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人口迁徙古代:印欧人、亚欧游牧民族迁徙近代:美洲族群变化、大洋洲人口结构改变、华工出国现代: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难民问题区域文化形成、文化交融新族群形成、文化重建移民社会多元文化、文化认同民族大迁徙殖民扩张经济全球化表现(史事)原因影响文化认同思维导图单元导读人口迁徙推动文化交融与认同古代近代(15、16C--20C初)现代(1945年以来)表现特点:范围:规模:方向:方式:主因影响古代近代(15、16C--20C初)现代(1945年以来)表现印欧人迁徙匈奴内迁,北民南迁,日耳曼人扩张阿拉伯人扩张美洲:印第安人死亡
黑奴贸易
欧洲人来到美洲
华工大洋洲:英殖民者到来
原住民到来,华工二战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20C70、80S:非洲流入中东亚非流入日本等新兴工业国家20C90S:东欧流入西欧、北美特点:范围:规模:方向:方式:亚欧民族迁徙游牧向农耕文明被迫跨区域人口转移宗主国向殖民地向殖民地被迫全球性个人移民发达国家向落后地区到落后地区向发达国家自愿主因好战;受农耕文明吸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影响积极:人口迁徙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融,文化认同,区域文明的形成发展,多元文化并存消极:给当地文化带来文化洗劫,中断原有文化的发展课标重点印欧人亚欧时间BC2千纪——BC前6世纪公元2世纪——AC8世纪方向西南赫梯人东南波斯人南希腊人东南印度亚洲:匈奴内迁,北民南迁,亚洲:阿拉伯人扩张区域文化西亚文明波斯帝国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文明的融合与认同赫梯帝国,入侵两河流域与埃及争霸统一;与希腊文明交流西方文明的源头把马、铁带到印度;种姓制度、佛教对东南亚产生影响促进民族大交融,丰富中华文化,阿拉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重点一:古代人类的迁徙推动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1、近代导致美洲、大洋洲族群变化的原因:①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②欧洲殖民者屠杀、奴役以及传染病,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③黑奴贸易④工业革命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原料、市场⑤19世纪初英美开始禁止奴隶贸易,西方殖民者开始招募、拐掠华工2、殖民扩张、人口迁徙的影响:重点二:近代殖民活动带来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推动文化交融与认同①打断美洲、大洋洲文化发展进程,土著文化受到破坏。②出现新的族群,形成新的美洲文化、大洋洲文化。但一定程度上保留各个族群各具特色的文化,使美洲文化大洋洲文化更加多元化,③促进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融。1、二战后人口迁徙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2、如何看待多元文化?特点:①方向:主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全球性流动;②分布:人口迁移分布不均衡③结构:从体力劳动向知识精英转移④规模: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加;原因: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人口迁徙促使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多元文化、交流碰撞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现象;接受同一价值认同;尊重文化差异多元;增强文化自信概念解读人口迁徙: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阶段/内容方向主体原因二战前欧洲人口流出难民种族迫害,战争二战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体力劳动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流入中东亚非流入日本等新兴工业国家知识精英新兴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
重点三:现代社会的移民项目\国家美国新加坡国家性质移民国家移民城市国家移民原因随着殖民扩张,
发展。①苏伊士运河的通航;②东南亚地区
的发展。移民来源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
正常发展,并吸收
、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移民。主要是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
,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印度裔移民。文化特点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以为主流。人口构成复杂;多元文化
。华裔移民印第安文化欧洲文化经济全球化经济非洲和谐共处重点四: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1.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品质商品房预售协议合同范本解读
- 2025版天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接XX学校教学楼及宿舍楼工程合同
- 2025版通信网络优化通信劳务分包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全新民间借款合同利息计算及下载服务
- 2025版泰和泰大豆短量合同审查与诉讼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猪屠宰与屠宰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多人持股企业股权转让及后续分红权益分配合同
- 2025标准私人别墅购置合同
- 2025版金融创新产品融资咨询与居间服务协议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股份投资与运营管理协议
- 临时用水施工专项方案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720全景照片制作方案及发布流程
- 工作责任心主题培训ppt课件(PPT 26页)
- 除尘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54页)ppt课件
- 完整解读新版《英语》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 《国际商务(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 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