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1828-2022 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导则_第1页
(高清版)GBT 41828-2022 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导则_第2页
(高清版)GBT 41828-2022 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导则_第3页
(高清版)GBT 41828-2022 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导则_第4页
(高清版)GBT 41828-2022 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导则2022-10-12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嘉文丽(福建)化妆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妍倩科技有限公司、完美(广东)日用品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优露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青蛙王子(福建)婴童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珠海市合顺兴日化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洁仕清洁用品有限公司、中轻日用化学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福建省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1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导则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开展洗涤用品及其原料(成分)健康风险评估的指导,描述了评估洗涤用品中原料对人体健康是否存在不良影响及其程度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消费者使用(包括产品的预期使用)条件下对洗涤用品原料、由原料或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带入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及终端产品的风险评估。本文件不适用于职业暴露、工业及机构使用以及产品泄露等情况。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000(所有部分)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洗涤用品washingproduct为了达到洗涤和清洁的作用而含有肥皂或/和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产品。原料ingredient成分用于制造洗涤用品的各类具体化学物质,最终其以原始或反应变化后的状态存在于洗涤用品中。注:对于以反应变化后的状态存在于洗涤用品中的原料,风险评估需要重点考虑变化后的化学状态。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ssessment通过收集和运用毒理学、流行病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遵循一定的技术路线和评价准则,对某种化学物质造成暴露人群的不良健康效应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过程。识别一种化学物质因其固有能力而造成一个生物、系统或(亚)种群不利效应的类型和属性。危害评估hazardassessment评估某生物体、系统或(亚)种群暴露于某化学物质时的潜在危害性的过程。2暴露评估exposureassessment在人体暴露于某种化学物质条件下,对暴露量、暴露频度、暴露持续时间和暴露途径等进行测量、估算或预测的过程。注:暴露评估作为联结危害评估和风险表征的重要环节,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定量依据。用来描述人体经口、经皮、经吸入暴露于外界物质的量和速率,以及人体特征(如体重、寿命等)的参数。注:暴露参数是评价人体暴露外界物质剂量的重要因子。筛选性风险评估screening-levelriskassessment使用现有的暴露信息和基于第一性原理(指基本的或基础的命题或假设,其不能从任何其他的命题或假设中进行推导)建立的简单暴露模型,采取保守假设的方法填补数据空缺及不确定性而进行的评估注:筛选性风险评估又称保守评估,保守假设可以有效防止评估结果假阴性。但因评估结果常常高于实际值,可能存在过度评估的情况。根据更具体、更特异的暴露信息及更精确的毒性数据对上一层筛选性评估结果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注:优化评估可防止假阳性。