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环己酮([」--1)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可在酸性溶液中用环己醇间接电解氧化法制备,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

B.a极电极反应式是2Cr-6e+14OH=Cr2O7+7H2O

C.b极发生氧化反应

D.理论上生成lmol环己酮时,有lmolH?生成

2、元素周期表中,锢(In)与铝同主族,与碘同周期。由此推断

A.In最外层有5个电子B.In的原子半径小于I

C.In(OH)3的碱性强于A1(OH)3D.In属于过渡元素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

A用铁罐贮存浓硝酸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

B食盐能腐蚀铝制容器A1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

C用(NHQ2S2O8蚀刻铜制线路板S2O8Z-的氧化性比CM+的强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Ca(ClO)2与CO2和H2O反应,生成的HC1O分解

A.AC.CD.D

4、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可以将废水中的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aO

a和《J

a极

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一段时间后b极区电解液的pH减小

C.H+由a极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b极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rCLe-=Cl+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Fe3O4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加热条件下金属单质在空气中均可表现出还原性

C.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均不是电解质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离子仅仅发生了定向移动

6、与氨碱法相比较,联合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NaCl利用率高B.设备少

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

7、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A.Ea为催化剂存在下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无催化剂时该反应的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Ea-E;

C.活化分子是能最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D.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使平衡不移动

8、下列图示(加热装置省略,其序号与选项的序号对应)的实验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纯净的氯气

KMnCh固体NaOH溶液

C.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lmL0.05moLLImLO.lmolL

溶液

Fe2(SO4)3溶液CuSOj

2mL5。oHOi溶液

D.实验室制备少量NO

9、香草醛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可通过如下方法合成。

OHOH

TOCH3

a一定条件

+CHCI3”-4

CHO

Iin(香草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I的分子式为C7H7O2

B.CHCb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物质I、ni(香草醛)互为同系物

D.香草醛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0、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同温同压下),

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2:1

11、工业制硝酸产生的尾气NOx可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x=1.5时,只生成NaNCh

B.2>x>1.5时,生成NaNCh和NaNCh

C.xV1.5时,需补充Ch

D.x=2时,只生成NaNO3

12、氢键是强极性键上的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且含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A.相同压强下H2O的沸点高于HF的沸点

B.一定条件下,NH3与BF3可以形成NHyBF3

C.羊毛制品水洗再晒干后变形

D.H2O和CH3coe氏的结构和极性并不相似,但两者能完全互溶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molCk与过量Fe粉反应生成FeCb,转移2NA个电子

B.常温常压下,O.lmol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3NA

C.ImolZn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NA

D.在反应KCIO4+8HCI=KC1+4CLT+4H2O中,每生成ImoICb转移的电子数为L75NA

14、苯氧乙醇在化妆品、护肤品、疫苗及药品中发挥着防腐剂的功用,其结构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苯氧乙醇的分子式为CsHioCh

B.苯氧乙醇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C.苯氧乙醇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也可以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D.分子式为C8H8。2,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能与饱和NaHCCh溶液反应的物质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具有强酸性

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16、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硫和氮的氧化物而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Kh溶液作为吸收剂对烟气可同时进行

脱硫、脱硝。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如下表。

离子22

SO4-SO3NO3NO2cr

c/(mol*L-1)8.35x10-46.87x10-61.5x10-41.2x10-53.4x1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NaCKh溶液脱硫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CIO2+2SO2=2SO4+Cr+4H

B.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

C.该反应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提高c(CF)和c(Na+),都加快了反应速率

D.硫的脱除率的计算式为8.35x10-4/(8.35x10-4+6.87x10-6)

1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L1moIL-1的NaHCCh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A

B.22.4L的CO2与过量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18、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锌碘单液流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T---------

MN

»

■步

健<

R林

4电

99

*子女株11

A.放电时B电极反应式为:L+2e-=2r

B.放电时电解质储罐中离子总浓度增大

C.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D.充电时,A极增重65g时,C区增加离子数为4NA

19、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矶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陶瓷、水泥和光导纤维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C.“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D.石油裂解、煤的干储、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都是化学变化

20、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物质4bc

AAlAICI.AkOllh

BIINOtNO、力

1SiSiO:H^SiO)

D(uCuOC«OHk

A.AB.BC.CD.D

21、电解法处理CO2和SO2混合污染气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和硫酸盐,通电一段时间后,Ni电极

表面形成掺杂硫的碳积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O2和SO2

混合污染气02

A.Ni电极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

B.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02—一49=。2

22

C.电解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2+4O-=2SO4-

D.该过程实现了电解质中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环

22、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B.HNO3C.AglD.HC1O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物K是某药物的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COOC.H.

