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3(山东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3(山东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3(山东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3(山东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3(山东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3(山东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 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 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2.自1854年印度创办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始,到一战前,棉纺织工厂数增至271家,纱锭和织机数分别达677.9万枚和10.42万台。但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甘地此举旨在()A.团结广大农民阶级 B.抵制外国资本控制 C.唤醒民众民族意识 D.振兴印度民族经济3.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暂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这表明()A.传统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B.对商业的认识趋于深刻 C.工商皆本得到广泛认同 D.民本思想获得新的发展4.戊戌维新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等报刊,文体摒弃陈词套语,或文或白,或中或外,时杂以俚语、韵语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呼》《民吁》《民立》等“民”字报刊及大量如《中国白话报》等完全用口语编写的报纸。这一办刊趋向旨在()A.改革报刊达成代民立言目标 B.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C.唤起民众觉悟助推政治革新 D.体现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5.进入20世纪后,一些洋行开始裁撤买办,改为单纯招聘只余薪水、不取佣金的华籍高级职员“华经理”,或由洋商直接与粮栈、大杂货店、大酱园、洋纱号等中国商号订立代理包销本公司商品合同,组成网状销售系统。洋行此举是为了()A.完善面向基层的市场网络 B.加强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C.削弱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 D.进一步强化经济依附关系6.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朝廷召集贤良文学共60多人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专卖制度,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与民争利”,主张自由放任,酸窗于民。最终,朝廷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这表明()A.国家经济决策吸纳民众意愿 B.工商业者的政治影响力提高 C.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 D.政府干预政策阻滞工商发展7.1863年,天津港所进口商品中以棉布、糖等为主的生活资料的进口值占整个进口总值的31.2%,到1883年又增长到80.7%。与此同时,棉纱、机器、木材和铁路材料等产品所占比重,却始终未超过1%。这反映了此期天津港腹地()A.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B.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C.工业基础异常薄弱 D.民众消费理念沛后8.北宋时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三级,即路﹣州﹣县。朝廷规定,州有直接上奏权,路一级政府不准干预这一权力。此举意在()A.提升治理能力 B.扩大统治基础 C.提高监察效率 D.分散地方权力9.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在华部署情况统计如表。该统计可以佐证()地区投降地点军队人数华北山西太原,山东济南、河南洛阳、北平328040华东江苏南京、安徽蚌埠、上海346200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276100华南广东广州和汕头88350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B.中共和人民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 C.持久抗战是夺取胜利的必由之路 D.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10.达•芬奇认为,“美,是一种聆听,来自内心,来自人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美,是一种自觉信仰,不屈服于任何居坐高大教堂中的红衣主教。”“绘画实际上是科学与太自然的合法女儿。”他的思想()A.注重追求理性与科学 B.否定了教会神学主张 C.凸显美学与自然结合 D.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11.如表为辛亥革命时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华侨的期许。这表明()派别对华侨的期许改良派能履行君宪国民之责,改良政治,应主动承担国民之责,对政府“匡之直之,辅之翼之,改良之,监督之,纠察之”革命派应支持革命,建国民政府,做共和国民。澄清“国”“君”“民”的关系,履行国民责任,当“联合大群,团集大力”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彰显 B.革命思潮获得广泛支持 C.西学东渐的影响日益深入 D.华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12.如表为1950﹣1952年间,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的部分措施。下列措施旨在()◆制定《上海市办理婴幼保育机构暂行最低标准》。◆创办工厂托儿所166所,收托儿童4654人。◆举办保育人员训练班和在职营养员轮训班。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鼓励女性投身工业化建设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增强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13.如表为19世纪某思想家的主张。这些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一切通过实业,一切为了实业。◆消灭家庭出身所带来的特权。◆精神权力由学者掌握;世俗权力由私有者掌握;把选举适当人选充当人类的伟大领袖的权力交给全体人民;把尊重作为付给统治者的工资。A.肯定了“理性至上”的原则 B.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追求 C.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持续发展14.1892年,张之洞指出化学、矿务各学堂“即系为采铁、炼铁、炼钢、开煤本厂所用而设,以备分司各事,与此次遣工出洋学习炼铁,均俟习成以后,即可少用洋匠,藉可稍节经费,亦免造不如式,动需改作,耗弃工料”。这一主张着眼于()A.借鉴传统的教育模式 B.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C.洋务企业的长远发展 D.效仿日本明治维新15.1951年,美国政府提出:“要使喜马拉雅南麓的国家赞同并效忠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这些地方的人远离政治和民主教育,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我们是关心他们的幸福安宁的。”