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课件:透镜及其应用_第1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课件:透镜及其应用_第2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课件:透镜及其应用_第3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课件:透镜及其应用_第4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课件:透镜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特训透镜及其应用类型一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焦距是10cm,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35cm,所成清晰像

的性质是(

D

)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C.等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D12345678910112.(2023·绍兴诸暨期中)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

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类似于选项中的(

D

)A.

B.(第2题)

DC.

D.12345678910113.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

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

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

地面上的影子

⁠,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了。小明

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和凸透镜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如图甲所示,

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cm。最短

10.0

1234567891011(2)

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时,光屏上呈现烛焰倒立、

⁠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

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

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缩小

35.0cm

1234567891011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

在白色不透明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10.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第4题)(1)

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

⁠。同一高度

1234567891011(2)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处,她将光源移至15.0cm刻度线

处,移动光屏,得到倒立、放大的

⁠像。(3)

将光源放在30.0cm刻度线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

光具座的零刻度线处,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再用遮光罩将

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填字母)。

A. B.

C.

D.实

D

(第4题)1234567891011类型二

放大镜和照相机5.(2023·宁波慈溪模拟)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

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第5题)D123456789101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至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

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

C

)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C12345678910117.(2022·红河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

个点,F为焦点。下列成像原理与物体在图中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对应

正确的是(

C

)A.放大镜使用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B.电影放映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第7题)C12345678910118.(2022·新乡卫辉期中)如图所示为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

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在自带光源的照射下,人体内部器官会成倒立、

⁠的实像,

再通过电信号传播出来;检查时,想要增大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

镜细管顶端

(填“接近”或“远离”)患处。(第8题)凸透

缩小

远离

1234567891011类型三

眼睛

视力缺陷与矫正9.(2023·烟台)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

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所戴眼镜的度数越高B123456789101110.★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正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距离一般不小于10cm)时,

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第10题)A123456789101111.(2023·宝鸡陈仓期中)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25cm,

当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为合适。如图所示为人眼与鱼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通过观

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的更加凸一些,如果人眼的晶状

体像鱼眼这样,那么观察远处物体时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