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本硕类(数量关系)模拟试卷5一、数字推理(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23,56,1130,5330,()A、111580B、112430C、121540D、11159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数字较少,变化很明显。从基本数列及其变式的角度来考虑,不能找到规律。但观察23、56、1130这三个数会发现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其中2+3=5,2×3=6;5+6=11,5×6=30,可知,每一项是由前一项的各位数字经过运算拼凑而成的。2、A、4B、8C、16D、24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D。第一个圆圈中的数字特征不甚明显,第二个圆圈中18均可被其余数字整除。考虑乘除规律得到18÷2=6÷2×3,代入第一个圆圈验证6÷1=2+1×3,则在第三个圆圈中,4÷4=8÷(24)×3。3、A、11B、2C、4D、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这是有中心数字的圆圈形式数字推理,考虑四周四个数字运算得到中心数字的方式。第一个圆圈中心数字14是一个合数,可以简单地拆分成2×7,易得到(3+4)×(5—3)=14,代入第二个圆圈验证(6+2)×(7—3)=32,则(8+3)×(9一?)=55,?=4。4、A、13B、15C、16D、18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由第二个图形的中心数字11入手。11作为质数应由周围数做加减运算得到观察发现,周围数字的和等于中心数字,()=2+2+6+6=16。5、A、27B、8C、21D、18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D。每行前两个数字之差除以3等于第三个数。(63—9)÷3=(18)。6、A、6B、7C、8D、9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A。因为四个三角形的中心数字明显大于三个角上的数字,所以三个角上的数字在运算得到中心数字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涉及到乘法运算,在第一个三角形中,根据中心数字25的常见分解5×5,很容易找到本题规律。(2+3)×5=25、(8+4)×6=72、(3+7)×9=90、(9+8)×(6)=102。7、A、8B、9C、13D、16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第三个三角形的中心数字与周围相差很多,考虑乘除关系仍然难以得到合适的规律,因此考虑多次方,易发现60=26-4,代入验证其他三角形得到:第一个三角形,13—1=0;第二个三角形,32-2=7;第四个三角形42-3=(13)。8、2,4,3,7,16,107,()A、1594B、1684C、1707D、1856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前两项之积减去5等于第三项,以此类推,16x107—5=(1707),可由尾数确定答案。9、A、
B、
C、
D、
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10、243,162,108,72,48,()A、26B、28C、30D、32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48×=(32)。11、3,-2,1,3,8,61,()A、3692B、3713C、3764D、3816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第二项的平方一第一项=第三项,以此类推,612一8=(3713),可由尾数确定答案。12、1,6,5,7,2,8,6,9,()A、1B、2C、3D、4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偶数项数字等于其相邻两项之和,即1+5=6、5+2=7、2+6=8、6+(3)=9。13、2,5,11,23,47,()A、79B、91C、95D、10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方法一,二级等差数列。方法二,第一项×2+1=第二项,依此类推,47x2+1=(95)。14、2,6,12,20,(),42A、23B、24C、25D、3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二级等差数列。15、1,3,2,4,5,16,()A、45B、58C、75D、84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前两项的积一自然数列=后一项,1×3-1=2,3×2—2=4,2×4—3=5,4×5—4=16,5×16—5=(75)。16、A、
B、
C、
D、
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数列变形为分子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是32,分母是平方数列变式:17、3,4,5,11,14,107,()A、89B、118C、182D、293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前一项的平方一后一项=第三项,故142-107=(89)。二、数学运算(本题共23题,每题1.0分,共23分。)18、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A、17.25B、21C、21.33D、24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B。设这两个月用水中4元/吨的部分用了x吨,6元/吨的部分用了y吨,8元/吨的部分用了z吨。由于每户每月按4元/吨计算的水不超过5吨,那么两个月不超过10吨,因此0≤x≤10,同理0≤y≤10,0≤z,且:4x+6y+8z=108,8(x+y+z)=108+4x+2y。要使x+y+z最大,那么x、y要尽可能的大,取x=10,y=10,得x+y+z=21为最大值。19、现在时间为4点.此时时针与分针成什么角度?A、30°B、45°C、90°D、120°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B。分针每分钟走6°,时针每分钟走0.5°,从4点到4点,分针比时针多走从顺时针方向看,4点时时针在分针前,且两针的夹角为120°,所以到4点分时针与分针夹角是120—75=45°,选择B。此题也可画出草图(如图所示),确定此时时针与分针夹角在30°和90°之间.只有B项符合。20、有一只怪钟,每昼夜设计成10小时,每小时100分钟,当这只怪钟显示5点时,实际上是中午12点。