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可观察到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等有害效应的最低染毒剂量或浓度。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或检测指标未观察到任何与受试物有关的有害效应的最大染毒剂量或浓度。基准剂量benchmarkdose;BMD一种物质引起某种特定的、较低健康风险发生率(一般在1%~10%)的剂量。注:BMD与某种生物效应的明确度量或改变有关。取基准剂量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作为基准剂量可信下限BMD(L)。诱发25%实验动物出现肿瘤的剂量doseproducingtumoursin25%animals与对照组结果校正后,能够引发25%的实验动物在其标准寿命期内特定组织发生肿瘤的化学物染毒剂量。注:T²s是致癌物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人的T²s由动物实验的T₂转化获得。人体估计暴露量estimatedhumanexposure;EHE每日通过各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的预计量。注:EHE又称终生每日暴露平均剂量,计量单位通常为毫克每千克天,以mg/(kg·d)表示。3终生致癌风险度lifetimecancerrisk;LCR表征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人体致癌的风险程度。有阈值原料thresholdingredient在一定的暴露剂量以下,对动物或人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已知或假设大于零的所有剂量都可能诱导出有害作用的化合物。注:无阈值原料多为遗传毒性的致癌物和致突变物。暴露限值marginofexposure;MOE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与全身暴露量的比值。风险表征riskcharacterization关于化学物质在某种特定暴露条件下对人体产生已知或潜在不良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及其相关不确定性的定性及定量描述。4评估的一般要求4.1信息有效风险评估前应广泛收集评估对象的客观证据资料(见6.1.1),评估过程中还应继续调查和补充相关信息,需要时辅以必要的检验测试结果。4.2定性定量相结合依据产品使用方式,根据其最终与人体的接触情况,以暴露为导向,以权重分析为基础开展风险评估。当可获得适当的数据时,宜优先考虑定量风险评估。4.3评估时机风险评估针对洗涤用品配方中原料进行。在出现下述情况下应开展风险评估:——产品配方中使用了某种可能产生健康风险的新原料(指同类产品配方中未使用过的原料);——产品配方在原配方基础上出现很大的调整而可能导致健康风险(指配方中某些特殊原料配比发生变更);注:特殊原料指本身风险较高的原料,或原料本身带有安全性风险物质,或原料在产品生产中存在化学反应产生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可能。——现有原料被用于一个更高健康风险的产品类别(指产品使用方式或用途变更)。4.4例外情况对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有要求的按照其规定进行评估或免于评估。4洗涤用品中的原料,不仅存在于洗涤清洁产品中,还可能存在于其他消费产品中。对于某种待评估的洗涤用品原料(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消费者除通过洗涤用品暴露外,还可能通过接触含该原料的其他产品而暴露,且这部分额外暴露量可能是该原料人体总暴露量的重要部分,但这部分暴露而导致的健康风险并不在本评估范围之内。5评估程序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以分层的方式进行,首先进行危害识别,根据原料是否存在中高危害进行筛选性风险评估,如有必要,再继续优化评估。筛选性风险评估是在危害评估和暴露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危害评估,确定原料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基准剂量(BMD)或诱发25%实验动物出现肿瘤的剂量(T²s);通过暴露评估,确定消费者暴露于原料的人体估计暴露量(EHE);继而通过计算风险表征参数暴露限值(MOE)或终生致癌风险度(LCR)的值评估原料的安全性。当筛选性风险评估结果为风险不可接受,可以选择实施进一步的优化评估。优化评估方式同筛选性风险评估,采用更科学精准、符合实际的数据和信息从危害评估和暴露评估两方面迭代进行,最终给出风险评估结论。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的程序见图1。