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作文素材运用示例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作文素材运用示例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作文素材运用示例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作文素材运用示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谏逐客书》(适用话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运用示例:山不让土成其大,海不择流就其深。李斯在《谏逐客书》说:“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02《劝学》(适用话题:积累)运用示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03《过秦论》(适用话题:德治与法治)运用示例:(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金圣叹评点《过秦论》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04《谏太宗十思疏》(适用话题:以德治国,居安思危,做人做事有边界)运用示例:(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3)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05《兰亭集序》(适用话题:珍惜当下,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交流能发挥出人的潜能)运用示例:(1)王羲之由游乐而生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死生亦大矣”的积极态度,生命或者腐烂,或者燃烧。他否定了古人虚无主义的人生观,用对书法、文学的执着对抗生命短暂。可见,生命的过程固然不能延长,死是无法回避的,但个体生命却可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通过燃烧生命的激情创造生命的价值。只有实现饱满的生才可以无憾地死。(2)交流能发挥出人潜在的才华。兰亭会为各个文人墨客提供一个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机会。在集会上,每个人的才能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尤其是王羲之通过这次集会的感慨,留下了千古奇文《兰亭集序》。由此可见,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闪现出璀璨的火花。06《烛之武退秦师》(适用话题:大局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格局决定结局、做个时刻有准备的人、把握机会)运用示例:(1)责任担当:当秦晋围郑,郑国风雨飘摇而终于转危为安,一烛之武之功也。虽然烛之武怀才不遇,郑国亦多有不堪,但是当国家危难之时,烛之武胸怀大局,临危不惧,毅然扛起了对国家的那份责任担当,力挽国之大厦于将倾,传为千古美谈。(2)格局决定结局:为人要有大格局,方能取得大成就。烛之武早年未受重用,郑文公在危急之时才想起他,尽管烛之武心中有怨,但国难当前,他还是选择既往不咎,孤身赴难,以区区之身换得郑国安然无恙。(3)做个时刻有准备的人:烛之武“夜缒而出”,完美地劝退秦师,因为他蛰居时无时无刻不在蓄势,了解天下局势,才能抓住机遇说服秦穆公退兵。(4)把握机会:虽然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但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把握住国家危亡的机会,把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孤身深入虎穴,与秦伯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把几十年积蓄的能量在瞬间发挥出来。“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07《鸿门宴》(适用话题:君子喻于义,善用人才)故事简介:张良劝刘邦选择暂时隐忍保持实力。又在鸿门宴中帮助刘邦顺利脱险,不枉刘邦赞叹“运筹帷幄之中,我不如子房”。运用示例:(1)君子喻于义:张良的“义”在于项伯连夜劝他逃亡以自保时的直言拒绝,在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招来樊哙为他解围,在于沛公逃走后为之献宝善后……张良能够得到刘邦器重,能够青史留名,他舍私利取大义的智慧不容忽视。(2)君子喻义行义,方能铸就非凡人生。张良秉持“局之义、明晓忠君之义、践行舍身之义,淋漓尽致地发挥作为一名谋臣的作用,助推刘邦成就一番霸王之业,实现个人价值,名留青史;苏武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宁愿卧啮雪、咽旃毛,也坚决不降于匈奴,躬身力行“忠贞之义”,历来为后世传颂;林觉民于“大国”“小家”两者间割舍,最终坚决站在国家大义的立场上,公而忘私、为国舍家,毅然投身革命,身虽死而神不朽。这些人并非轻视生死,而是看重生的意义才选择克制和牺牲。今天,先人已故,但是他们“喻义行义”的大义仍然值得我们学习。(3)人才是取胜的关键。刘邦使“任人唯贤”,量才而用,知人善用,虚心下问,做到集思广益。和刘邦一起参加“鸿门宴”的随行者张良、樊哙、纪信等人,都是他的团结一心、生死与共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欲杀沛公的危急时刻,有樊哙为刘邦解围;刘邦脱逃后,有张良又从容处理善后事宜;反观项羽,刚愎自用导致人才流失,就连忠心耿耿的范增也被他活活气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4)刘邦谈自己获胜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08《屈原列传》(适用话题:责任担当,坚持理想,求索奋进,勇于变革,缺乏远见)运用示例:(1)做人要坚持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始终以国富兵强、民众幸福为己任,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而顾盼庙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没有选择随波逐流以求自保,他坚持理想,置死生于不顾,只愿国家祥和清明。(2)做人要有远见。楚怀王在屈原的辅佐下,楚国的国力日渐强盛。内有美政,外有联盟,实力强大。楚怀王却识人不清,任人唯亲,内经不起身边的宠臣宠妃的挑唆,寒了忠臣的心;外经不起秦国的诱惑和哄骗,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和楚国的未来,这就是缺乏远见的后果。09《伶官传序》(适用话题:坚持初心,居安思危,忧患意识)运用示例:后唐庄宗李存勖是一个人生极度分裂的人。前半生其坚持初心,背负着父亲“三支箭”的遗愿,东征西战,终于手刃仇人,建立后唐。但后半生却忘记了居安思危,沉迷享乐,宠信伶人,失去忧患意识,最终身死国灭。10《种树郭橐驼传》(适用话题:顺其自然,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运用示例:郭橐驼是一个传奇人物,其貌不佳而种树技艺高超,他种的树,结的果实永远比别家多,别人学不来,其种树秘诀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就是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11《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适用话题:“工匠精神”“追求创新”“精益求精”“”)运用示例:任何行业或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以称为“工匠精神”。“大国工匠”韩利萍潜心钻研高精尖技术,用“台下苦练”的坚守换来航天利器声振寰宇。“木雕大师”高应美殚精竭虑,匠人心魂在一刀一琢的静寂之中喷薄。铆工刘师傅所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不断实践,精益求精。”这就是“工匠精神”的魅力。12《师说》(适用话题: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运用示例:(1)新时代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可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这就是新时代下的新型师生关系。(2)教学相长: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比老师快,因此,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老师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13《劝学》(适用话题:自我反省与道德修养、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运用示例:(1)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