同年,美国和尼泊尔签订了《技术合作总协定》,并向其提供援助。这主要反映了()A.霸权主义阻碍民族自决 B.亚洲成为冷战的主阵地 C.冷战思维影响国家政策 D.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二.材料题(共4小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甲:里耶秦简(编号8﹣183、8﹣290、8﹣530)简文:(始皇)卅四年①十月戊戌朔辛丑,迁陵守(丞)说敢言之②;上卅三年黔首息耗③八牒。敢言之。——选自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注】①(始皇)卅四年:前213年。②敢言之,指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最新套语。③息:繁衍,滋生;耗:减损,消耗。乙:长沙走马楼汉简简文:(长沙王)五年①九月丙辰朔壬中,都乡胜敢言之,狱移②劾③曰:复移五年计余口四千二百廿七,案阅实四千二百七十四,其卌九口④计后。——选自【日】西林昭一《简牍名迹选》【注】①(长沙王)五年:前124年,即汉武帝元朔五年。②移: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③劾:审理,判决。④卌九口:实为四十七人。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选自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材料二唐代丁: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选自《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条戊: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决罚不如法者,笞三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即杖麤①细长短不依法者,罪亦如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②……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③……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妇人年六十及废疾,免流配。——选自《唐律疏议译注》【注】①麤:cū,同“粗”。②收赎:准其以银赎罪。③上请:古代法律术语,又称“先请”,奏请皇帝裁决。己: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选自《资治通鉴》(1)材料一中的三则引文各涉及哪些政治制度?说明你的依据。(2)材料二中的三则引文分别体现了唐代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1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的历史大变局,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史诗大剧。材料一《觉醒年代》第一集,开篇即以旁白的形式交待该剧的历史背景,“那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国际国内形势非常紧张”,并通过以下几个精心设计的视觉式的隐喻镜头来表现。镜头一:一个大仰角拍摄的骆驼脚掌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只用这一个镜头就表现出当时中国正处于重重压迫之下,且观众的代入感很强,会产生一种被踩踏的感觉。镜头二:骆驼进入北京城,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来表现车辙。“车辙”在剧中是一个带有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细节逻辑: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用“车同轨”框定中国的车辙以来,直到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中国还在沿用古老的车辙。镜头三:骆驼商队、老百姓的车、北洋士兵的马队,都要从“车辙”上踩踏过去,隐喻中国还在固守原来的老路。——摘编自徐妮娜《浅析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的隐喻镜头》材料二《觉醒年代》在创作上更加贴近受众,以书写青春破题主旋律。该剧以“南陈北李”为主人公,跟随其人生轨迹,以《新青年》杂志为主线,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联起来,将故事主体聚焦于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上:不仅有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陈独秀,还有与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钊、以笔杆为利剑的鲁迅以及紧跟先辈脚步、积极寻找救国之路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年轻受众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弃的年轻人更能有共情体验。——摘编自王悦《<觉醒年代>给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启示》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谈谈你对该电视剧以《觉醒年代》命名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如图:——据程坚《中国工业的空间结构》注:颜色深浅代表省级工业集中程度,黑色区域是工业综合指标排名在前六,且工业产值比重大于5%,工业集中指标大于5的省份。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表阶段概况1949~1980年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第一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常州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1981~1995年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制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保有量停滞不前。1996~2003年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摘编自尚书旗、王东伟《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农机装备》从如表中任选两个阶段,指出这两个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选取两个阶段即可,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4年菁优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3(山东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 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 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紧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理解这一时期外交的变化及其原因。【解答】依据材料“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纷争不断,各国竞争日益残酷,因此其外交经历了道义宣示向功利主义的转变过程,即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故A项正确;忽视道义趋向功利并不意味着外交思想的成熟,故B项错误;法家作为一种主要派系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使得外交战略技巧变化,因果倒置,而且外交战略谋划和外交技巧的持续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可以促进由兼并走向统一,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自1854年印度创办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始,到一战前,棉纺织工厂数增至271家,纱锭和织机数分别达677.9万枚和10.42万台。