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揭傒斯《范先生诗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揭傒斯《范先生诗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揭傒斯《范先生诗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揭傒斯《范先生诗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训练:揭傒斯《范先生诗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范先生者,讳柠,字德机,临江清江人也。少家贫,力学,有文章,工诗,尤好为歌行。年三十馀,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见者皆敬异之,相语曰:“此必非卖卜者也。”已而为董中丞所知,召置馆下,命诸子弟皆受学焉。由是名动京师,遂荐为左卫教授,迁输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浦城杨载仲弘、蜀郡虞集伯生齐名,而余亦与之游。伯生尝评之曰:杨仲弘诗如百战健儿,范德机诗如唐临晋帖。以余为三日新妇,而自比汉庭老吏也。闻者皆大笑。余独谓范德机诗以为唐临晋帖终未逼真,今故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增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仿佛耳。晚尤工篆、隶,吴兴赵文敏公①曰:“范德机汉隶,我固当避之。”若其楷法,人亦罕及。其居官廉直,门下不受私谒。历佐海北、江西、闽海三宪府。三弃官养母,天下称之。尝一拜应奉翰林文字,而有闽海之命,不果行。至顺元年,年五十九卒。其诗道之传,庐陵杨中得其骨,郡人傅若金得其神,皆有盛名。其平生交友之善终始不变者,郡人熊也。杨中将刻其诗,命其子继文请序,为书其始末如此。呜呼,若德机者,可谓千载士矣!杨中字伯允,傅若金字与砺,熊辀字敬舆。诗凡若干卷。(节选自揭溪斯《范先生诗序》)材料二:持身廉正,莅官不可干以私,疏食水饮,泊如也。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近体诗尤工,蔼然忠臣、孝子之情,如杜子美。又善大小篆、汉晋隶书。金溪士危素慕其风,数从游处。未终前两月,往哭其母,时疾已剧,尫赢骨立,谓素曰:“世道之卑、士气之陋甚矣,子其勉诸!吾殆将死。”已而果然。(节选自吴澄《范亨父墓志铭》)【注】①越文敏公:越孟频,元代大书画家。“文敏”为共溢号。②至順:元文宗年号宁宗沿用不改。③亨父:范梈一字亨父。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又如空山A道B者C辟D谷学仙E瘦骨崚G神气H自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指向北,与《鸿门宴》中“若人前为寿”的“前”用法相同。B.教授,指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官员,与现在的“教授”含义不同。C.果,指实现,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中的“果”词义相同。D.士气,指读书人的气节,与“士气不振”中的“士气”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柠出身贫寒,但能努力学习,诗文都写得很好。三十余岁时离开家乡到京城,在集市上算卦,见到的人都敬重他,认为他不是江湖术士。B.范柠在京城知名后,被人推荐人仕为官。他清廉正直,曾经在三处宪府中担任僚属。为奉养母亲,多次自动解职去官,受到天下人的称赞。C.虞集曾点评四人之诗,认为范柠的诗如唐人临摹晋人字帖。揭溪斯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改用一系列比喻,对范诗的特点作出了准确的描述。D.危素仰慕范的风范,多次与他交游。范柠去世前两月,病势已很沉重,自知恐不久于人世,还为世风的卑下而担忧,勉励危素奋发图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已而为董中丞所知,召置馆下,命诸子弟皆受学焉。译文:(2)持身廉正,莅官不可干以私,疏食水饮,泊如也。译文:14.范为何被称作“千载士”?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其原因。(3分)【答案解析】10.CEG【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题思路】原文标点为: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大意为:又如空山道人,不食五谷以求成仙,瘦骨嶙峋,神气自若。“道者”是一个词,指道士、道人,“空山”为其定语。“辟谷”是一个词,指不吃五谷,是道士学仙的一种修炼方法。“崚嶒”指骨节显露,多形容人体瘦削。“神气自若”是一个成语。故应在“者”“仙”“嶒”后断开。