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四中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四中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四中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四中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四中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四中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一、积累运用。(29分)1.(10分)默写古诗文。(1)微君之躬,?(2),悠悠我思。(3)《子衿》中写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特别漫长,由此来表达对恋人深切思念的是:,!(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就算在天涯海角也还是像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是:,。(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7)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2.(2分)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3.(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wòxuán着的事情。(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bàn,容不得闭塞。(3)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dàimàn。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行文至此,作者终于大彻大悟,“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真正进入了忘却自我、超越功利的自由自在的境界。 B.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C.他们在上海滩风云变幻的时局中为了保护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上演了一场革命志士与敌人之间惊心动魄的较量。 D.这起贪污案分布范围之广、团伙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5.(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文学作品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表达作品主题。 B.文化品格是中国戏曲诸剧种在千百年的孕育、发展、变进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是当前戏曲类非遗保护的中心内容。 C.学习《回延安》一诗,使我了解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D.安塞腰鼓是产生于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种,被称为“天下第一鼓”。6.(4分)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①《竹里馆》中的“竹”②《饮酒》(其五)中的“菊”③《蒹葭》中的“蒹葭”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选择,植物的自语:,。选择,植物的自语:,。7.(6分)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下面小题。ㅤㅤ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2)班长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①②③④(3)学完《<诗经>二首》以后,我们知道《诗经》又被称为,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二、阅读。(41分)8.(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ㅤㅤ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ㅤㅤ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ㅤㅤ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ㅤ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遂迷,不复得路。ㅤ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缘溪行②便要还家③处处志之(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乙】ㅤㅤ有法朗①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②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容色端丽。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③。筑长城,因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不复至人间。”遂留僧。【注释】①法朗:一个和尚的名字。②赍(jī):怀着,带着。蒙恬:秦朝将领,监修长城、直道。(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遂寻洞入/遂与外人间隔B.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C.容人出入/容色端丽D.渔人甚异之/日新月异(4)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5)【甲】【乙】两文在表现主题上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两文的主题有何相同点?9.(10分)材料一:人们对“吃撑了”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又该长肉了”。摄入过多食物,多余的能量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沉积,久而久之肯定会造成肥胖。吃太饱带来的问题远不止体重的变化。肥胖已被太多的研究证实是引发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胆囊炎),人体对食欲的调控机制也会慢慢失灵,从而陷入越吃越胖、越胖越吃的恶性循环。“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话告诉我们,吃得过饱的直接危害是胃肠道。人的消化系统需要定时休养,下顿的食物又填充进来,就会令消化系统负荷过重。现代人常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果胃总是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很难得到修复,容易引发胃糜烂、胃溃疡、胰腺炎、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增加胃癌、肠癌的患病风险。(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材料二:两千多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过“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英国伦敦大学健康与老龄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小鼠的食量减少40%,在狗和与人类享有60%共同基因的果蝇等动物身上,科学家们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主导该研究的皮蓬博士表示:“按照该比例推算,可延长20年的寿命。”吃得少能延缓衰老。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血管衰老的研究,发现在食物摄入量较低时,人体可产生一种被称为β﹣羟丁酸的分子,可以减缓血管系统的细胞老化。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胃部产生的胃饥饿激素能刺激脑细胞分裂和扩增,防止脑细胞老化。这意味着该激素或可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物。德国研究人员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少食会使人体胰岛素水平下降、炎症减少,进而促进大脑细胞生长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实验结果大都指向一个结论:适度饥饿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而且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神经元退变等疾病相当有效。