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总结_第1页
测井曲线总结_第2页
测井曲线总结_第3页
测井曲线总结_第4页
测井曲线总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测井、深浅三侧向、深浅双侧向、微侧向、邻近侧向、微球形聚焦、感应测测井和岩性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梯度电极系曲线特征:1、曲线为非对称曲线,顶部梯度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阻层顶部出现极大率在高阻层底部出现极大值,在高阻层顶部(距界面一个电极距)出现极小值。2、厚地层(参考仪器电极距,地层中部的测量值接近地层电阻率;3、随地层厚度的减小,围岩电阻率的影响增加,测量结果偏离实际值。地层薄,围岩影响越大。电位电极系曲线特征:1、曲线为对称曲线2当h>L(电极距层中部的Ra接近地层的真电阻率。3、在地层界面处,出现了一个小平台,其中点对应地层界面视电阻率曲线应用:1、划分岩性由不同岩性的地层其电阻率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视电阻率曲线划分不同性的地层。2、确定地层的真电阻率3、求地层孔隙度、地层水电阻率及含油饱和度.4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确定孔隙流体性质。微电极测井曲线特征:1、渗透层两条曲线不重合,微梯度小于微电位,出现正幅差。2、泥岩段两条曲线重合,读数低3、致密灰岩幅度高呈锯齿状,有幅度不大的正或负的幅度差4、生物灰岩读数高,正幅差大5、孔隙性、裂缝性石灰岩,读数低,有明显幅度微电极测井曲线应用:1、划分岩性剖面2、确定岩层界面,曲线纵向分层能力强,划分薄层及薄夹层好3、确定含油砂岩有效厚度4、确定井径扩大段5、确定冲洗带电阻率o和泥饼厚度hmc普通电阻率测井仪在井内产生的电场为发散的直流电场当井内泥浆的矿化度高或井剖面为高阻地层时,井眼分流作用大,测量值与地层电阻率间的误差增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聚焦测井,即侧向测井。深浅三侧向测井曲线特点:1、当上、下围岩的电阻率相同时,三侧向测井曲线关于地层中心对称。2、地层中部的测量值最能反映地层实际值。3、测量值受井内流体电阻率的影响小。4、数据读取方法:取地层中部的视电阻率值或取地层中部的几何平均值深、浅三侧向测井曲线的应用:1、划分岩性剖面由于电极距较小,三侧向测井曲线的纵向分层能力强,适于分薄层。2、判断油水层,将深、浅三侧向曲线重叠绘制,在渗透层出现幅度差深、浅双侧向曲线特点:1、当上、下围岩电阻率相同时,双侧向测井曲线关于地层中心对称。2、厚层中部测井值最接近地层实际值。曲线半幅点对应地层界面。3、随地层厚度减小,围岩电阻率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增加。读值方法:取地层中部的视电阻率值或取地层中部的几何平均值深、浅双侧向曲线应用:深、浅双侧向的纵向分层能力相同,因此,曲线便于对比。1、划分岩性剖面:由于电极距较小,双侧向测井曲线的纵向分层能力强,适划分薄层。2、确定地层真电阻率及孔隙流体性质.3、判断油水层:将深、浅双侧向曲线重叠绘制,在渗透层出现幅度差。当w时,油层(泥浆低侵,深双侧向读数大于浅双侧向读数,含油饱和度越高,差异越大;水层(泥浆高侵,深双侧向读数小于浅双侧向读数,含饱和度越高,差异越大。微侧向测井曲线应用:1、划分薄层2、确定冲洗带电阻率泥饼厚度小于6毫米时,泥饼对测量值影响忽略不计,冲带电阻率就等于测量值。微侧向的探测深度浅,当泥饼厚度大于10时,测量值受泥饼影响大而邻近向测井的探测深度大于微侧向的探测深度,因此,测量值受泥饼影响小.临近侧向曲线特点:1、邻近侧向测井的探测深度较深,大约15-252测量值受泥饼影响小,泥饼厚度小于9厘米时,测量值即为冲洗带电阻率邻近侧向测井探测深度深,在泥浆侵入较浅的剖面,测量结果受原状地层影响大,不能很好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微球形聚焦测井探测深度浅,但其测量值受泥饼影响,不受原状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微球形聚焦曲线应用:1、划分薄层,由于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对纵向地层电阻率变化反映灵敏,所以,以很好的划分薄层及渗透层.2、确定冲洗带电阻率感应测井曲线特点:1、上、下围岩相同,地层电导率曲线关于地层中心对称,厚层的中部,电导率等于地层值随厚度的减小视电导率受围岩电导率影响增加与地层值的差增大。2、上、下围岩不同,地层电导率曲线为非对称曲线,厚层中部,电导率等于层值;随厚度的减小,视电导率受围岩电导率影响增加。感应测井曲线应用:1、划分渗透层,当地层厚度大于2米时,可用半幅点法确定地层界面,对于地层,应采用微电阻率测井曲线或短电极距的视电阻率曲线划分地层界面。Rt2、确定地层真电阻率t视电导率曲线校正后得到地层电导率由可确定地层电阻率。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特点:

