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1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2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3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4页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质量【高频考点精讲】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1t=kg1kg=g1g=mg2、质量是物质本身属性,与形状、位置、温度、状态无关。3、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①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③左物右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④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明确标尺分度值)。【经典试题】1.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解:(1)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C错误。(2)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指针会更偏右。故B错误。(3)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D正确。答案:D。2.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A.50g B.50.4g C.49.6g D.无法判断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即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所以他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又平衡,即表明此时所放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为50g;答案:A。3.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 B.43.2g C.31.8g D.35.8g解: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即1个2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还有一个5g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8.2g﹣5g=3.2g;若木块和砝码质量放反,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质量为:m′=35g﹣3.2g=31.8g。答案:C。4.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A.9t B.9kg C.9g D.9mg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40﹣80kg间,约为60kg,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即60kg×15%=9kg,故B正确。答案:B。5.用天平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B.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在天平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先测出100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再计算求得 D.把一个金属回形针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解: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太小,甚至可能小于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因此直接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或将金属回形针与质量相差较大的小铁块放在一起测都是无法准确测出其质量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测量准确的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累积法,通过测多算少的办法,求出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答案:C。6.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20mg/kg”。小明的体重是40kg。每粒药的规格是0.2g,则小明一日应服药800mg,合4粒。解:因为“按体重一日20mg/kg”,所以小明一天服药的质量为20mg/kg×40kg=800mg=0.8g,药品颗粒数为n==4粒。答案:800;4。7.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面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57.4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天平的使用规则是: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左右一样,天平平衡。发现横梁指针向右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因为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且图示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金属块的质量为:50g+5g+2.4g=57.4g。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不变。答案:左;57.4;不变。考点02密度【高频考点精讲】1、密度: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ρ表示。2、公式:,单位:kg/m³、g/,变形公式密度是物质本身属性,与质量和密度无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经典试题】8.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刚由此提出了对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D.密度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解:A、固态物质的密度不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如干松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错误;B、同种物质的状态不同时,密度不一定相同,例如,水和冰的密度就不同,故B错误;C、因为ρ=,所以质量m=ρV,因为ρ铜>ρ铝,所以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体积和质量而改变,故D错误。答案:C。9.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5 B.5:3 C.1:3 D.3:1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ρ=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4ρ乙V,即ρ甲V=3ρ乙V,解得:ρ甲:ρ乙=3:1。答案:D。10.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解:(1)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2)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可知V甲<V乙<V丙,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答案:A。11.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cm,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则石头的密度为()A.2.0×103kg/m3 B.2.5×103kg/m3 C.3.0×103kg/m3 D.3.5×103kg/m3解: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石块的体积为V2;冰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其中冰的质量为m1,石块的质量为m2。由题意得,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由ρ=可得:V1﹣=0.6cm×10cm2=6cm3,即V1﹣V1=6cm3,解得:V1=60cm3。则冰块的质量:m1=ρ冰V1=0.9g/cm3×60cm3=54g,石块的质量:m2=m﹣m1=64g﹣54g=10g。