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阳市2024年中招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历史无声,岁月有言。洛阳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也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洛洛和你相约照亮中原的第一缕红光——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共赴一段红色之旅。1.走进纪念馆,洛洛想对序厅进行介绍,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判断。(共4分)穹顶上一枚巨型党徽犹如烈日当空,一个火车头“破墙而出”,意在告诉来者——正是中国共产党这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峰)队,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唤醒了暮(霭蔼)沉沉的中国。火车头部的熊熊火焰,犹如一代代共产党员擎起的信仰火炬,指引着洛阳乃至中原地区的民众走向光明。(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2分)A.qiǒngyóuqíngB.qióngyóuqǐngC.qióngyóuqíngD.qióngyǒuqí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参观完“薪火传承、铸就辉煌”展厅后,洛洛思绪万千,用这样一段话表达感慨,请你补充完整。(8分)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同文天祥在诗中描述“①,②”(《过零丁洋》)的景象一样;许多仁人志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③,④”(《富贵不能淫》),不畏强暴、坚持正义。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看,“乱花渐欲迷人眼,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的生机勃勃中国;“⑥,⑦”(崔颢《黄鹤楼》),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⑧,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这是壮丽奋进的中国。3.关于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概况的文字,请你依次在横线上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占地288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28平米,。、,,。主要包括纪念馆主馆、接待中心、七一广场、七一游园、纪念馆旧址等。①以现状保留建筑极具代表性的形式作为基本单元②沿多级退台层叠错落③是集党史展览陈列与党建教育为一体的大中型历史类纪念馆④呈现出新老场所交融、时空交汇的沉浸式红色教育氛围⑤纪念馆建筑主体以极具标志性的红色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A.③①②④⑤B.③⑤①②④C.③②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4.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我是小小讲解员”评选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共9分)【材料一】作为十三朝古都,红色旅游景点渐渐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数字虚拟场景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时振奋人心的场面等。【材料二】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洛阳是河南省第一个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豫西特委、洛八办等。【材料三】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出自同一个设计师之手,都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李兴钢主持设计。纪念馆南侧与陇海铁路相邻,分为东、西两个展区,共12个展厅,陈列各类历史资料和实物120余件,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领导工人运动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1)为深入了解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的精神内涵,洛洛找来了纪念馆的徽标,请简要描述徽标的要素及含义。(4分)(2)用一组排比句表述红色资源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请你根据材料内容,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洛洛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2分)同学们,洛阳红色文化资源是本书,触摸它,了解红色历史,感受革命领袖的精神风范;洛阳红色文化资源;洛阳红色文化资源是教室,走进它,沉浸厚重文化,激发阳光少年的爱国热情。(3)你被评为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讲解员,结合上述材料,从纪念馆概况和意义等方面写段解说词。(50字左右)(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战争年代,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惧生死、勇往直前;和平年代,中国军人敢作为、勇担当,为了荣誉和责任,自立自强、默默奉献,他们是最可敬的人!(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将军岭①将军离休,按待遇是可以到干休所修养的。②将军不去干休所,硬是拽着噘着嘴老大不愿意的夫人回了豫西老家,一个叫秃岭的山村。③正是深秋,将军和夫人坐着铁轱辘牛车,慢慢腾腾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颠簸着进了村。夫人看着光秃秃的山岭,看着眼前墙壁斑驳、瓦片零落的房子,坐在车上就哭了。将军夫人可是生长于大城市的人,原本是想留在城里安享晚年的,没想到让将军带回了穷乡僻壤的山村。④将军却很兴奋,他说:“老婆子,你想想,有房子住,有地种,这可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啊!”夫人抹着眼泪,开始拾掇屋子。⑤立冬过后,村子里的人听说将军回了故乡,都围拢到他的屋里。将军说:“我回来就是想拼上后半辈子植树开荒,把咱这光秃秃的山变成绿洲。”⑥村里人打着呵呵,一笑了事。谁信啊,秃岭村干旱缺水,几辈人都在熬穷日子,谁能改变得了。在外边享完福了,回来净说大话。⑦将军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天清晨起床,跑步出操,早饭后就扛着铁锨去岭上挖树坑,说自己是“锨头部队”。坡岭地石头多,一锨铲上,冒着火星,震得虎口出血。将军不皱眉头、晚上收工就像打了胜仗一般,嘴里还哼着军歌。⑧冬日黄昏,将军和夫人围坐在炉火旁。将军拿出一幅秃岭的地图挂在墙上,在挖好的树坑上画一面小红旗,将军说这叫持久战,终有一天红旗要插满山头。(9)将军指着挖好的十八个树坑说:“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树了。”夫人点点头。⑩将军说:“咱这干旱少雨,光靠天吃饭不行。我找专家看过了,咱岭上也能找到水源,打几口机井就能解决问题。”夫人起身拉开皮箱,把存折放在将军手里。⑪将军找来打井队,凿出了三眼机井。当哗啦啦的水浇灌进干裂的土地时,暖暖的春阳照见了将军脸上的欢笑和夫人眼中的泪花。⑫每逢假日,将军把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们召回村里,一起上山挖坑种树。儿女们手上打了血泡,望着荒凉的秃岭发呆。⑬将军说:“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去当兵吗?”儿女们互相看了看,都没有回答。⑭将军笑了,说:“当兵,就是为了能填饱肚子。”这秃岭村十年九不收,年年都要逃荒要饭。十五岁那年,将军讨了一块玉米饼子,不想却被地主家的孩子抢走扔给了狗。将军打伤了那孩子,不敢回家,就去参加了八路军。连里发给他一把铁锨,班长说,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打粮食吃饱饭,也是为抗战。别看将军年纪小,但体格健壮满把子的力气,开荒种地的表彰大会上,将军被评为劳动模范,领导亲自给他戴上了大红花。