当这只怪钟显示8点50分时,实际上是什么时间?A、17点50分B、18点10分C、20点04分D、20点24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D。怪钟时间从5点走到8点50分的3个小时50分钟,相当于标准时间一天的35%,即24×0.35=8.4小时。因此实际时间为12+8.4=20.4时,即20点24分。21、有一池水,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需抽多少小时?A、16B、20C、24D、28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每天新长的草量”←→每小时涌出的水量“牛的头数”←→抽水机台数“最初的草量”←→池中原有的水量设每台抽水机每小时抽水1个单位,则泉水每小时出水(8×12—10×8)÷(12—8)=4个单位,原来水池中有水10×8—4×8=48个单位;如果用6台抽水机,需抽48÷(6—4)=24小时。22、物美超市的收银台平均每小时有60名顾客前来排队付款,每一个收银台每小时能应付80名顾客付款。某天某时刻,超市如果只开设一个收银台,付款开始4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问如果当时开设两个收银台,则付款开始几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A、2B、1.8C、1.6D、0.8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D。“每天新长的草量”←→顾客每小时的增加量“牛的头数”←→收银台个数“最初的草量”←→最初的排队顾客数初始排队人数为4×(80-60)=80人,则开设2个收银台时,80÷(80×2—60)=0.8个小时后就没有顾客排队。23、某工厂按完成的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支付工人工资,每做一件合格产品得工资10元,每做一件不合格产品扣5元,已知某人一个月共做了360件产品得工资2700元,那么他在这个月做了多少件不合格产品?A、60B、90C、120D、18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A。如果360件产品都合格,那么应得工资3600元,实际少了3600—2700=900元;又知每做一件不合格产品损失10+5=15元,那么一共做了900÷15=60件不合格产品。24、有一堆螺丝和螺母,若一个螺丝配2个螺母,则多10个螺母;若1个螺丝配3个螺母,则少6个螺母。共有多少个螺丝?A、16B、22C、42D、48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A。“一盈一亏”型,因此螺丝数相当于对象数,为(10+6)÷(3—2)=16个。25、某学校组织一批学生乘坐汽车出去参观,要求每辆车上乘坐的学生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乘20人,结果多3人;如果少派一辆车,则所有学生正好能平均分乘到各车上,已知每辆汽车最多能乘坐25人,则该批学生人数是()。A、583B、483C、324D、256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B。已知每辆车乘20人时,余下3人。根据题意,如果少派一辆车,则余下23名学生.刚好平均分乘到其他各车上,说明当时有车23辆,而每辆车上有21人。此时该批学生的人数是21×23=483人。26、刘女士今年48岁,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当妹妹长到姐姐现在的年龄时,姐妹俩的年龄之和比我到那时的年龄还大2岁。”问姐姐今年多少岁?A、23B、24C、25D、不确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设今年姐姐的年龄为x岁、妹妹的年龄为y岁,当妹妹的年龄与姐姐现在的年龄一样时,姐姐的年龄为x+(x-y),妈妈的年龄为48+(x-y),由题意得,x+x+(x-y)=48+(x-y)+2,解得x=25。27、父亲今年44岁,儿子今年16岁,当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8倍时,父子的年龄和是多少岁?A、36B、54C、99D、162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A。抓住“年龄差不变”的核心,利用差倍关系直接求解。父子年龄差为44—16=28岁,当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8倍时,也即年龄差是儿子年龄的7倍。此时儿子年龄为28÷7=4岁,父亲的年龄为4×8=32岁,二者年龄和为4+32=36岁。28、2005年7月1日是星期五,那么2008年7月1日是星期几?A、星期三B、星期四C、星期五D、星期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D。两个日期间相差3年,星期数力3;2008年为闰年,且2008年2月29日在两个日期之间,星期数再加1。所以星期数的变化为3+1=4天,2008年的7月1日为星期五往后推4天,即为星期二。29、假如今天是2010年的8月25日,那么再过260天是2011年的几月几日?A、5月11日B、5月12日C、4月13日D、5月13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B。根据每个月份的天数具体计算,将这些天分段如下:第1段:2010年8月26日~31日,共有31—26+1=6天:第2段:2010年9~12月,共有30+31+30+31=122天,还剩下260-6—122=132天;第3段:2011年1~4月,共有31+28+31+30=120天,还剩下132—120=12天;所以,所求日期为5月12日。30、一个正方形队列,如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原队列有几个人?A、81B、100C、121D、144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B。观察下面一组图:可以看出,如果去掉一行一列,那么有且只有1个人同时属于被去掉的行与列。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则每边有(19+1)÷2=10人,所以原队列有102=100人。31、五年级学生分成两队参加广播操比赛,排成甲、乙两个实心方阵,其中甲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为8。如果两队合并,可以另排成一个空心的丙方阵,丙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比乙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多4人,且甲方阵的人数正好填满丙方阵的空心。