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基础知识综合

广西素有“八桂之地”之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

【南宁一一中国绿城】

广西首府南宁,有着一个轻灵的别名“中国绿城”。南宁是绿色的天堂。置身其中,

你定能瞥见自然的神韵和灵性之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绿因城而分外妖rGo,

城因绿而闻名遐迩。南宁积极推进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连续几年每年种树都

在150万棵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绿城”。

【柳州——螺蛔粉】

螺螂粉,家喻户晓,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2008年,柳州螺螂粉手工制

作技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柳州螺螂粉”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螺娜粉店在柳州遍地开花,成为柳州食客的饮食第一首选。各

摊店各显技艺、各具特点,呈百家争鸣、万家竞螺的局面。近年,袋装螺螂粉产业异军

突起。柳州螺蛔粉走进工业园,实现工业化生产,成为柳州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与柳

州奇石、紫荆花海相得益彰。

【桂林一一山水甲天下】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差菁,拥有世界自然遗产

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遗产灵渠。桂林之美美在山水。桂林的山,千姿百态,若倒降起舞

的少女;漓江的水,蜿蜒曲折,如白玉打磨的明镜。“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构成

独特的桂林山水。

1.阅读【南宁一中国绿城工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1)t()(2)rao()

2.在【柳州——螺蛔粉】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结合材料语境,解释【桂林一山水甲天下】文段中加黑的词语。

(1)美誉:(2)翩然:

4.结合材料,从以下句子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口一品名鲜螺螂粉口漓江酒绿招凉去□粉汤飘香待品尝

口螺螂壳里做道场口常侍诗清赏雨来□百态真味柳州情

(南宁)上联:五彩缤纷汇绿树下联:高楼林立谱新章

试卷第1页,共10页

(柳州)上联:下联:

(桂林)上联:春在江山上下联:人入图画中

5.文中画线句表述不够恰当,请你选出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A.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螺螂粉店在柳州遍地开花,成为柳州食客的饮食首选。

B.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螺蛔粉店在柳州遍地开花,成为柳州食客的饮食第一首

选之地。

C.上世纪80年代后期,螺螂粉在柳州遍地开花,成为柳州食客的饮食第一首选。

D.上世纪80年代后期,螺蜒粉店不仅在柳州遍地开花,还成为柳州食客的饮食第

一首选。

二、名句名篇默写

6.班级开展“我为古人写名片”活动,需要在名片上填写其代表性诗文。请根据下表提

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名片配文推荐理由

诗句展现的执着追求、达观态度

李“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

和奔放不羁的豪情,正是诗仙李

白一))

太白的最佳代言!

强烈地呼喊,淋漓尽致地体现诗

杜“安得广厦千万间,口!”(□

圣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

甫《__________》)

冷暖的济世情怀。

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的是看待

'卫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_自己困厄的豁达胸襟,诗人刚健

初逢席上见赠》)

昂扬的精神立显。

范心怀天下,忧乐为民,是政治理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

仲想,也是抱负远大的范文正公树

记》)

淹立的精神丰碑。

苏“但愿人长久,词人望月怀人,对一切经受离别

试卷第2页,共10页

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正是他旷

头》)达豪放词风的体现。

马取自马致远的名作,被誉为“秋思

“夕阳西下,口(《天净沙•秋思》)

致之祖''的小令表达不可言说的客

远愁旅况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不久,“吴承恩作品票房59亿元”冲上网络话题热搜榜,引发关注。据不完全

统计,仅在有关应用程序上,明代小说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国产电影票房上

的贡献已达59亿元之多,共“参与”135部影视作品。紧随其后,蒲松龄“参与”作

品120部,施耐庵100部,罗贯中67部,曹雪芹41部,相关作品深受观众欢迎。

为何近些年中国电影特别热衷于改编传统经典?一方面,是由于观众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的熟悉和热爱,另一方面,源于经典作品中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跨越时

空的独特魅力。尊重与保护并不意味着在经典面前亦步亦趋。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

不断与时代相呼应,才能成为滋养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源泉。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出发进行艺术探索。

