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6页南山二外(集团)海德学校初中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三模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7小题,共34分)1.孟子曾说过,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这三宝也成为日后对抗周天子、进行兼并争霸的实力。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地方诸侯拥有政治实体权力B.分封制造成政治权力层层分割C.血缘政治的影响力十分巨大D.诸侯争霸是社会转型根本原因2.下表为西汉时期丞相出身简表。这一变化说明()时代汉初(高祖至景帝)武帝时期昭帝至平帝时期出身功臣9人功臣子弟3人5人外戚宗亲3人1人下级官吏1人9人儒家学者11人其他1人3人丞相总数13人12人21人A.功臣列侯势力受到抑制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行政办事效率得到提高D.官员选拔日趋公平3.据《齐民要术》中《种谷》篇记载:凡俗,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米味有美恶;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这体现了该书()A.重视农业生产效益B.提出商品生产思想C.专注谷物耕作技术D.蕴含朴素哲学思想4.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选贤举能、任人唯贤的传统,对任贤的重要性认识深刻,并在选贤的标准、选贤的制度以及实现任人唯贤的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某项制度作为一种能延续上千年的考试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史实与此“制度”直接相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5.下图是宋代“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镜子)图。湖州“石家念二叔”是制铜镜名家,也是宋代青铜镜商品的驰名品牌。据此可知,宋代()A.文化底蕴深厚B.手工制作善于创新C.商品经济活跃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6.据下表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生产力提高()材料一明朝后期史书记载河南的情况为“中州沃土,半植半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材料二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写道:“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海而鬻(卖)诸南,布则泛海而鬻诸北。”A.棉花种植广泛B.统治者鼓励商品贸易C.社会分工扩大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第1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7.1853年4月,太平天国谕英使文翰称:“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这反映出太平天国领导人()A.已有近代外交意识B.存在天朝上国的思想C.对英国的妥协退让D.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8.李鸿章曾说,中国只要有了“开花大炮”和轮船这两样东西,外国人就得停止侵略。曾国藩则说,借外国人的力量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只是解决了一时的危难,而学习外国人造船造炮,才能够收永远之利。他们认为()A.洋务运动的唯一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B.学习西方技术有利于解决内忧外患C.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及其政治制度D.对内要恪守祖制对外则要坚决抵抗9.右图是清末政治性社团发展状况图。政治性社团的变化()A.推动政治变革的发展B.加速清王朝土崩瓦解C.为洋务运动奠定组织基础D.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10.因《辛丑条约》禁止北京五年内举行乡、会试,前河南巡抚于荫霖说:“停科举之旨一下,天下士子皇皇,条约臣不深知,皇太后、皇上回京以后,但能开科,……以固人心。”于荫霖此言的目的是()A.选拔人才为国效力B.恢复儒学正统地位C.稳定朝廷重振君威D.推进科举制度变革11.据统计,《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如下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6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这种变化基于中国政府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争取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策略C.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D.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外交政策12.1979年初,四川省试点企业已扩大到100家。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可以增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可组织来料加工,允许企业有条件地销售商品、物资、供销产品。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企业职工可以得到一定的资金。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B.增加了企业职工的经济收入C.扩大了企业生产分配自主权D.壮大了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13.拜占庭通过输送阿拉伯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庭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这表明,拜占庭文化()A.是文艺复兴的基础与源泉B.拥有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C.延续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D.得到东西方文明共同哺育14.读下表,这一时期英国农村人口比例变化表明()时间(年)农村农业生产人口占比农村非农业生产人口占比152076%18.5%160070%22%167060.5%26%表格为:1520-1670年间英国农村人口比例情况表第2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第3页共6页A.工业革命已波及农村B.城市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新航路开辟导致英国人口迁徙15.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日本()时间成就1880年东京兵工厂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十三年式”部队用枪,射程1300米,初速435米/秒1883年大阪炮兵工厂生产自主设计的青铜野炮和山炮,野炮射程为5000米,山炮为3000米1884年以横须贺造船厂为主的海军兵器制造厂陆续自行制造了“海门”“天龙”“八重山”“大和”等10余艘军舰和舰艇钢炮、鱼雷等兵器A.军事工业独立快速发展B.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C.建立了新式陆军和海军D.军队战斗力远超于清军16.“(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最能反映()A.两次世界大战性质不同B.战争带来巨大心理创伤C.战争造成巨大人员伤亡D.不同态度决定战争胜败17.据下图可知,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二战前的非洲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A.促使世界政治版图发生变化B.削弱了帝国主义在拉美的势力C.激发非洲经济高速顺利发展D.推动各国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8小题18分,19小题18分)18.