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菏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派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汉代鸿沟水系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4.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4分)5.本文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万物亲近(节选)鲍尔吉·原野羊羔给马头琴写信:亲爱的马头琴,马知道你用它的头来命名一把琴吗?昨天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白马,它摇摇头,用鼻子蹭地上的青草。风把白马前额的鬃毛推向耳朵后面。我猜想白马的意思是难以置信。说真话,你的琴声像人用喉音歌唱,让我想起哈扎布的长调。我虽然是个羊羔,也知道这位大歌唱家。你的琴声完全能跟哈扎布媲美,我说的不是音色,也不是音域,是内涵。你好像和哈扎布长了一颗共用的心脏,你们在想同一件事。所以你们抒发了相同的情感。亲爱的马头琴,让我说心里话,我不愿在傍晚听到你的琴声,鸣鸣咽咽让我悲伤。一个人受了多大的委屈,才有那样的声音呢?好像他只把自己的委屈说出了十分之一,或者他什么也说不出来,只用琴声表达心中的图景。像一条冰河在大雪里奔流,升腾白雾。落在两岸的白雪越堆越高,落进水里的雪花没了踪影。这条河越流越黑,两岸的树木凋零。这种沉郁的琴音也能表达欢乐,牧民家生了孩子,请人拉起马头琴庆祝。琴声咿咿呀呀,好像这个婴儿在蹒跚学步。亲爱的马头琴,你在马尾的琴弦上抹了松香,你的琴柱和共鸣箱来自博格达山的五角枫树。入秋,金黄的枫叶全变红了,大地从来没有这么红过。而这些树里,有一棵变成了马头琴。所以你的琴声那么悠扬。枫树、松树、杉树收集了大自然奇妙的声音,最后用马嘶的音律唱出来。因为琴柱的顶端雕刻着马头。亲爱的马头琴,如果拉琴的人不喝牛奶,不吃炒米,不住蒙古包就传达不出你的韵味。这些演奏人的手握过彰刀,在秋天里打草。这些手冬天接羔,夏天攥着放羊鞭把羊赶向草场,经受烈日暴雨的锻造。拉马头琴的人是勤劳的牧马人,他们身上带着马的汗味,他们的目光凝视过马,马也把目光放在他们肩头。拉马头琴的人爱喝酒,他们擅长摔跤射箭。所以,亲爱的马头琴,你是牧马人的另一条嗓子,你用琴声唱出他们的心声。好多人听马头琴声,说听见风吹过了草原。有人听到马蹄踏过大地,有人听见月光落在蒙古包的天窗上。声音细腻而洁白,像沙子滚过帆布。平时你挂在墙上,好像一个士兵怀抱着琴弓的枪。你在墙上听牧民说话,听奶茶在铜壶里咕噜咕噜响,听松树枝在煮羊肉的大锅底下歌唱,你就是牧民家里的一个人。他们的孩子叫斯琴、纳琴,而你叫马头琴。爱你的羊羔。马头琴给羊羔回信:亲爱的羊羔,在我心目中,你是一朵柔弱的花朵,没想到你喜欢音乐,能认出制作马头琴的木材。做琴不光用枫木,还用松木、杉木和桐木。你知道吗,制作琴的木材分共鸣箱的背板和面板,背板木质硬,面板木质软一些。其实我们马头琴不太注重制琴的材料,讲究演奏者的心性,有的乐器适合在剧场里演奏,乐思精微。我们马头琴不一样,在旷野中演奏,琴声里夹杂着风声和牛羊的呼喊。马头琴的共鸣箱像一个房子,里面住着牧民。房子里面积攒了牧民说过的许多话。琴弓一旦碰在琴弦,这些话语就流淌出来。祖父的话,祖母的话,父亲的话,母亲的话,蒙古包里的衣服、被子、靴子都在说话。马头琴不想进音乐厅,那里没有草场,也没有炊烟和奶茶。我们喜欢在空旷的地方演奏,头顶最好有浩瀚的星空。演奏的时候,你细心聆听,会察觉乐曲最后一个音飞到了星星上。亲爱的羊羔,我们只有两根琴弦,就像草原上留下的两道孤独的勒勒车辙印。我们熟悉马群的蹄音,一群马跑过,我们能听清每一匹马的蹄音。确切说,这不是蹄音,是马的血液在血管里冲撞,伴随马鬃在风中飞散。马的蹄音在马头琴上表现为坚定而欢快的旋律。如果进入散板,马头琴好像牧马人在演唱长调。他们的长调是跟谁学的?是跟天上的白云。你看白云飘过来,手拉着手,一辆白云的车辆挨着另一辆白云的车辆,一座白云的蒙古包连着另一座白云的蒙古包,连绵不断。唱长调的人不愿意换气,巴不得把这个音永远唱下去。长调的美不在旋律的变化,而在辽远,像天上的云一直在飘。长调的旋律来自河水,河水流淌,在表面哗啦啦的声音背后还有深处暗流的和声,连绵不断,仿佛一个波浪套着另一个波浪。若问这些波浪什么时候停止,回答是不停止。即使到了寒冬,流水也在冰层下面涌动。长调也是这样,歌声一直在唱,哪个音都不想成为尾音。马头琴跟长调最为和谐。你仔细听马头琴,声音并不追求单纯的明亮,我们更喜欢混音的表达。就像风声混杂着许多声音。风吹过,吹动了成千上万株青草,怎么会只有一个音呢?我们愿意演奏出风沙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演奏出冰块在春天的河床里冲撞的声音。一把马头琴就是一个乐队,它的声音不是天堂的声音,而是人的声音,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草原上的牧马人的声音。亲爱的小羊羔,这些话对你有些太深奥了。你现在吃妈妈的奶,还是吃青草?对了,吃不吃草你说了不算,要看你长没长牙。我期待你尽快长出牙,去吃嫩嫩的青草,甘甜,而且有香气。嚼在嘴里咔嚓咔嚓地响,这是牛羊才有的享受,它们觉得这是世上最好的享受。