原来冰和石头悬浮于水中,则ρ水gV=mg,所以冰和石头的总体积:V====64cm3,石块的体积:V2=V﹣V1=64cm3﹣60cm3=4cm3石块的密度:ρ石===2.5g/cm3=2.5×103kg/m3。答案:B。1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解:(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则由m=ρV可得:ρ×20cm3+m杯=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可得:ρ×80cm3+m杯=100g,﹣﹣﹣﹣﹣﹣﹣﹣②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CD错误;将ρ=1g/cm3代入①解得m杯=20g,故A错误;(2)当液体的体积V3=40cm3,则液体的质量:m3=ρ×V3=1g/cm3×40cm3=40g,故B正确。答案:B。13.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已知ρ甲:ρ乙=3:1,V甲:V乙=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空心的 B.乙一定是空心的 C.一定都是空心的 D.一定都是实心的解:假设甲、乙两球都是实心的,则m甲:m乙=ρ甲V甲:ρ乙V乙=×=×=3:4即乙的质量大于甲的质量,与已知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矛盾,所以乙球一定是空心的。答案:B。14.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为0.8×103kg/m3(ρ水=1.0×103kg/m3)解:(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瓶=2.0kg﹣0.5kg=1.5kg,由ρ=可得,瓶子的容积:V=V水===1.5×10﹣3m3;(2)瓶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1.7kg﹣0.5kg=1.2kg,另一液体的体积:V液=V=1.5×10﹣3m3,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答案:0.8×103。15.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2.5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50cm3(ρ冰=0.9×103kg/m3)。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ρ=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ρ′=2.5kg/m3;水的质量为m=450g=0.45kg;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4.5×10﹣4m3=450cm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ρ=可得冰的体积V冰===0.5×10﹣3m3=500cm3。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V=V冰﹣V水=500cm3﹣450cm3=50cm3。答案:2.5;50。16.空心砖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如图,质量为3.6kg的某型号空心砖,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40%.求:(1)砖材料的密度。(2)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多少材料?(3)使用空心砖的好处有哪些?(说出两条即可)解:(1)该砖块的总体积:V=20cm×15cm×10cm=3000cm3=3×10﹣3m3,材料的体积:V′=V×(1﹣40%)=3×10﹣3m3×60%=1.8×10﹣3m3,材料的密度:ρ===2×103kg/m3;(2)该砖块空心部分的体积:V″=V×40%=3×10﹣3m3×40%=1.2×10﹣3m3,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的材料:△m=ρV″=2×103kg/m3×1.2×10﹣3m3=2.4kg;(3)空心砖在建筑中的好处:节约材料;保温隔音;减轻墙体重力。答:(1)该砖材料的密度是2×103kg/m3;(2)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2.4kg的材料;(3)利用空心砖在建筑上的好处:节约材料;保温隔音等。17.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在此空玻璃瓶中装入一些合金滚珠,瓶和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0.8kg,此时再往瓶中灌入水到瓶口止,瓶、合金滚珠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g=10N/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合金滚珠的总质量;(3)合金滚珠的密度。解:(1)玻璃瓶装满水:m水=0.4kg﹣0.1kg=0.3kg=300g,玻璃瓶容积:V=V水===300cm3,(2)合金滚珠的质量:m合金=m总﹣m瓶=0.8kg﹣0.1kg=0.7kg=700g,(3)瓶中装了合金滚珠后再装满水,水的体积:V水′===100cm3,合金滚珠的体积:V合金=V﹣V水´=300cm3﹣100cm3=200cm3,合金滚珠的密度:ρ===3.5g/cm3。答:(1)玻璃瓶的容积为300cm3;(2)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700g;(3)合金滚珠的密度为3.5g/cm3。考点03测量物质的密度【高频考点精讲】测量固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1;③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二)测量液体的密度①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经典试题】18.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解:A、先测铁块体积再测质量,这样测量体积后铁块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偏大,造成密度测量偏大,A错误;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B正确;C、测小砖块密度时,小砖块对水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C错误;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铅球的质量较大,不宜用天平测质量,体积较大不宜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错误;答案:B。19.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片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解:取出石片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石片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由ρ=可知,测量结果偏小。答案:C。20.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A. B. C. D.解:蜡块的体积:V=V2﹣V1;蜡块的密度为ρ=。答案:B。2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说法错误;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20g+4g=44g,B说法正确;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C说法正确;D、石块的密度ρ===2.2g/cm3=2.2×103kg/m3,D说法正确。答案:A。22.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74.2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1.07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小(选填“大”、“小”)。解: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所以无论是左端还是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左端移动。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g+20g+4.2g=74.2g,盐水的质量m=m总﹣m杯=74.2g﹣10g=64.2g,该盐水的密度ρ===1.07g/cm3,因为将盐水从量筒倒入烧杯时不可以完全倒干净,所以质量的测量结果会偏小,进而影响到密度的结果也会偏小。答案:左;74.2;1.07;小。23.小刚在实验室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先将该液体倒入量筒中,该液体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接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63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1.1×103kg/m3。