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1页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2页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3页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4页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

班级:姓名:得分:

一、书大美汉字(3分)

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

吧……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

范、整洁。

二、述忠贞之士(21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查阅和收集忠贞之士英勇事迹的活动,小深对此饶有兴

趣,特意手抄了艾青的诗歌和有关邓稼先的光荣事迹。请根据要求,完成1—8

题。(21分)

【艾青诗歌】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A.斯亚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邓稼先事迹】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B.gu。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

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

嚏。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日:“此古战场

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

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

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

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

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不仅有“福将”之称,但是意外总是不能

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

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

走。”

1.小深在记录时,有两个失误,A处用了形近字,B处用了拼音,请你根据语

境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A.“斯亚”改成()B.guo()

2.小深在摘抄【邓稼先事迹】时,发现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指出病因并修

改。(3分)

稼先不仅有“福将”之称,但是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病因:(1分)

修改:(2分)

3.小深和小圳发现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

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请结合你对艾青诗歌的理解,

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小深:《北方》中“从塞外吹来的沙漠的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我爱

这悲哀的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悲痛却

又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小圳:是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艾青诗歌相关内容)。

小深:不过,他的诗歌虽然总是充满忧郁,但并不给人消极的感觉。如他的诗

《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借助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

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4.小深在查阅和收集资料的时候还整理了与“家国情怀”有关的诗句,请帮他

补充完整。(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①0(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③。可怜白发生!(辛

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小深和小圳为了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准备张贴一副对联。请你从下列几

个句子中,选择相对应的两句,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

①不忘烈士抛忠骨②高山巍巍英名不朽③民族复兴中华梦

④清水淙淙浩气长存⑤英雄时代英雄人⑥壮士千秋泣鬼神

上联:下联:

6.根据【邓稼先事迹】选段,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第2段采用猜测的语气,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表现出对朋友的关怀。

B.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直接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

C.选文第3段列举了三个必备的高标准素质,有力地证明了邓稼先的杰出才

能。

D.“我不能走”四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突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

牲的性格特征。

7.小深和小圳准备将此活动做成美篇,请你帮他们给本活动拟写一个标题。(3

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选自《火把•演说》一诗的一段文字,请你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发

挥想象,把诗文补充完整。(4分)

这是电的照耀,这是火的煽动,

这是一种太沉重的捶击,每一下都捶在我们的心上。

三、抒家国情怀(36分)

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世代相传

的文化基因,汇聚成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力量源

泉。

9.中国古代许多诗文中就饱含着家国情怀,请将下列横线处补充完整。(7

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其二)]

(2)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

园》)

(3)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

(4)遥想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志士们,他们面对生死,取义成仁,

正是因为拥有了“,”的信

念。[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范仲淹虽仕途受挫,仍坚守家国大义,心中尽是国家百姓:"

,。“(范仲淹《岳阳楼记》)

阅读以下材料,传承家国情怀。请按要求完成10—18题。(29分)

【材料一】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

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

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

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

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材料二】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硅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

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

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

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痍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

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

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材料三】

(一)“家国”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史记•周本纪》中。“家国”突

出的是“国”,强调以“国”为“家”,它是每个中华儿女对中华命运共同体

的一种认同和宗奉,是全体社会成员对民族大家庭的一种坚守和护持。家国情

怀是国家和民族即使置于危亡绝境,处于苦难险滩,也终能慨然不败的不老精

神基因。但其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时代性。

在中国古代,家国情怀是国人从情感和理智上认同和维护民族共同体,将

“爱亲敬长”这一天然的血缘亲情,上升为报效国家、服侍黎民的社会责任,

从而形成“家国同构”“忠孝一体”的核心要义。特别是文人士子,他们始终

怀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遵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政治操守,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生志向。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他们“未惜头

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上下求索着“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命题的

答案。可以说,“中国”这一概念,是古代“家国天下”的近代化转型的标

志,“救亡图存”则是那个时代“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

当代中国的“家国情怀”则进一步融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追求,始终坚持建设美好中国的核心任务,其所代表的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始终指引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

(摘编自刘松《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传承研究》)

(二)孔子庭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欧阳修《诲学说》中“玉

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

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

展;“家”是安身立命之始,“国”是承载梦想之地。家风的“家”,①是家

庭的“家”,②是国家的“家”。

因此,“家风”自然也包含着“家国情怀”。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

泪为思亲”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些诗词名句集中呈现了中国

人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及其蕴含的良好家风。

(摘编自《陕西日报》《感悟家风里的家国情怀》)