当一只羊还有哪些好处?让我告诉你,看风景。你跟着大群的羊走过万度苏草原,那里长着灌木白桦,树叶浅灰,革质,在风里闪闪发光。树林里长着蓝莓和黄百合花。太阳初升,灌木白桦变成了金色,叶子闪金光。夜晚,树林边上的乌力吉木伦河洒满星斗,好看哪。站在博格达山顶往下看,北坡是一丛一丛的乔木白桦树,树干像白云那么白,身上的黑斑特别显眼。如果你走到窄窄的乃仁河边,红柳会挡住你,让你顺着红柳往左边走。走到平缓的地方可以低头饮水。你如果去了那里,快乐地喝乃仁河的水吧。也可以不喝,把嘴放进河里,用耳朵听河水冲嘴巴的声音,那也是很好听的声音。长大吧,亲爱的小羊羔,去看草原上美丽的风景。爱你的马头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封书信围绕“马头琴”展开,又大量融入了与马头琴相关的草原意象,全面展示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生活。B.作者笔下的自然万物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开篇小羊羔以指责的口气来质问马头琴的命名,贴合小羊羔天真稚气的“性格”特点。C.作者将人、马、琴看成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来认识,表达了草原万物之间和谐相融、平等相处、相互依存的生命理念。D.马头琴最后对小羊羔的引导指点,真情切意,细致入微,表达了一位草原“长者”对“后辈”的关心爱护和期望祝福。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采用以物观人、以物观物的视角,深入自然万物的内心世界,用人类的语言为万物传达心声,摆脱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B.“白马”“黑河”“白云”“红枫”“青章”“蓝莓”“黄百合”等,大量色彩意象的聚合,建构起一个生动鲜活、富有诗意的精神家园。C.“亲爱的小羊羔”“亲爱的马头琴”在文中反复出现,双向呼唤,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让感情显得真挚浓郁,亲昵热忱。D.作者对马头琴声音的描摹,受到白居易《琵琶行》影响,以声摹声、以象摹声以及留白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文字表达能力,拓展了读者想象空间。8.经国务院批准,马头琴作为蒙古族传统艺术的璀璨瑰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假如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的代言人,请结合本文对马头琴作以介绍。(4分)9.张晓风说:“鲍尔吉·原野是一个敏于观察、敏于剖析、敏于文字的好散文家。”请结合文章,试做分析。(6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客曰:“不然!臣闻周氏之喾、韩氏之卢,天下疾狗也。见兔而指属,则无失兔矣;望见而放狗也,则累世不能得兔矣。狗非不能,属之者罪也。”孟尝君曰:“不然!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矣夫土壤且可为忠况有食谷之君乎?”客曰:“不然!臣见鹪鹩巢于苇苕,著之以发,建之,女工不能为也,可谓完坚矣。大风至,则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也,何则?所托者然也。”于是孟尝君复属之齐王,齐王使为相。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则求我枯鱼之肆矣。’今周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文侯于是乃发粟百钟,送之庄周之室。(节选自《说苑·善说》)材料二: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节选自《说苑·善说》)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君子诚能A刑于内B则物C应于外矣D夫土壤E且可F为忠G况有H食谷之君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因,意为借助、依靠,与《过秦论》“因河为池”中的“因”意思相同。材,才干,与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意思相同。贷,文中指借入,与成语“责无旁贷”“严惩不贷”中的“贷”意思相同。求,寻找,与《齐桓晋文之事》“犹缘木而求鱼也”中的“求”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门客没有受到齐王重用,把责任归结于孟尝君。孟尝君指出一味地埋怨别人没有用,须从自身找原因。经过几番辩论,门客凭借“善说”的能力占据了上风,得到孟尝君的又一次推荐,并被齐王任命为相。对魏文侯的许诺,庄子阐发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其“谈说”的技巧与《五石之瓠》颇为相似。