但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甘地此举旨在()A.团结广大农民阶级 B.抵制外国资本控制 C.唤醒民众民族意识 D.振兴印度民族经济【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不断加紧对于印度的殖民侵略背景下,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手工纺织,抵制英国工业品,此举有利于加强对于民众的爱国情感培养,进而能够唤起印度民众的民族意识,C项正确;号召民众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并不仅仅局限于农民阶级,排除A项;甘地发起土布运动主要是为了唤醒民众民族意识,进而达到反对殖民侵略的效果,并不是为了抵制外国资本控制,排除B项;单纯依靠手工纺织土布来振兴民族经济,有些夸大其实,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暂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这表明()A.传统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B.对商业的认识趋于深刻 C.工商皆本得到广泛认同 D.民本思想获得新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可知,陆楫对节俭和奢侈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奢侈风气重的地区消费能力高,便于增加就业人数,利于民生的发展;材料“有千万人之暂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表明顾公燮认为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和观念是由其经济水平决定的。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商业的认识趋于深刻,B项正确;受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影响,传统的义利观并未遭到颠覆,排除A项;工商皆本思想在当时不占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戊戌维新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等报刊,文体摒弃陈词套语,或文或白,或中或外,时杂以俚语、韵语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呼》《民吁》《民立》等“民”字报刊及大量如《中国白话报》等完全用口语编写的报纸。这一办刊趋向旨在()A.改革报刊达成代民立言目标 B.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C.唤起民众觉悟助推政治革新 D.体现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报刊业,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创办的报纸突出“民”字,使用的多为白话文等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其唤起民众觉悟助推政治革新,C项正确;改革报刊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中创办的报纸突出对民众的作用,并未涉及国家民族命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现代报刊业,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5.进入20世纪后,一些洋行开始裁撤买办,改为单纯招聘只余薪水、不取佣金的华籍高级职员“华经理”,或由洋商直接与粮栈、大杂货店、大酱园、洋纱号等中国商号订立代理包销本公司商品合同,组成网状销售系统。洋行此举是为了()A.完善面向基层的市场网络 B.加强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C.削弱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 D.进一步强化经济依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进入20世纪后,一些公司开始裁撤买办,改为只聘请华籍高级代理来包销他们的商品,并组成了一个网状销售系统,这样的做法很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销售网络,以便更好地推广和销售商品,也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经济依附关系,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或是涉及到基层市场,并且基层市场网络不是材料所述洋行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叙述的是具体的商品销售和代理,而不是对整个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排除B项;“削弱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同样与材料描述不符,因为材料内容没有提到洋行措施与民主革命有关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朝廷召集贤良文学共60多人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专卖制度,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与民争利”,主张自由放任,酸窗于民。最终,朝廷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这表明()A.国家经济决策吸纳民众意愿 B.工商业者的政治影响力提高 C.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 D.政府干预政策阻滞工商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材料体现的是汉昭帝诏天下贤良文学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接受建议取消了盐铁官营等措施,可以表明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贤良文学共60多人代表的儒家士人的治国理念影响,而且也不能完全直接代表民众意愿,排除A项;贤良文学共60多人并非工商业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措施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1863年,天津港所进口商品中以棉布、糖等为主的生活资料的进口值占整个进口总值的31.2%,到1883年又增长到80.7%。与此同时,棉纱、机器、木材和铁路材料等产品所占比重,却始终未超过1%。这反映了此期天津港腹地()A.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B.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C.工业基础异常薄弱 D.民众消费理念沛后【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解答】据题意可知,1863年到1883年,天津港进口的商品主要以生活资料为主,生产资料所占比重始终很低,说明此时国内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薄弱,对生产资料需求有限,C项正确;生产资料进口比重低可以说明工业基础薄弱,但无法说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排除A项;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市场开放程度并不低,排除B项;民众消费以生活资料为主,所以生产资料进口比重低不能说明民众消费理念滞后,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8.北宋时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三级,即路﹣州﹣县。