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某生物体细胞有20个DNA分子,其中1个DNA分子有36000个碱基,则由该DNA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A.6000B.4000C.20D.120002.关于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B.控制不同的生物性状C.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D.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3.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接近1∶1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所有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综合分析入手D.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变异4.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生育二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疾病的“二宝”.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而且调查群体要足够大B.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C.如果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可判断其不患遗传病D.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5.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蒙古绵羊中卷毛(B)对直毛(b)为显性,短羊绒(E)对长羊绒(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纯合卷毛短羊绒绵羊和直毛长羊绒绵羊种羊数只。试完成下列问题:(1)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卷毛长羊绒绵羊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的基因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纯合子占卷毛长羊绒绵羊总数的________。(3)该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的________定律。8.(10分)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临床表现A第14号β-肌球蛋白重链轻度至重度,发病早B第11号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轻度至重度,发病晚C第1号肌钙蛋白T2轻度肥厚,易猝死(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_________种。(2)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3)已知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______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基因治疗需应用转基因技术,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所需的工具酶是_________。9.(10分)如图(一)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若图(一)表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2)若图(一)表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填“K1”“K2”或“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东亚飞蝗不断的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3)若图(二)表示田鼠和鹰之间的数量关系,则A和B分別代表_____,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捕食过程中的_____调节.由图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10.(10分)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下图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万多年后,D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该鳉鱼种群的基因库。(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两湖鳉鱼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3)C湖泊中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下图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11.(15分)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无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是多少,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20种,所以C选项正确。2、D【解析】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具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但脱氧核苷酸种类相同,A项、C项错误;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B项错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D项正确。【点睛】对等位基因的理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且控制着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D和D、d和d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但控制着同一表现型,属于同一基因;D和d属于等位基因。3、D【解析】

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接近1:1,A错误;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入手,C错误;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变异,D正确。4、D【解析】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调查对象应为患者家系,在人群中随机抽样是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A错误;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B错误;虽然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D正确。5、A【解析】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由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可知,细胞中的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产生的,B正确。此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AB和aB两个子细胞,可能是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和一种极体,C正确。据图可知,此动物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动物,在其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染色体组,D正确。6、B【解析】

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详解】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如A、a与B、b之间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D、水稻花药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故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卷毛短羊绒绵羊×直毛长羊绒绵羊子一代之间随机交配得子二代,在子二代选出卷毛长羊绒绵羊让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与直毛长羊绒绵羊测交,就能选出纯种卷毛长羊绒绵羊BbeeBBee1/3自由组合【解析】

根据“在蒙古绵羊中卷毛(B)对直毛(b)为显性,短羊绒(E)对长羊绒(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基因型为BBee的绵羊,而种羊为纯合卷毛短羊绒绵羊(BBEE)和直毛长羊绒绵羊(bbee),所以可考虑杂交育种的方案进行育种。由于在F2代中才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从F2代中选择卷毛长羊绒绵羊,通过对其测交可判断其是否为纯合子。【详解】(1)此题是关于动物杂交育种的题目,目的是得到基因型为BBee的绵羊。由纯合卷毛短羊绒绵羊BBEE与直毛长羊绒绵羊bbee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BbEe,子一代随机交配得F2,在F2中选出卷毛长羊绒绵羊,让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直毛长羊绒绵羊测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即可说明卷毛长羊绒绵羊为纯合子,发生性状分离的说明卷毛长羊绒绵羊为杂合子,这样就能选出纯种卷毛长羊绒绵羊。故育种方案为:第一步:卷毛短羊绒绵羊×直毛长羊绒绵羊;第二步:子一代之间随机交配得子二代,在子二代选出卷毛长羊绒绵羊;第三步:让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与直毛长羊绒绵羊测交,就能选出纯种卷毛长羊绒绵羊。

(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的基因型有两种为Bbee、BBee,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占F2的3/4×1/4=3/16,纯合子卷毛长羊绒绵羊占F2的1/4×1/4=1/16,所以纯合子占卷毛长羊绒绵羊的1/3。

(3)该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8、12随机性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96600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DNA复制、基因工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对基因突变特点、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半保留复制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关系的理解、对基因工程工具、步骤的识记。(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3×2×2=12种。(2)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则C+G占单链碱基数和DNA总碱基数比例均为(2+4)/(1+2+3+4)=6/10,其中G占3/10,共13800个。该基因通过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3次,得到8个基因,相当于7个新基因,至少需要13800×7=9660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是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所需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题眼:“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2)明确“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而不是“A基因含23000个碱基”。9、种群密度N0λt环境阻力K2信息传递田鼠、鹰负反馈N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考查对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捕食关系曲线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此题,应明确环境容纳量不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会围绕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若图(一)表示种群种群每年以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N0t。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2)若图(一)表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2,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东亚飞蝗不断的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3)若图(二)表示田鼠和鹰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N2→N3时B的数量随着A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可判断A和B分別代表田鼠和鹰,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捕食过程中的负反馈调节。种群的数量围绕着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由此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环境容纳量为N2。10、所有鳉鱼所含的全部基因生殖隔离基因多样性Y1-Y318%【解析】

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交配,或者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详解】(1)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种群的基因库。(2)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两湖鳉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他们属于同一物种,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