孙卿认为,“谈说”过程有多方面的讲究,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听者认为谈说者本人品德可贵,值得信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大风至,则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材料二中,孙卿主张的谈说之术包括“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的门客是怎样体现这两点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范成大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黄鹄飘然飞天起兴,喻指朋友乘船离京,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赞誉和鼓舞。B.颈联感叹香车宝盖、功名利禄转瞬即逝,不必为归隐故里、寄身山野而落泪湿巾。C.尾联情感收放有度,既抒发了后会难期的痛苦,同时充满了对来日相见的期待。D.整首诗围绕送别展开,意蕴丰富,感情复杂,伤感中蕴含豁达,深沉中含藏洒脱。16.本诗颔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明自己对于生死寿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中的“自强”二字,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弘毅”则出自《论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既用“空”字写景状物,如“____________”;也用“空”字表达情感,如“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普陀山在历史上A。春秋时,岛上已有人繁衍生息。唐朝廷在舟山群岛设立翁山县。明朝廷曾颁布“海禁”,以致人去岛空,普陀山一度成为弃地。之后,普陀山刚复兴,再度被觊觎已久的外敌侵占,众多器物遭洗劫。1939年,普陀山又遭日军入侵……这一切,普陀山收于心底。普陀山不仅是自然奇山,更是文化名山,全山堪称一座文化艺术博物馆。当地居民对岛上的人文遗存B;有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神貌动人的石刻观音画像;有元朝五层十八米高、精雕细刻的多宝塔;有明朝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九条盘龙C,堪称雕家一绝……气喘吁吁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云从海上升起,如波如潮,恍若仙女踏浪而来,在海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亦真亦幻。待一阵阵海风刮过,海天瞬间湛蓝如洗,渔帆浪涛映入眼帘,让人心胸变得辽阔。千步沙、朝阳阁、百步沙、紫竹林如涟漪般次第展开,可谓:门前海阔千层浪,屋后山高万叠峰。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列各项中的“收”与文中画线句中的“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这下好了吧,看他怎么收场。B.从飞机上鸟瞰,整个长江大桥尽收眼底。C.今年雨水充足,早稻收得多。D.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20.请结合文本,赏析文中加点词“如波如潮”“亦真亦幻”的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但是贵州比较特殊,它的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米以上,没有暖气层,冷空气侵入后在此地起主导作用,①。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如遇毛毛雨时,则出现粒凇,②;如遇降雨较强时,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结构密实。与普通雨雪天气相比。③;冻雨冻结在电线上,在自身重力和风力等共同作用下,容易导致电线绷断;冻雨造成的道路结冰,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冻雨造成的农田结冰,会冻伤农作物。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结合第一段材料内容,给“冻雨”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文阅读I《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告诉我们,“鸿沟”是界线,是隔阂,也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1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C2.C3.A4.