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A、200B、236C、260D、288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空心的丙方阵人数=甲方阵人数+乙方阵人数,若丙方阵为实心的,那么实心的丙方阵人数=2×甲方阵人数+乙方阵人数,即实心丙方阵比乙方阵多82×2=128人。丙方阵最外层每边比乙方阵多4人,则丙方阵最外层总人数比乙方阵多4×4=16人,即多了16÷8=2层。这两层的人数即为实心丙方阵比乙方阵多的128人,则丙方阵最外层人数为(128+8)÷2=68人,丙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为(68+4)÷4=18人。那么,五年级共有182一82=260人。32、从一楼走到五楼,爬完一层休息30秒,一共要210秒,那么从一楼走到七楼,需要多少秒?A、318B、294C、330D、36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这种“爬楼梯”问题本质上是不封闭的路两端都不植树问题。其中每一层楼相当于一棵树,爬一层楼所需要的时间相当于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因此爬楼问题的公式为:总时间=爬一层楼所需时间×(楼层数一1)。从一楼走到五楼一共爬了4层,需要休息3次,休息了30×3=90秒:则爬到五楼需要210一90=120秒,爬一层需要120÷(5—1)=30秒。从一楼走到七楼共休息5次,则共费时(7一1)×30+5×30=330秒。33、工厂原有职工若干人,如果男职工的人数增加就有职工430人,如果女职工减少那么职工只有330人,问原有女职工()人。A、120B、180C、280D、30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设原有女职工人数为x,男职工人数为y。依题意列方程组,解到x=280。34、三个学生共解出3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12道,且每道题都有人解出。只有一人解出的题叫做难题,只有两个人解出的题叫做中等题,三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在这30道题中,难题、中等题、容易题均有,且题数各不相等,则难题的题数是()。A、14B、15C、22D、25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D。设难题的数量为x,中等题的数量为y,容易题的数量为z。依题意有由此可得y+2z=6,又因x,y、z均不为0且互不相等,可知y=4、z=1,代入x+y+z=30可知x=25。35、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的人数是乙队的70%。根据工程需要,现从乙队抽出40人到甲队,此时乙队比甲队多136人,则甲队原有人数是()。A、504人B、620人C、630人D、720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A。甲队人数是乙队的70%,则甲队人数一定是7的倍数,这样可以排除B、D.缩小判断的范围。代入C项,甲队人数是10的倍数,甲队是乙队人数的70%。则乙队人数也是10的倍数,从乙队抽出40人之后,甲乙两队相差的人数必然是10的倍数,这与题中条件不符,排除C,选择A。36、2010年末,某公司高收入员工(占20%)收入是一般员工(80%)的6倍,未来实现员工总收入增加1倍,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当一般员工收入增加1.5倍时,则高收入员工收入是一般员工的多少倍?A、3B、4C、4.5D、120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B。设现在一般员工的收入为1,高收入员工有20人,一般员工有80人。则现在的总收入为20×6+80×1=2000总收入增加1倍则为200×(1+1)=400,此时一般员工的总收入为80×(1+1.5)=200,则每位高收入员工的收入为(400-200)÷20=10,为一般员工的10÷(1+1.5)=4倍。37、某人上午8点要去上班,可是发现家里的闹钟停在了6点10分,他上足发条但忘了对表就急急忙忙地上班去了,到公司一看还提前了10分钟。中午12点下班后,回到家一看,闹钟才11点整,假定此人上班、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闹钟停了多少分钟?A、100B、90C、80D、7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题答案为C。这个忘了上发条的时钟问题实际对应的是一个时间轴,我们选择此模型分析题干情境。如图,这个人8点上班,12点下班,把相应的信息对应在时间轴上。到公司时提前了10分钟说明实际抵达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国考行测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计算机国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行测国考答案及题库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计算机国考题库【培优a卷】附答案详解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执信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
- 税务局国考行测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国考题库文件下载【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消防设施操作员国考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计算机国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许昌国考常识题库【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三上学期数学月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许昌禹州市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86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脑梗阿替普酶溶栓课件
- 激光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智媒时代网络舆论:新态势、困境与路径探索
- 变压器简介教学课件
- 2025农行内部审计考试题及答案
- 产科预防接种课件
- 2025年秋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