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模拟试题

1、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皎洁晒)冗杂(Hng)怠慢(ddi)戛然(gd)

B.幽悄(qido)归省(sh言ng)推掇(duo)羁绊(ji)

C.家眷(judn)烧灼(zhu6)斡旋(wb)晦暗(hui)

D.燎原(lido)行辈(hGng)糜子(mi)屹立(yi)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实质上来说,本身幅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说的是像光这一类的东西向四周发散,是这

样一种形式。

B.人生百态,纵使豪放如辛弃疾,也写出了“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柔情

满怀的词句。

C.天地有如此静慕,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慕,我或者也将不能。

D.为了支持灾区的建设,同学们踊跃地捐款捐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流浪地球》突破天际的想象、架构宏大的故事与源于传统文化的道具设计,让广

大影迷叹为观止。

B.我郑重地在队旗下漫不经心地宣誓。

C.经过公安人员的教导,他已大彻大悟,要彻底改掉自己的犯罪行为。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人走垃圾留,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待落实。

C.五•四青年节,环江高中高三年级以“与人生对话”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仪式。

D.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D.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C闻之,欣然规往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

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世外桃源”出自《桃花源记》,已成为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

脱离现实的地方。

B.《桃花源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也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

“杂记”。

C,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和《饮

酒》组诗等。

D.古人对年龄的称呼,大多与头发有关,除了《桃花源记》中学习的“黄发垂髯”外,还

有总角、束发、及笄、若冠、而立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项作答,全部作答则按照前两项给分)。

①兼葭萋萋,。②,似与游者相乐。

③,悠悠我心。

(2)请写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首联颔联,或《关雎》的前四句(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

然后按要求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小题。

如何降低一条牛仔裤的伤害

①每一天,全世界都有无数牛仔裤被制造出来并被穿上,也有无数条牛仔裤被扔掉。麦

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的服装消费比2000年增长60%。根据国

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25.7%,两年平均

增长4.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058亿元,同比增长43.2%,两年

平均增长3.2%o

②目前看来,服装对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例如:智利作为一个二手服装回收大国,每

年都有5.9万吨被扔掉的衣服,漂洋过海,抵达这里。其中的2万吨经过新一轮的洗涤熨烫

加工并排放出二氧化碳之后,再被送到其他拉美国家的夜市地摊上。剩下的3.9万吨,智利

的商家没法消化了,税收太高,产能不足,于是它们的归宿,终究还是垃圾场。

③这些衣服没法降解,市政部门管辖的垃圾填埋场拒绝接收它。它只能继续坐上垃圾车,

又是一番长途跋涉,最终,抵达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地方,

与盐碱地和仙人掌作伴,出现在沙漠里的垃圾场。这些二手衣服从流通到消失都给环境造成

了污染。

④那么,为什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呢?以牛仔裤为例,制作牛仔裤的过程复杂得多。当

棉花种子被洒进地里开始,就需要灌溉大量的水,施大量的肥,喷洒大量的农药,才能让棉

花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等棉花被做成牛仔布,缝制完成,人们在几年内平均每星期至少穿1

次,清洗、熨烫它,最终丢弃它。一条牛仔裤的一生,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30公斤。在整个

时尚行业中,牛仔裤被公认为对环境最不友好。

⑤不过,其他的衣服也不见得友好,一件棉质T恤的制作过程,会用超过5公斤的二氧

化碳,追平一辆汽车开出去20公里所产生的排放量。

⑥过去对温室气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运输和农业方面,并没有与时尚产业挂

钩。有数据显示,全球服装和鞋类行业,产生了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8.1%,几乎与

欧盟的碳排放总量相当。服装业自个儿就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7%,其中一半以上来

自生产工序一一纤维生产、纱线准备、染色等。

⑦《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洗涤人造纤维衣物后,一些只有用显

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塑料碎片,会随着污水排放,最终流入大海,进入食物链。全球18个海

岸提取的海水样本证明了这件事。核污染和石油泄漏听起来更吓人,但生活垃圾,其实才是

更加无孔不入的家伙。碎屑进入了食物链,而被完整丢弃的衣物,坐着垃圾车,前往各地的

垃圾场。

⑧那么怎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持对时尚的追求?