解:液体的体积:V=30ml=30cm3,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g+10g+3g=63g,液体的质量:m=63g﹣30g=33g,液体的密度:ρ===1.1g/cm3=1.1×103kg/m3。答案:63;1.1×103。24.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27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10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2.7g/cm3。(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1)经分析得,测量鹅卵石的密度的骤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④将鹅卵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ρ;答案:A;(2)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砝码的质量为20g、5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2g,则鹅卵石的质量m=20g+5g+2g=27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5cm3,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25cm3,则石子的体积V=25cm3﹣15cm3=10cm3。则鹅卵石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5)量筒读数,视线与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偏小;根据ρ=可知,m不变。V偏小,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答案:(1)A;(2)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3)27;10;2.7;(4)不变;(5)相平,偏大。25.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39.6g,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1.04g/cm3。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标记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BA.控制变量法B.等量代替法C.类比法。解:(1)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②在测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在甲图中,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是m=50g+10g+5g+4.6g=69.6g;故江水的质量是:69.6g﹣30g=39.6g;所以江水的密度是:ρ===1.04g/cm3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量时,江水的质量是准确的,但是测量江水的体积时,由于烧杯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所以测得江水的体积偏小,故据ρ=可知,测得密度偏大;(2)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此题是通过计算水的体积而得出江水的体积,即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38ml水面位置标记为A;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故此时的水的质量是:m=m1﹣m2;故水的体积是:v==;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标记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故此时江水的质量是:m′=m3﹣m2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⑤此方法中,将江水的体积转换为水的体积,即转换法,故选B。答案:(1)①水平;右;②39.6;1.04;③偏大;(2)③标记A处;④;⑤B。考点04密度与社会生活【高频考点精讲】1、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胀冷缩最显著,其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2、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3、密度知识应用:坚定牛奶、酒等产品的品质,盐水选种等。【经典试题】26.如图是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之所以用铝锂合金材料制作机身而不用钢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质量小 B.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体积小 C.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小 D.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大解:铝锂合金的密度小于钢,体积相同的铝锂合金和钢材,铝锂合金的质量小得多,故用铝锂合金而不用钢材作C919部分机身的材料。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27.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AB错误;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密度减小,根据公式ρ=得,V=,所以体积变大,但是质量不变,由于体积变大,所以使石头裂开,故C错误,D正确。答案:D。28.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解: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正确;B、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故A点为0℃,故C错误;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答案:C。29.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解:甲的体积:V甲=0.1m×0.1m×0.1m=0.001m3,则甲的密度:ρ甲===3×103kg/m3;乙的体积:V乙=0.2m×0.2m×0.2m=0.008m3,则乙的密度:ρ乙===2.7×103kg/m3;丙的体积:V丙=0.3m×0.3m×0.3m=0.027m3,则丙的密度:ρ丙===2×103kg/m3。因为ρ乙=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因为ρ丙<ρ铝,所以丙是废品;因为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答案:C。30.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解: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31.甲、乙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甲球质量为128g、体积为16cm3,乙球质量为60g、体积为12cm3.这两个金属球中,一个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那么()A.这个空心球是甲,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cm3 B.这个空心球是甲,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3 C.这个空心球是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cm3 D.这个空心球是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3解:(1)甲的密度ρA===8g/cm3,乙的密度ρB===5g/cm3,所以实心球是甲,空心球是乙,金属的密度是8g/cm3。(2)由ρ=可得乙球金属的体积:V金属===7.5cm3,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V乙﹣V金属=12cm3﹣7.5cm3=4.5cm3,故D正确。答案:D。32.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解: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答案:小;上升。33.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密度,从而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填“上升”或“下降”)的缘故。