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溪市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历史试卷满分70分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4年春节,千年甲骨文“活”起来。甲骨文搭配上色彩和动效,这样的春节祝福(如图),与众不同、意义非凡。甲骨文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2.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3.历史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高超的青铜工艺 B.悠久的历史文明 C.独特的建筑技术 D.先进的科技成就4.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755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 B.唐朝时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C.武则天统治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唐朝诗人有李白、杜甫等5.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A. B. C. D.6.货币——不仅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更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代名词。下列古代货币中出现在北宋的是()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7.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A.实行盐铁官营 B.在地方设行省 C.订立“澶渊之盟” D.在地方设“三司”8.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历史学习有独特价值。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归纳的关键词是()A.君主专制 B.经济发展 C.思想控制 D.边疆管理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C九一八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中共七大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0.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须弥座上刻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为纪念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所进行的民族抗争而雕刻的是()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11.下表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剧本名称:第一幕:武昌起义第二幕:民国建立第三幕:清朝告终第四幕:约法颁布A.开启近代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12.某班同学进行历史主题探究时,列出了“深圳”、“上海浦东开发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该主题为()A.科技繁荣 B.制度建设 C.文化传承 D.对外开放13.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14.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第一次崛起得益于()A.大化改新 B.工业革命 C.明治维新 D.美国扶持15.下表为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时整理的单元知识框架,其主题拟定最恰当的是()主题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9分,19题14分,共40分)16.民为邦本,顺应民意、发展民生、凝聚民心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民本传统】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我国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1分)孔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写出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践行民本思想分别呈现的治世局面名称。(2分)【历史镜鉴】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匆匆赶到工厂去……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付房租给房东。——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2)据材料二及所学,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生存的状况。(1分)并分析这种状况对英国社会造成的影响。(1分)【人民至上】材料三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3)据材料三及所学,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对农民产生的积极作用。(两点即可,2分)材料四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至此,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又一重大胜利。——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人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关系的认识。(1分)17.近代中国伴随着庚子剧变,跌入无尽深渊,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磨难之后,终于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1)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和场景,推断当时清政府已沦入了怎样的处境?(1分)材料二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义务教育《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2)依据材料二,指出“委任统治”的实质。(1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引发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1分)材料三在世界范围内,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备受赞赏的西方文明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指的历史事件和“新的道路”的指导思想。(2分)材料四图一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图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4)依据材料四,解读图一到图二香港历史的变化,(1分)并简析其历史意义。(2分)18.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人类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却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西方现代化】材料一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整理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1)据材料一及所学,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材料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2)依据材料二,归纳推动西方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因素都有哪些?(两点,2分)【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三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封建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官僚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求强”“求富”的运动,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及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一些成就,是近代中国进行的第一次经济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社会变革。——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的特点。(两点即可,2分)材料四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时期概况1949—1978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化建设之路,虽然发展道路曲折,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探索适合我国人民的富裕之路。1992年至今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重点转向共同富裕,以扎实推进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摘编自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根据材料四,总结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特点。(两点即可,2分)19.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某学校历史老师以“时代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14分)任务一【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呼声】(1)思想引领时代发出革命的呼声。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时代呼声?(2分)这些时代呼声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摘编自《神曲》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任务二【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2)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下面图片场景反映的两场革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4分)图一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图二五四运动(绘画)任务三【阐述历史史事——谱写时代华章】(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请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分)◆中共一大◆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本溪市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5ACBCD6--10CBAAB11--15BDCCD二、非选择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9分,19题14分,共40分)16.(9分)(1)内涵:以人为本。(1分)主张:(孔子)以德治国;或实行德政,反对苛政。(1分)治世局面:出现了“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2分)(2)状况:艰辛困苦;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居住条件差等。(一点即可,1分)影响:造成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逐步兴起。(一点即可,1分)(3)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回答两点即可,2分)(4)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点即可,1分。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也可得分。)17.(8分)(1)处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1分)(2)实质:瓜分殖民地(分赃);(1分)事件:五四运动。(1分)(3)事件:十月革命;(1分)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1分)(4)变化:由殖民地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1分)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分)18.(9分)(1)史实: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缺一个不得分,1分)内在联系:文艺复兴扩展到英国,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思想意识的觉醒,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2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因素: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两点即可,2分)(3)特点:以自救为目的;“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涉及多个领域;兼具经济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双重性。(两点即可,2分)(4)特点:领导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两点即可,2分)19.(14分)(1)《神曲》呼声:人文主义或抨击教会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等。(1分)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