朝廷规定,州有直接上奏权,路一级政府不准干预这一权力。此举意在()A.提升治理能力 B.扩大统治基础 C.提高监察效率 D.分散地方权力【分析】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本题需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材料与提高治理能力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地方行政制度并不能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非提高监察效率,排除C项;根据材料“朝廷规定,州有直接上奏权,路一级政府不准干预这一权力”和所学可知,在地方行政上,宋朝采取的是分化事权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在华部署情况统计如表。该统计可以佐证()地区投降地点军队人数华北山西太原,山东济南、河南洛阳、北平328040华东江苏南京、安徽蚌埠、上海346200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276100华南广东广州和汕头88350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B.中共和人民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 C.持久抗战是夺取胜利的必由之路 D.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表格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日本的“中国派遣军”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分布众多,国民党迁都后,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这些地区进行积极抗日,说明中共和人民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中国国内日本“中国派遣军”的分布状况,无法得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持久抗战,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敌我力量对比,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10.达•芬奇认为,“美,是一种聆听,来自内心,来自人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美,是一种自觉信仰,不屈服于任何居坐高大教堂中的红衣主教。”“绘画实际上是科学与太自然的合法女儿。”他的思想()A.注重追求理性与科学 B.否定了教会神学主张 C.凸显美学与自然结合 D.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材料“美,是一种聆听,来自内心,来自人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美,是一种自觉信仰,不屈服于任何居坐高大教堂中的红衣主教”可知,达•芬奇强调人的感受是美的来源,体现了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D项正确;达•芬奇强调的是人的感受,认为科学和大自然影响绘画,没有涉及对理性的最求,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批判天主教会,并不否定神学,排除B项;达•芬奇思想凸显的人文主义,并非自然与美学的结合,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1.如表为辛亥革命时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华侨的期许。这表明()派别对华侨的期许改良派能履行君宪国民之责,改良政治,应主动承担国民之责,对政府“匡之直之,辅之翼之,改良之,监督之,纠察之”革命派应支持革命,建国民政府,做共和国民。澄清“国”“君”“民”的关系,履行国民责任,当“联合大群,团集大力”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彰显 B.革命思潮获得广泛支持 C.西学东渐的影响日益深入 D.华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依据材料可知:不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强调华侨应承担国民责任、改良社会或建立新政府,以挽救国家,说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得到彰显,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革命思潮获得广泛支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西方思想学习的深入发展,未体现演变过程,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华侨的期许,未涉及华侨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12.如表为1950﹣1952年间,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的部分措施。下列措施旨在()◆制定《上海市办理婴幼保育机构暂行最低标准》。◆创办工厂托儿所166所,收托儿童4654人。◆举办保育人员训练班和在职营养员轮训班。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鼓励女性投身工业化建设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增强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国民经济的恢复,解题关键信息是“制定《上海市办理婴幼保育机构暂行最低标准》”等。【解答】A.材料中的制定《上海市办理婴幼保育机构暂行最低标准》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无关,排除;B.材料中的措施没有重点突出对女性的鼓励,排除;C.当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说刚刚起步,排除;D.材料表明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一些措施,其中有制定《上海市办理婴幼保育机构暂行最低标准》,创办工厂托儿所166所,收托儿童4654人等措施,这些措施都照顾了不同身份人员的利益,提升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国民经济的恢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3.如表为19世纪某思想家的主张。这些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一切通过实业,一切为了实业。◆消灭家庭出身所带来的特权。◆精神权力由学者掌握;世俗权力由私有者掌握;把选举适当人选充当人类的伟大领袖的权力交给全体人民;把尊重作为付给统治者的工资。A.肯定了“理性至上”的原则 B.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追求 C.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持续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切人都要劳动”“一切通过实业,一切为了实业”,结合圣西门的思想解答。【解答】依据材料“一切人都要劳动”“一切通过实业,一切为了实业”可知,该思想家提倡实业制度,主张人人劳动。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家为圣西门,这些主张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追求,故B项正确;肯定“理性至上”的原则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而圣西门并不是启蒙思想家,故A项错误;该主张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故C项错误;推动国际工人运动持续发展是第一国际,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4.1892年,张之洞指出化学、矿务各学堂“即系为采铁、炼铁、炼钢、开煤本厂所用而设,以备分司各事,与此次遣工出洋学习炼铁,均俟习成以后,即可少用洋匠,藉可稍节经费,亦免造不如式,动需改作,耗弃工料”。