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保持独立人格(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保持独立人格(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保持独立人格(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保持独立人格(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保持独立人格(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保持独立人格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体会后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有的人,别人往哪里走,他就往哪里走,他选择和别人一样;有的人,别人往哪里走,他就往反方向走,他拒绝跟大家一样。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关于独立人格精神有很多论述。如韩愈在《伯夷颂》中说:“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大意是读书人的独立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相信自己并充分了解自己。又如孔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这句话的大意是行为荒诞不经,后代会对此有所记述,但我不这样去做;君子依循道理行事,不会半途而废。作为当代青年,上述材料给你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管住嘴,迈开腿,轻松减肥不用愁!”“学会接受孤独,你才能够过得更好。”“只有好好学习,你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啊。”“会分享的人才快乐,微笑的人运气一般都比较好。”正如《后会无期》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可我这一生,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却仍然无法变成他们所期望的、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同学,也许你也有类似的感受,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同学甲的观点是,必须把自己看作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依靠他人指引的盲人。同学乙的观点是,放弃“我必须做对的”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每次都做出对的选择,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做出自己可以负责的选择。同学丙的观点是,知道该做什么从来就不是什么问题,执行才是每次都困扰着我们的问题。面对上面的讨论,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认为,人重要的是适应环境。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在世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环境。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也有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容易,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善人格难。屈原、李白、苏轼等正是保持了独立的个性,才能成为伟人。“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都有成为伟人的。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⑤题目自拟。⑥不少于800字。⑦不得抄袭。答案: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漫画中一群人都朝左走,而只有一个人朝相反的方向走。文字部分描述了两类人的行为选择:一类人选择跟随大众的步伐,别人往哪里走,他就往哪里走,他们倾向于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心理学上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压力时倾向于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状态。这类人可能对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不够清晰,不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也可能是因为害怕被孤立等原因,因而选择接受并融入现有的社会规则和文化体系,保持与周围人的一致性。另一类人则选择与大众相反的方向行走,拒绝跟大家一样。这类人拥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和自我价值,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独特感受,寻求独特的自我表达。当然这类人也可能是故意标新立异或者逆反心理作怪。这两种心态各有利弊,从众心态的好处是能够很快融入环境,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危害是可能渐渐失去自我,越来越没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特立独行的好处是自主性强,彰显个性,容易凸显自我;风险是可能被孤立或者陷入偏执之中,导致生活工作不顺利。因而我们尽量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发展自己。写作时学生可以先明确观点,然后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进行论证。先提出观点,总说二者平衡的重要性,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分析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如社会压力、不确定性、安全感需求等)和从众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和潜在危害;二是探讨独立精神的重要性(如促进个人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等)和实现独立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总结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好发展。立意:1.保持独立人格,不盲目从众。2.适时从众,求同存异。3.认清自我,找好位置。2.例文:保持独立人格

