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湖南省株洲市2024届中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全卷共两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 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3.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4.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5.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6.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A.原始农业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 D.中央集权确立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南宋的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8.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9.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下图)。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该银盒反映了当时(

A.中外交流的现象 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宦官专权的局面 D.儒家学说的兴盛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次“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1.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A.齐桓公成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统一大业 D.夏朝巩固统治1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3.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话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请回答(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中国领土达到多少?(4)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14.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材料一: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开始出现。——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1998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已从最初的76个增加到132个,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加入了该组织……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材料三:困扰欧洲的难民危机和财政危机使英国人为自保而决定退出欧盟;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时为争取选民支持提出“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口号,一时间使“逆全球化”言论甚嚣尘上,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令人堪忧。——摘编自《人民日报》(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生物安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许多新问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请你简述理由。1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这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探究。时期概述问题探究总结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1)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2)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通过问题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总趋势。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出现了三百多年的统一,统一的规模超过秦汉时期。(3)隋炀帝时期,哪一伟大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4)唐太宗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促进论文民族的交融?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5)元朝时期,哪一新的民族开始形成?(6)明朝抗击倭寇、取得台州九捷的民族英雄是谁?(7)1684年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一已出土的遗址中,一共发现了十万多件石制器。石器种类很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制作石器的方法: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材料二: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这促进了私田的发展,牛耕逐渐普遍起来,同时为手工业提供锐利的工具。青铜器上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渡之精良,花纹之铸造,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水平很高。材料三:德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全民教育为德国培育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产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1)材料一所描述的遗址是哪一遗址?说说这一遗址使用的石器是什么时代?(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因素。结合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进步的主要表现。(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出德国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出一项该国的发明成果。(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详解】依据题干“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可知”尧舜禹“虽然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所代表的这个时代在考古学上已经证明是肯定存在的,由此说明历史学说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C项正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甲骨文开始,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项;题干并不是证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是说明远古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排除B项;夏朝建立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A【详解】根据材料“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表明农具促进农业生产,材料“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表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新兴阶级的出现,根据材料“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发展,这些都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A项正确;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改进的原因,排除C项;水利工程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根据材料“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表明庄园法庭对违法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理,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起到维护庄园秩序的作用,D项正确;“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不代表危及领主人身安全,排除A项;庄园法庭的审判不会扩大城市的自主权,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级的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4.A【详解】据题干“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A项正确;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年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民众的生活更加拮据,排除C项;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C【详解】根据题干“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准”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C项正确;“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指的是商朝,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的信息,排除AD项。故选C项。6.B【详解】根据材料“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表明这一时期出现了装饰的物品、手工艺品等,说明社会分化出现,B项正确;“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禅让制度是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7.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抗金收复了许多失地,维护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D项正确;人民尊敬岳飞不是因为他是民族英雄,而是岳飞称为著名的民族英雄的原因,即他坚持抗金,排除A项;被投降派杀害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体现的是岳飞治军严明,是他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8.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可知,中共的政治宣传工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A项;1928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后在不断的革命实践活动中逐渐丰富,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政治宣传工作推动了国民革命,未涉及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依据题干“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可知该银盒应受到了西亚波斯帝国文化的影响,这反映了当时中外交流的现象,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无从得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汉代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没有体现宦官专权,排除C项;依据题干可知,该银盒并没有体现出与儒家学说的关系,无从得出儒家学说兴盛,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根据题干“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三次在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B项正确;辛亥革命之后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1.C【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秦完成统一大业,C项正确;齐桓公成为霸主是在战国之前的春秋时期,排除A项;商鞅推行新法始于公元前356年,发生在都江堰修建之前,排除B项;都江堰修建是在战国时期,而此前夏朝已经消亡,排除D项。故选C项。12.B【详解】实物史料是前人活动的场所和人们使用过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B项正确;文献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排除A项;口述史料是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有录音为依据的文字形式,排除C项;图像史料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排除D项。故选B项。13.(1)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2)《南京条约》(3)150多万平方千米(4)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中英鸦片战争,当时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因此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中英鸦片战争;结果是清政府战败。(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因此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同西方列强的较量均以清政府屈辱求和、割地赔款而告终,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14.(1)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资产阶级对黄金白银的渴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2)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轮船、飞机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使人员、物资的流通更加便利;通讯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使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跨国公司的实力日益增强。(3)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危机最有力的武器;面对危机各国无法独善其身,世界各地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快捷,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趋势日趋增强等等。【解析】(1)根据材料“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得出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据材料“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得出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资产阶级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根据材料“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得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2)根据材料“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可从交通、通讯、互联网的发展进行阐述;根据材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得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材料“……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得出跨国公司的实力日益增强。(3)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系、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及世界各地之间联系、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趋势日趋增强等因素进行回答。15.(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大运河(4)开明繁荣民族政策(5)回族(6)戚继光(7)台湾府(8)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隋炀帝时期,修建了大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