(选自顾奎琴《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有删改)材料三:民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现代科学也证明吃七分饱就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并且长期坚持七分饱,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怎样做到“七分饱”呢?按时吃饭。想要控制饭量,一定要保证按时吃饭,一般两餐间隔4~6小时。如果饿得眼冒金星才吃饭,很容易就吃超量了。细细咀嚼。一口饭最好咀嚼20次以上,老年人则应咀嚼30到50次,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又可以保护胃部黏膜。先素后荤。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先吃蔬菜,主食尽量多选一些粗粮杂豆,这些食物的热量低但是饱腹感却很强,你吃下去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饿了吃点粗粮。粗粮,能让人放慢进食速度,有利于感受饱腹感(选自吴铭《七分饱究竟是什么感觉》,有删改)(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吃得过饱,多余的能量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沉积,这样肯定会造成肥胖。B.适度饥饿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而且对预防多种疾病相当有效。C.现代科学证明,民间“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D.如果经常吃得过饱,身体的消化系统就不能定时休养,不能正常工作。(2)材料二第2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加点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想要控制饭量,一定要保证按时吃饭,一般两餐间隔4~6小时。(4)小明的妈妈在吃饭时总要他吃快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知识,说说你准备怎样劝说她。10.(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烟火吕峰①自我有了记忆,母亲就与灶台、与烟火联系在了一起。灶台是乡村生活的恒久风景,它和那些粗糙干裂的手掌、那些因烟熏火燎而迎风流泪的眼睛,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常四季。有了灶台就有了安宁和温饱,就有了繁衍和生存。②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灶台,里面镶嵌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母亲忙碌之时,在墙壁上晃来晃去。她在灶前煮东西的时候,便把我放在厨房门口的一张小小的矮凳上。我坐在那儿,看灶下熊熊的火,把整间厨房照得通红,母子俩都没有说话,只有食物的香味③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辛,母亲总是想尽方法改善生活。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无非是在玉米饼中加点白菜或绿豆做成的馅儿,蒸个花卷。母亲每每为了哄我多吃一些,便带我做一些小游戏。现在回想起来,而留在记忆深处的则是那缭绕在灶台前没法割舍的浓浓亲情。④那时候,村里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一个灶间,有一个烟囱通向屋顶。每当在野外割草或是放学回来,就会看见田埂上很多荷锄归来的人们朝着各自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对于孩童们来说,也熟悉每一个烟囱、每一道炊烟。透过炊烟,我们可以知道是谁家的母亲在做饭,我们可以亲吻四处飘逸的饭香,咂巴着口水;透过炊烟,我们还可以懂得父亲的汗水怎样瘦了自己的筋骨,是乡情浓聚成的一道优美独特的风景线,也是乡亲们生活的希冀和灵魂。⑤在我看来,烟火的味道也就是母亲的味道,它是母性的,维系着整个村庄,也承载着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所以,有人家就有灶台,有灶台就有喜怒哀乐里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烟火,一份满足。⑥一天天一年年,日子就在灶台前母亲的忙碌身影中流走了,我也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母亲却怎么也不愿意离走她居住的老屋。每次去看她,她总是蹲在厨房的灶台前,火势不够猛,她便用一根长长的吹管,火星子在灶下狂乱地飞舞。⑦火势够猛后,母亲便在灶台上以亲情为味精,为她的儿子、儿媳与孙儿做丰盛的饭食。厨房狭小而局促,我常常被烟气呛得呼吸困难。可是在烟气缭绕中掌勺的母亲那张汗水淋漓的脸上,总是隐隐地含着笑意。⑧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也是独一无二的味道。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母亲做的饭,那就是在生活这条路上,我会很知足地工作着、生活着、爱着,会让一切都简单、平和、从容。(选自《当代作家》)(1)“烟火”陪伴着母亲经历了两个阶段。请分阶段概括母亲为“我(我们)”所做的事。(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可是在烟气缭绕中掌勺的母亲那张汗水淋漓的脸上,总是隐隐地含着笑意。(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②我会很知足地工作着、生活着、爱着,不会再有饥饿感。(“不会再有饥饿感”的原因是什么?)(3)朗读“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也是独一无二的味道”时,至少有两个地方要重读(4)阅读全文思考:时光在不断流逝,烟火给“我”和乡亲的,除了亲情之外(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日子就在灶台前母亲的忙碌身影中流走了,我也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背井离乡。可是(吕峰《烟火》)【乙】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尤喜纺棉。”(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请根据文段归纳中华民族母亲的崇高品质,并结合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写一段感言。三、作文。(50分)11.(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请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四中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运用。(29分)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胡为乎泥中(注意“胡”的书写)(2)青青子佩(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溯洄从之道阻且长(7)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注意“钓”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分析】《蒹葭》运用赋、比、兴的写作方法,在反复铺陈、一咏三叹中表达出诗人对“伊人”的美好向往、执着追求而不得的惆怅。【解答】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作用。这三句诗都是景物描写,意思分别是:深秋的芦苇真茂盛;一片芦苇很茂盛;一片芦苇很茂盛。从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暗写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伊人”的时间之长。同时利用芦苇、霜露,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答案:点明季节和时间,渲染冷清,表达了主人公追求的艰辛和求而不得的怅惘心情。【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3.【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答案:(1)斡旋(2)羁绊(3)怠慢【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C.使用正确;D.使用有误,叹为观止:意为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该成语属于褒贬误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5.【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解答】AB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6.