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1.了解庄子生平、文章创作背景及与《南华经》有关的常识。2.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3.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感受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艺。4.把握“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5.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遵循规律的精神。学习目标导入
清·龚自珍《明良论四》:“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
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最耀眼的星座之一。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走进庄子名
,
时期
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
并称为“
”。
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
来说明道理。庄子:《庄子》:《庄子》共33篇内篇(7)为庄周所作。外篇(15)杂篇(11)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周战国宋老子老庄奇譬诡喻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道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一切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这种思想无疑是消极的。《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庄子》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据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庄子》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学派”。生活贫苦,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其著作《庄子》现存33篇,多寓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生平思想著作风格清静无为(天道无为、无为而治)庄周梦蝶濠梁观鱼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视权贵如腐鼠
宁做自由之龟无用之用材与非材与时俱化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顺化生死鼓盆而歌,送妻升遐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运斤成风
目无全牛呆若木鸡与庄子有关的成语、名句、典故《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庄周梦蝶”。庄周梦蝶,梦见的是自然中的生灵而非他物,在梦中,庄周与蝴蝶化为一体,由此可见,庄周在内心深处还是非常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并且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庄子深谙自己生活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与自然是不可相分的。在庄子的思想中,天、地、人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统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的,但是由于各种制度束缚了人的天性,使人不能顺其自然本性发展,因此要打破种种限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说:“鲦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曳尾于涂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曳尾于涂
译文: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去事先联系请他(做官),说:“想用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yuān〕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视权贵如腐鼠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yuān〕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视权贵如腐鼠
译文:惠施在梁国作宰相,庄子想去见见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呢。”惠子很慌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庄子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从南海飞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这时,有只猫头鹰刚抓到一只腐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抬头看着鹓雏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相位来吓我吗?”
蜗角之争惠子见戴晋人(于魏君)。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tǎng)然若有亡也。
惠施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荐了戴晋人。戴晋人对魏惠王说:“有一种叫作蜗牛的东西,君王知道吗?”魏惠王说:“知道。”戴晋人说:“有在蜗牛的左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触氏;有在蜗牛的右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蛮氏。两国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他们追赶败兵,十五天才能够返回来。”魏惠王说:“哈!这大概是谎话吧?”戴晋人说“我愿意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依君王的意思说,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没有穷尽呢?”魏惠王说:“没有穷尽。”戴晋人说:“如果把心神遨游无尽的境域之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就感到似有似无的一样,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魏惠王说:“知道。”戴晋人说:“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有没有分别呢?”魏惠王说:“没有分别。”戴晋人走后,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蜗角之争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春秋冬夏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jiàojiào)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春秋冬夏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jiàojiào)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鼓盆而歌
译:庄子妻子死,惠子吊唁,庄子像簸箕一样坐着敲打瓦盆唱歌。惠子说:“你跟妻子生活,她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不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盆唱歌,不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对。她刚死时,我怎能不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没有生命,不只是没有生命,本来就不曾有形体,不只是不曾有形体而原本就不曾有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变化而有元气,元气变化而有形体,形体变化而有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人安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通晓天命,所以停止哭泣。”
反对厚葬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对厚葬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译文: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厚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遗体。”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无情的揭露现实,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二、向往自由。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庄子思想
《庄子》
——中国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第一名著《庄子》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评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
庄子这位“天仙才子”,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
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抗。
面对春秋战国的纷乱社会,孔孟以“仁政理想”,主张“养民”“教民”,希望重建一个黎民不饥不寒、明孝悌、知礼仪的理想社会。儒家关心的是形而下的现实问题,更像粮店,帮助人们解决温饱等实际问题。道家所关心的,则是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自我保全的问题。所以道家更像药店,帮助人们解决精神困扰,帮助人们守护心灵净土。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药店,探寻一下庄子给世人开了一副怎样的养生秘方?南怀瑾先生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庄子》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庖,厨师。丁,人名。解,分解、分割古汉语中的一种人物称谓法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称呼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以“职业+名”的方式。师襄:就是名叫襄的乐师。师旷:就是名叫旷的乐师。弈秋:就是名叫秋的围棋高手。优孟:就是名叫孟的优伶。匠石:就是名叫石的匠人。医和:就是名叫和的医生。
《周礼》中专设有“庖人”一职,“庖人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在先秦时期,牛是非常尊贵的祭品以及礼品,人们非常看重牛,解牛这一举措也并非寻常,牛通常用于祭天、祭地、祭宗庙、王飨xiǎng等祭祀活动中。解牛之礼一、读准字音:朗读课文二、读熟课文:速读比赛,定时达标
45秒优秀,60秒及格三、读懂课文:(1)庖丁是怎样解牛的?包含了几重境界?(2)“庖丁解牛”对人生有怎样的启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
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
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
“善哉!技盖至此乎?”给、替响合乎节拍翻译: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所”字结构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很好“盍”,怎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动作:(2)声音:(3)节奏:手触,肩倚,足履,膝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舞蹈化)(音乐化)正面描写技艺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侧面描写:文惠君的评价问题探究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
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
