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安徽省A10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姚希孟,字孟长,长洲人。生未周岁,父颖庵逝世;母文太君方二十有二,坐荼蓼中,乳血杂哺。外大父文卫辉公甚器之,尝曰:“外孙与吾儿,异日当比圭廊序。”壬戌,舅震孟为廷对第一人,与希孟同官翰林。是时给谏杨涟、御史左光斗与希孟同道相勖,每言:“世界即有缺陷,只此方寸却缺陷不得耳。”庾申后,有停封、移宫诸秘事,杨、左先后发疏,皆从希孟质疑义,希孟亦匡直不辞。亡何,震孟以建言归,希孟亦请假予告。里居二年,党祸既发,诸君子就槛中,累累无一免者。希孟出对朋友,凝涕在睫,太君亦微闻外间有异,疾日笃,遂不起。希孟绝水浆三日扶榇出国门徒步哭趾血目肿。丙寅三月,缇骑至吴门逺周忠介,齐民数万为呼冤,捽旗尉杀之。当事者愠,欲迁祸于希孟,而朝议惮吴民,恐东南遂叵测,仅戳五人,余置不问。希孟始放迹湖山,自谓得生之余也。崇祯改元,以右庶子充经筵日讲。希孟在讲筵,本正叔、淳夫之意,竭诚悟主。是时,忌者犹虑希盂以文行被主知,乃阴摘讲章语深中之,遂废置,不复起用。希孟局量恢廓,才识通敏。见万历以来数十年邪正消长之势,欲以宽大持之,其于世务,凡人才、兵农、河渠、漕屯之事,无不讲究。尝语当道诸君子“宜先实事,后虚声”,故人皆以“救时宰相”目之。而不究其用,为世所惜。(节选自张岱《石匮书后集》)材料二: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盂,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卷七》)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希孟绝水浆A三日B扶榇C出D国门E徒步F哭G趾血H目肿。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勒,文中指勉励、鼓励,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勖尔植”的“勖”意思不同。B.方寸,文中指内心、心绪,与现代汉语成语“方寸已乱”的“方寸”意思相同。C.悟,动词使动用法,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的“悟”用法不同。D.起用,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指古代朝廷重新任用已退职或被免职的官员。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姚希孟身世凄苦,父亲早逝而母亲在艰难的环境中抚育他,他的外祖父对其期望甚高,认为他与自己儿子震孟必定能同朝为官。B.姚希孟对诸多正义之士被捕囚禁深感悲痛,再加上其母离世的沉重打击,促使他在险遭牵连之后,从此便远行林泽,安度余生。C.姚希孟凭借右庶子的身份为崇祯讲筵,他以正叔、淳夫的思想为根本希冀皇帝有所醒悟,不料所讲言论被人中伤而遭免职罢官。D.姚希孟气量宏大、才识敏捷,目睹朝堂正邪势力的消长之势,想用宽大之法处置,虽被誉为“救时宰相”,可惜最终不被任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朝议惮吴民,恐东南遂叵测,仅戮五人,余置不问。(2)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14.姚希孟哪些行为体现了顾炎武所说的“不空言、重实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10.(3分)BEG(根据句意与结构断句。“绝水浆三日”状语后置,应在“三日”后断句;“出国门”是“扶榜”动作趋向,应在“国门”后断句;“趾血目肿”语意完整,中间不需断开。原句标点:希孟绝水浆三日,扶棕出国门,徒步哭,趾血目肿。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1.(3分)A(两个句子中的“勖”都有勉励之意,故选A。)12.(3分)B(“从此便远行林泽,安度余生”错误,后来他又出仕。故选B。)13.(8分)(1)然而朝廷评议害怕吴地百姓,担心东南会发生不可预测之事,仅诛杀五个人,对其他人都舍弃不再问罪。(“惮”“叵”“置”各1分,句意通顺1分。)(2)重臣懒惰政事荒废,武将匮乏四方混乱,国家动荡倾覆,宗庙社稷变为废墟。(“股肱”“爪牙”“丘墟”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3分)①义不容辞地与好友指摘时弊,匡正社稷。②借讲筵之机开导皇帝。③专心于各种世务实事,不贪慕自身虚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姚希孟,字孟长,是长洲人。