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现在“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5.历史性:材料以时间为轴,向读者纵向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文学性:材料夹叙夹议,叙述楚汉相争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多处使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错,原文“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香饽饽”指秦国屯兵储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错,原文“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是说“鸿沟”的政治意义,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的是一番筹谋。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错,原文“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不是魏国带动的结果。C.“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于文无据,原文只提到“东汉王景奉命治水”“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D.“‘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错,原文“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只剩下干涸的河道,不是“鸿沟”焕发了新生的体现;“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指的是新时代“鸿沟”内涵的变化。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可知,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现在“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历史性:“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材料以时间为轴,向读者纵向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文学性:“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材料夹叙夹议,叙述楚汉相争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香饽饽”多处使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答案】6.B7.D8.①因琴柱顶端雕刻着马头而命名,由琴弦、琴弓、琴柱和共鸣箱组成,制作材料主要有枫木、松木、杉木和桐木;②多在旷野中演奏,擅长弹奏长调,琴声震撼心灵,深受蒙古民族喜爱;③琴声能够表现蒙古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性格内涵,传达草原文化的独特韵味。9.①敏于观察:如“风把白马前额的鬃毛推向耳朵后面”“把嘴放进河里,用耳朵听河水冲嘴巴的声音”,作者捕捉到了风吹鬃毛、羊羔喝水等瞬间的画面,细腻,敏锐,有强烈的镜头感;②敏于剖析:如“如果拉琴的人不喝牛奶,不吃炒米,不住蒙古包就传达不出你的韵味”“它的声音不是天堂的声音,而是人的声音,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草原上的牧马人的声音”,作者借助生活化的语言和场景挖掘琴声的深层内涵。③敏于文字:如“枫树、松树、杉树收集了大自然奇妙的声音,最后用马嘶的音律唱出来”“你细心聆听,会察觉乐曲最后一个音飞到了星星上”,作者用词考究,语言诗化,充满想象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B.“开篇小羊羔以指责的口气来质问马头琴的命名”错误。“指责”“质问”错误。文章反复出现“亲爱的马头琴”,可知小羊羔喜欢马头琴,这里并没有指责,也不是质问,而是亲切交谈、询问。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D.“以声摹声、以象摹声以及留白手法的运用”错误。以声摹声,即以声喻声,是特殊的比喻,也可以叫“拟声法”,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的比喻音乐声。