已知:①HBr与不对称烯桂加成时,在过氧化物作用下,则卤原子连接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R—CN------R-CHNH(R表示坯基);

催化22

0

@Ri—CNz+R-COOCzHs.+C2H50H(R表示烧基或氢原子)。

R,—Ml—€—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名称为0

(2)D—E的反应类型为,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o

(3)G-H的化学方程式为。

(4)J的分子式为o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则K分子中的手

性碳原子数目为o

(5)L是F的同分异构体,则满足下列条件的L的结构简式为o(任写一种结构即可)

①ImolL与足量的NaHCCh溶液反应能生成2molCO2;

②L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3。

(6)请写出J经三步反应合成K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24、(12分)F(4-苯并吠喃乙酸)是合成神经保护剂依那朵林的中间体,某种合成路线如下:

mOOQMCMCX

XH,小

A___*川Cril.rr.iD

y出小心

K”•-摹身•・乙・>

⑴化合物F中的含氧官能团为和(填官能团的名称)。

⑵试剂X分子式为C2H30a且分子中既无甲基也无环状结构,则X的结构简式为;由E-F的反应类型为

»并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⑶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且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请写出以和BrCHzCOOC2H5为原料制备J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路线流程

图示例如下:

加热、与化剂>力段喋n>

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25、(12分)氨气和氯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探究它们的某些性质。

实验一: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并测定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

⑴使图中装置II产生喷泉的实验操作是o

⑵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三颈烧瓶中未充满水(假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因是o用(填仪器名称)

量取25.00mL喷泉实验后的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的盐酸测定氨水的浓度,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应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当pH=7.0时,氨水与盐酸恰好中和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当pH=U.0时,K(NH3・H2。)约为2.2x10-5

实验二:拟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来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6E

E

(3)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上图中的装置连接顺序为①②③(用大写字母表示)。若按照正确顺序连接实验装置

后,则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o

(5)写出F装置中的反应的一种工业用途:。

⑹反应完成后,F装置中底部有固体物质生成。请利用该固体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HrHzO为弱碱(其余实验

用品自选):O

26、(10分)I.常温下,HNOz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2.6义10上NaN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其外观及味

道都与食盐非常相似,误食工业用盐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1)某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鉴别NaCl溶液和NaNO,溶液,请填写下列表格。

选用药品实验现象利用NaN02的性质

①酚儆试液——

②淀粉-KI试纸——

(2)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实验室一般将其与饱和氯化镂溶液共热使之转化成无毒无公害的物质,其产物之

一为无色无味气体,则该气体为(填化学式)。

II.活动小组同学采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测定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NaNOD的质量分数(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仪

器已省略)。

已知:①2N0+Na20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NO2都能与MnOJ反应生成NO3-和Mn,NaNO2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2)C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了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mol-L

t的酸性KMnOi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1234

KMnO4溶液体积/mL20.6020.0220.0019.98

①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较明显异常,造成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未干燥

c.观察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根据表中数据进行计算,所制得的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设计实验,比较0.lmol•L^NaNOz溶液中NO?一的水解程度和0.lmol-溶液中HNO2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和药品自选)。

27、(12分)硫代硫较钠(Na2s2O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取硫代硫酸钠的方法之一。实验

室模拟工业生产装置如图所示:

⑴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为保证硫酸顺利滴下的操作是o

⑵装置B中生成的Na2s2O3同时还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该装置中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0

(3)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装置B中SO2的吸收效果,C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填字母)。

a.H2O2溶液b.溟水c.KMn€)4溶液d.BaCk溶液

(4)Na2s2O3溶液常用于测定废水中Ba?+浓度。

①取废水20.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盐K2O2O7溶液,得到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酸溶解,此

时CKV-全部转化为CrzCh*;再加过量KI溶液,将CoCh2一充分反应;然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mol/L

22

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12+2S2O3-=S4O6'+2r),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平行滴定3次,消耗Na2s2O3溶

液的平均用量为18.00mL。则该废水中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I/L,

②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填字母)。

a.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储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

d.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有气泡

28、(14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I.CO可用于高炉炼铁,已知:

Fe3O4(s)+4CO(g)=3Fe(s)+4CO2(g)△Hi=akJ/mol

3Fe2O3(s)+CO(g)=2Fe3O4(s)+CO2(g)△H2=bkJ/mol

则反应Fe2O3(s)+3CO(g)=2Fe(s)++3CO2值)的4H=kJ/mol

II.一定条件下,CO?和CO可以互相转化

⑴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按甲、乙两种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