出生未满周岁,他父亲姚颖庵就去世了,母亲文太君当时才二十二岁,坐在杂草中,用混着血液的乳汁来哺育他。外祖父文卫辉公十分器重他,曾经说:“我的外孙与我儿子,他日定当位列廷堂、同朝为官。”壬戌年,他的舅舅文震孟考中状元,和姚希孟一起官任翰林。当时给谏杨涟、御史左光斗和姚希孟志同道合、彼此勉励,常说:“时局即使有缺陷,但内心不可有缺陷。”庚申年后,朝廷有停封、移宫诸多秘事,杨涟、左光斗先后上奏章,都向希孟提出疑问以求解答,希孟也对此匡正不推辞。没过多久,文震孟因为上书直言而辞官,姚希孟也告假归乡。家居二年,东林党祸爆发,众多道义之士被捕拘禁,人数众多无一幸免。姚希孟出来接待朋友,眼含泪水,他母亲文太君也渐渐听闻外边发生变乱,疾病日益加重,最终亡故。姚希孟三天不吃不喝,亲扶母亲棺木徒步走出城门,脚趾磨出鲜血眼睛也哭肿了。丙寅年三月,锦衣卫到吴门逮捕周顺昌,数万百姓都为其喊冤,揪搡旗尉并杀了他们。当权者恼怒,想要嫁祸姚希孟,然而朝廷评议害怕吴地百姓,担心东南会发生不可预测之事,仅诛杀五个人,对其他人都舍弃不再问罪。姚希孟便开始远行山泽,自认为是劫后余生。崇祯登基改年号,让姚希孟凭右庶子身份担任经筵日讲。姚希孟在讲筵之时,以程颐、范祖禹理学要义为根本,竭尽诚心想让主上有所感悟。此时,妒忌贤能之人仍然担忧姚希孟凭借文章道德被皇上重用,于是私下摘取姚希孟讲章中的语句来深深诋毁他,于是他被罢官,不再任用。姚希孟气量宏大、才识敏捷。看见万历以来朝堂数十年间正邪势力的此消彼长,想以宽大为怀,他对于世事,包括科举选才、战争农事、疏通河渠、漕运屯田等无不钻研。他曾经对众多的当权人士说“应当先做实事,后求声誉”,所以人们都将其视为“救时宰相”。然而他最终不能受重用,被世人所惋惜。材料二:先前古人清谈,谈论的是老庄之学,如今士林清谈,谈论的是孔孟之道。没有学到其中的精华却已遗漏其大义,没有探究其根本却已先远离了其末节。不研习儒家经典的文章,不考证历朝的典章制度,不综论当代的现实事务,拿明心见性的空洞话语,来代替修身治人的实际学问。重臣懒惰政事荒废,武将匮乏四方混乱,国家动荡倾覆,宗庙社稷变为废墟。安徽省合肥六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①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②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③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节选自《孟子·万章》)材料二: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节选自韩愈《伯夷颂》)【注】①浼:污染。②接淅:捧着已经淘湿的米快速前行,来不及做饭就走。意指行色匆忙。③玉:这里指玉石制的磬。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使先知A觉B后知C使先觉D觉后E觉F予G天民之先H觉者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指安定,与《屈原列传》“明于治乱”中的“治”意思不同。B.鄙,指心胸狭窄,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意思不同。C.适,指适合,与《谏逐客书》“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中的“适”意思相同。D.穷,指穷尽,与《桃花源记》“欲穷其林”中的“穷”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夷这样的人可谓至清,对身边相处的人和所处的环境,以及君王品质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孟子看来,这种清高是有选择性的。B.伊尹以天下为己任,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开导和启发民众。但凡有一个普通百姓没有接受到尧舜的恩泽,就好像把他推入沟中一样。C.柳下惠不以侍奉道德败坏的君主为羞耻,不以担任权力很小的官职为卑微。他会按照自己的原则推荐别人为官,不会把贤才隐藏起来。D.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人,是集大成者。就好比在演奏音乐时先敲金钟以发声,后击玉磬以收音,有始有终,条理分明。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孟子和韩愈对伯夷的评价,都从伯夷的内心要求出发,赞颂其坚守自己的“道”,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不同之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CFG(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A12.C13.