文中比如“长调的旋律来自河水,河水流淌,在表面哗啦啦的声音背后还有深处暗流的和声”将河水的流淌声比喻马头琴的声音,采用以声摹声;类似的句子还有“琴声里夹杂着风声和牛羊的呼喊”“风沙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冰块在春天的河床里冲撞的声音”;文学上的留白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技巧,它通过在文本中留下一些文意上或思维上的空白,来增加作品的深度(内涵)和广度(空间),期待读者能凭借自身经验,通过想象、思考来解读和填补这些空白,并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本文无留白手法。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本文详细描写了马头琴的外在特征、制作材料、演奏声音特点及表现内涵,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概括介绍。①外在特征:结合“马知道你用它的头来命名一把琴吗”“琴柱的顶端雕刻着马头”可知因琴柱顶端雕刻着马头而命名;由“马头琴的共鸣箱像一个房子,里面住着牧民。房子里面积攒了牧民说过的许多话。琴弓一旦碰在琴弦,这些话语就流淌出”“我们只有两根琴弦”可知马头琴由琴弦、琴弓、琴柱和共鸣箱组成;结合“做琴不光用枫木,还用松木、杉木和桐木”可知制作材料主要有枫木、松木、杉木和桐木;②演奏特色:结合“马头琴好像牧马人在演唱长调”“马头琴跟长调最为和谐”,可知马头琴擅长弹奏长调;结合马头琴“讲究演奏者的心性,有的乐器适合在剧场里演奏,乐思精微。我们马头琴不一样,在旷野中演奏,琴声里夹杂着风声和牛羊的呼喊”可知马头琴多在旷野中演奏;结合“亲爱的马头琴,你是牧马人的另一条嗓子,你用琴声唱出他们的心声”可知琴声震撼心灵,也传达出马头琴深受蒙古民族喜爱;③表达内涵:结合“这些演奏人的手握过彰刀,在秋天里打草。这些手冬天接羔,夏天攥着放羊鞭把羊赶向草场,经受烈日暴雨的锻造”“拉马头琴的人是勤劳的牧马人,他们身上带着马的汗味,他们的目光凝视过马,马也把目光放在他们肩头。拉马头琴的人爱喝酒,他们擅长摔跤射箭”,描写了草原牧民的生活,骑马、摔跤、喝酒,写出他们的勤劳,所以琴声能够表现蒙古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性格内涵,同时让我们看到草原文化的独特韵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审美取向和写作特色的能力。①敏于观察,指作者注意对事物进行细节描写。如“用鼻子蹭地上的青草”“风把白马前额的鬃毛推向耳朵后面”,作者细腻地捕捉到了马用鼻子蹭青草、风吹鬃毛的细节;“把嘴放进河里,用耳朵听河水冲嘴巴的声音”细致描写了羊羔喝水等瞬间的画面;这些细节细腻,敏锐,有强烈的镜头感;类似的句子还有“太阳初升,灌木白桦变成了金色,叶子闪金光”等;②敏于剖析,指通过事物外在特点加以深刻的分析思考。如“如果拉琴的人不喝牛奶,不吃炒米,不住蒙古包就传达不出你的韵味”“它的声音不是天堂的声音,而是人的声音,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草原上的牧马人的声音”,这些句子用生活化的语言,描写了牧民生活的场景,从而挖掘琴声的深层内涵;③敏于文字指善于用词,提升语言表现力。如“枫树、松树、杉树收集了大自然奇妙的声音,最后用马嘶的音律唱出来”中“收集”一词生动形象;“你细心聆听,会察觉乐曲最后一个音飞到了星星上”中“飞”字体现了琴声悠远,音域广阔;又如“我们愿意演奏出风沙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中的“打”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沙的猛烈。作者用词考究,语言诗化,充满想象力。10.BDG(正确标点: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矣。夫土壤且可为忠,况有食谷之君乎?)11.C(“责无旁贷”的“贷”指推卸,“严惩不贷”的“贷”指“饶恕”,均与文中的“贷”意思不同)12.D(“使听者认为谈说者本人品德可贵,值得信任”不符合文意。相关原文的大致意思应该是,谈说者要努力表明自己的观点富有价值,值得重视)13.(1)大风吹来,就会使芦苇折断、鸟卵摔破、小鸟摔死,为什么呢?是它所依托的事物使它这样啊。(4分。“折”“托”“然”各1分,句意1分)看见路旁牛蹄窝中有条鲋鱼,叹息着对我说:“我还可以活下去啊!”(4分。“傍”“大息”“尚”各1分,句意1分)14.①与孟尝君辩论时,门客坚持己见,反复陈说,终达目的。②门客善用譬喻,以狗、鹪鹩、狐鼠等设喻,增强了说服力。(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15.B16.历来归隐被看作邀取高洁之名的举动,但友人归乡并非本人所愿,而是因为不被朝廷重用。如今虽然是还乡,但就此脱离了纷繁多变的官宦生涯,不必为官场昏暗而愁苦,得以暂时舒怀开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表达了对朋友的理解和劝慰。同时,“孤臣”与“壮士”的称谓也含有对朋友的赞赏。【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B.“颈联感叹香车宝盖、功名利禄转瞬即逝”理解错误,颈联抒写情谊,形成转折,转入对周必大友情追忆及后事的预料。“倾盖当年真旦暮”,这句是说回想当年诗人与周必大初见就情投意合,长为知已,这一切好像在朝夕之间、如同昨日才发生一样。