成就独特人生《列子》中曾言:“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智慧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使我们保存自身,使我们保持独立。的确,保持人格独立,才能让人生绽放不一样的烟火。保持人格独立,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知识、兴趣、能力等有清晰的认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才可能拥有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他一生便有了明确的方向,像航船有了灯塔的指引,像迷路之人有了北极星的引导。画家郑板桥,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创立了自然物象的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技巧,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真实和个性,开创了独属自己的“板桥”画风。作家张爱玲,对自己有充分地了解,寻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凭借笔下独特的“传奇”故事和独特的小说艺术在文坛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认识“我就是我”,才能不随波逐流,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保持人格独立,还需要遵道而行,坚守道义。保持人格独立,不是行为荒诞不经,不是离经叛道,不是不合情理,而是依循道理行事,坚守心中道义。屈原曾言: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保持清醒,坚守道义,不违义理,才可独立于世。面对网络世界的五花八门,面对有些主播以媚俗、低俗、恶俗取悦他人、博人眼球的直播方式,主播董宇辉坚守心中的道义,形成自己独特的直播风格,一篇篇小作文出口成章行云流水,让人感叹其深厚的文化素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网络主播的一股清流,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行走的正能量。“能自立者必有骨也。”对道义的坚守,对道理的遵循,让独立的人格如昆山之玉光芒独特,如东篱之菊幽香清远。哲人有言,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我辈青年,也要能够像那些优秀者一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了解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坚守道义,让自己不失了原则。像屠呦呦保持独立的人格,成就青蒿济世一样成就人生追求;像叶嘉莹保持独立的人格,传承诗词文化一样追寻诗和远方。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把别人还给别人,把自己留给自己,独立天地之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让清风拂心田,让明月照心间,怀揣独立的精神,迎接每一个挑战和机遇,才能成就独特的人生,书写独有的人生篇章!【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次,总说关于独立人格精神的论述有许多,提出本次作文的关键词“独立人格”。第二、三句为第二层,引用韩愈的话并进行具体阐释,指出独立指的是“适于义”“信道笃”“自知明”三个要素,即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相信自己、坚定信念、充分了解自己。第三层引用孔子的话并进行具体阐释,指出独立不能是“素隐行怪”,而是“遵道而行”,即独立人格不是行为上的荒诞不经,而是依循道理行事。综上,本次作文的关键词是“独立人格”。作为当代青年,首先应该是个站立的“人”、大写的“人”,应有独立的人格,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如何确立独立人格,如何实现独立人格,要从“适于义”“信道笃”“自知明”“遵道行”四点去谈。“适于义”,即符合道义;“信道笃”,即坚定信念,不受他人肯定与否定的影响;“自知明”,即对自身的了解;“遵道行”,即依循道理且不是荒诞不经。这四者中,既有承接关系,又有并列关系。此外,还要结合自身发展去谈独立人格精神,即文章中必须有“我”的身影、“我”的参与,从“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独立人格精神”和“当代青年应该怎样追求独立人格精神”方面去思考,去写作。写作时,文章开头要明确提出观点,主体部分要层次清晰,要运用丰富的论据进行论证,论据要具有时代感。如在开头提出论点,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精神品质,在学习与创造的实践中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然后分别论述充分了解自身,是实现独立人格的基础;立身行事符合道义要求,是实现独立人格的思想指引;保持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独立人格的根本。最后总结全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愿我们时刻都能保持独立的人格,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立篇章,迎接未来的挑战。立意:1.符合道义,坚定信念,以保持独立人格。2.充分了解自身,依循道理行事,实现人格独立。3.保持独立人格,实现真正成长。3.例文:我思,故我在那些天空飘落的雨滴,无依无靠,无思无虑,随风飘动,于是便有了同样的宿命,流入大海。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思想,那便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不断的在创新着,从石器、石锄到农耕农具,从桑衣麻布到丝绸绵锦。从马车马匹到地铁火车,人类一步步地走向了新世界。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人类的思想。因为我们这独一无二的思想让我们成为了大自然最强的守护者。而这并非只是原始丛林里的一具行尸走肉。思想的花开放着,从不曾枯萎。于是我们是龙的传人,华夏儿女,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是智慧之神的血液。我们身上凝聚的是永不屈服的炎黄子孙之气魄,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思想,那这个民族就完了“是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思想,那这个民族将无法屹立于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了。在上个世纪,我们的祖国人民被日本人称之为东亚病夫。这个名字成了我们永远的痛。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国崇洋媚外的人太多太多,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失去了民族的信念,所以我们在不断的被欺凌。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思想在分裂,失去了主导思想,所以我们一步步被侵蚀。