(三)《满江红》以黑马之姿荣获极高票房,同时《满江红》这首千古绝

词以及岳飞这一抗金名将也引发热议。影片中岳飞背后“精忠报国”四字使得

众多国人热血澎湃。这四个字,源自青年岳飞的一腔爱国赤诚。在国家危急存

亡的紧要关头,岳飞向母亲表达了自己上阵杀敌、以身许国的辞别之意,不曾

想岳母非但没有挽留,反而在出发之前,毅然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

个大字,作为家训送给他,亦成为岳飞家族流传至今的家风。

此后的岁月里,他驰骋沙场近二十年,百战百胜,让金人闻风丧胆。岳飞

的忠诚让宋高宗屡屡赞叹:“非一意许国,谁肯如此!”收复六郡后,皇帝手书

“精忠岳飞”四字,制旗以赐之,从此“尽忠报国”便成了“精忠报国”。岳飞

爱国、护国的故事总是容易激发我们内心深处千古不变的家国情怀。

(摘编自《满江红:极具浪漫的东方美学和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

(四)家国情怀表达中国人“家”“国”不可分割的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

同体意识。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对自己家庭和国家祸福一体、荣辱与共、休

戚相关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认识的产物,表达着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将“家”与

“国”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也是根源于家国一

体、家国同构、家国圆融基础上的一种既朴素又深刻的伦理情感和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的内涵首先是自觉地将家庭与国家有机地联系起来,既重视家庭

建设又重视国家建设,并力求实现二者的圆融统一。中华伦理文化自古以来就

注重家与国的联动互通,认为''国之本在家"''家齐而后国治”。家是组成国

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国是千万家的伦理组合和共同利益体现,总是把爱家与爱

国、齐家与治国、敦睦家风与铸造国魂相提并论,鼓励人们在家尽孝、为国尽

忠。

其次,家国情怀有着“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价值设定,主张在小

家与大家发生矛盾或不能两全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并将为国尽忠视为最大最

高意义上的孝。

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从情感和理智上将家族共同体融入民族共同体和国家

共同体之中,将在家尽孝与为国尽忠视为人生两种最重要的美德,并主张“舍

小家为大家”的一种崇高的伦理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质素和闪亮因

子,是中华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归宿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皈依,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文化基

因和终极关怀。它不仅融进代代相承的中国人的血液里,而且内化为他们的精

神价值基因和终极价值追求。

(摘自《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之中》)

10.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2分)

字词出处方法释义

驰愿驰千里足语境推测:①骑;②车马疾行,(1)

引申为“急行”(1分)

征千乘以三千人从征课内迁移:从此替爷征(2)(1分)

播州

1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1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与家国情怀有关的古文,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5分)

叙从征之事明家国之情

【材料一】(1)(1(4)【材料一】和【材料

分)二】都表达了

【材料二】(2)(1分)-----------(2分)

表达方式(3)(1议论、抒情

分)

13.下列关联词语,填入【材料三】①②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只有才B.无论都C.既也D.因为所以

14.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的内涵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有时代性,但它却是每

个中华儿女始终不变的坚守和护持。

B.“家国”强调以“国”为“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因此,“家

风”也包含着“家国情怀”

C.影片《满江红》引发热议,可能是因为它激发起了众多观影者内心的家国情

怀。

D.“尽忠报国”是岳飞回馈中华民族的国训|、国风,而“精忠报国”则是岳母

教导岳飞的家训、家风。

15.根据【材料三】,分析“家”与“国”的关系。(3分)

16.结合以上材料,探究家国情怀厚植于中华血脉中的原因。(3分)

17.学校开展“青春•读书”阅读分享活动。活动中,小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

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请你以《简•爱》或《朝花夕拾》中某个人物的

经历或思想为据,为他指点迷津。(4分)

18.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

家国情怀始终绵延不断、历久弥新。这种情怀内含并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爱国情

感,体现着中华民族成员对家园、故土、国家、民族的眷恋爱戴、情感归属、

包容胸怀、价值认同和忠诚捍卫,以及对家国使命、家国一体、家国共在的深

刻认知、体悟和践行。

以下四个人物,你认为哪一个最能成为家国情怀的代表?结合以上材料的阅读体

验和生活实际,写出理由。(3分)

钱学森华罗庚袁隆平钟南山

四、赞栋梁之材(15分)

父亲的家国

2004年暑假,我回老家看望父亲。父亲骨瘦如柴,双目视力几乎完全丧

失,两耳的听力也微乎其微。在精力好的时候,他给我们说起他年轻时候的孤

危和艰难。鲍姓在当地是小姓,我的祖父没有兄弟,单门独户又忠厚朴拙,我

父亲也只有弟兄二人,叔叔老实可欺。我父亲的娘舅那边倒是人丁兴旺,却又

人缘极差,乡誉极低,不仅不是可资利用的人际资源,反而要时时注意撇清干

系,从而也无从依靠。说着说着,父亲就给我们背了一首诗:

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英雄守困途。

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借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识破人情全是假,还须自己着功夫。

背完此诗,父亲还顺带跟我们说起他的一位朋友。说起我父亲的这位“朋

友”,我们倒都认识,是镇上人。那时的镇上人,吃商品粮的,和我们相比,

几乎是两重天。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好像没有什么来往,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有什么杯酒之欢。到了后来,竟至于不来往了。原来,有一年,我父亲的这位