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放下超过起初不曾凭、用精神翻译: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于天然结构空隙顺着空依照本来的结构未曾尝试名作状,每年一般磨出磨刀石翻译: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宾语前置标志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本段中庖丁将良庖、族庖和自己的用刀方法作了比较,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良庖岁更刀”割“族庖月更刀”折“臣之刀十九年”解反衬。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解牛要悟“道”、循“道”而行的重要,切忌不懂规律地固执莽撞,都是先果后因。问题探究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
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间隙形作名,厚度很宽绰的样子刀刃的运转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省略之省略于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通“缮”,擦拭“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目有全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游刃有余(不懂规律,技术一般)(认识规律,技术高超)(运用规律,哲理阶段)不懈实践、专心致志、尊重规律、运用规律这段答话层次分明,其总领性的句子是哪一句?庖丁所谈的解牛之道包含了有哪三重境界?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这段答话层次分明,其总领性的句子是哪一句?庖丁所谈的解牛之道包含了有哪三重境界?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关于“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第一境界目有全牛(不懂规律)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第二境界目无全牛(懂得规律)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第三境界游刃有余(运用规律)至高境界角度原文解牛之道解牛理念解牛方法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解牛理念、解牛方法和解牛态度的原句,并说出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怵然为戒,视为迟,行为止。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顺应自然、避实就虚小心谨慎、心怀敬畏问题探究本段中是如何描写庖丁的“游刃有余”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写其小心翼翼、高度警惕的专注态度;每至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写出庖丁观察的谨慎细致、遇难时的从容淡定、一丝不苟。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则从动刀之结果来写出庖丁解牛的熟练、轻松。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则刻画了庖丁解牛的驾轻就熟、怡然自得之神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则写出庖丁的收敛锋芒、低调做人的特点。善刀而藏之神态动作心理对上文说理部分的补充说明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翻译: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养生的道理懂得,得到思考: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解牛之道养生之道喻体喻体特点本体本体特点牛社会刀人解牛处世筋骨交错十九年若新保全、长生关系错综复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应规律批大郤:避开硬骨避开尖锐矛盾导大窾:顺着空隙随俗沉浮,游刃有余“养生之道”: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顺应自然,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从而达到本性无伤,天年尽享。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用____的复杂结构来比喻_____,用___来比喻___。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解牛一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牛体社会刀人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拓展思考参考一:
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于丹《庄子心得》
参考二: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一定的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庄子的思想主要教人们怎么独善其身。然而人处于社会,拥有社会属性,要求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庄子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处世哲学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如果人人如庄周,只想梦蝶,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总言之,庄子的思想可独善其身,但不可治国,平天下!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却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拓展思考
参考三:消极方面:“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里的一则寓言。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积极方面: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臣以神遇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以无厚入有间——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善刀而藏之——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抓住本质,用心处事顺其自然,不强求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己之利攻彼之弊不莽撞,谨慎行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依理谨行藏锋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哪些“人生之道”呢?主旨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的场面庖丁技术高超的原因养生之道解牛动作:视觉
声音:听觉
解牛境界:三层解牛理念:顺应生理结构解牛方法:找准关键
解牛态度:谨慎、专心。依理慎行藏锋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儒家的回应: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道家的回应: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庖丁解牛》的内容层次解牛场面(表现技艺高超)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庖丁谈解牛之道:(亦即养生之道)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总说)解牛的三个境界:所见无非全牛,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必由之路)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关键)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态度)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结果)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庖丁解牛》现实意义:
庖丁解牛,为什么能如此轻松简单?就是因为掌握“道”。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并且反复实践,向庖丁一样,不停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通假字通“响”通“盍”,何、怎么通“缮”,擦拭“岁”“月”,名词做状语词类活用“厚”形容词做名词,厚度“向”:
“盖”:
“善”:
(1)“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2)以无厚入有间一词多义“善哉”“善刀而藏之” “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善:族: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通“缮”,修治,擦拭众,一般的(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特殊句式倒装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于硎新发,状语后置)省略句:如土委(于)地 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判断句: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也”表判断)臣所好者道也。(“……者……也”表判断)“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前是动词:处理;后一个介词:因为)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乎”字的用法和意义技盍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进乎技矣(相当于“于”,介词,引入动作对象)依乎天理(相当于“于”,介词,引入动作对象)而况大軱乎(疑问语气词: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然”字的用法和意义砉然向然(都是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因其固然(名词词尾,……的样子)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1.下列各句全都属于庖丁解牛技术高超原因的一项是(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②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③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⑤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⑥为之四顾,为之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十一销售全攻略
- 江苏省南京溧水区四校联考2025年中考猜题卷: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禹城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最后一卷初三生物试题练习卷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育英外校2025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初三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古代汉语专题(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金昌市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辽宁师大学附中2025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莒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四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单元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马拉松体检表
- 利巴韦林注射液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 高中音乐 鉴赏 第五单元《诗乐相彰》第九节 独唱曲 课件
- 恒强文字多纱嘴组设定
- 外科护理学练习题库判断题及答案
- 第六章 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 八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件中图版
- 中国银行核心系统总体介绍
- 环网柜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 幼儿园儿童幼儿成长档案可爱模板
- 公积金提取单身声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