(1)所以听到伯夷风范的人,贪婪的人也变得清廉,懦弱的人也有了自立的志向(立下志向)。(关键词“风”“廉”的翻译各1分,句意2分)(2)不理会(顾及)别人的赞誉或批评的,都是豪杰之士,也是忠实地相信自己的道并且清楚知道自己的人。(关键词“是非”及判断句式的翻译各1分,句意2分)14.①孟子肯定了伯夷的坚守原则。伯夷对于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君王和臣子,不屑与之为伍。②韩愈赞扬了伯夷特立独行的处世态度。伯夷不顾及别人的抨击、议论,坚持己见。(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伯夷这个人,双眼不看丑恶的事物,双耳不听丑恶的声音。不是他理想中的君王就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中的百姓就不去役使。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退隐归田。施行暴政的国家,暴民聚居的地方,他都不愿去居住。他觉得和那些乡下人相处,就好像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泥地炭灰上一样难受。商纣在位的时候,他住在北海海边,等待着天下太平。所以听到伯夷风范的人,贪婪的人也变得清廉,懦弱的人也有了自立的志向(立下志向)。伊尹说:‘哪个君主不能侍奉?哪个百姓不能役使?’所以天下太平他也出来做官,天下混乱他也出来做官。他说:‘上天创造民众,就是要让先知理的人教育后知理的人,让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就是上天创造的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所以我要用圣贤之道去启发上天创造的民众。’想到天下的百姓,哪怕有一个人没有受到尧、舜之道的恩泽,就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伊尹就是这样挑起了天下的重担。柳下惠,不以侍奉昏君为耻辱,也不因为官小就辞掉。入朝为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必定按自己的方式行事。遭到冷落也不怨恨,处境艰难也不忧愁。和乡下人在一起,也悠然自乐不舍得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就算你赤身裸体在我旁边,又怎么能玷污我呢?’所以,听说柳下惠的风范,心胸狭隘的人变得宽宏大量,性情刻薄的人也变得温和敦厚了。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匆匆忙忙地就启程了;离开鲁国的时候,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祖国的态度。’该快就快,该慢就慢,该归隐就归隐,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孟子说:“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者;伊尹,是圣人中的尽责者;柳下惠,是圣人中的随和者;孔子,是圣人中的识时务者。孔子可以称之为集大成的人。所谓集大成的人,就像奏乐时以钟声起音、以磬声收尾一样。以钟声起音,是使节奏有序地开始;以磬声收尾,是使节奏有序地终结。有序地开始在于智能,有序地终结在于圣明。智能好比技巧,圣明好比气力。就像在百步以外射箭,射到靠的是力气;而要射中,靠的就不是力气了。”材料二:读书人的立身行事独特,只追求符合道义罢了,不理会(顾及)别人的赞誉或批评的,都是豪杰之士,也是忠实地相信自己的道并且清楚知道自己的人。全家的人批评他,仍坚定执行而不迷惑的人很少;至于一国一州的人批评他,仍坚定执行而不迷惑的,大概整个天下只有一人罢了;若是全世界的人都批评他,仍能坚定执行而不迷惑的,则千百年来只有一人罢了;像伯夷这样的人,是穷尽天地、经历万世也不回头的人。(与他比较),即使光明的日月也不算亮,雄峻的泰山也不算高,宽广的天地也不算能包容。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是以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不韦《春秋》,六论昭列。至石渠论艺,白虎通讲,述圣通经,论家之正体也。及班彪《王命》,严尤《三将》,敷述昭情,善入史体。魏之初霸,术兼名法。傅暇、王梁,校练名理。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矣。