CO2(g)+H2(g)CO(g)+H2O(g)

容器反应物

甲8molC0s<g>,16molHt(g)

乙wmolCOr(g)«xmolmolCO(g)、*molHsO(g)

甲容器1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则。一K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

衡常数K=-o欲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相等,则w、x、y、z需满足的关系是:yz(填或

且丫=(用含的等式表示)。

⑵研究表明,温度、压强对反应“C6H5cH2cH3(g)+CCh(g)6H5cH=CH2(g)+CO(g)+H2O(g)”中乙苯的平衡转化

率影响如图所示:

则AH(填“>”、“<”或"="),压强pi、P2、P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3)CO可被Nth氧化:CO+NO2=(X)2+NO。当温度高于225℃时,反应速率。正=k正・c(CO)•c(N(h),。逆=k逆・c(CCh)•

c(NO),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卜正、k逆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之间的关系为

29、(10分)费托合成是以合成气(CO和也混合气体)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适当条件下合成烯燃(C2~C。以及烷烧(CH4、

C5~C11,C12-C18等,用CnH2n+2表示)的工艺过程。

已知:①2co(g)+Ch(g)=2CO2(g)AHi=a

②2H2(g)+O2(g)=2H2O(g)AH2=b

③CnH2n+2(g)+电;O2(g)=(n+l)H2O(g)+nCO2(g)AH3=c

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2n+l)H2(g)+nCO(g)=CnH2n+2(g)+nH2O(g)的AH_____。(用含有a、b、c、n的式子表示)

⑵费托合成产物碳原子分布遵循ASF分布规律。碳链增长因子(a)是描述产物分布的重要参数,不同数值对应不同的

产物分布。ASF分布规律如图,若要控制C2~C4的质量分数0.48-0.57,则需控制碳链增长因子(a)的范围是。

L0

8

O.

O.

O.6

O..48

4

2

0.2030.40.60.81.0

碳链增长因子(a)

ASF分布规律

(3)近期,我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费托合成烧的催化剂上取得重大进展。如图所示,Co2c作催化剂的规律是:

选择球形催化剂时,选择平行六面体催化剂时

(4)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团队直接利用CO2与H2合成甲醇。一定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ImolCCh和

2moiH2发生反应“CO2(g)+3H2(g)UCH30H(g)+H2O(g)AH”。CO2的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判断AH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500K时,反应5min达到平衡。计算0~5min用H2O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该反应的平衡常

数为__________

③500K时,测定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C(h)=0.4mol/L、c(H2)=0.2mol/L,c(CH3OH)=0.6moI/L,c(H2O)

=0.6mol/L,此时反应(填“是”或“否")达到平衡,理由是

④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CO2(g)+3H2(g)UCH30H(g)+H2O(g)o下列说法中不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恒温恒容下,C(CH3OH)=C(H2O)

b.恒温恒容下,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c.恒温恒容下,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相同时间内,断裂H-H键和断裂H-O键之比1: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根据原理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C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2CE+-6d+7H20=Cr2O72-+14lT,

b极为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结合转移电子数相等计算,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原理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则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

B.根据原理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CF+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2CE+-6e.+7H2O=Cr2O7*+14H+,

故B错误;

C.b极为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理论上由环己醇(CeHizO)生成Imol环己酮(CsHioO),转移2moi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有Imol氢气放出,

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A.锢(In)与铝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和A1相等,有3个,故A错误;

B.锢(In)与碘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In的原子半径大于L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其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In(OH)3的碱性强

于A1(OH)3,故C正确;

D.锢(In)是主族元素,不是过渡元素,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o

3、B

【解析】

A.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钝化膜能阻止铁与浓硝酸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可用铁罐贮存浓硝酸,A正确;

B.食盐能破坏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从而使铝不断地与氧气反应,不断被腐蚀,B错误;

C.(NH4)2S2C>8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生成GP+,则氧化性(NH4)2S2O8>CU,C正确;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因为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1+2HClO,D正确;

故选B。

4、B

【解析】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e+H+=Cl+,则a为正极,b为负极,反应

++

式为:CH3COO-8e+2H2O=2CO2+7H„A.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e+H=C1+,贝!Ja为正

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由电极方程式可知当转移8moi电子时,正极消耗4moiH+,负极生成7moiH+,则

+

处理后的废水pH降低,故B正确;C.b为负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由示意图可知,质子

从b极移向a极,故C错误;D.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e+H+=CI+,故D错误;故

选B。

点睛:本题考查新型电池,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判

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本题的易错点为D,电极反应也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5、A