解: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答案:小于;上升。第六章质量与密度(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质量【高频考点精讲】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1t=kg1kg=g1g=mg2、质量是物质本身属性,与形状、位置、温度、状态无关。3、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①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③左物右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④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明确标尺分度值)。【经典试题】1.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2.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A.50g B.50.4g C.49.6g D.无法判断3.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 B.43.2g C.31.8g D.35.8g4.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A.9t B.9kg C.9g D.9mg5.用天平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B.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在天平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先测出100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再计算求得 D.把一个金属回形针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6.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20mg/kg”。小明的体重是40kg。每粒药的规格是0.2g,则小明一日应服药mg,合粒。7.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面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02密度【高频考点精讲】1、密度: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ρ表示。2、公式:,单位:kg/m³、g/,变形公式密度是物质本身属性,与质量和密度无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经典试题】8.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刚由此提出了对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D.密度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9.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5 B.5:3 C.1:3 D.3:110.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11.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cm,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则石头的密度为()A.2.0×103kg/m3 B.2.5×103kg/m3 C.3.0×103kg/m3 D.3.5×103kg/m31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13.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已知ρ甲:ρ乙=3:1,V甲:V乙=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空心的 B.乙一定是空心的 C.一定都是空心的 D.一定都是实心的14.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为kg/m3(ρ水=1.0×103kg/m3)15.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cm3(ρ冰=0.9×103kg/m3)。16.空心砖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如图,质量为3.6kg的某型号空心砖,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40%.求:(1)砖材料的密度。(2)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多少材料?(3)使用空心砖的好处有哪些?(说出两条即可)17.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在此空玻璃瓶中装入一些合金滚珠,瓶和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0.8kg,此时再往瓶中灌入水到瓶口止,瓶、合金滚珠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g=10N/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合金滚珠的总质量;(3)合金滚珠的密度。考点03测量物质的密度【高频考点精讲】测量固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1;③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二)测量液体的密度①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经典试题】18.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19.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片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20.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A. B. C. D.2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22.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大”、“小”)。23.小刚在实验室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先将该液体倒入量筒中,该液体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接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24.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g/cm3。(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g,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

g/cm3。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变量法B.等量代替法C.类比法。考点04密度与社会生活【高频考点精讲】1、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胀冷缩最显著,其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2、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3、密度知识应用:坚定牛奶、酒等产品的品质,盐水选种等。【经典试题】26.如图是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之所以用铝锂合金材料制作机身而不用钢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质量小 B.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体积小 C.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小 D.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大27.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28.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29.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30.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31.甲、乙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甲球质量为128g、体积为16cm3,乙球质量为60g、体积为12cm3.