=σt1、在砂泥岩剖面井中当井内为淡水泥浆时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于泥岩线的左侧;盐水泥浆时,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于泥岩基线的右侧。2、曲线关于地层中点对称;3、厚地层h>4d)的P曲线幅度近似等于地层的实际值,半幅点对应地层面;4、随地层变薄曲线读数受围岩影响增加幅度降低半幅点向围岩方向移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应用:1、划分渗透层在砂泥岩剖面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以均质泥岩段的SP曲线为线,出现异常的层段(偏离基线)均可认为是渗透层段。2、确定地层泥质含量3、确定地层水电阻率4、判断水淹层,当注入水与原地层水及钻井液的矿化度互不相同时与水淹相邻的泥岩层的基线出现偏移。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应用:1、判断气层气和油水的声速及声衰减差别很大。因此在高孔隙度和泥浆侵入不深的条件下,声波测井可以较好的确定含气疏松砂岩气层在声波时差曲线上产生周波跳跃且声波时差增大2、识别裂缝裂缝发育地层,声波时差曲线上表现为声波时差的增大3、划分地层砂泥岩剖面砂岩声速与砂岩胶结物的性质及含量有关。通常钙质胶结砂岩时差比泥质胶砂岩的低,并且声波时差随钙质含量增加而减小,随泥质含量增高而增高。碳酸盐岩剖面中致密石灰岩和白云岩的时差最低,如含泥质当有孔隙或裂缝时,时差明显增大,甚至还可能出现周波跳跃现象。膏盐剖面中,无水石膏与岩盐的声波时差有明显的差异,岩盐部分因井径扩大,时差曲线有明显的假异常,所以可以利用声波时差曲线划分膏盐剖面。4、确定地层孔隙自然伽马曲线特点1、曲线关于地层中点对称。2、高放射性地层,对应地层中心曲线有极大值,此值接近地层实际值。3、当h≥3d当﹤3d幅度受围岩影响增加如果围岩的放射性高于地层的放射性测井值增加反之测井值减小。自然伽马曲线应用1、识别岩性2、估算泥质含量,在评价泥质地层时,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是一种重要的泥质示曲线。3、地层对比,与自然电位和普通电阻率测井曲线比较,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地层对比有以下优点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地层水和泥浆矿化度无关自然伽马测井值与地层中所含流体性质无关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容易找到标准层如海相沉积的泥岩在很大区域内显示明显的高幅度值自然伽马测井值仅与地层岩性和沉积环境有关。4、判断水淹层,高渗透性水淹层含铀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应用:1、研究生油岩2、寻找页岩储集层,钾、钍含量低,铀含量高3、寻找高放射性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4、用Th/U5、求泥质含量放射性同位素测井应用:1、找窜槽位置2、检查封堵效果3、检查压裂效果4、测定吸水剖面,计算相对吸水密度测井资料应用:1、确定地层孔隙度2、密度曲线与中子测井曲线重叠识别气层。气层: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大,度低,中子孔隙度低。3、密-中子测井交会图确定地层岩性及孔隙度岩性密度测井资料应用:1、确定岩性2、计算储层的泥质含量3、识别重矿物一些重矿物的e值比较大如重晶(8锆1,当地层含有这些重矿物时,地层的e超热中子测井资料应用:1、确定地层孔隙度,超热中子测井得到的地层孔隙度为视石灰岩孔隙度,其小反映地层对快中子的相对减速能力。2、当孔隙内含有天然气时,由于天然气的减速能力特别弱,致使测量的视石岩孔隙度特别低,即由“挖掘效应”所致。3、交会图法确定地层孔隙度和岩性4、估计油气密度5、定性指示高孔隙度气层,当地层含有天然气时,地层密度减小,密度孔隙度增加,而井壁中子孔隙度减小。在含气高孔隙地层,两条曲线出现明显的分离。补偿中子测井应用:1、确定地层孔隙度2、与声波时差或密度测井组合,确定地层岩性及孔隙度3、与密度曲线重叠,判断气中子伽马测井应用:1、划分气层,含气地层的含氢指数低,减速能力差,中子伽马计数率高。2、确定油水界面,当油层和水层在岩性、孔隙性等方面相同,而仅仅是孔隙流体性质不同时,由于水层的矿化度比油层高,所以,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低,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高。中子寿命测井应用:1、划分油水层,矿化度高的水层比油层具有较大的宏观俘获截面和较短的热子寿命,因此,可用中子寿命测井曲线划分油层和高矿化度的水层。2、观察油水或气水界面的变化,利用不同时间测的宏观俘获截面或热中子寿曲线,可以了解油水界面或气水界面向上移动的情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