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伐》,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无》,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至如李康《运命》,同《论衡》而过之;陆机《辨亡》,效《过秦》而不及,然亦其美矣。(节选自《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材料二:或曰: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夫蜀,盖藩援之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何则?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厄流迅,水有惊波之艰。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舶胪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蛇,其势然也。昔蜀之初亡朝臣异谋或欲积石以险其流或欲机械以御其变。天子总群议而谘之大司马陆公(陆抗),公以四渎天地之所以节宣其气,固无可遏之理,而机械则彼我之所共,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荆、扬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逮步阐之乱,凭宝城以延强寇,重资币以诱群蛮。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阮,深沟高垒,案甲养威。反虏踪于远迹待戮,而不敢北窥生路,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分命锐师五千,西御水军,东西同捷,献俘万计。信哉,贤人之谋,岂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陆公殁而潜谋兆,吴衅深而六师骇。夫太康之役,众未盛乎曩日之师;广州之乱,祸有愈乎向时之难。而邦家颠覆,宗庙为墟。呜呼!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不其然与?(节选自陆机《辨亡论》)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二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昔蜀之初A亡B朝臣C异谋D或欲E积石F以险其流G或欲h机械以御其变。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弥,指统摄,综括,与《过秦论》“奉之弥繁”中的“弥”词义不相同。B.师,指以……为师,与《师说》“吾从而师之”中的“师”词义不相同。C.机械,本义器械,代指兵器,与现在所说的“机械死板”意思并不一样。D.逮,指及、到,与《陈情表》“逮奉圣朝”中的“逮”词义和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理论是从各家言论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到了庄周,用“论”字作标题的文论多起来:如庄周的《齐物论》、《吕氏春秋》中有六篇以“论”作篇名的文章。B.正始年间,当时文人仍然注重继承前代文风,受何晏等人的倡导,讲玄之风开始盛行,老庄学说大行其时,与儒家思想平分秋色。C.陆机与吴国其他朝臣不同,并不认为西蜀存亡会决定吴国存亡,认为积石塞流和制造兵器没有必要,晋国如果在荆州、扬州争夺舟船之利必定失败。D.步阐叛吴降晋,陆公(陆抗)动用主力部队,北上占据东阮,深挖战壕进行大战,使步阐不敢北窥求生之路,连夜逃窜,军队伤亡大半。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信哉,贤人之谋,岂欺我哉?(2)夫太康之役,众未盛乎曩日之师;广州之乱,祸有愈乎向时之难。14.材料一认为“论”是深入讨论某一义理的文章。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讨论了“陆抗影响吴国存亡”的义理?请简要概括。(3分)10.BD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原文标点为:昔蜀之初亡,朝臣异谋,或欲积石以险其流,或欲机械以御其变。11.B【解析】“词义不相同”错,两句中的“师”都是意动用法,以……为师。“师心独见”指以心为师,不拘泥于成法。犹言独出心裁。