这两个金属球中,一个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那么()A.这个空心球是甲,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cm3 B.这个空心球是甲,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3 C.这个空心球是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cm3 D.这个空心球是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332.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33.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密度,从而二氧化碳气体(填“上升”或“下降”)的缘故。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易错模拟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1•广州模拟)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血液质量占人体重的8%左右.据此你估计中学生体内血液总质量为()A.5kg B.50N C.5N D.50000g解: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内血液质量在8%×50kg=4kg左右,5kg接近4kg。答案:A。2.(2021•潍坊模拟)小铭从冰箱里取出了一块“老冰棍”,结果忘记吃了,导致冰棍熔化了,则熔化后的冰棍跟熔化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冰棍的体积 B.冰棍的密度 C.冰棍的物态 D.冰棍的质量解:冰棍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冰棍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冰棍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物态发生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冰棍的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答案:D。3.(2021•兰州模拟)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球升空后随着海拔升高,球内的氢气密度将会变小 B.建造机床设备的底座时应该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轻便且容易移动 C.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也一定能装的下1kg的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比水小) D.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水,因此铁制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下沉解:A、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球内的氢气密度将会变小,故A正确;B、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建造机床设备的底座时应该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故B错误;C、质量相同时,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其体积大,同样的瓶子不能装下,已知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不能装的下1kg的煤油,故C错误;D、铁制的物体做成空心时,它的重力没变,由于体积变大,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故D错误。答案:A。4.(2021•武汉模拟)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盐水的密度是1.16×103kg/m3 C.按照乙甲丙的顺序实验,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按照甲丙乙顺序操作.如果盘中5g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解:A、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mL,即40cm3。故A选项正确;B、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50g+20g+10g+2.4g=82.4g,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20g+10g+5g+1.0g=36.0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2=82.4g﹣36.0g=46.4g,盐水的密度为ρ===1.16g/cm3=1.16×103kg/m3.故B选项正确;C、如果按照乙甲丙的顺序实验会有一部分水附着在烧杯壁上,倒入量筒中的盐水比实际偏小,由公式ρ=判断密度偏大,故C选项错误;D、如果砝码生锈,则砝码的质量比实际较大,所以当右盘放置生锈砝码时,称得质量要比实际质量偏小,则两次质量测量之差偏大,由公式ρ=判断密度偏大,故D选项正确。答案:C。5.(2021•齐齐哈尔模拟)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的体积是75cm3时,液体的质量是100g B.图像可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 C.由图像可知液体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此液体的密度是0.8g/cm3解:(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没有液体时,质量m=40g,即量杯的质量为40g;当液体体积为25cm3时,液体的质量为60g﹣40g=20g,则液体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当液体的体积V1=75m3时,由ρ=得,液体的质量:m1=ρV1=0.8g/cm3×75cm3=60g,故A错误,D正确。(2)由图像可知,液体的质量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是一个定值,所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液体的密度不会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故BC错误。答案:D。6.(2021•济宁模拟)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一温度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10℃时,液体的密度约为10g/cm3 C.1℃时液体的密度比5℃时的小 D.由1℃升高到10℃,液体密度先减小后增大解:A、由图像可知,液体在4℃时,体积最小,而质量不变,根据ρ=可知,液体密度是最大的,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在10℃时,液体体积约为1cm3,根据ρ=可知液体的密度约为1g/cm3,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而质量不变,所以1℃时液体的密度比5℃时的小,故C正确;D、由图像可知,由1℃升高到10℃,液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液体质量不变,根据ρ=可知液体的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答案:C。7.(2021•常州模拟)一只容积为V的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质量为m、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则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密度和体积分别是()A.质量为,密度为 B.体积为V,密度为ρ C.质量为,体积为 D.体积为,密度为解: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气体质量变为原来一半,即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为,气体仍然充满整个钢瓶,故气体体积不变,仍为V。由ρ=可知,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气体密度变为原来一半,即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答案:A。8.(2021•广州模拟)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表所示,体积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空心物体是()物体甲乙丙丁质量m/g35912A.甲 B.乙 C.丙 D.