“不必为归隐故里、寄身山野而落泪湿巾”分析也不当,“沾巾明日有河山”,指从此一别河山险阻,情长莫及,想起这些就不由得使人泪落湿巾。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颔联句意是“高洁之名难道是孤臣所愿的吗?抽身而退才能开怀。”此联紧承前联而来,正面写辞官归去之事。并对此发表看法,进一步对友人做劝慰,分析和希望兼有。诗句的内容仍紧扣着“奉祠”这个中心。诗中“孤臣”与“壮士”皆指周子充。历来引退被看作邀取高洁之名的举动,但友人这一次却非本人所愿,一切皆由朝政不纲、谗佞之臣竞用所致。友人的心愿是为国效力而非邀此高名,这样的名声愈高,而君主的过失也就会愈重。反诘句的使用,使语气更加强烈,对友人遭遇的不平以及对朝政的委婉指责都可从中悟出。下句“身退聊开壮士颜”,此句是说不“身退”,职务在身,而无法尽责,就会心怀惭愧,不可能“开颜”了。如今朋友虽然是奉祠还乡,但就此脱离了纷繁多变的官宦生涯,得以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表达了对朋友的理解和劝慰。此句中“孤臣”与“壮士”的称谓都包含有对朋友的赞赏之情,用在此处贴切自然。【答案】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②.齐彭殇为妄作③.士不可以不弘毅④.任重而道远⑤.空山新雨后(隔叶黄鹂空好音)⑥.塞上长城空自许(莫使金樽空对月)18.答案:A.饱经沧桑B.如数家珍C.栩栩如生(每空1分。其他答案若符合语境,亦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9.B 解析:“收”意思为“把外面的东西拿到里边来”,在文中画横线处指“记在心里”。B项,在句中意思为“看在眼里”,二者均用“收”的该义项。A项,结束、停止。C项,收获。D项,控制。[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辨析词语意义的能力。20.答案:①如波如潮,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云从海上升起时涌动翻滚的状态。②亦真亦幻,两个“亦”字强调了不确定性,“真”和“幻”从相对的角度凸显了迷茫朦胧的意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材料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Ⅱ的语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说明了冻雨的形成及其危害。选此材料意在培养学生感受科普文章的严谨性,培养科学精神;同时借助命题考查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用必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答案:①可以直接形成冻雨②粒凇表面粗糙结构疏松③冻雨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意完整连贯、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22.答案:冻雨是指雨滴从空中下落时由于近地面气温很低而在物体及道路表面冻结成薄冰的天气现象。(共4分,采用“冻雨是……的”单句句式得2分,内容完整、表述正确得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下定义的概念及压缩信息的能力。【答案】例文:鸿沟难平却可越我们常把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喻作鸿沟,有鸿沟“不可逾越”之意。诚然,鸿沟是界线,是隔阂,意味着矛盾对立,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但鸿沟的客观存在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也潜藏着无数沟通的可能。而沟通的关键,就在于桥梁的架设。有了桥梁,天堑亦变通途。在鸿沟上架桥,应以尊重和包容为前提。以世界局势为例,不同的国家政治体制表现出相异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不同的政治体制。矛盾的存在是鲜明的,但矛盾的消除却不是靠那种简单的“东风压倒西风”或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二元对立思维;敌对是动乱与战争的渊薮。其实,药方早已开出,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和策略,同样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纷争。甭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秉持和平发展的里面,尊重彼此,真诚沟通,就没有跨越不了的鸿沟,就没有消除不掉的分歧。沙特和伊朗,有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