©2021年1月28日,艾伦•麦克阿瑟基金发布了一套《通用的循环经济政策目标》,一

个名为“让时尚循环起来”的项目也在推进。这份报告建议各国政府和各大企业,“鼓励为

循环经济而设计”“充分利用并保存资源价值”,最终,推动全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型。

⑩阿塔卡马沙漠的“快时尚垃圾场”也寻找自己真正的终点。沙漠周边的贫困居民已经

围着这个垃圾场,添加了新的生活方式。拾荒者在这里挑挑拣拣,淘换出还能穿的衣服,当

地人在附近开起了二手服装店。就连环保企业也慕名赶来了,扒拉出废旧衣服的布料,拖回

去做建筑材料一一它们或许会在某一个新家装修时,出现在环保隔音板和隔热材料中。

⑪而以一条牛仔裤为例,研究者们一直在试图让它的一生更环保,从改进天然纤维棉花

的种植方式,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到试图引导消费者改变观念和习惯。废旧牛仔裤的

归宿也不只是垃圾场,若是能将废弃牛仔布的可再生纤维提取出来,可以用来制造汽车的阻

尼和绝缘材质。

⑫关于如何降低一条牛仔裤对地球的伤害,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或许还有一个更日常、

更容易做到的环保方式一一尽量别洗。这不是开玩笑,真的有专家这样建议。

(2022《青年文摘》第3期)

10.选文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结合选文④段,以牛仔裤为例说说服装对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12.选文③段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4、作文

13.有一些事,经过了,忘记了;有一些事,经过了,记住了。有一些事,以为记住了,

却淡忘了;有一些事,以为忘记了,却又重新浮现。

留在心底的人,留在心底的事,留在心底的早晨、黄昏,留在心底的一句话、一个微笑。

那么,留在你心底的是什么?

要求:1.请以“留在心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不得抄袭题目材料。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4-15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

15.颔联“蒸”“撼”两个字用得很妙,请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小题。

极乐寺纪游(节选)

[明]袁宗道

高梁桥①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

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

甚众,朱门绡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型,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殿前别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

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去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

一段情障乎?

【注释】①高梁桥:高梁河上的一座桥,在北京西直门外。②螺智;螺形发片。③盖:

车盖。车上用以魂阳避雨的伞形篷子。④挂进贤冠;辞去官职。⑥情障;佛家语,佛家认为

对世俗生活某些爱好,会形成心情上的解障。这里指久存于心的愿望。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道此入玉河(2)思立亦以为然

(3)佛庐道院甚众

17.用“/”为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2)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1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名著阅读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

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

“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

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

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

,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

“河”两字,“y”(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

“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戈”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

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戈”字来的。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20.选文出自朱自清的《》,这是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其中介绍

了讲八卦的儒家经典《》,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著作O,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说辞的著作

《》。

八、现代文阅读(二)

灯笼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

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

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

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

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

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

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

都钻不进去的缝。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

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

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

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

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

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

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

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

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

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

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

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

”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

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

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

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

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

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

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

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⑩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

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21.选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2.简要说说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3.结合语境,对下面的两个句子作简要赏析。

(1)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此句)

(2)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

艺!”(赏析加点词语)

24.选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选文中有哪些作用。

25.文章结尾说父亲“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

熄灭”,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8、综合性学习

26.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上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

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品诗句】

(2)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

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

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

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

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写寄语】

(3)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灿烂盛开。

(4)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一一(谜底)陶渊明

(谜面)。----(谜底)陆游

(5)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编订了古诗欣赏集,内容分别为“边塞诗”“咏物诗”“送别诗”

o编好后,他想选择你的一幅画作为封面,作为画作作者,请从画面内容及意境方面谈谈这

幅画最适合做哪一类诗集的封面。

我认为更适合,理由是:

答案

选择题24分

1.C2.D3.B2.D3.B4.D5.C6.D7.A8,D

诗词填空6分

9.白露未晞往来翕忽青青子衿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说明文9分

10.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智利二手服装数量之多,进而说明服装对环境的污

染是巨大的。(3分)

11.棉花生产过程中施肥灌水、喷洒农药造成的污染,棉花被做成服装到最终丢弃排除二氧化

碳多。(3分)

12.“作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伴”是“在一起”的意思,指的是这些二手衣服最

终与盐碱地和仙人掌在一起,出现在沙漠里的垃圾场,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3分)

古诗鉴赏4分

14交代了时间,写了浩瀚的湖水。

15“蒸”字写出了云梦泽上水气蒸腾、如烟似雾的动感。“撼”字如雷霆万钧,极显洞庭湖

水的喧闹动荡、桀鹫不驯。这两个字使景物动静结合,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作文60略

课外文言文14分

16.从,由;这样;多(3分)

17.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2分)

18.①(河水)如千匹白色的带子,微风在水面吹过,(水面的涟漪)就像罗纹纸。(3分)

②极乐寺距离桥大约三里,道路的风景也很好。(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