丁解: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3g/cm3,ρ乙===2.5g/cm3;ρ丙===3g/cm3,ρ丁===3g/cm3。由以上计算可知,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乙是空心的。答案:B。9.(2021•哈尔滨模拟)下列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测小矿石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C.测酱油密度:用天平分别测出空烧杯质量和装入适量酱油后总质量,再将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 D.测小砖块密度:将砖块用保鲜膜包好后,先用天平测其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解:A、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小矿石的体积,取出时小矿石上会沾有一些水,再用天平测质量时,会导致小矿石的质量测量值偏大,则密度测量值的误差较大,故A不合理;B、比赛用的铅球体积和质量比较大,用量筒和天平无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和质量,故B不合理;C、用天平分别测出空烧杯质量和装入适量酱油后总质量,再将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此过程中,酱油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中,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故C不合理;D、将砖块用保鲜膜包好后,先用天平测其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由于砖块外层有保鲜膜,其质量很小,且能防止砖块吸水,使得测量的质量和体积较准确,密度结果准确,故D合理。答案:D。10.(2021•珠海模拟)一块普通砖体积为625cm3,质量为1375g。面对市场需求,一种在混凝土中掺杂玻璃纤维的透光混凝土砖应运而生,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性越强。如图所示为体积与普通砖相等的透光混凝土砖及其结构图,由300g玻璃纤维和1000g混凝土混合而成,且均匀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玻璃纤维=2.4g/cm3,ρ混凝土=2.0g/cm3)()A.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为22g/cm3 B.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比普通砖大 C.增加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密度会变大 D.沿虚线分割透光混凝土砖,若分割后两部分体积之比为V1:V2=1:4,则这两部分密度之比ρ1:ρ2=1:4解:A、300g+1000g=1300g透光混凝土砖的体积为V=625cm3,透光混凝土砖的平均密度:ρ===2.08g/cm3,故A错误;B、普通砖的密度:ρ1===2.2g/cm3,所以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比普通砖小,故B错误;C、由题干可知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越强,由于透光纤维的密度大于普通混凝土,所以平均密度也越大,故C正确;D、由于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分布均匀,故任意切割后,密度均不变,故D错误。答案:C。11.(2021•广州模拟)海水密度会随温度变化产生细微变化,科学家用某种方法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海水密度,如图1所示。当海水温度从0℃上升到15℃时,把测力计下悬挂的质量和体积都不变的实心小球浸没在海水中,小球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测得测力计示数F和海水温度t关系如图2所示,此过程中由于蒸发,海水的质量变小,但小球一直都浸没在海水中,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海水的密度ρ和水温t的关系的是()A. B. C. D.解:小球在海水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F浮+F=G,其中G一定,由图象知,F先变小后变大,说明浮力先变大后变小;小球排开海水体积V排一定,由F浮=ρ液gV排知,液体密度先变大后变小,也就是液体密度随温度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12.(2021•乌鲁木齐模拟)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ρ金=19.32g/cm3,ρ银=10.49g/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A.1:8 B.1:9 C.1:10 D.1:11解:设王冠中银的含量为m1,金的含量为m2,根据题意得:=52.5cm3﹣﹣﹣﹣﹣﹣﹣①;=96.5cm3﹣﹣﹣﹣﹣﹣﹣②;+=56.9cm3﹣﹣﹣﹣﹣﹣﹣③;由①②③三式可得:m1:m2=1:9;所以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1:9。答案:B。二、填空题13.(2021•无锡模拟)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纠正错误后,再次调节天平平衡,重新测量,此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52.4g。解:天平在测量时,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图中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读数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示数,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故物体质量m=50g+2.4g=52.4g。答案: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52.4g。14.(2021•德州模拟)我国约有4亿多人佩戴近视或远视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材料技术指标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透光量92%91%密度(kg/m3)1.3×1032.5×1038.0×1034.5×103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腐蚀耐腐蚀为了轻便舒适,应选择树脂材料的镜片。某同学的镜架质量为0.09kg,体积为2×10﹣5m3,他的镜架材质是钛合金。解:(1)眼镜的要求轻便、舒适,故应选择密度小的材料,而根据ρ=可知,当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由表中数据可知,树脂材料密度最小,所以应选择树脂材料的镜片;(2)镜架材料的密度:ρ===4.5×103kg/m3。对照表格数据可知,他的镜架材质是钛合金。答案:树脂;钛合金。15.(2021•连云港模拟)小华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调零,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接下来需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然后,她在已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置一个笔袋,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笔袋的质量为63.2g。若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甲图的情况,应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解:(1)由图甲可知,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所以应向左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天平的分度值是0.2g,右盘中50g和10g砝码各一个,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则笔袋的质量m=砝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g+10g+3.2g=63.2g;(3)若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甲图的情况,应向左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答案:左;63.2;调节游码。16.(2021•齐齐哈尔模拟)疫情期间,为保存疫苗设计如图所示的冷藏盒,保温瓶内的制冷剂应选用碎盐冰块(选填“碎冰块”或“碎盐冰块”),而且它应放置于疫苗上方(选填“上方”或“下方”)。解:在运送疫苗时要求须在0℃以下的低温存放,则所选制冷剂的熔点应在0℃以下,冰的熔点是0℃,盐冰的熔点低于0℃,保温瓶内的制冷剂应选用碎盐冰块;空气的温度越低,密度越大会向保温瓶下方移动,所以要使药品处于低温环境,碎盐冰块应放置于疫苗上方。