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化学微题型《加练半小时》第1章微题型5气体的制备及收集_第1页
2022新高考化学微题型《加练半小时》第1章微题型5气体的制备及收集_第2页
2022新高考化学微题型《加练半小时》第1章微题型5气体的制备及收集_第3页
2022新高考化学微题型《加练半小时》第1章微题型5气体的制备及收集_第4页
2022新高考化学微题型《加练半小时》第1章微题型5气体的制备及收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北京朝阳高三模拟)下列物质的实验室制取、检验及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2.(2020·商河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3.(2021·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三月考)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甲装置制备少量O2B.利用乙装置制备无水氯化铁C.利用丙装置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D.利用丁装置收集氨气4.(2020·湖北荆州高三期中)某同学拟在实验室中用下列仪器和必需药品对NH3与Cl2的反应进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气体:A、B都能用于制NH3,B、C都能用于制Cl2B.净化气体:E、G都能用来净化NH3,也都能用来净化Cl2C.气体反应:分别从D的c、d通入NH3和Cl2;D中产生大量白烟D.尾气处理:E、F或G都能用于除尾气,但只用其中一种可能除不净尾气5.(2021·肥东县综合高中高三月考)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选项气体abcA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BSO270%的浓H2SO4Na2SO3固体98%的浓H2SO4CNO稀HNO3铜屑H2ODNO2浓HNO3铜屑NaOH溶液6.(2020·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开学考试)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B.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O2C.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7.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A.a-a′→d-d′→e B.b-b′→d-d′→gC.c-c′→d-d′→g D.d-d′→c-c′→f8.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B.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C.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D.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9.(2020·天津红桥高三期末)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盐酸净化气体C.制二氧化硫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10.(2020·安徽巢湖高三月考)利用表中药品及图示装置不能制取的气体是()选项制备气体①②ANH3浓氨水碱石灰BCl2浓盐酸二氧化锰CNO2浓硝酸铜粉DSO2浓硫酸亚硫酸钠11.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和氧气制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若装置中所盛试剂是水,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_______,证明氨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学生想用Na2O2和水反应来制取氧气,则反应装置选用______(填序号,下同),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_。(5)若装置③集满氧气,用这瓶氧气进行实验,为了将氧气尽可能地排出,水从__________口进入。(6)若用下列各种试剂组合(其他条件相同)进行制取氨气的对比实验,测出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试剂组合NH3体积(mL)6.0gCa(OH)2(s,过量)6.0gNaOH(s,过量)6.0gCaO(s,过量)5.4gNH4Cl(s)①1344②1568③17925.4g(NH4)2SO4(s)④1364⑤1559⑥1753从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最高的是_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20·广东清远高三期末)下图所示装置为含一定量的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K为活塞。请回答下列问题:Ⅰ.(1)要检验装置A和B的气密性,其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装置A、B、D中放入相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集气瓶C中已收集满气体。(3)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字母)______。a.水 b.浓溴水c.KMnO4酸性溶液 d.NaHSO3饱和溶液Ⅱ.两位同学设计了下述两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C中无色气体含有CO2和SO2。方案甲:无色气体→酸性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褪色浑浊方案乙:无色气体→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颜色变浅颜色不变浑浊上述两方案中不严密的是方案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1.D2.B3.C4.B5.B6.C7.C8.C9.A10.B11.(1)2NH4Cl+Ca(OH)2eq\o(=,\s\up7(△))CaCl2+2H2O+2NH3↑(2)③⑦加入不能溶解NH3且稳定不挥发的溶剂(例如浮在水面的植物油等)(3)CaO(或NaOH或碱石灰)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4)②⑧(5)a(6)⑥③中生成的CaCl2可以吸收一部分氨气,而⑥中生成的CaSO4有吸水作用,有利于氨气逸出12.Ⅰ.(1)在B中加入适量的水没过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关闭活塞K和分液漏斗活塞,微热A装置,B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A、B两处的气密性良好(2)Cu+2H2SO4(浓)eq\o(=,\s\up7(△))CuSO4+SO2↑+2H2OD中品红溶液褪色(3)碱液吸收多余的SO2气体(4)dⅡ.甲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时,SO2可能未完全被吸收,SO2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判断CO2是否存在解析Ⅰ.(1)在B中加入适量的水,关闭活塞K和分液漏斗活塞,微热A装置,B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A、B两处的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较差。(2)烧瓶中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eq\o(=,\s\up7(△))CuSO4+SO2↑+2H2O;装置C用于收集二氧化硫,当观察到D中品红溶液褪色时,可判断集气瓶C中已收集满气体。(3)二氧化硫有毒,容易造成大气污染,需要使用碱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所以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碱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不能导致二氧化硫减少,二氧化硫易溶于水,B中液体不能为水,故a错误;浓溴水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导致二氧化硫减少,故b错误;KMnO4酸性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导致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