⑮将军说:“当年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我们都能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坚信能让这秃岭村变成花果山。”⑯日子在将军的手掌间摩擦,墙上地图插上的红旗越来越多,栽种的果树开始挂果了。村民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将军的“锨头部队”。⑰初夏月夜,将军的老战友来看望他。走进村口,向正在清理猪粪的老农打听将军,老农笑着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战友们这才看清满面黝黑、一身泥水的老农就是他们的老首长啊。他们坐在院子里,吃着新摘的水果,看着绿意渐浓的秃岭,回忆起峥嵘岁月,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呵嘿,大生产呀么呵嘿”,直把月亮震得躲进云里。⑱又是盛夏,将军的孙子大学毕业,跟随将军的脚步,回乡创业,把秃岭建成农业生态园。⑲将军欣慰地笑了,他对儿孙说:“我能留给你们的只有这张还没插满红旗的地图。你们把这块土地摆治好,让秃岭村的人脱贫致富。”⑳现在要去秃岭村可好走了,坐上旅游大巴,沿着最美乡村公路往南三十里,走到果木葱茏的山脚,就看到生态园的招牌了,不错,就是它——将军岭生态园。(作者:刘建超。有删改)5.请按照时间顺序,从将军的角度梳理将军和秃岭村的几件事。(4分)(1)正值深秋,将军离休回到秃岭;(2)立冬过后,①;(3)冬日黄昏,将军畅想秃岭未来;(4)②,将军凿井浇灌秃岭;(5)每逢假日,将军召儿女回秃岭种树;(6)初夏月夜,③;(7)又是盛夏,④。6.联系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4分)当哗啦啦的水浇灌进干裂的土地时,暖暖的春阳照见了将军脸上的欢笑和夫人眼中的泪花。7.请简要分析第⑭段的作用。(4分)8.将军在秃岭植树开荒建成的农业生态园,为何命名为“将军岭生态园”。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小题。(共12分)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文本一】在历史的天空中,英雄烈士灿若群星,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祖国建设的热土、保家卫国的一线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他们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到对全国22万处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整修、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再到开展为烈士寻亲、加强英烈保护,一系列举措让“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铭记英雄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深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摘自《人民日报》。作者:原石。有删改)【文本二】他从物理不及格到41岁成为最年轻的院士;从沂蒙山区的放牛娃到走向世界的顶尖科学家,三十多年的一路打拼,终于带领团队率先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授予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被杨振宁称赞为“诺奖级”。他每周工作6天,每天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他就是“7-11”院士薛其坤。追求极致,取得成功,胸怀祖国,不懈奋斗,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这样的星,该追!这样的星值得追,在于他们身上澎湃的爱国情。“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邓稼先取得博士学位不久回到中国,带着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说:“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响应号召”;矢志报国的航天员聂海胜说:“时刻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忠于使命的排雷战士杜富国说:“你退后,让我来”……拳拳报国心,何等炽烈!这样的星值得追,在于他们淡泊名利,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那些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无不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他们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他们不仅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还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令世人崇敬。这样的科学之星自带光环,具有强烈的感召力。青少年该追怎样的“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身上洋溢着富有感染力的正能量;一言一行让人受到触动,给人力量,对祖国富有热爱之情,激励人们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的星,是真正的英雄,是大写的人。(摘自《科技日报》。有删改)【文本三】崇尚英雄,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那一个个深深的鞠躬、一次次深情的凝视,凝结着对英雄的无限追思和深切崇敬。总书记曾这样讲述自己的感受: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崇尚英雄,国家才能英雄辈出;只有英雄辈出,民族才能真正崛起、国家才能真正强大。新征程上,仍然有新的“雪山”“草地”等待我们去跨越,有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崇尚英雄,见贤思齐,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我们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9.下列对三则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英勇牺牲。B.铭记烈士们的遗愿,要营造学习英烈、崇尚英烈、捍卫英烈、缅怀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C.薛其坤带领团队率先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一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D.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不仅善养浩然正气,还以身作则,严格自律。E.“新征程上,仍然有新的‘雪山’‘草地’等待我们去跨越,有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一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10.请简要分析文本二的论证思路。(4分)11.文本一和文本三都谈到了“英雄”,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主要内容简要分析。(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10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曾益其所不能词语推断法:延年益寿(2)余幼时即嗜字查阅词典法:①喜爱;爱好。②贪求。(填序号)13.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14.下面是甲文画波浪线句另一种标点方式,你认为合理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5.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乙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勤学苦读在宋濂、范仲淹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分)【链接材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急,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节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小题。(共4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