【解析】

A.纳米Fe3O4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某些金属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如金、柏等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表现还原性,B项错误;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与自身是否导电无关,电解质在固态时不导电,C项错误;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会有离子在电极表面放电而发生化学变化,D项错误;

【点睛】

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不能片面地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判断给出的物质是不是电解质要先判断该物质属不

属于化合物,若为化合物,再进一步该物质在特定条件(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进而做出最终判断。

6、A

【解析】

氨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b用途不大,而侯氏制碱法是对滤液通入二氧化碳、氨气,

结晶出的NH4CL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

【详解】

氨碱法缺点:大量CaCL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

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保留

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故选A。

7、B

【解析】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Ea为催化剂存在下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无催化剂时该反应的活化能,故A正确;

B.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HrEa'-Ea,故B错误;

C.根据活化分子的定义,活化分子是能最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故C正确;

D.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B。

8、C

【解析】

A、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

B、盐酸易挥发;

C、研究催化剂对反应的速率的影响,过氧化氢的浓度应相同;

D、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详解】

A、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无法判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乙醛还是乙醇,故A错误;

B、因盐酸易挥发,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故B错误;

C、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加入的溶液的体积相同,金属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浓度也相同,符合控制变量法的

原则,可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应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乙醇催化氧化、气体的制备以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把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装

置图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方案的合理性、操作性分析。

9、D

【解析】

0H

IOCH

A.物质I(八J')的分子式为C7H8。2,故A错误;

B.C-H,CC1的键长不同,CHCb分子是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

C.物质I、in结构不相似,m含有醛基,二者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香草醛中含有苯环、羟基和醛基,则可发生取代、加成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10、B

【解析】

盐酸与NaOH溶液足量,则铝完全反应,设铝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2xmol,

2A1+6HC1=2AICI3+3H2t

23

2x

—x

3

2AI+2NaOH+2H2O=2NaA1O2+3H2t

23

4x-

——2x

3

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幺molX27g/mol):(molX27g/mol)=1:2,故选B。

11、D

【解析】

工业制硝酸产生的尾气NO,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硝酸钠与水,令NOx、NaOH系数都为

1,配平后方程式为2NOx+2NaOH=(2x-3)NaNO3+(5-2x)NaNO2+H2O;

A.x=1.5时,2x-3=0,所以此时只能只生成NaNCh,故A正确;

B.2>x>1.5时,2x-3#),5-2x^0,此时生成NaNCh和NaNCh,故B正确;

C.xV1.5时,则氮的氧化物会剩余,所以需补充02,故C正确;

D.当x=2时,2x-3=l,所以生成的产物有NaNCh和NaNCh,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B

【解析】

A.1个水分子能与周围的分子形成4个氢键,1个HF分子只能与周围的分子形成2个氢键,所以相同压强下H2O的

沸点高于HF的沸点,故A不选;

B.N%与BF3可以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NHyBF3,与氢键无关,故B选;

C.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破坏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所以羊毛制品水洗再晒

干后变形,故C不选;

D.CH3coe%中O原子电负性很大且含孤电子对,与水分子中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二者可以完全互溶,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13、B

【解析】

A.ImolCb与过量Fe粉反应的产物是FeCb,转移2moielA项正确;

B.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B项错误;

C.lmolZn失去2moi1,故硫酸被还原为S。?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C项正确;

D.反应KCIO4+8HCI=KC1+4Cht+4H2O中每生成4molcb就有ImolKCKh参加反应,转移7molel所以每生成

ImolCh,转移的电子数为L75NA,D项正确。

答案选B。

14、B

【解析】

A.苯氧乙醇的不饱和度为4,则其分子式为C8H2x8+2-4x202,A正确;

B.苯氧乙醇中,苯氧基上的C、O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非羟基O原子与2个C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所

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不正确;

C.苯氧乙醇中的苯基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HOC%-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

COOH

D.符合条件的有机物为。-CH2cOOH、共4种,D正确;

CH?

故选B。

15、D

【解析】

A.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会腐蚀玻璃,不能说具有强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不是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C不符合题意;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钝化反应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16、B

【解析】

A.NaCKh溶液显碱性,离子方程式4OJT+CK)2-+2SO2=2SO42-+C「+2H2O,选项A错误;

B.脱去硫的浓度为(8.35x10-4+6.87x10-6)mol.L-i,脱去氮的浓度为(L5xl(r4+i.2xl(r5)molir,且在同一容器,时

间相同,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选项B正确;

C.加入NaCl固体,提高c(C厂)加快了反应速率,提高c(Na+),不影响反应速率,选项C错误;

D.不知硫的起始物质的量,且SO,"、SO3?-都是脱硫的不同形式,无法计算,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7、D