优化危害评估优化危害评估优化评估优化暴露评估危害识别风险不可接受筛选性危害评估(NOAEL,BMT)或T₂s)无继续优化的可能风险不可接受筛选性风险表征风险评估结论筛选性暴露评估(EHI:)风险表征风险可接受风险可接受继续优化不必要低危害必要时图1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程序图6评估6.1危害识别6.1.1原料信息收集根据洗涤用品配方确定需要评估的原料,检索该原料的理化特性、毒理学数据{包括(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交叉参照、体外或体内数据等}、临床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识别确定是否存在危5害,归类物质的危害性,分析表格式见附录A。按照GB30000(所有部分)的规定,采用分级的方法给出待评估原料的危害性分类,定性确定危害表1原料危害定性分级危害级别急性毒性(经口/经皮/吸入)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道和皮肤致敏性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生殖毒性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致癌性高危害类别1°、类别2°————呼吸道致敏物质类别1类别1°类别1f类别18类别1*中危害类别3°腐蚀(类别1)'类别1°皮肤致敏物质类别1⁴类别2°类别2f类别2F类别2h低危害类别4°、类别5°刺激(类别2)*、(类别3)'不在上述相应类别内注:“—”表示无此类危害级别。急性毒性危害分类,见GB30000.18。’皮肤腐蚀和皮肤刺激类别,见GB30000.19。严重眼损伤和眼刺激类别,见GB30000.20。呼吸道致敏物质和皮肤致敏物质的分类,见GB30000.2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物的分类,见GB30000.22。生殖毒物的分类,见GB30000.24。反复接触后的特异性靶器官毒性类别,见GB30000.26。致癌物危害分类,见GB30000.23。洗涤用品所用原料定性危害性分级原则上应为低危害的物质,低危害物质不需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估,中高危害物质则需要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满足低关注聚合物定义的高分子聚合物,只对其局部毒作用(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皮肤腐蚀/刺激)进行定性评估,一般不需要对系统毒作用进行评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低关注聚合物。——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10000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低聚体含量少于10%,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低聚体含量少于25%。同时不得含有高关注或者高反应活性官能团,如重金属、氰基(非共轭除外)、丙烯酸酯、氮丙啶、异氰酸酯(封端的异氰酸酯除—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或等于10000。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低聚体含量少于2%,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低聚体含量少于5%。-—属于聚酯聚合物。聚酯聚合物是指主链是单体通过酯键链接而成的聚合物或主链呈现酯键链接特点的聚合物。66.2筛选性危害评估当同时有可靠的动物毒性数据和人类毒性数据时,优先选用人类数据进行危害评估。当可靠的毒性数据有冲突,应采用证据权重法进行危害评估。6.2.2有阈值原料剂量-反应评估对于有阈值原料,通过原料的NOAEL参数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在筛选性评估阶段,通常情况下选择最敏感(最小)的毒理学终点的NOAEL计算风险表征,即低于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不同的暴露途径及不同的毒理学终点存在不同的NOAEL及LOAEL,待评估原料的暴露途径的NOAEL应与暴露数据相匹配,如经皮的NOAEL与经皮的暴露数据相比较。如果不能获得NOAEL值,也可用LOAEL或基准剂量可信下限[BMD(L)]代替,但用LOAEL值计算MOE时,应增加相应的不确定系数(一般为3倍)。在暴露量很低且缺乏毒理学资料时,可参考使用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6.2.3无阈值原料剂量-反应评估对于无阈值原料,可通过Tzs或BMD(L)或TTC等剂量描述参数来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在筛选性评估阶段,为增加风险评估的保守性,选择最敏感(最小)的T₂s或BMD(L)或TTC等计算风险性表征。6.3筛选性暴露评估原料暴露评估以产品暴露量与产品中原料浓度等有效数据为基础,根据所关注的目标人群,选择能满足评估目的的最佳统计值计算原料暴露量,同时根据需要对不同暴露情景进行合理的假设。