这一主张着眼于()A.借鉴传统的教育模式 B.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C.洋务企业的长远发展 D.效仿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认为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是为了学习西方科技,培养本国科技人才,可以减少洋工的使用,节省经费,避免洋工制造不合格产品,利于洋务企业的长远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借鉴传统教育模式的相关史实,材料所述举措主要是向西方学习,排除A项;材料所述张之洞主张着眼点在于促进洋务运动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为了中国社会转型,并且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B项;材料只是指出要学习西方技术,并未说明要效仿明治维新,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15.1951年,美国政府提出:“要使喜马拉雅南麓的国家赞同并效忠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这些地方的人远离政治和民主教育,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我们是关心他们的幸福安宁的。”同年,美国和尼泊尔签订了《技术合作总协定》,并向其提供援助。这主要反映了()A.霸权主义阻碍民族自决 B.亚洲成为冷战的主阵地 C.冷战思维影响国家政策 D.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分析】本题考查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要使喜马拉雅南麓的国家赞同并效忠于西方的民主制度”可知,1951年处于冷战时期,为了与苏联对抗,在不同地区扩大影响力,美国极力通过科技援助等方式输出西方民主制度,体现了冷战思维影响国家政策,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喜马拉雅南麓的国家本身的态度,且当时多数国家已经获得独立,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看不出亚洲成为冷战的主阵地,排除B项;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与美国的对外援助关系不大,相反美国可能处于国家利益,阻止一些国家获得解放,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4小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甲:里耶秦简(编号8﹣183、8﹣290、8﹣530)简文:(始皇)卅四年①十月戊戌朔辛丑,迁陵守(丞)说敢言之②;上卅三年黔首息耗③八牒。敢言之。——选自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注】①(始皇)卅四年:前213年。②敢言之,指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最新套语。③息:繁衍,滋生;耗:减损,消耗。乙:长沙走马楼汉简简文:(长沙王)五年①九月丙辰朔壬中,都乡胜敢言之,狱移②劾③曰:复移五年计余口四千二百廿七,案阅实四千二百七十四,其卌九口④计后。——选自【日】西林昭一《简牍名迹选》【注】①(长沙王)五年:前124年,即汉武帝元朔五年。②移: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③劾:审理,判决。④卌九口:实为四十七人。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选自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材料二唐代丁: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选自《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条戊: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决罚不如法者,笞三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即杖麤①细长短不依法者,罪亦如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②……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③……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妇人年六十及废疾,免流配。——选自《唐律疏议译注》【注】①麤:cū,同“粗”。②收赎:准其以银赎罪。③上请:古代法律术语,又称“先请”,奏请皇帝裁决。己: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选自《资治通鉴》(1)材料一中的三则引文各涉及哪些政治制度?说明你的依据。(2)材料二中的三则引文分别体现了唐代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史综合,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3)本题隋唐制度的创新,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制度及依据:甲:根据材料“迁陵守(丞)说敢言之”和所学可知,这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描述,根据材料“上卅三年黔首息耗八牒。敢言之”和所学可知,“八牒”对应户籍制度,“上”,意为上报,属上计制;乙:根据材料“(长沙王)五年”和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汉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都乡”“计口”和所学可知,其对应的是乡里制度与编户齐民,材料关键信息“移劾”“复移”“案阅”“计后”等说明上计制要求定时上报且审核严格;丙:根据材料“(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与文书制度,根据材料“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和所学可知,汉承秦制并创立编户齐民制度,“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对应文书制度及其作用。(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特点:丁:根据材料“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可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根据材料“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可知,制度实施严格规范。戊:根据材料“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可知,注重援法断罪,着眼于防范惩处;根据材料“……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妇人年六十及废疾,免流配”可知,礼法结合,堪称经典;根据材料“……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可知,秉持重惜民命、适度优待、宽仁慎刑的治国理念。己:根据材料“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可知,贯彻新的财政原则;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和所学可知,由“舍地税人”转向“舍人税地”和弱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根据材料“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可知,税目趋向统一和简化;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可知,收税对象增加,赋税趋向公平合理。故答案为:(1)甲:简文中的“迁陵”“(县)丞”“(洞庭郡)守”等信息反映了秦朝的郡县制;“八牒”对应户籍制度;“上”,意为上报,属上计制。