【评分标准】每涂对一处给1分,共3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1.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化常识及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题思路】A项,第一个“北”是方位名词作状语,第二个“北”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指“上前"因此二者用法不相同。B项,表述正确。C项,两个“果”都指“实现”。D项,“士气不振”中的“士气”指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勇气,与文中加点的“士气”意思不相同。【评分标准】选对得满分3分。12.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C项,“对范诗的特点作出了准确的描述”错。原文“差可仿佛耳”只是揭溪斯对自己一系列比喻的评价,不能认为这就是“准确的描述”,而认为虞集的比喻是不准确的描述。再者,揭溪斯也只是认为虞集的比喻“终未逼真”,即还不够贴切,并没有完全否定它。【评分标准】选对得满分3分。13.(1)不久受到董中丞的知遇,将他请到家馆中,让子侄辈都跟从他学习。(2)(范梈)立身清廉公正,任官时(别人)无法因私事而干谒,生活俭朴,恬静淡泊。【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题思路】(1)为……所:表被动,翻译时可以灵活处理。受学:从师学习。(2)干:干谒。泊如:恬静淡泊,恬淡无欲的样子。【评分标准】第(1)题,“为……所”“受学”各1分,句意2分,共4分。第(2)题,“于”“泊如”各1分,句意2分,共4分。14.①在文学方面,诗文兼善,成就极高。②在书法方面,擅长多种书体,造诣精深。③在为官方面,清廉正直,不徇私情。④在为人方面,孝顺母亲,笃于友谊。【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才能、品性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题思路】首先,学生应读懂“千载士”的含意,认识到这是对范梈的高度评价;其次,应结合全文,找到范梈被称作“千载士”的多种理由。范椁之所以被称作“千载士”,不仅有才能卓越方面的原因,更有德行过人方面的原因。从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在文学、书法、为官、为人等方面,范梈都足以被称作“千载士”而无愧,学生只要对以上原因分条概括即可。【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范先生讳梈,字德机,是临江路清江县人。从小家中贫穷,努力学习,工于诗文,尤其喜好创作歌行。三十余岁时,离开家乡到北方游历,在大都(北京)集市上算卦。看见的人都敬重他,相互谈说道:“这人定非江湖术士。”不久受到董中丞的知遇,将他请到家馆中,让子侄辈都跟从他学习。由此名震京城,于是又被推荐为左卫教授,升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浦城杨载(字仲弘)、蜀郡虞集(字伯生)齐名,而我也与他相交游。伯生曾评论说:杨仲弘的诗如身经百战的健儿,范德机的诗如唐人临摹晋帖。而将我的诗比作过门才三天的新妇,将自己的诗比作汉庭老吏。(明胡应麟《诗薮》解释虞集此语曰:“百战健儿,悍而苍也。三日新妇,鲜而丽也。唐临晋帖,近而肖也。汉法令师,刻而深也。”)听说的人都大笑。我却认为将范德机的诗比作唐人临摹晋帖,终究不能逼真,因此现在改评为:范德机的诗有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没有迹象。又如空山道人,不食五谷以求成仙,瘦骨嶙峋,神气自若。又如雄鹰从野地掠过,孤鹤呼唤着同伴,四顾阒无人迹,天空一碧万里。(这些比喻)大概比较近似。晚年尤其擅长篆书、隶书,湖州赵文敏公说:“范德机的汉隶(汉代通行的隶书),我确实应当退避三舍。”至于他的楷书笔法,别人也很少比得上。德机为官廉洁正直,家中没有客人因私事而干求请托。历任海北、江西、闽海三地行御史台属官。三次弃官不做,回家奉养母亲,天下人都称赞他。曾经授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院属官),却又受命前往闽海,因此未(到朝廷)任职。至顺元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他的诗道传人中,庐陵人杨中学到了他的骨格,同郡人傅若金学到了他的神髓,两人都有很高的声望。德机平生友谊始终不渝的好友,是同郡人熊辀。杨中将要刻印老师的诗集,命他的儿子继文请求我作序,(我于是)替他记叙了德机的生平。唉,像德机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名传千载之士了!杨中字伯允,傅若金字与砺,熊辀字敬舆。(德机)的诗集一共若干卷。材料二:(范梈)立身清廉公正,任官时(别人)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