在筛选性暴露评估阶段,为了涵盖消费者所有可能的产品使用情况,采取保守评估原则,对暴露情景进行最坏假设,如产品使用频率、产品使用量等暴露因素均采用高端值(或最大值)。6.3.2暴露途径及暴露场景洗涤用品有多种形态、使用方法及暴露场景,消费者暴露于洗涤用品有3种途径:经皮、经口和吸入。洗涤用品原料暴露评估考虑的场景除消费者在使用洗涤用品时对产品的直接暴露外,还有消费者在完成清洁活动后对残留产品的潜在暴露,如消费者通过穿着衣物暴露于衣物上沉积的待评估原料,通过饮食暴露于餐具上残留的待评估原料等。另外,对于通过环境(饮水)暴露于待评估原料等场景也宜考虑在内。不同暴露场景计算人体洗涤用品原料暴露量的模型按附录B的规定,对于某个特定的暴露场景,如有更合适的暴露模型亦可使用,使用时应说明理由。如果消费者通过某一途径暴露于洗涤用品的可能性极小,暴露量可忽略,不必进行该途径的暴露评具体暴露场景中产品的使用情况及各个场景中消费者与产品的接触时间和产品的使用频率等设置77见附录C,用以收集评估所需要的数据资料。附录D中给出了暴露模型中涉及的某些参数的参考值及其信息来源,可供评估时选择使用。若表格中某个特定的暴露参数值不适用于某个特定的暴露场景,可使用替代数据,并说明理由。6.3.4暴露量的计算人体可通过不同的暴露途径(经皮、经口、吸入)暴露于某一产品,根据不同的暴露模型,可分别计算出每一类产品中待评估原料经不同暴露途径的暴露量。不同产品中待评估原料的累积暴露量难以准确收集和估计,但计算暴露量时宜考虑同一产品中的累积暴露量。计算同一产品中待评估原料的累计暴露量应对同一人或人群的来自不同暴露源的暴露量简单相加。如消费者暴露于衣物洗涤剂共有以下几种情景:——通过提前处理衣物、手洗衣物、穿着衣物而经皮暴露;——通过舔或吸吮经衣物洗涤剂处理过的织物而经口暴露(婴幼儿)。消费者对衣物洗涤剂中待评估原料的总暴露量为上述相关暴露情景暴露量之和。通过计算每一类产品中待评估原料的总暴露量,可判断最大暴露潜能的洗涤剂类型。6.3.5暴露数据的选用风险评估所需的暴露数据优先选用国内数据。当国内数据不足,可选用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类似或相近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或其他替代数据,但应有理由并在不确定分析中予以分析。调研收集国内含有待评估原料的洗涤用品类型、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含量范围、使用频率、使用量、使用浓度和使用时间等信息,数据收集宜全面,见附录C。对待评估原料的毒性数据进行检索、汇总整理时,应关注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相关性及充分性。6.4筛选性风险表征6.4.1有阈值原料的风险表征描述对于有阈值原料,通过计算其MOE进行风险程度的评估。根据待评估原料关键终点的NOAEL及人体暴露评估结果可计算不同暴露场景的MOE、不同暴露途径(经皮、经口、吸入)的MOE、不同产品的MOE及总MOE。MOE计算按公式(1):式中:Xyoe——暴露限值(MOE);YxoAEr——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mg/(kg·d)];Yen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mg/(kg·d)]。依据MOE结果进行如下风险判定:——如果XMoe≥100,则认为所评估原料是安全的,可以使用;——如果XMoe<100,则认为所评估原料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其使用的安全性应予以关注。6.4.2无阈值原料的风险表征描述对于无阈值原料,通过LCR进行风险程度的评估。LCR的计算可采用现有一些被广泛认可的计算方法,亦可采用公式(3)计算LCR:8a)按公式(2)将动物试验获得的T₂5转换成人的T²s:式中:XHr——人的T₂s,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mg/(kg·d)];Yrg——动物的Tzs,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mg/(kg·d)];Ygwx—-人的平均体重,单位为千克(kg);Ygw物——动物的平均体重,单位为千克(kg)。b)根据计算得出人的T²s以及人体暴露量,按公式(3)计算LCR:式中:X₁cr——终生致癌风险度(LCR);…………Yen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mg/(kg·d)];依据LCR结果进行如下风险判定:——如果XLcR≤10-5,则认为所评估原料引起癌症的风险性较低,可以使用;——如果XLcR>10-5,则认为所评估原料引起癌症的风险性较高,对其使用的安全性应予以关注。6.5优化评估对洗涤用品原料完成筛选性风险评估后,若XMoE<100或XicR>10-5,可进行优化评估。优化评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优化消费者对待评估原料中的总暴露量。总暴露量可根据真实的消费者使用习惯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b)审查危害数据集。