然而,不愿做奴隶的我们,开始强大自己,改变思想,我们站了起来,成功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思想的花在舞动,那美妙的身姿谱写了一章章青春的壮歌,于是我们个个曼妙动人,活力四射,我们因思想而圆梦;我们因圆梦而美丽,我们在思想的指引下,一步步向前;我们在思想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我们在思想的力量下学有所成,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想从古至今魅力无限。思想的花在歌唱,从不曾离去。于是我不乱不忙地走在这个世界上,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有思想作依附,所以我的根深深的扎进了大地,从不曾动摇;我有思想作后盾,所以我从不怕利箭的来袭,从不曾畏惧;我有思想作伴,所以一路上花香四溢,从不曾孤单。我不愿作填空飘落的雨滴,无依无靠,我不愿作填空飘落的雨滴,面对同样的宿命。我只愿做一个有思想,有根系的人,我只愿为思想而存在。我一路思考,一路追逐,一路向前,思想为我照明,目标为我导航,成功也将为我呐喊助威。【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相比,其任务更为具体,指令更为明确。任务型写作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材料的前半部分罗列了不同人的不同想法和观点,中间用“同学,也许你也有类似的感受,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一个问句引出不同人对此的看法。所以此题以如何成为“他们所期望,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为驱动,意在引导学生审视自我人生观,提高思辨水平和行为能力。《后会无期》里经典台词展示的是一种人生困惑,相信许多学生有类似感受,这便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几位同学讨论时所持观点对学生有一定启发作用,作文时可赞同其中某一位的观点,也可加以综合,形成新的解决方案。然后读感融合,就事析理,缘事论道。无论是哪种类型,都要紧扣材料,深入论述;都要借助事件,深刻论证。具体一点,必须直面材料事件明确立场,表明态度:同意或否定,支持或反对,赞赏或阻止。本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意哪个同学的观点,或者自己有什么其他不同的观点。必须针对事件本身提出观点,阐述道理:论说曲直正误,评说成败得失,评价是非功过。必须抓住评说事情,理性分析,充分说理:点点推进,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因为脱离材料,就会天马行空,空泛议论;离开事件,就会空洞说教,套作宿构。立意参考:(1)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2)不求都对,但求无悔;(3)知行合一,所向无敌;(4)我思,故我在;(5)不做提线木偶。结构示例:1、引:引叙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引用所给材料的部分内容,或者概括记叙这件事情。好的引叙既要简明扼要,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要引出评述点。2、释:解释突出评述的重点,鲜明指出自己的态度、观点。3、议: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一般可以分以下三步来写作:①、抓住材料中的人和事,就事论事,分析原因。②、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指出问题的普遍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③、主体论证段落:采用“中心句支撑句”(分论点)的格式进行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从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4、联:即“联系现实”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具有时代性,要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在本论结束之后联系现实社会或者作者生活实际,谈谈论点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引发读者更多思考,或者发出呼告,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以达成作者写作的目的和针对性,这样可以加深议论的力度。5、结:即“结论”这个结论是紧承前面的“联”而来,从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得出结论,更能够令读者接受,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使全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材积累:1、“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这是梵高为他的作品《盛开的桃花》题写的诗句。梵高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容貌会永存在那些爱过他的人的心中,他的精神将永存。是的,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椅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些纸包的烟草,他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他一生始终以一种坚持不懈的行为——不停地挥动画笔,向庸俗的艺术观提出挑战。今天,当他的《向日葵》在卖出天价时,正是他的思考造就;当时无人问津的作品受到现在无数人的追捧与赞扬,正是他坚持不懈地对美术的思考,使得他的艺术观超出了当时,在现在成为了佳作。这就是梵高的价值,他的人生意义。2、拂去岁月积下的尘埃,在历史动人的容颜里,我们总能依稀辨出那些依然鲜活的形象:孔子与老子,一个一心入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是孔仲尼急切要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一个寄情于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聃感悟自然的体问。孔子一心向仕,周游列国而不得任用,然而他的学说却最终一统天下。老子寄情山水,默默无闻,后世门生面对令尹之职也不动心,终南捷径的典故至今暧昧的出现在典籍之间。司马迁与班固,一个少年立志然而时运不济,忍辱负重写下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个文采飞扬,震惊朝野,一只妙笔著下煜煜《汉书》亦让人惊叹。3、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散步。迈步走过春的清风暖阳;快步跑过夏的雨帘荷香;小步漫游秋的落叶归雁;轻轻踩过冬的皑皑白雪,人生便已结束。所以,我们90后绝不应该只是给别人讲我们是多么的特别,而应该用自己的思考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有贡献。在历史长河中不被磨灭,留下自己思考后的脚印。