某校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以“城市化的时代性和多样性”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第3页共6页第3页共6页第4页共6页材料一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能出现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的中心作用,辐射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腹地更大,更增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控制作用。-摘编自张健《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材料二11世纪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作为地区工业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中心,作为拥有安置深受人们崇敬的圣人遗物的教堂、修道院的宗教中心得到发展。……在1300至1350年期间,人口拥有10万人以上(估算)的“特大城市”,就有巴黎(20万)佛罗伦萨(10万-12万),中世纪城市社会是阶级分化的社会。13世纪以后,由包括资族在内的少教富裕商人、老板来管理城市的自治。-摘编自河原温、堀越宏一《图说中世纪生活史》(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一点即可)。写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争取“自治”的两种方式;(4分)材料三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和三,近代中国大城市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出与材料三中划线部分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相关的条约两个。(4分)材料四(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大量人口迅速涌向城市……工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包括良好的道路、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多种多样的运输设施,燃料、充足的电力、以及随之而来邮电通讯、学校图书馆等等。-摘编自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3)根据材料四、概括工业革命给西方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材料五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4)从材料五示意图中AB、BC、CD中任选两个阶段,说明此两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趋势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写出与这两个阶段趋势相关的原因各一项。(4分)材料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主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英、美等国的市政运营惨淡,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导致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当政府把大片的城市开发一股脑地交给一个开发商时,开发商就成了“城市运营商”。-摘编自吴晓达、侯雨佳《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5)依据材料六,西方国家城市治理的历程对我国城市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第4页共6页第4页共6页第5页共6页19.国歌是民族精神的标志和国家尊严的象征,也是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歌歌词节选主要历程《马赛曲》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自由,亲爱的自由,和保卫者同战斗!和保卫者同战斗!但愿在雄伟歌声中,旗开得胜建功……1792年诞生,1795年法国督政府宣布此曲为国歌;1804年拿破仑下令取消《马赛曲》国歌地位;1879年,法国政府重新定《马赛曲》为国歌。《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指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歌词创作于1871年;1922-1944年它被定为苏联的国歌;1931-1937年它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歌曲诞生于1935年,1949年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2004年,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首国歌,分析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并谈谈其历史影响。(4分)材料二政治精英会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利用国歌音乐符号的设计来强化政治认同。国歌本身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个体施加影响。-摘编自《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图片信息:升旗仪式29%,大型体育赛事21%,校园集会11%,国家重要活动9%,校园运动会8%,纪念日8%,国家重要会议5%,入党宣誓仪式4%,影视节目4%,其他1%。】(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歌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和方式。(4分)第5页共6页第5页共6页第6页共6页材料三研究发现,下图中的词汇在很多国歌歌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祖国土地保卫民族团结勇敢英雄祖先家乡自由和平正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歌歌词所描写的对象主要有哪些类型?(2分)(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分)第6页共6页第6页共6页第三次模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DDCCBBAC题号11121314151617答案DCACA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小题18分,第19小题18分,共36分)18.(1)不同点:从职能上看,东方是政治中心,而西方是经济中心;从城市规模上看,中国几十万上百万人口,西方城市十几万人口;从城市地位上看,中国起到中心作用,西方作为宗教中心得到发展。(任选一点即可,2分)方式:金钱赎买、武力斗争(2分)(2)不同之处:遭到列强侵略(2分)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任选两个即可,2分)(3)变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邮电通讯,学校图书馆等变化(任答两个即可,4分)。(4)分别是:AB段进程加快;BC段趋缓甚至倒退;CD段快速发展。原因:AB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的推动;BC段文化大革命;CD段改革开放。(任选两段说明特点并各说明一点原因,4分)(5)启示:政府要加强对城市的治理;要加大对城市治理的投入等(任选一点,2分)。19.(1)示例1:《马赛曲》背景:法国大革命爆发,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任答对一点得2分)示例1:《马赛曲》影响:激发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追求民主的激情,成为大革命时代的精神象征;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任答对一点得2分)示例2:《国际歌》背景: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任答对一点得2分)影响:鼓舞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世界而斗争;传播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任答对一点得2分)示例3:《义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