进一步收集数据,增加数据集的完整性,提高毒性数据的质量。c)优化相关NOAEL。在一组化学物质中,选择产品中最典型的化学物质的NOAEL进行评估。例如,假设关键终点的毒性研究中受试物的碳链较短(如Cs),而实际产品中的化学物质碳链较长(如C),而短链化学物质的毒性较长链化学物质的毒性强,此时可选择较高的NOAEL进行优化。d)审查暴露评估及所有的假设。使用更实际的测量数据,如优化暴露皮肤表面积,优化产品使用频率、使用时长,或使用实际的待评估原料浓度等。e)使用相关产品的安全性数据,减少基质效应可能引起的不确定性。注:基质效应是指产品中待评估化学物质以外的成分,对待评估化学物质的毒性分析过程产生干扰,并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f)使用人类流行病学数据,避免物种间外推的不确定性。g)建立评估物质的毒性作用方式(MOA),进行人体相关性评估,剔除与人体不相关的动物实验结果。依据优化后的数据,按照6.2、6.3、6.4的程序重新进行危害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参数MOE或LCR的计算。优化评估过程可在更加精准的数据获取中不断迭代进行。6.6风险表征根据筛选性评估或优化评估获得的风险表征参数MOE或LCR对原料的健康风险作出估算,同时对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变异性作出评估。9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物种间外推的不确定性(动物-人),——短时间暴露向长时间暴露外推的不确定性,——NOAEL精度的不确定性,——物种内外推的不确定性(敏感性不同),——暴露途径外推的不确定性,——整体数据库和毒性终点的充足性,——暴露模型假设的不确定性,——人群暴露数据的变异性和相关性,——计算消费者总体暴露量的不确定性等。7风险评估结论原料风险评估结论为较高风险时,应评估控制措施的适当性。必要时增加风险控制措施或获取更多的危害信息和暴露数据重新进行分析评估,当风险不可控制时,则该原料不应使用。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危害识别、筛选性危害评估、筛选性暴露评估、筛选性风险表征、优化评估(如有)、结论和建议等,具体格式示例见附录E。(资料性)危害识别分析表洗涤用品原料危害识别分析表见表A.1。表A.1洗涤用品原料危害识别分析表原料人体健康风险来源分析(规范性)暴露模型洗涤用品原料暴露模型及所需要的暴露参数见表B.1~表B.3。人体可通过不同的暴露途径(经皮、经口、吸入)暴露于某一产品,根据不同的暴露模型,可分别计算出每一类产品中待评估原料经不同暴露途径的暴露量。暴露模型中某些参数的参考值及其信息来源见附录D。如使用不同的暴露模型或暴露参数,应说明理由以保持评估的透明性。表B.1暴露模型——经皮二暴露途径暴露情景暴露模型暴露参数经皮直接暴露产品使用过程中暴露:衣物洗涤剂:手洗衣物、衣物预处理;织物柔顺剂:手洗衣物;餐具洗涤剂:手洗餐具;硬表面清洁剂:全能清洁剂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FQ——暴露频率,单位为次每天(次/d);IC——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PC——一次使用产品的浓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次[g/(cm³·次)]CA——暴露皮肤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FT——与皮肤接触的液膜厚度,单位为厘米(cm);TF——时间标度因子,无量纲;DA——经皮吸收的质量分数,%;CF——换算因子,1000mg/g;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经皮直接暴露产品使用后暴露:沐浴露;洗浴液/泡沫剂;洗发水;护发素;洗手/脸/身体皂(液体);剃须膏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FQ——暴露频率,单位为次每天(次/d);IC——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A——一次产品使用量,单位为克每次(g/次);PR——留在皮肤上的质量分数,%DA——经皮吸收的质量分数,%;CF——换算因子,1000mg/g;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长表B.1暴露模型——经皮(续)暴露途径暴露情景暴露模型暴露参数经皮间接暴露产品使用后暴露:衣物洗涤剂:穿着衣物;织物柔顺剂:穿着衣物PD如不可直接测得,可按如下公式估算: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FQ——暴露频率,单位为次每天(次/d);IC——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A——一次洗涤W织物的产品使用量,单位为克每次(g/次);W——织物的总重量(估计),单位为毫克(mg);FD——织物密度,单位为毫克每平方厘米(mg/cm²);CA——暴露皮肤的表面积,单位为每平方厘米(cm²);PD——沉积在织物中的质量分数,%;PT——从织物转移到皮肤的质量分数,%;PR——留在皮肤上