答案:碎盐冰块;上方。17.(2021•贵港模拟)在测量酒精密度的实验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4g,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所示,量筒内酒精的体积为40cm3;接着测量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1.2g,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酒精的密度为0.82g/cm3。解:(1)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内酒精的体积为V=40mL=40cm3;(2)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m1﹣m2=64g﹣31.2g=32.8g,酒精的密度为:ρ===0.82g/cm3。答案:40;0.82。18.(2021•济南模拟)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杯子两次都“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体积相同,根据测量数据,椰子油的密度是0.84×103kg/m3(ρ水=1.0×103kg/m3)。空杯的质量/g水和杯的质量/g油和杯的质量/g100300268解:用同一个杯子装满水和椰子油的体积相等,由表格数据可得,杯子分别装满水和椰子油时,水和椰子油的质量分别为:m水=m水总﹣m杯=300g﹣100g=200g,m油=m油总﹣m杯=268g﹣100g=168g,由ρ=可得,杯子的容积:V==,即=,解得:ρ油=0.84g/cm3=0.84×103kg/m3。答案:体积;0.84×103。三、实验探究题19.(2021•定西模拟)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下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DCAB;A.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总;B.计算小石块的密度;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D.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3)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57g;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丙、丁所示,则被测小石块的密度是2.85×103kg/m3。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偏向如图甲所示,指针左偏,此时应将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测固体的密度,先测质量,再测水的体积,最后测水和固体的总体积,故正确顺序是DCAB;(3)由图乙知,小石块的质量m=50g+5g+2g=57g;由图丙知,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0mL,由图丁知,量筒内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4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m3,小石块的密度为:ρ===2.85g/cm3=2.85×103kg/m3。答案:(1)右;(2)DCAB;(3)57g;2.85×103kg/m3。20.(2021•通辽模拟)小伟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的月球岩石的密度:

(1)小伟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其中有3处错误,改正错误并正确操作,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去掉最小的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3)小伟正确使用大平测量月岩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4)再用细线拴好月岩,把它浸没到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不考点细线对月岩质量和体积测量的影响),如图丁所示,由此可算出月岩的密度是3.9×103kg/m3。(5)在步骤(4)中,把干燥的月岩放入量筒时如有轻微吸水,则密度测量值偏大(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解:(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使得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①物体应放在左盘中,砝码放在右盘中,而图中物体放在右盘中,砝码放在左盘中;②实验中用手直接拿取砝码,没有用镊子;③在添加砝码时游码不在零刻度线处;故有3处错误;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5g砝码后,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该去掉最小的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4)由图丙可知,月岩的质量是:m=20g+10g+5g+4g=39g,由图丁知,水和月岩的总体积为40mL,则月岩的体积为:V=40mL﹣30mL=10mL=10cm3;月岩的密度为:ρ===3.9g/cm3=3.9×103kg/m3;(5)在步骤(4)中,把干燥的月岩放入量筒时如有轻微吸水,则水和月球岩石的总体积变小,求出月岩的体积变小,而质量准确,根据ρ=,密度测量值偏大。答案:(1)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右;(2)3;去掉最小的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4)3.9×103;(5)偏大。21.(2021•南宁模拟)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约29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1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33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体积为30cm3。(3)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用此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丽有一个小玻璃瓶,她只用量筒也能测玻璃瓶玻璃的密度,如图2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在量筒内盛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②让小玻璃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水面上,读出量筒中总体积为V2;③让小玻璃瓶沉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总体积为V3;④这只小玻璃瓶的玻璃密度ρ=(用ρ水、V1、V2、V3表示)。】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由图甲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总=50g+10g+2g=62g,盐水的质量:m=m总﹣m杯=62g﹣29g=33g;由图乙知,盐水的体积为:V=30mL=30cm3;(3)盐水的密度为:ρ===1.1g/cm3=1.1×103kg/m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内壁会有残留,使测出的盐水体积偏小,而质量准确,根据ρ=知,所测盐水的密度会偏大;(4)②小玻璃瓶漂浮在水中,小玻璃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ρ水g(V2﹣V1),根据二力平衡,小玻璃瓶的重力为:G=F浮=ρ水g(V2﹣V1),小玻璃瓶的质量为:m'===ρ水(V2﹣V1),③要求小玻璃瓶的密度,还需要知道小玻璃瓶的体积,所以补充的步骤为:让小玻璃瓶沉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总体积为V3;小玻璃瓶的体积为:V′=V3﹣V1,④小玻璃瓶的密度为:ρ==。答案:(1)左;(2)33;30;(3)1.1×103kg/m3;偏大;(4)③让小玻璃瓶沉没水中;④。四、计算题22.(2021•郑州模拟)冬季里,王凯的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冻豆腐的做法是:将鲜豆腐冰冻保存,食用时解冻,豆腐内的冰会熔化成水并且全部从豆腐中流出,形成有孔洞的海绵状的豆腐,在涮火锅时汤汁就会进入孔洞王凯的妈妈买来250g鲜豆腐,体积约为2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ρ冰=0.9g/cm3;设豆腐解冻后孔洞的体积和形状不变)求:(1)鲜豆腐的密度。(2)冻豆腐内冰所形成的所有孔洞的总体积。(3)若涮锅时冻豆腐吸收汤之后,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