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_第1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_第2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_第3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_第4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分布图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当时的世界呈现什么样的面貌?面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民族独立运动:又称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民族民主革命: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概念阐释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针对帝国主义)反对专制,建立一个政治上民主的国家(针对本国封建势力)时空观念1、原因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控制。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①政治:欧洲殖民统治者长期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③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②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关史料材料二:到18世纪后半叶,(拉丁美洲)各殖民地的农业发展很快……在城市和集镇出现许多手工作坊。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各地相继出现了商业中心。到18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殖民地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2)外因:(1)内因:2.概况

第一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

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地区时间结果法属海地建立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共和国葡属巴西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西属拉美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1804年1826年南美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玻利瓦尔阿根廷国父——圣马丁海地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相关史料圣马丁与玻利瓦尔的双雄密谈:1822年7月26日瓜亚基尔会谈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分别是南美北部和南部战场的领导人。1822年7月26日,在南美洲城市瓜亚基尔,秘鲁“护国公”圣马丁和“解放者”玻利瓦尔秘密会晤,史称瓜亚基尔会谈。由于事后二人都对会谈的内容缄口不语,且会谈结束后圣马丁将秘鲁军队交给玻利瓦尔指挥,并辞去“护国公”,前往法国定居。因此瓜亚基尔会谈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资料卡片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杯是为纪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玻利瓦尔等人而创立的,比赛最初由南美10国参加,后来墨西哥球队也加入了进来。资料卡片2.概况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背景:①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②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2)概况:(3)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4)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巴西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墨西哥191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相关史料政策口号实质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大棒政策“大棒加胡萝卜”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将美洲视为美国人势力范围金元外交“用金元代替枪弹”,“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员”通过海外投资帮助美国实现海外扩张的目标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下不着急“考迪罗”在拉丁语中意为“军事首领”或“领袖”。泛指拉丁美洲各国的军事独裁者。这种军事独裁统治制度或政治形式在拉丁美洲广泛存在,称为“考迪罗主义”。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然后又依靠暴力维持统治。考迪罗在国内大多与大地产主勾结,拼命攫取财富;对外则对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卑躬屈膝,取得财政和政治支持以维持统治,同时经常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独立后的拉美各国普遍出现了军事独裁者(考迪罗:军官或地主集团首领)的统治。......他们依靠军队和教会(大地产所有者),任意修改宪法,实行军事管制,随意搜刮民财,抢劫国库。......考迪罗夺权的方式就是发动军事政变,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间发动了250次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考迪罗们经常以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换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借款,从而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政治干涉大开方便之门。....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资料卡片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含义: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二、亚洲的觉醒中国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1.背景:(1)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2)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2.概况事件时间概况结果意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失败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失败中国辛亥革命1911失败二、亚洲的觉醒①1885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国大党;②提拉克带领民众进行斗争;③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斗争舞台。1905-1911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1911年爆发,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是亚洲民族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发展,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欧洲的无产阶级则是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二者尽管对象和任务各不相同,但都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学思之窗:补充拓展列宁指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列宁《亚洲的觉醒》如何理解列宁这句话?14三、非洲的抗争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1.非洲抗争的背景在列强侵略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一直不断进行斗争。为了自卫,非洲居民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据不完全统计,1700-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爆发了55次大规模的奴隶暴动。19世纪以来,武装斗争成为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国家时间组织领导组织方式结果影响埃及抗英斗争宗教形式下发动的反抗运动苏丹马赫迪起义(阿拉比)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传统政权(皇帝)领导的抵抗运动188218811894政党—祖国党“马赫迪”宗教组织皇帝领导孟尼利克二世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虽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非洲国家的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三、非洲的抗争2.概况思考为为什么埃及、苏丹失败,埃塞俄比亚成功?埃及和苏丹面对的强大的老牌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英国,埃塞俄比亚面对的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相对薄弱的意大利阿拉比埃及爱国军官、祖国党领袖“马赫迪”苏丹“独立之父”孟尼利克二世埃塞俄比亚皇帝、民族英雄19世纪末非洲抗争特点:①武装斗争是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宗教在组织民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有出现了非洲的第一个政党,标志着近代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③领导者几乎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是传统社会的统治者,属于旧式民族运动的范畴,斗争水平相对落后补充拓展材料一: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皇帝孟尼利克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埃塞俄比亚人民纷纷相应皇帝的号召,万众一心,全国各地的战士几乎都来参加对以抗战,最终打败意大利军队,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材料二:1896年3月1日,埃塞俄比亚军事先侦查到作战情报。得知意大利军因行军分隔彼此距离拉大。埃塞俄比亚指挥部决定利用机会,通过侧翼纵深作战逐一击破,……最终给意军沉重打击。材料三:1894年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材料四:愚民政策下的民众,在酷吏压榨下逆来顺受,民众不懂也不关心国家的命运。当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诺大的国家没有支援战争的民众组织力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两国反侵略战争结果有何不同?原因?启示?结果: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埃塞俄比亚在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抗争中胜利。原因:埃:全民族团结抗战;抓住战机;指挥得当。中:战略失误;退缩保守;民众长期受剥削压迫,缺乏民族意识。启示:科技、国力不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落后国家通过全民族抗战也可以赢得战争胜利。17【合作探究】正确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差异

由于各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外来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区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水平高低各异,形式和性质也不尽相同。在亚洲,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一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三是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

至于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则还属于传统的运动模式,但不占主流。在非洲,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补充拓展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民族独立运动民族民主革命亚洲的觉醒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非洲的抗争埃及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阶段一:阶段二:海地独立西属拉美独立葡属巴西独立巴西废除君主制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国大党“、提拉克)(颁布资产阶级性质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