12.D【解析】“动用主力部队”错,原文是说,到步阐叛吴降晋之时,陆公(陆抗)用一支三万人的非主力部队,北上占据东阮,深挖战壕,高筑城墙,按兵不动,养精蓄锐。13.(1)确实啊,贤士的计谋,难道会欺骗我吗?(“信”“岂……哉”各1分,句意2分。)(2)太康战役,晋国军队没有比从前军队多;广州叛乱,造成的祸害却超过曹刘之前带来的灾难。(“曩日”“愈”各1分,句意2分。)14.①陆抗对吴国地理位置的认识。②陆抗带兵作战的谋略。③陆抗去世以后吴国的形势。(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所谓“论”,综合各家说法,即深入探讨某一义理的文章。所以,庄周的《齐物论》,以“论”作为篇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列出了六篇“论”。(汉宣帝时,皇帝召集儒生)在石渠谈经论艺,(汉章帝)在白虎观与众儒生讲读“五经”,都是为了对圣人之道进行阐释,讨论其中的异同,其实是谈论论文的文体形式。到班彪的《王命论》,严尤的《三将军论》,就已能将情理表述明白,并借用史实论证了。等到曹魏时期,曹操刚刚建立霸业不久,就兼用名家和法家学说巩固统治。从傅暇、王桑的论文就可以看出,时人已能熟练运用相关理论了。到了正始年间,当时文人仍然注重继承前代文风;受何晏等人的倡导,讲玄之风开始盛行。于是老庄学说大行其时,与儒家思想平分秋色。详细观览兰石(傅暇)《才性论》,仲宣(王桑)《去伐论》,叔夜(嵇康)《辨声论》,太初(夏侯玄)《本无论》,辅嗣(王弼)《两例论》,平叔(何晏)《道德论》等,都是有别于前人的匠心之作,笔锋新颖,论述精密,算得上论著中的精彩之作。此外,像李康《运命论》,(在论述命运上与王充《论衡》相同,但文采)却远超《论街》;陆机《辨亡论》,模仿贾谊《过秦论》而作,却远比不上它,即便这样,它们也是这类文章中较好的了。材料二:有人说:吴国和蜀国是唇齿相依的国家,蜀灭则吴亡,道理就是这样。西蜀,它对吴国犹如篱笆,并不能决定吴国的存亡。为何?两国交界之处,崇山峻岭,陆路没有可通战车之途;河道狭险,水路有惊涛骇浪之难。即使有百万精锐部队,启程前行的也不过千人;战船千里,前锋也不过百艘。所以刘备出击,陆公(陆逊)将其比作长蛇,地理形势使然。过去西蜀初亡,吴国朝臣献上不同的谋略,有的要在江中堆石以增险流,有的要制造兵器以防事变。天子总汇群议,以咨询大司马陆公(陆抗),陆公(陆抗)认为江、河、淮、济是天地用来调节气候的,当然没有积石塞流的道理,兵器则是敌我所共有的,晋国倘若避长就短,来到荆州、扬州争夺舟船之利,则是天助我也。将士小心把守峡口,等待擒敌即可。到步阐叛吴降晋之时,依靠坚固城池诱敌深入,利用重金笼络群蛮。陆公(陆抗)用一支三万人的非主力部队,北上占据东阮,深挖战壕,高筑城墙,按兵不动,养精蓄锐。反贼步阐俯首待毙,而不敢北窥求生之路,强敌大败,连夜逃窜,军队伤亡大半。陆公(陆抗)另外命令精兵五千,往西抵御晋国的水军,东西同时获得大捷,献上俘虏数以万计。确实啊,贤士的计谋,难道会欺骗我吗?从此很少有烽烟警报,疆域之内亦少有入侵之忧。陆公(陆抗)去世以后,西晋的阴谋就有了迹象,吴国君臣裂痕加深,军队骚动。太康战役,晋国军队没有比从前军队多;广州叛乱,造成的祸害却超过曹刘之前带来的灾难。国家颠覆,宗庙化为废墟。唉!陆公(陆抗)一死,国家就陷入病困,难道不是这样吗?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①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节选自《孙子兵法》)材料二:古名将之遇名将也,用间者胜。若秦白起之与赵廉颇遇,皆名将也。秦用间,则秦胜矣。秦王翦之与李牧遇,亦皆名将也。秦又用间,则秦又胜矣。《史记·廉颇传》云:“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赵使廉颇将,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又云:“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补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王翦因急击赵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节选自《间书》)【注】①操事:从事耕作。②反:同“返”。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王翦A因急B击赵C杀赵葱D虏赵王E迁F及其将G颜聚H遂灭赵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助词,的,与《齐桓晋文之事》“未之有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不同。

