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7.040.10GB/T40320—202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40320—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烟台分所、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GB/T40320—2021铝合金力学熔点测试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力学熔点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板材或型材的焊接、热处理、铸造、锻压等热加工过程的力学熔点测试及其参数优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614镍铬-镍硅热电偶丝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力学熔点mechanicalmeltingtemperature测定金属材料不同峰值温度热循环后的残余应力,形成残余应力与峰值温度曲线,残余应力达到波峰时的温度与残余应力下降到波谷时的温度的区3.2加热、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4方法原理采用试验机模拟铝合金热加工过程中不同峰值温度下的热循环曲线,测量不同峰值温度下的残余应力,得出残余应力与峰值温度的关系,通过计算获得铝合金力学熔点。5仪器与设备5.1.1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按照GB/T16825.1—2008进行校准,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0.5级。12GB/T40320—20215.1.2试验机加热速率应不小于350℃/s,试验机应具有回零功能。5.1.3采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温,两根热电偶丝应分开,热电偶丝直径为0.15mm~0.30mm,热电偶丝材料应符合GB/T2614的要求,K型热电偶应符合JJF1637—2017要求的1级热电偶。5.2.2力学熔点测试试样两端应刚性固定,装夹典型示意图见图1,固定销与上夹具刚性固定。4——试样。图1装夹典型示意图5.3.1游标卡尺分辨力应不低于0.01mm。5.3.2塞尺分辨力应不低于0.02mm。6试样6.1形状与尺寸6.1.1试样形状应满足GB/T16865的要求,弯曲变形量应不大于0.20mm,矩形试样示意图见图2。6.1.2试样宽度b为试样厚度a的2倍,平行段长度l。为试样宽度b的5倍。试样夹持端的形状应适合试验机的夹头,试样夹持端和平行段长度之间以过渡圆弧连接。3GB/T40320—2021单位为毫米l——试样总长度;图2矩形试样示意图6.2.1在铝合金板材、型材上取样,试样切取部位和方向应满足GB/T16865的规定。6.2.2切取和机械加工试样时,均应预防冷加工或受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宜在切削机床上进行。6.2.3制备试样的缩减部分(包括过渡处)不应使用冲压加工。6.2.4加工后的试样表面应无毛刺,试样形状与尺寸应满足6.1的要求。7力学熔点测试试验环境温度应为室温,相对湿度应为30%~80%。7.2热循环曲线绘制7.2.1采用温度测量法或数值模拟技术获得实际热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数据。7.2.2根据温度数据,绘制不同峰值温度下的热循环曲线,如图3所示。4GB/T40320—2021th——加热过程第一阶段加热时间;th2——总加热时间;Tpk₁——加热过程的第一阶段峰值温度;Tpk₂——加热过程的第二阶段峰值温度;Vh₁-——加热过程第一阶段加热速率;Vh₂—-—加热过程第二阶段加热速率。速率Vh₂、第一阶段加热时间th₁和总加热时间th₂。7.3.2第二阶段峰值温度Tpk₂与第一阶段峰值温度Tpkl之差应不超过50℃。7.3.3第一阶段加热速率vhi和第二阶段加热速率vh₂通过线性拟合获得。7.3.4第一阶段加热速率vh的拟合直线与试验环境温度水平线的交点对应的时间设为0s。7.3.6冷却速率vc根据实际给定的冷却速率确定。7.3.7记录热循环特征参数值。7.4.1在200℃~550℃温度区间内均布选择不少于8个预设峰值温度,每个预设峰值温度测试5个7.4.2使用游标卡尺按GB/T16865规定的方法测量试样厚度a和宽度b,试样厚度与宽度的乘积即为原始横截面积A。7.4.3按预设峰值温度对试样进行编号。7.4.4热电偶应点焊在试样中心线上,热电偶两焊点间距应不超过2mm,如图4所示。5BdW/4GB/T40320—20BdW/4图4热电偶点焊示意图7.4.5将试样按图1装夹到试验机中,应保证试样两端刚性固定,试验过程中试样不应移动。7.4.6将热电偶连接到试验机的温度测量通道上,进行温度采集及控制。7.4.7根据热循环特征参数,编制热循环模拟试验程序,加热前应将力归零,采用位移控制模式进行试验。7.4.8运行试验,采集和保存时间t、温度T、力F等试验数据。7.4.9按从低到高的预设峰值温度进行试验,每个预设峰值温度测试5个试样,每次试验需更换试样,重复步骤7.4.2~7.4.8,完成不同预设峰值温度下的热模拟试验。7.5数据处理及计算7.5.1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力-温度的曲线图,并对数据进行拟合。7.5.2按公式(1)计算热循环过程的应力值σ,绘制应力-温度曲线图,见图5。式中:F—-—力,单位为牛顿(N);………………A——原始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7.5.3从图5获得不同峰值温度试验下的屈服温度、屈服应力以及残余应力。残余应力0-100-150屈服温度-200300400图5应力-温度曲线图7.6数据有效性判定7.6.1测试完成后,根据相同峰值温度下的屈服温度、屈服应力以及残余应力,按公式(2)计算样本标准差S:6xi——单次样本测量值;x——样本平均值。7.6.2相同峰值温度下的屈服温度、屈服应力以及残余应力应在95%的置信度区间(x-k(p,1-a.)S,x+k(p.1-a,yS)内,记为有效数据。k(p.1-a,)为正态分布的单边误差限系数,1-α=95%为置信度,α为7.6.3如果试验测试的屈服温度、屈服应力以及残余应力中任何一个数据不在置信度区间,判定试验7.7.1对每个峰值温度下有效试验数据的残余应力取平均值,绘制残余应力与峰值温度曲线图,见图6,采用一元四次方程拟合获得数学方程,求解方程一阶导数为零的温度结果,中间值为力学熔点起始温度,最大值为力学熔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领域的新机遇区块链技术的市场应用与前景
- 医疗设备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
- 医疗大数据分析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 2025年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大数据下的患者满意度分析
- AI技术在手术辅助系统中的伦理边界探讨
- 医学伦理在中药治疗技术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 生产部门2025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代课老师聘用合同范例
- 医患沟通艺术与销售沟通技巧共通点解析
- 地震监测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GB/T 7702.7-2023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
- 国开【形考】《管理英语(3)》形成性考核1-8答案
- 起诉意见书(公安)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用户思维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 新产品试产工作指引
- 松下伺服驱动器说明书
-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工序卡-工艺规程卡
- 动态轨道衡电子称重仪及定量称重控制系统设计概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