的质量分数,%;DA——经皮吸收的质量分数,%;CF——换算因子,1000mg/g;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Sw——漂洗后织物残留的水量,单位为千克(kg)Tw——漂洗时的水量,单位为千克(kg);DF——漂洗次数,单位为次表B.2暴露模型——经口暴露途径暴露情景暴露模型暴露参数经口直接暴露饮水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WV——每日摄入含该原料的饮水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天P——饮水中的待评估原料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DgA——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表B.2暴露模型——经口(续)云暴露途径暴露情景暴露模型暴露参数经口直接暴露果蔬上残留的洗涤剂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C——待评估原料残留在果蔬上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克A——每日摄入水果/蔬菜的质量,单位为克每天(g/d);DgA——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经口间接暴露产品使用后暴露;餐具上残留的洗涤剂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FQ——暴露频率,单位为次每天(次/d);IC——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PC——一次使用产品的浓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次[g/(cm³·次)];WA——冲洗后餐具表面单位面积残留的水量,单位为毫升每平方厘米(mL/cm²);FA——接触食物的每日餐具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DF——冲洗时的稀释因子,无量纲;PT——从餐具转移到消化道的质量分数,%;DgA——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CF——换算因子,1000mg/g;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二表B.2暴露模型——经口(续)暴露途径暴露情景暴露模型暴露参数经口间接暴露产品使用后暴露:衣物洗涤剂:舔或吸吮织物(婴幼儿);织物柔顺剂:舔或吸吮织物(婴幼儿)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FQ——暴露频率,单位为次每天(次/d);IC——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A——每次洗涤W织物产品使用量,单位为克每次(g/次);W——织物的总重量(估计),单位为毫克(mg);FD——织物密度,单位为毫克每平方厘米(mg/cm²)MA——与嘴接触的织物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PD——沉积在织物中的质量分数,%;PT——从织物转移到消化道的质量分数,%;DgA——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CF——换算因子,1000mg/g;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暴露途径暴露情景暴露模型暴露参数吸入直接暴露产品使用过程中暴露:衣物洗涤剂(粉末状)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FQ——暴露频率,单位为次每天(次/d);IC——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A——一次产品使用量,单位为克每次(g/次);F——可吸入因子,即可进入肺泡的质量分数,%;BA——生物利用度,无量纲;CF——换算因子,1000mg/g;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表B.3暴露模型——吸入(续)暴露途径暴露情景暴露模型暴露参数吸入直接暴露产品使用过程中暴露:触发式喷雾清洁剂EHE——待评估原料的人体每日暴露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天FQ——暴露频率,单位为次每天(次/d);IC——待评估原料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RPC——在呼吸区内可吸入的产品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IR——呼吸速率,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ED——一次使用暴露于产品的时间,单位为小时(h);BA——生物利用度,无量纲;BW——体重,单位为千克(kg);A——一次产品使用量,单位为克每次(g/次);F——可吸入因子,即可进入肺泡的质量分数,%;V——有效呼吸空间,单位为立方米(m³);CF——换算因子,1000mg/g示(资料性)洗涤用品的消费者使用情况调查可使用表格的方式对消费者使用洗涤用品的用量、使用频率等实际使用方式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产品使用频率""产品使用量""产品使用浓度"和"产品使用时间”四项内容均需填写,表中填写统计期间使用产品时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类型为所用洗涤用品销售包装上执行标准中标示的规格类型(如有);——对于产品类型中未列出的产品品种,可增加填写相应项目;——已列出但实际应用中没有此类型产品,可不填写相应项目。