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治国理政(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治国理政(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治国理政(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治国理政(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公不说。晏子见,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恶人则能疏之。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晏子曰:“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赏谗谀之民而令吏必从则是使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已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公曰:“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国内之禄,所收者三也。(摘编自《晏子春秋·内篇》)材料二: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欲从夫子而善齐国之政。”对曰:“婴闻之,国具官而后政可善。”景公作色曰:“齐国虽小,则何为不具官乎?”对曰:“此非臣之所复也。昔先君桓公,身体堕懈,辞会不给,则隰朋侍;左右多过,刑罚不中,则弦章侍;居处肆纵,左右慑畏,则东郭牙侍;田野不修,人民不安,则宁戚侍;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父侍;德义不中,信行衰微,则管子侍;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是故诸侯朝其德而天子致其胙。今君之失多矣,未有一士以闻者也,故曰未具。”景公曰:“善。吾闻高缭与夫子游,寡人请见之。”晏子曰:“臣闻为地战者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进仕之臣也。何足以补君!”(摘编自刘向《说苑·君道》)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A君赏B谗谀之民C而令吏D必从E则是使君F失其道G臣失H其守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国都或京城,与《六国论》中“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的“国”意义不相同。B.治,治理、整治,与《大学之道》中“欲治其国者”的“治”的意义完全相同。C.闻,让知道,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臣闻求木之长者”的“闻”意义不相同。D.游,交际、交往,与《归去来兮辞》中“请息交以绝游”的“游”的意义相同。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景公多次下令把优厚俸禄赏赐给自己喜欢的人,可是职计官不听从命令;当他发怒要免除职计官职时,臣下士师又不听从命令。B.齐景公在晏子朝见时向他抱怨臣子们不听话,晏子却直言不讳地指出他赏赐不当,并深刻阐述了君主爱恶关系到社稷安危的道理。C.齐景公向晏子请教改善政治的方法,晏子说前提是配备好应有的官员,并指出齐景公犯错很多却无人进谏,应该是身边缺乏诤臣。D.齐景公听到先君齐桓公得到诸多贤臣辅佐的故事,马上要求晏子引见高缭,晏子先客观介绍高缭优点,后指出他不适合辅佐君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译文:(2)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进仕之臣也。译文:14.晏子治国理政有哪些重要思想?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答案解析】10.CEG11.B;解析:A.正确。国都;国家。句意:齐景公在国都里设筵席赏赐人。/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国。B.错误。安定;治理。句意:因此天下安定太平。/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C.正确。让知道;听说。句意:却没有一个人告诉您。/臣听说,想要树长得好。D.正确。句意:我听说高缭与先生您素有交往。/请让我同外界断绝交往。12.D;解析:“介绍高缭优点”错13.(1)现在寡人喜爱一个人不能让他获得利益,厌恶一个人不能让他远离自己,我失去了做国君的方法了。(“利”,使……获利;“疏”,使……远离;“君道”,做国君的方法。)(2)(他)不曾因为我的过失冒犯我,补正我的失误,只不过是追求俸禄官职的臣子罢了。(“干”,冒犯;“阙”,通“缺”,失误;“特”,只是,只不过。)14.①君主应公正无私,爱贤去邪,谨慎树立典型,树立正确的导向;②君主应善于学习,学习借鉴圣王兴起经验,考察懒惰君主衰亡的原因;③君主应善用贤臣辅佐,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用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欠。参考译文:材料一:齐景公在国都里设筵席赏赐人,获得万钟俸禄的人有三个,获得千钟俸禄的人有五个,命令多次发出,可是职计官却不听从命令。齐景公发怒,下令免除职计官的职务,命令多次发出,可是士师官又不听从命令。齐景公不高兴。晏子拜见,齐景公对晏子说:“寡人听说统治国家的人,喜爱一个人就能让他获得利益,厌恶一个人就能让他远离自己。现在寡人喜爱一个人不能让他获得利益,厌恶一个人不能让他远离自己,我失去了做国君的方法了。”晏子说:“晏婴听说,君主公正无私臣下听从命令叫顺,君主行为怪僻臣下听众命令叫逆。如果君主赏赐谗媚阿谀的人,却让官吏一定要听从命令,那么这就必然让君主失去那统治人的方法,臣子失去那坚持的操守。古代圣王树立喜欢的榜样,是为了劝勉善行;他们树立邪恶的典型,是为了禁止残暴行为。过去夏、商、周三代兴起的时候,君主遇到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就喜爱,遇到对国家有危害的人就厌恶,所以当他彰明喜爱的人时,贤良人士就日益增多;当他彰明厌恶的人时,邪恶怪僻的人就逐渐消失,因此天下安定太平,百姓和睦团结。到了三代衰落时候,君主行为沉湎于简单平易,身心沉湎于安逸快乐,对自己顺从的人就喜欢他,对自己不顺从的人就厌恶他,所以当他彰明喜爱的人时,邪恶怪僻的人日益增多;当他彰明厌恶的人时,贤良的人就逐渐消失,结果是让百姓离心离德,让国家倾覆灭亡。国君您向前不借鉴圣王们兴起的经验,往后不考察懒惰君主衰亡的原因,臣下惧怕君主乱政的行为,官吏不敢抗争,结果必然是国家倾覆,宗庙危险。”齐景公说:“寡人不聪明,请允许我听从士师的意见。”于是国内的俸禄,被收回的很多。材料二:齐景公问晏婴说:“我想要听从先生您的意见搞好齐国的政治。”晏婴对他说:“我听说,国家必须配备好应有的官员,政治才可以搞好。”景公变了脸色说:“齐国虽小,凭什么(说)没有配备应有的官员呢?”晏子回答说:“这不是我上面回答的本意。从前,先王齐桓公每当身体懒散懈怠,词不达意时,就有隰朋帮助他;每当左右过失多,刑罚不适当,就有弦章帮助他;如果在内宫恣意放纵,左右感到害怕恐惧,就有东郭牙谏止他;田土不整治,人民不安定,就有宁戚帮助他;军官懈怠,士兵散漫,就有王子成父帮他整治;行动不符合道德仁义,信誉下降,品行有缺点,就有管仲帮助他。先王能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用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欠;因此,他的号令传达到很远的地方也不会有人违抗,对有罪的人用兵讨伐而不会遭受挫折;因此诸侯都前来朝贺他的盛德,天子也把祭肉赏赐给他。现在君王您的过失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告诉您,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