一是扎根于时代和我们脚下的土地。文艺作品对传统经典的再现与改编,要始终立

足时代的发展变化,以经典艺术形象的再造来积极回应时代要求。▲一部部经典,在历

史中生成,容纳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审美观念、生存智慧、伦理态度以及处世

哲学,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二是充分拥抱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创作手法。例如,201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西

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制作过程中,“山妖追逐江流儿”的段落由于人物动作和3D场景

光影过于复杂,仅仅1分多钟、1500多帧的影像就让动画团队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进

行处理。几年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2023)的制作方充分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

术,使得动作捕捉、分镜设计以及场景渲染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创造出极具真实效果的

盛唐景象,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技术的进步为再现经典、创新经典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有利条件,必将赋予传统精粹以更震撼、更绚丽的艺术光彩。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2日)

【材料二】

试卷第3页,共10页

五千年文明从来不缺乏精彩故事,只是缺少融入时代语境的表达方式和途径。无论

是三星堆考古现场的全景式直播,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展示馆、线上文创馆,还是

此前收获无数“点赞”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唐宫夜宴》等节目,都是对

表达方式和途径的有益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更好地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删改)

【材料三】

传统戏曲,展现时代魅力

跨界

获年轻人好评作品效果

融合

戏曲

歌曲《万疆》将戏曲唱腔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别有韵味。

+歌曲

戏曲

影片《白蛇传•情》用粤剧“唱”一部电影带来全新观影感受。

+电影

文化创新节目《最美戏曲融户外园林真人秀和戏曲实景演出于一体,

中国戏》+真人秀带来沉浸式体验。

7.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国产电影票房上的贡献和“参与”影视作品之多,引发

关注。

B.近些年中国电影之所以热衷于改编传统经典,是受了观众和经典作品中艺术形象

的影响。

C传统文化想要成为滋养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源泉,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与时代相

呼应。

D.因为缺少融入时代语境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进入寻常百姓

的视野。

8.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列举吴承恩等人"参与''影视作品的数量证明其相关作品深受观众欢迎,引出

下文。

B.“20世纪60年代中国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一系列《西游记》题材动画片、戏曲作

品,正是重新激活了孙悟空这一传统艺术形象。这句话可作为事实论据插入▲处。

试卷第4页,共10页

C.材料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山妖追逐

江流儿”的动画制作技术证明了拥抱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创作手法的作用和重要性。

D.材料从网络热搜谈起,再阐述原因,进而论述怎样进行艺术探索,论证思路清晰

合理。

9.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推动文

化繁荣。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完成下表。

推动文化繁荣的有效途径

文本不同途径相同途径

材料一(1)

材料二(2)

让作品与时俱进,不断与时代呼应。

材料三(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闪烁的星光

朱宜尧

①我去段里的任务是写新闻稿。我笔下的职工不都是劳模,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

人。

②车辆段空间不大,有点憋闷。我从气割岗位路过,看见火花四溅,想着拍出来的

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站在那个岗位边上,挺远,是安全地带,靠着长焦镜头能拍到

师傅。

③夏天实在太闷热,我蹲在不通风的角落里出了一身的汗。而气割师傅更是辛苦。

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

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

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

笨重,且热。

④我用镜头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停下来,走到逆光处的水池边。他解开衣

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我起身三步并成两步

走到水池边,装作洗手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

我赶紧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这些小光点

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试卷第5页,共10页

⑤我站在那里,忽然对师傅说:“别动,我感觉你工作服上有光点,怎么靠近了就

没了?“我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他却好像明白了,敞开衣襟让我看个清楚。我再次回