【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此题一方面要了解该诗的内容和该种植物的特点、寓意;另一方面要注意是“植物的自语”,应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仿照示例进行拟写即可。【解答】答案:示例一:竹。我的幽深;一如诗人你淡泊。示例二:蒹葭。我“苍苍”的样子。示例三:菊。我生长东篱之下?【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7.【分析】(1)本题考查造字法。ABD.正确;C.有误,“江”“河”是转形声文字。故选:C。(2)本题考查象形字对应的现代汉字。图①画的是太阳的形状,故①为“日”字。②画的是月亮的,故②为“月”字。③画的是山的形状,故③为“山”字;④画的是乌龟的形状,故④为“龟”字。(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解答】答案:(1)C(2)①日②月③山④龟(3)诗三百赋比兴【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汉字的演变、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二、阅读。(41分)8.【分析】参考译文:(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乙)有个叫法朗的和尚,逃进雁门山深处。雁门山深涧当中有个石洞,能容人出入。法朗就多带干粮,想要住在这座山里,于是他就寻找洞口进去了。走了几百步之后,那里渐渐空阔了,到了平地,踏过流水,渡到另一岸,那里太阳、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路,来到一个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容颜端庄秀丽。法朗就问她们:“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女人说:“我们本来是秦时人,跟随蒙恬修筑长城,因为忍受不了修长城的苦痛,就逃到了这里。最开始吃草根,所以能够不死。(我们)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年岁,也没有再到人间。”于是她们就把法朗留了下来。【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句意:沿着溪水划船而行。缘:沿着。②句意: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要:同“邀”。③句意:处处都做了记号。志:做记号。(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注意重点字词①重点词:平,平坦。旷,宽阔,房屋,整齐的样子。属,类,房舍整整齐齐,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②重点词:何,什么。世。乃,竟然,更不必说,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相同。B.不同。C.不同。D.不同。故选:A。(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断句。本句句意:走了几百步之后,到了平地,渡到另一岸、月亮都很明亮,“日月甚明”是看到的景象。(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主题比较。由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美池。阡陌交通。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和乙文“数百步渐阔,涉流水,日月甚明,至草屋中有妇人,两文都运用虚构和想象的写作手法。由甲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因不胜其弊。初食草根。此来亦不知年岁,也表达了对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向往。答案:(1)①沿着,顺着。②同“邀”,邀请。③做记号。(2)①(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②(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3)A(4)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5)都运用了虚构和想象的写作手法。都表达了对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向往。【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9.【分析】本题是关于“吃饭”的主题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判断能力,第二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能力,第三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理解能力,第四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解答】(1)A.有误,“这样肯定会造成肥胖”与材料一中的“多余的能量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沉积。BCD.正确。故选:A。(2)材料二中,“英国伦敦大学健康与老龄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血管衰老的研究”等内容提示这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有说服力,令人信服。(3)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态度“不能删去”,然后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最后强调词语的表达作用。(4)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细细咀嚼。一口饭最好咀嚼20次以上,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又可以保护胃部黏膜”等内容以及生活中的积累进行劝说。答案:(1)A(2)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通过列举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的事例,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有说服力,令人信服。(3)不能删去。“一般”强调通常情况下。如果去掉这个词,太绝对了,不严密了。(4)示例:阿姨你好!吃饭细嚼慢咽,有利于保护胃肠道,从而激发脑神经的活动。吃饭时细嚼慢咽会对身体带来很多好处。【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10.【分析】文章主要讲了“母亲与灶台”密不可分,以及“烟火”陪伴母亲的两个阶段,写出了母亲为家人做饭而感到幸福的心理,表达了母亲对家人的爱。【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括。通读全文可知。第②③段叙述“我”小时候,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在玉米饼中加点白菜或绿豆做成的馅儿,蒸个花卷”,“每次去看她,默默地给我们做饭做菜”。(2)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赏析与理解。①“那张汗水淋漓的脸”是外貌描写,表现了母亲的忙碌,表现了母亲为家人做饭而感到幸福的心理。②“不会再有饥饿感”的直接原因就是母亲做的饭食使“我”充饥,即使在生活艰难的时候也想尽办法改善生活。根据句子“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会萌生一种自信,那就是在生活这条路上、生活着,不会再有饥饿感、平和,“不会再有饥饿感”还因为母亲做的饭菜充满爱意和幸福,让“我”在生活这条路上从容而平和地行走。(3)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赏析与理解。阅读句子可知,共同强调了母亲的烟火与其他烟火的不同,为后文作铺垫,我会萌生一种自信,故这两处需重读。(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赏析。本题可结合第④段最后一句话“灶台和烟火就是乡下人的日子,也是乡亲们的生活的希冀和灵魂”,有村庄就有人家,有灶台就有喜怒哀乐里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烟火。一份满足”以及第⑧段中“我”的抒情与感慨概括出答案:烟火是乡村生活的独特风景,承载着乡亲们的努力和希望,使他们获得了自信、平和。(5)本题考查归纳人物品质及写感言。第一问:由甲段文字中的“母亲的忙碌身影”“不愿意离开她居住的老屋”,母亲的品质是热爱劳动,而疼爱家人则更是母亲们的崇高品质,要注意观点鲜明,同时要注意感情真挚、教益等。答案:(1)“我”小时候,生活艰苦;“我”成家后回去看母亲,默默地给“我们”做丰盛的饭食。(2)①这句话运用外貌和神态描写,描绘出母亲忙碌而幸福的形象。②物质上: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