B.因,文中指通过,与成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中的“因”意思不同。

C.“秦与赵兵相距长平”一句,与《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的句式不同。

D.微,暗中,与《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子认为,发动持久且大规模的战争,必定会劳民伤财,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不吝惜爵禄和金钱,更好地了解敌情。

B.孙子认为,一个将领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抛弃求神问卜、推测星辰运行位置等手段,而应该找到一个真正了解敌情的人。

C.长平之战中,面对秦军的屡次挑战,廉颇始终都不肯积极应战,秦国间谍趁机散布谣言,图谋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

D.秦国以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希望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他们要谋反,李牧、司马尚因此被迫害致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2)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败走,而绝其粮道。

14.两则材料都含有关于“用间”的重要论述,但主要论证方式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CDH(句意:王翦趁机猛攻赵国,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11.(3分)C(A.“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然而不王者”。B.“因”,通过/根据。C.句式相同,都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秦与赵兵相距(于)长平/沛公军(于)霸上。D.“微”,暗中/假如没有。)

12.(3分)D(李牧被杀,司马尚被撤职。)

13.(8分)

(1)(4分)因此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将领,一发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就的功业超过一般人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事先已探明敌情。(译出“所以”“出于”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4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发动奇兵,假装败逃,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译出“纵”“”各1分,句意通顺2分)

14.(3分)①材料一侧重于道理论证(逻辑分析),强调使用间谍的必要性,并介绍使用间谍的五种方法。②材料二侧重于举例论证,以秦国使用反间计等策略取胜赵国为例,强调使用间谍带来的结果。(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孙子说:凡是兴兵十万,出征千里之外,百姓的花费,国家的开支,加起来每天都要耗费千金。国内外动荡不安,军民疲惫地在路上奔波,无法从事正常农耕生产的民众多达七十万家。敌我双方相持数年,目的是争得最终的胜利,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最后因不了解敌情而打败仗,那就是不仁到极点了,他们不配当军队的将领,也不配成为君主的辅佐者,更不可能成为胜利的主宰者。因此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将领,一发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就的功业超过一般人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事先已探明敌情。若要事先探明敌情,就不可使用求神问卜的迷信手段来获取,不可用类比于其他事物的方法来获取,不可用推验日月星辰运行位置的方法来获取,一定要从那些了解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间谍的使用方式有五种:有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以上五种间谍方法均被使用,没有人知道其中的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秘莫测的方法,是国君的法宝。所谓因间,是通过敌国的乡野百姓充当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国的官吏充当间谍;所谓反间,是利用敌方的间谍而使其为我方所用;所谓死间,是向外传递假情报,让我方间谍知道后传给敌方的间谍;所谓生间,是探知敌情后能生还的间谍。(节选自《孙子兵法》)

材料二:古时名将遇到名将,使用间谍的一方会获胜。就比如秦国的白起与赵国的廉颇,都是名将。秦国使用间谍,所以秦国获胜。秦国的王翦与赵国的李牧相遇,两者都是名将。秦国有使用间谍,所以秦国又胜利了。《史记·廉颇传》中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发动奇兵,假装败逃,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国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有办法,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最后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史记·廉颇传》)又说:“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节选自《间书》)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鵩”。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材料二: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选自苏轼《贾谊论》)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谋之一A不见B用C则安D知终E不复用也F不知默默以待G其变H而自残至此。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这里指诸侯封地,与《过秦论》“享国之日浅”中的“国”意思相同。B.害,这里是伤害、损害的意思,与《屈原列传》“争宠而心害其能”中的“害”意思相同。C.得,这里是满足、满意的意思,与材料二“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中的“得”意思不同。D.举,这里是全、都的意思,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举天下之豪杰”中的“举”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文帝初即位,贾谊制定并实施了改历法、变服色、定法制,定官名、兴礼乐等礼法制度,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B.汉文帝本想重用贾谊,但在别人的挑拨下疏远了他,并将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在渡过湘水时,他以作赋凭吊屈原的方式自伤。C.苏轼认为贾谊若得君臣支持,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便不会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D.苏轼认为贾谊才华出众、志向远大,本有机会实现抱负,但因气量狭小和见识不足而抱憾终身。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2)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14.请根据材料二概括臣子应如何避免贾谊式的悲剧。【答案】10.CFH11.B12.A13.(1)他们这种君臣互相投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兄弟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2)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14.臣子要能等待时机、有所忍耐;不招疑忌,善于处穷;气量宽宏,见识高远。【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谋划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夫谋之一不见用”是被动句,“见”表被动,故可于动词“用”后断开,即C处;“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中,“则”是连词,意为怎么;“也”是句末语气词,故可在其后F处断开;“不知默默以待其变”中,“其变”是“待”的宾语,其后“而”是连词,表转折,故可在“而”前H处断开。故应断于CF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在位的时间不长(享受国家主宰者权利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