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

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薮薮(qu)的衣襟,透出的点

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

⑥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就看他切割。

⑦大热天难熬。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

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

⑧持火枪的师傅被工友们称作“火枪手”。我很怕那个火枪,“呼呼呼”的声音像凛

冽的风、咆哮的风,要撕开阻挡它的一切。飞溅出的火花更是让我心生畏惧。此刻,我

眼前的气割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但面对火花又十分气定神闲,没有一丝一

毫要躲避的意思。其实,即便真的被烫到了,他也不会改变切割的姿势,除非切割结束。

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因为他知道他手上那

把火枪的厉害程度,也知道车辆的零部件很多、很复杂,人一躲,火枪一歪,就可能会

对零件造成损害。这一串稳定连贯的手法,没有几年时间是练不出来的。

⑨这位气割师傅姓陈。下班跟他一起洗澡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了那些貌似绚烂

璀璨的火花,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老陈的胳膊上、肩膀上、肚皮上,都留下了许

多深色的细小瘢痕。穿衣服的时候,我仔细看了他的工作服,两只袖子,两片衣襟,到

处都是细细密密的孔洞,让人有些心疼。

⑩铁路事业发展的脚步不停。新建设的车辆段,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走进车辆段,

映入眼帘的是用转向架、轮对、制动梁等报废部件焊接成的工艺品。那时我还去看望过

老陈,他自豪地说,他赶上了新段的建设,满院这些“大部头”都是他一手切割的,脸上

洋溢着幸福的笑。

□后来几年,我没再去车辆段。知道在岗位上坚持近二十年的老陈退休了,偶尔在

微信朋友图看到他,我会给他点个赞,聊上几句。我发表文章,他看到后也点个赞,除

此之外再无更多往来。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一时不敢相信

自己的耳朵。

□此后,不知为什么,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

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

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

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它

们像一枚枚闪耀的勋章,布满他的衣襟、他的胸口、他的心上。

试卷第6页,共10页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5日第07版,有删改)

【注】□瘢痕:指深度创伤面愈合后的产物。

10.文章记叙了“我''与铁路工人——老陈的往事。请梳理文章内容,补全下列表格。

我的见闻我的感受

"我'’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老陈的衣襟上动。奇怪

“我'’看着老陈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面对火花,毫不躲避。□

□心疼

"我''看望老陈,听他自豪、幸福地说着自己的工作。高兴

“我”从同事那听闻老陈“走”了。□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是什么描写?简要分析这些描写所起的作用。

12.请你联系文本,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

13.《人物》杂志在收录本文时建议把文章原标题改为《"火枪手''老陈》。你认为哪个标

题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了时间、地点及人物此刻的心情,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写野望之景,从动态角度描写远望中悲壮、苍凉、肃杀的“秋色”之景。

C.颈联写近望牧人晚归的情景。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出诗人内心郁闷孤

单。

试卷第7页,共10页

D.律诗一般为八句四联,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这首五言律诗就是如

此。

15.“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是诗人委婉抒情的常用手法之一。请任选本诗

中的一个典故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①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

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

“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

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小人无朋,惟君子

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争以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故曰惟君子则有朋。故为君但当

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二司谏高若讷:司谏,专管提意见的官职;高若讷:人名。口党引:结为朋党,

互相勾结。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哼于泉上者执策而哼之

B.山*僧智仙也昔者彳举

试卷第8页,共10页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母也好之者不如年之者

D.醒能述外文者不以物喜

17.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一篇山水游记,作者把他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中,在醉中写乐,在

乐中写醉。

B.甲文用语精妙,“蔚然''极写琅哪山树木茂盛之态,‘‘翼然”活画醉翁亭翩然欲飞

之势。

C.乙文高若讷把欧阳修写给范仲淹的信呈上,欧阳修因此被贬为夷陵县令。

D.乙文欧阳修写《朋党论》,论述了小人与君子在与人交往时的不同表现。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2)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19.从叙事角度看,甲文是第三人称,即一直以太守自称,直到最后才道出太守是谁。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0.宗师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楷模的人。央视综艺《宗师列传・唐宋八

大家》节目组将拍摄《欧阳修篇》。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欧阳修能够成为宗师的理

由。

六、综合性学习

21.班级开展“共话劳动''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观书】经典名著中不乏劳动者的身影,经过阅读整理,请你将下表有关内

容补

充完整。

劳动

经典作品内容批注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