铺展着最后的热情,给红艳似火的辣椒,晶莹饱满的槐豆,洁白纷飞的苇絮,满院子乱跑的鸡鸭……,都裹上了充满希望的温暖光辉。⑥天一点点黑下来,密密麻麻的星星在宽宽的银河里,静静地流淌着灿灿的银光。母亲点起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我们围着四四方方的锅台开始吃晚饭。虽然只是一锅普通的高粱米饭,母亲却巧心思地搭配了几块刚进了盐味的洋姜和青萝卜,我们咀嚼出了最幸福最温暖的味道。吃完了饭,父亲常常会给我们背诵《青纱帐甘蔗林》,再连带着讲一些发生在青纱帐里的英雄故事。我们听得热血沸腾,躺在火炕上入梦的时候,常常在红艳如火的高粱地里左冲右突,奔跑不停。⑦时过境迁,远离了故乡和故乡的高粱地,已经几十个秋天没有看见醉心的高粱红了。好几回梦里醒来,急三火四地去超市里买回几斤高粱米,兴致很高地用电高压锅焖饭吃。一粒粒的高粱米还是那么晶莹圆润,一朵朵的高粱花绽放的还是那么好看,可是没有了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我终究是再也吃不到一顿那样香甜的好饭了。(选自《今日新泰》2019年11月30日,有删改)16.阅读选文第②段~⑥段,根据示例补充横线上的内容。收割高粱→A______→碾高粱米→B______→吃高粱饭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碧绿的大白菜笑闹着卷了心,脆嫩的青萝卜卯着劲儿长足了个,苇塘里的芦花调皮地满院子飘飞。18.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9.请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