朋友病了,父亲要去看望,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什么也拿不出来,踌躇多日,

只好硬着头皮,几乎空手去了。心想,朋友一定会理解。但没想到,朋友一见

父亲几乎空着手,当时就拉下了脸。我父亲觉得大受伤害,也对“朋友”等

等,心灰意冷。

父亲一生性情刚烈慷慨,仗义重谊。这次,他给我们背这首诗,带着满腹

伤感,几乎唏嘘。我心里极感震动,那种人生的寒凉,一下子就包围了我。我

问父亲,这是谁的诗?父亲说,他也不知道,是他年轻时,到一户人家,人家

的中堂上,就写着这首诗,因为说中心中隐痛,触动心中感慨,一下子就记住

To

过了几日,我和大哥坐在父亲病床边,父亲和我们聊,那天他的情绪很

好,他说有一首诗,是邵康节先生的,很好,就又背给我们听: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惟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忠臣扶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

四方平定干戈息,我纵贫时也不妨。

我父亲少时读私塾,读《论语》《孟子》,读《千家诗》,几年的私塾教

育,使他终生都像一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情怀气质,常常民胞物与,感怀

万端;有着读书人的思维方式,时时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还有着天下家国的

眼光,总是忠臣孝子,修身齐家。我后来到了城市,在城市里见到不少我父亲

这个辈分的人,他们大多认识字,能读报,还有各自的技术或专业,见识也

广,但是却毫无父亲的那种读书人的气质。这促使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

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

但是啊,深受私塾熏陶的父亲后来却终生在农村,做一个地道的农民,身

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情怀和感慨。他是何等的孤独啊!这种孤独,是

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一一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他后来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念书,在没有高考的时代,在社会禁锢阶层

流动的时代,这样的读书完全没有什么目的。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吧,希望通过

自己的培养,让我们能听懂他的心声。

我在父亲给我背的两首诗中,感受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伤感,也感

受到了他对家国的真诚祈祷。

不久,我的父亲就去世了。在那样偏僻的乡下,在那样一个完全无人注意

的角落,我的农民父亲,对人生有着那样苍凉的感受,还有着那样深重的对家

国的关怀。这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父亲曾经对我有很多的期望,但是,他最后对我的交代,就仅仅是希望我

花钱不要太大手大脚,“你负担重啊!”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的话。

我知道我不能让父亲对我完全满意。但我会一直秉持良心写作和教书,因

为,我生活在父亲的家国,我会像我父亲一样,为天下家国祈祷。

【链接】“天下国家”主张,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人有恒

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

里,虽言“天下国家”,实是在揭示修身为本的人生问题,亦即家国情怀的修

为自得。

19.结合以上【链接】,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一一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2)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20.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21.文中两次引述父亲背诵的诗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22.父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负担重啊!”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

父亲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五、展妙笔华章(45分)

23.题目:仍怜故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借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是的,故

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承载着我们对她的思念眷恋或者是思考。故乡,是

一本大书,读她、悟她、写她,她会给予我们成长的滋养和奋斗的力量。它可

以是一条街、一个巷子、一个广场、一处房舍、一个雕塑,也可以是一棵树、

一座桥、一条河、一条船、一堆石子,还可以是一种气候特点,更可以是特色

文化...

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①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

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使用本试题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

名、人名等信息。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

二、述忠贞之士(21分)

1.嘶哑;裹

2.关联词使用不当。;稼先虽然有“福将”之称,但是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

的。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

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与题目要求的

主题相关的其他诗歌也可)

4.留取丹心照汗青;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②;④

6.B

7.【示例】忠贞之义传后世,报国之心永不休(与家国情怀相关即可)

8.【示例】这是风的咆哮;这是雷的轰鸣;这是雨的喧嚷;这是海的怒吼

(句式、手法相同,且突出演说的感染力、战斗力即可)

三、抒家国情怀(36分)

9.(1)尚思为国戍轮台

(2)应傍战场开

(3)提携玉龙为君死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①;出征

11.(1)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

胜而归。

(2)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

12.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亲出征。;秦良玉率兵跟随丈夫出征。;记叙;对

巾帼英雄保家卫国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13.C

14.D

15.①“家国”突出的是“国”,强调以“国”为“家”,它是每个中华儿女对中华命运

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和宗奉,是全体社会成员对民族大家庭的一种坚守和护持。

②家国情怀是国人从情感和理智上认同和维护民族共同体,将“爱亲敬长”这一

天然的血缘亲情,上升为报效国家、服侍黎民的社会责任,从而形成“家国同

构”“忠孝一体”的核心要义。③“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展;“家”是

安身立命之始,“国”是承载梦想之地。

16.①首先是自觉地将家庭与国家有机地联系起来,既重视家庭建设又重视国

家建设,并力求实现二者的圆融统一。②家国情怀有着“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

家”的价值设定,主张在小家与大家发生矛盾或不能两全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

并将为国尽忠视为最大最高意义上的孝。③中华儿女从情感和理智上将家族共

同体融入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之中,将在家尽孝与为国尽忠视为人生两种

最重要的美德。④家国情怀是一种生命自觉、文化基因和终极关怀。它不仅融

进代代相承的中国人的血液里,而且内化为他们的精神价值基因和终极价值追

求,使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既潜蕴着眷顾家庭的孝悌,又凸显着报效国家的忠

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并新造着自己的意义世界。(分点答题,答对

三点即可)

17.【示例一】自立自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简•爱》中的主人公,

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

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