表C.1衣物洗涤剂产品类型产品使用频率次/d产品使用量g/次产品使用浓度%产品使用时间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衣物洗涤剂洗衣粉液体洗涤剂洗衣皂织物柔软剂衣领净表C.2厨房用清洁剂产品类型产品使用频率次/d产品使用量g/次产品使用浓度%产品使用时间min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厨房清洁剂手洗餐具洗涤剂液体粉末机洗餐具洗涤剂液体粉末片剂…产品类型产品使用频率次/d产品使用量g/次产品使用浓度%产品使用时间min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最小值最大值类型卫生间(浴室)清洁剂粉末液体喷雾片剂地板、玻璃、地毯等表面清洁剂粉末液体喷雾片剂…(资料性)表D.1收集列出了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中可能涉及的暴露参数及参考值,并给出数值来源,供评估时参考应用。暴露途径参数符号参考值信息说明经皮直接暴露:手洗衣物暴露皮肤表面积(双手及前臂)见参考文献[13]皮肤的液膜厚度参考文献[17]、[20]经皮吸收率最坏假设,除非待评估原料已有经皮吸收率的科学测定值直接暴露:预处理衣物暴露皮肤表面积(双手)中国暴露人群特征参数洗涤剂浓度通过调研获得见附录B皮肤的液膜厚度参考文献[17]、[20]经皮吸收率最坏假设,除非待评估原料已有经皮吸收率的科学测定值直接暴露:手洗餐具暴露皮肤表面积(双手及前臂)见参考文献[13]皮肤的液膜厚度参考文献[17]、[20]经皮吸收率最坏假设,除非待评估原料已有经皮吸收率的科学测定值直接暴露:硬表面清洁剂暴露皮肤表面积(双手/双手及前臂)见参考文献[13]皮肤的液膜厚度参考文献[17]、[20]经皮吸收率最坏假设,除非待评估原料已有经皮吸收率的科学测定值直接暴露:沐浴液、洗发水、洗手液留在皮肤上的质量分数参考文献[18]经皮吸收率最坏假设,除非待评估原料已有经皮吸收率的科学测定值间接暴露:穿着衣物织物密度人工合成纤维参考文献[17~棉暴露皮肤表面积(除双手及头部)见参考文献[13]沉积在织物中的质量分数参考文献[17]从织物转移到皮肤中的质量分数参考文献[17]、[18]、[20]留在皮肤上的质量分数最坏假设经皮吸收率最坏假设,除非待评估原料已有经皮吸收率的科学测定值织物的总重量W假设暴露途径参数符号参考值信息说明经口间接暴露:餐具残留洗涤剂餐具表面单位面积残留的水量mL/cm²参考文献[17]、[18]接触食物的每日使用的餐具表面积参考文献[17]、[18]从餐具转移到消化道内的质量分数最坏假设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最坏假设间接暴露:舔或吮吸织物(婴幼织物密度人工合成纤维参考文献[17]棉与嘴接触的织物面积(婴幼儿)参考文献[16]沉积在织物中的质量分数参考文献[17]从织物转移到消化道内的质量分数最坏假设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最坏假设织物的总重量W假设饮水/果蔬暴露每日饮水摄入量参考文献[15]每日水果摄入量A参考文献[11]每日蔬菜摄入量A参考文献[11]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最坏假设直接暴露:意外事故一次产品摄入量(粉末)A假设一次产品摄入量(液体)假设经消化吸收的质量分数最坏假设吸入衣物洗涤剂(粉末状)每次使用洗衣粉产生的粉尘A参考文献[17]、[18]、[19]吸入速率参考文献[12]暴露时间通过调研获得参考附录C有效呼吸空间V假设可吸入因子F最坏假设生物利用度最坏假设触发式喷雾清洁剂有效呼吸空间V假设可吸入因子F最坏假设,除非待评估原料已有科学测定值吸入速率参考文献[12]生物利用度最坏假设一般暴露信息成人体重见参考文献[13]婴幼儿体重假设(资料性)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格式示例表E.1给出了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报告的格式示例。表E.1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格式示例题目: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评估单位:评估日期:目录摘要缩略语一、前言二、危害识别1待评估原料信息(包括原料种类及CAS登记号、化学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