4、思想的花在舞动,那美妙的身姿谱写了一章章青春的壮歌,于是我们个个曼妙动人,活力四射,我们因思想而圆梦;我们因圆梦而美丽,我们在思想的指引下,一步步向前;我们在思想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我们在思想的力量下学有所成,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想从古至今魅力无限。【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4.例文:适时者生,自我者兴夜幕降临,偌大的天幕铺展开来,无数的明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总想搁笔“问青天”,是什么使它们变得这般神奇而美丽?青天虽无语,冥冥之中,我却仿佛听到了答案。“风起于谷,水成于堵”;“适时者生,自我者兴”。风在山谷中生成,山谷对风应该是限制,可聪明的风却在适应中壮大起来,掀起阵阵悦耳的松涛;水在堤岸的夹持中流淌,堤岸对想要漫流的它无疑也是阻碍,可是机智的它却也在适应中澎湃出自己独有的激情。不要再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天无慧眼了吧!君不见“芙蕖夜放艳天下,风骨之底是泥巴”,是适应使它成为了“花中之君子”;君不见“仇雠毒手剔髌骨,佯狂装痴岂偷生”,正是因为已身遭厄运再不能挺刃而起的适应——隐忍,才使得孙膑终于在马陵道上痛痛快快地洗雪了千古奇冤;君不见“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恶浊的世上,冲杀出的也是斗士,也正是这别样的适应,使他——鲁迅先生成为了赤县上空一颗永不会陨落的巨星……很喜欢一段话:同是香醇,咖啡更让人依恋;同是幽香,碧螺更令人倾心;同是怒放,牡丹成了百花之王……说的也许就是万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将自己的才情释放到最大值吧?然而适应环境却并不意味着随波逐流,更不能等同于与溷浊的环境同流合污。一个人,更应该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永葆自己的节操,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真性情!怀着经天纬地之才,经邦济世之志的李白,高歌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心志,告别妻儿,走出家门,哪曾想到,入得宫门,就成为唐明皇的弄臣,“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天天只能作这样的软语呢喃,真也就惹怒了本就很是“不识相”李白!真的,他——李白若“识相”点,肯于屈就些,多少随波逐流点,荣华富贵自是享用不尽。但李白就是李白,他是知道自己究竟属于谁的,这样的酱缸,这样的脏水桶哪里是自己呆的地方!赐金放还,乐得如是,因为走出朝廷的自己还是一身的清白!面对金兵的入侵,他——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面对南宋小朝廷中“主降派”的可恶嘴脸,他——岳飞,却偏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真的,他也应该算是历史上的一个很不“识相”的人!他若“识相”点,哪怕稍稍屈就些,也跟着那些偏安于一隅的历史小丑们一起歌舞升平,一起吃喝玩乐,哪里会有“望到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最终命丧“风波亭”中呢?但岳飞就是岳飞,“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他永远望不了自己的后背上那四个苍劲有力的血字“精忠报国”!于是历史的长空之上,就又有了一颗永不坠落的巨星。不远处,歌声悠扬,牵引着你我风儿一样飞扬的思绪:不远处祥云缭绕,吸引着你我花星儿一样的灼灼目光。但脚下的路泥泞曲折,坎坷颇多,值得我们追寻的不是他人的脚步,而是走出自己的辉煌。【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思考如何看待“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审题】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从所给材料来看,“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调的是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容易,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善人格难”,则说的是“保持自我”的珍贵。题干说“‘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都有成为伟人的”,并没有表明对“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的态度,因此考生写作中可以强调“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强调“保持自我”的重要性,还可以谈辩证地看待“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需要注意的是,本题是“关系型话题”,所以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角度来立意,都要在文章中分析“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的关系,证明自己的论点,绝对不可以只谈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顾此失彼。行文时可从材料和话题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如屈原在污浊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自我;苏轼被贬黄州,适应环境但仍保持自我等,让文章有针对性。参考立意:①适应环境的同时,人更要保持自我的个性;②适应环境并不意味着要“与世推移”,要随大流,甚至是与世间的龌龊同流合污,而是要“与时俱进”;保持自我也并不意味着孤芳自赏,故步自封,不去学习他人的长处,而是要“出淤泥而不染”“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随时调整自己的视角、心态甚至性格;“近朱者赤”,一个人能迅速丢弃一些陋习,与德高之人比肩,与有能之人竞能,值得人们称道;适应,不等于世故圆滑;保持自我,吸收环境正能量等。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适应环境,改变自我”。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社会充满不公平的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人应该适应环境,改变自我。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成就一番事业,如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成为伟大的诗人等。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使人走向成功,实现理想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一切环境等。【素材】人生如水,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