乙:简文中的“(长沙王)五年”印证了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都乡”“计口”对应乡里制度与编户齐民;“移劾”“复移”“案阅”“计后”等说明上计制要求定时上报且审核严格。丙:《史记》引文中“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反映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与文书制度;汉承秦制并创立编户齐民制度,“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对应文书制度及其作用。(2)特点:丁——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制度实施严格规范。戊——注重援法断罪,着眼于防范惩处;礼法结合,堪称经典;秉持重惜民命、适度优待、宽仁慎刑的治国理念。己——贯彻新的财政原则;由“舍地税人”转向“舍人税地”;弱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税目趋向统一和简化;收税对象增加,赋税趋向公【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史综合,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1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的历史大变局,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史诗大剧。材料一《觉醒年代》第一集,开篇即以旁白的形式交待该剧的历史背景,“那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国际国内形势非常紧张”,并通过以下几个精心设计的视觉式的隐喻镜头来表现。镜头一:一个大仰角拍摄的骆驼脚掌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只用这一个镜头就表现出当时中国正处于重重压迫之下,且观众的代入感很强,会产生一种被踩踏的感觉。镜头二:骆驼进入北京城,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来表现车辙。“车辙”在剧中是一个带有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细节逻辑: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用“车同轨”框定中国的车辙以来,直到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中国还在沿用古老的车辙。镜头三:骆驼商队、老百姓的车、北洋士兵的马队,都要从“车辙”上踩踏过去,隐喻中国还在固守原来的老路。——摘编自徐妮娜《浅析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的隐喻镜头》材料二《觉醒年代》在创作上更加贴近受众,以书写青春破题主旋律。该剧以“南陈北李”为主人公,跟随其人生轨迹,以《新青年》杂志为主线,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联起来,将故事主体聚焦于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上:不仅有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陈独秀,还有与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钊、以笔杆为利剑的鲁迅以及紧跟先辈脚步、积极寻找救国之路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年轻受众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弃的年轻人更能有共情体验。——摘编自王悦《<觉醒年代>给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启示》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谈谈你对该电视剧以《觉醒年代》命名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一个大仰角拍摄的骆驼脚掌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只用这一个镜头就表现出当时中国正处于重重压迫之下”、“隐喻中国还在固守原来的老路”可得出《觉醒年代》这一命名,立意高远,高度凝练了建党前夕的时代主题与历史大势,重在阐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确定自己初心使命的历史逻辑;其次,结合辛亥革命、十月革命、北洋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注意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最后,对所阐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故答案为:理解:《觉醒年代》这一命名,立意高远,高度凝练了建党前夕的时代主题与历史大势,重在阐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确定自己初心使命的历史逻辑。这一觉醒不仅是个体的,更涵盖社会层面人们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深刻思考。它包括:青年人的觉醒,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从质疑欧美文明到以俄为师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觉醒,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拯救中国;中国民众从愚昧麻木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奋斗、争取独立幸福的伟大觉醒等。觉醒年代的出现,有其复杂历史背景与深刻社会根源。国际上,一战爆发集中暴露欧美文明弊病,十月革命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国内,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长期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知识分子基于对辛亥革命败因的痛苦反思,掀起新文化运动,各种主义与学说涌入中国,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一大批经历过五四洗礼的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等。总之,该剧通过回顾党的孕育诞生历程,让观众感受当时人们的觉悟与觉醒,传承他们不懈探索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就确立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说明,实现伟大梦想,同样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新的伟大觉醒与接续奋斗。【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如图:——据程坚《中国工业的空间结构》注:颜色深浅代表省级工业集中程度,黑色区域是工业综合指标排名在前六,且工业产值比重大于5%,工业集中指标大于5的省份。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解答】特征和原因: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56年,中国工业集中于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前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东北地区工业。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92年,东部沿海省份工业集中趋势加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国企改革的逐步推进;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根据材料可知,2004年,西部发展较快。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