【解析】

A.HCO3-不能完全电离,部分发生水解,因此IL、Imolir的NaHCCh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小于3NA,故A错误;

B.未注明气体的状况,无法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铝片遇到冷的浓硫酸会钝化,铝失去的电子数小于0.3NA,故C错误;

D.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都是双原子分子,14g由N?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14g一

为:工7";一;=0.5mol,含有I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故D正确;

28g/mol

故答案为Do

18、C

【解析】

由装置图可知,放电时,Zn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石墨是正极,反应式为L+2e-=2r,外电路中电流由

正极经过导线流向负极,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r-2e-=L、阴极反应式为Zn2++2e=Zn,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放电时,B电极为正极,L得到电子生成I电极反应式为L+2e-=2I-,A正确;

B.放电时,左侧即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所以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B正确;

C.离子交换膜是防止正负极12、Zn接触发生反应,负极区生成Zi?+、正电荷增加,正极区生成r、负电荷增加,所以

Ct通过M膜进入负极区,K+通过N膜进入正极区,所以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C错误;

D.充电时,A极反应式Zn2++2e=Zn,A极增重65g转移2mol电子,所以C区增加2moi相、2moic匕离子总数为4NA,

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根据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判断放电时的正、负极是解本题关键,要会根据原电池、电解池

反应原理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注意交换膜的特点,选项是C为易错点。

19、B

【解析】

A.明研溶液中AF+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CU2(OH)2c03,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矶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

的铜锈,故A正确;

B.陶瓷、水泥和玻璃为硅酸盐产品,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材料,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

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

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故C正确;

D.石油裂解、煤的干储、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过程均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的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注意光导

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

20、B

【解析】

A.氢氧化铝不能一步反应生成铝,不符合转化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符合转化

关系,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不符合转化关系,C不符合题意;

D.Cu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能直接变为铜单质,不符合转化关系,

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o

21、C

【解析】

2

由图可知,Ni电极表面发生了S(V-转化为S,CO3?-转化为C的反应,为还原反应;SnO2电极上发生了2O--4e=O2t,

为氧化反应,所以Ni电极为阴极,SnO2电极为阳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由图示原理可知,Ni电极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02——4e-=O2f,故B正确;

C.电解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2+O2+2O*=2SC>42—和CO2+O2-=CO3*,故C错误;

D.该过程中在SCV-和C(h2-被还原的同时又不断生成S(V-和CO3*,所以实现了电解质中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

环,故D正确。

故答案选Co

22、A

【解析】

浓硝酸、碘化银、次氯酸见光都易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见光不分解,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gl、HNO3、HC10在光照条件下都可分解,而NaHCO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选项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3-二滨丙烷氧化反应酯基03上”C13H20O41

-COOCJL…一CNCCXKJLH一CILNILCOOCJI.

r\=/*心/-v/少-■催化剂

^^COOCJIj催化剂^^^COOCjllj催化剂COOCJI,O

COOC、H,

【解析】

A:CH3cH=CH2在光照、加热条件下与澳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CH2BrCH=CH2,CH2BrCH=CH2在过氧化物作用

下,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为ClhBrCH2cH2Br,CHzBrCH2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D为HOCH2CH2CH2OH,HOCH2cH2cH20H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生成E为HOOCCH2COOH,HOOCCH2COOH

在浓硫酸催化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为CH3CH2OOCCH2COOCH2CH3;G水化催化生成H,则G为,

0

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H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为与CH3CH2OOCCH2COOCH2CH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J,J经三步反应生成K,据此分析。

【详解】

A:CH3cH=CH2在光照、加热条件下与澳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CH2BrCH=CH2,CH2BrCH=CH2在过氧化物作用

下,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为ClhBrCH2cH2Br,ClhBrCH2cHz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D为HOCH2CH2CH2OH,HOCH2cH2cH20H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生成E为HOOCCH2COOH;G水化催化生成H,

00

则G为,,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H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为八;与HOOCCH2coO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J,J经三步反应生成K。

(1)C为CIhBrCH2cH2Br,化学名称为1,3-二滨丙烷;

(2)D—E是HOCH2cH2cH20H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生成HOOCCH2coOH,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F为

CH3cH2OOCCH2COOCH2cH3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

011

(3)G—H是,的化学方程式为…工

。+山0---------

(4)J为i1,分子式为Cl3H20。4。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则

'COOCJL

K((一'二二)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数目为1(标红色处);

COOCM

(5)L是F的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hnolL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能生成

2moic02,则分子中含有两个竣基;②L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3,则高度对称,符合条件的

CH,

CH,Cll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