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钱清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1/2n,1/2nB.1/2n,1/2n-1C.1/2n,1/2n+1D.1/2n-1,1/2n2.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内质网3.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4.蜜蜂的蜂王和工蜂(2n=32)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雄蜂是单倍体B.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C.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6条染色体D.雄蜂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一半的遗传信息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先天性疾病B.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D.线粒体基因异常不会导致遗传病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翻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B.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此过程有水的生成C.若某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则翻译时一定需要51种tRNA参与D.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不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下图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万多年后,D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该鳉鱼种群的基因库。(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两湖鳉鱼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3)C湖泊中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下图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9.(10分)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转录的模板是[]_________中的一条链,该链的相应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的场所是[]_________,翻译的模板是[]_________,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_________,翻译后的产物是_________。(3)③由细胞核到达目的地需要通过_________。(4)已知某mRNA中(A+U)/(G+C)=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A+T)/(G+C)=_________。(5)图中如果③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图。(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11.(15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_______(填“F1”、“F2”或“F3”)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处理AaBb得到Ab个体;过程⑥常用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④中,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式所遵循的原理为__________。(4)“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DNA分子数目为2n个(单链数目为2n+1),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含有15N的单链有2个),所以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2÷2n+1,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2÷2n。【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名师点睛】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能得到2n个子代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两个DNA分子一条链含有15N标记,另一条链含有14N标记,其余(2n-2)DNA分子都只含14N标记。2、C【解析】
试题分析:1、液泡:在幼小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小而分散,在成熟植物细胞内,只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可占细胞体积的90%以下,液泡内充满了细胞液,细胞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有机酸、蛋白质等,有的液泡还含有色素,使细胞显现不同的颜色.液泡的功能主要是渗透调节、储藏、消化三方面。2、叶绿体:细胞质中一牡绿色小颗粒,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故含叶绿体的细胞大多呈绿色,一些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体可转变为有色体,使果实呈现各种颜色。解:液泡中含有多种色素,使细胞显现不同的颜色;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正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大于类胡萝卜素,使得叶绿体的细胞大多呈现绿色。故选C。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B【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由于环境不同,所以适应环境的生物也不同,所以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4、D【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染色体组和单倍体。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因此卵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32/2=16条,由于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卵细胞相同;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因此雄蜂属于单倍体。【详解】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2n=32),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含有2个染色体组。雄峰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是单倍体。卵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16条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所以错误选项是D。5、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是出生时就发病,也可以是长到一定年龄后发病,如青少年型糖尿病,A项错误;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项错误;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C项正确;线粒体基因异常也会导致遗传病,如母系遗传,D项错误。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病的类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概念。6、C【解析】翻译时,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2个tRNA的结合位点,因此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核糖体可以沿着mRNA移动,一个mRNA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A正确;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此过程涉及到氨基酸脱水缩合,因此有水的生成,B正确;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够与它所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若某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则编码这些氨基酸的密码子不一定是51种,因此翻译时不一定需要51种tRNA参与,C错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因多个密码子可以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表达的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不变,功能也可能不变,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选择定向会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详解】(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这使得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没有产生抗药性变异的大多数害虫被淘汰,但有极少数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得以生存。(2)由图可知,害虫的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到定向的选择作用。(3)从图中可以看出,农药防治会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而生物防治,可以将害虫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4)如果用农药防治,不同时期改用其他种类的农药,可以防止害虫的抗药性变异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可将害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点睛】对曲线的解读要准确到位,准确把握曲线中的各点的含义是做本题的关键。8、所有鳉鱼所含的全部基因生殖隔离基因多样性Y1-Y318%【解析】
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交配,或者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详解】(1)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种群的基因库。(2)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两湖鳉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他们属于同一物种,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据图可知,该种群在Y1-Y3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增加,说明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为0.9,则a基因频率为1—0.9=0.1,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9×0.1=18%。【点睛】利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基因频率1.前提条件:(1)种群非常大;(2)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3)没有迁入和迁出;(4)没有自然选择;(5)没有基因突变。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p2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q29、④DNATACCGAAGAAAG②核糖体③mRNA①tRNA蛋白质核孔0.2不一定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中①是tRNA,能转运氨基酸;②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DNA分子,作为转录的模板。(1)转录的模板是④DNA中的一条链,根据③mRNA上的碱基序列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该链的相应段碱基顺序是TACCGAAGAAAG。(2)翻译的场所是②核糖体,翻译的模板是③mRNA,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①tRNA,翻译后的产物是蛋白质。(3)③mRNA是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4)mRNA中(A+U)/(G+C)与双链或者单链DNA中(A+T)/(G+C)相等,所以若某mRNA中(A+U)/(G+C)=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A+T)/(G+C)=0.2。(5)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上的碱基发生改变,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因此生物的性状也不一定改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四个数字代表的物质名称,并明确各自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的作用。10、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内正外负无【解析】
据图分析:a表示传入神经元,b表示中间神经元,c表示传出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2)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其膜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即内正外负;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经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因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是单向的,所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在神经元b上无膜电位的变化。【点睛】关键:一是准确判断反射弧的传入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经营家具合同范本
- 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展望
- 安全管理协议安全责任与管理要点
- 教学资源共享协议
- 位家具维修协议合同书
- 合伙购买钩机合同范本
- 卡号定制服务合同范本
- 养殖用品供货合同范本
- 剧场服装租赁合同范本
- 厂房用地续租合同范本
- 沉香合作协议合同范例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街道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学生外出安全协议书模板学生外出安全协议书
- 初中班会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宣传介绍主题班会 课件
- 锅炉使用单位安全员题库
- 五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 FZT 73012-2017 文胸行业标准
- 新概念第二册课文和单词
- 妊娠期和产后抑郁症:诊断和治疗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