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突破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一次车祸后,王叔叔只是左侧肢体出现了瘫痪症状,由此你可以推断出王叔叔在这次车祸中可能是他脑的(

)部分受到了伤害。A.大脑B.小脑C.左脑D.右脑2.地面上水的沸点是100℃,高山上水的沸点会(

)。A.降低B.升高C.不变3.绿灯亮了,学生过马路,(

)。A.绿灯亮是反应B.过马路是反应C.过马路是刺激4.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外力的堆积B.地壳的抬升C.变质作用5.根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我们能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以前是(

)。A.海洋B.陆地C.高山6.(

)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光源。A.北极星B.月球C.太阳7.在变质岩形成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

)。A.地表温度、风、水等的作用B.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作用C.地球重力的作用8.人体(

)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A.会B.不会C.无法判断9.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B.纸杯受热后膨胀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10.水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

)。A.与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有关B.与水的质量有关C.与水的体积有关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2.(

)和(

)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3.人体不同部位的(

)是不一样的,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反应也(

)。4.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

)。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形成了(

)。6.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为(

)、(

)和(

)三个圈层。7.当地面温度下降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地面或者花草上,形成(

);如果温度低于0℃,就会形成(

)。8.用三棱镜可以将(

)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9.当太阳光进入(

)(填“三棱镜”或“平面镜”)时,就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10.改变地表形态的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还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蘑菇石是在(

)力作用下形成的,江河入海口处的平原是在(

)的作用下形成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递速度都是一样的。(

)2.“镜花水月”描述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3.熨斗熨衣服时,喷出来的“白气”是水蒸气。(

)4.热传导不会停止,会一直传下去。(

)5.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后,结为水滴落下就是雨。(

)6.电饭锅是食物加热工具,所以用的都是热的良导体材料。(

)7.人在冷的时候多穿衣服会让身体热起来,这是衣服能生热。(

)8.雾就是水蒸气。(

)9.人工智能只能运用在军事、航空航天领域,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不上。(

)10.热辐射需要依靠空气、水等物质,在真空中不能进行。(

)四.连线题(共1题,共7分)1.连线。闻到臭味擦掉重写别人在身后拍你肩膀捂住鼻子字写错了非常高兴,眉飞色舞被老师表扬去医院治疗摔倒,腿很疼回头看看是谁百米赛跑发令枪响飞快地冲出去上课铃响了迅速回教室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2.天空中年年降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呢?3.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4.请简要说说烙饼的传热过程是怎样的?5.在青藏铁路设计时,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事先采取了可行有效的方案。那么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规划修建一条铁路,你将从哪些方面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6.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三种制作彩虹的方法?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在“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的实验中,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图1、图2),A处表示酒精灯的火源。(1)图1中B、C、D三处凡士林熔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B、C、D三处凡士林熔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模拟大自然中水的循环”的实验记录。实验材料:水循环模型、小草、冰块。实验步骤:组装好水循环模型。在小池内注入水,四周种上小草。盖好罩子,放上冰块,观察模型内的水循环。①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罩子内有____________,小池内壁也有__________。②实验结论: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问题。3.模拟雨的形成实验,选择正确的填写。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

),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

)。在培养皿中加冰块,是为了使温度(

),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时就会掉下来。这是模拟雨的形成。A.变大

B.水蒸气

C.小水珠

D.降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B5.A6.C7.B8.A9.A10.A二.填空题1.√2.岩石;土壤3.皮肤敏感性;有快有慢4.沉积岩5.云6.地壳;地幔;地核7.露;霜8.白9.三棱镜10.风;流水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2.因为地球上的水一直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3.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热传递:是由于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4.炉火将热传递给锅面,冷饼与热锅面接触,锅面再将吸收来的热不断地传递给饼,饼持续受热温度逐渐升高而变熟了。5.除了铁路的常规性评估之外,还应该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