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024普通逻辑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024普通逻辑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024普通逻辑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024普通逻辑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024普通逻辑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024普通逻辑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在形成假说的阶段,主要应用()推理和()推理。2.下列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其有效式是()A、∧→p∨qB、p∨q→p∧qC、p∨q→(p∧q)∨(∧)D、p→q→∧qE、p←q→p∧3.以PEM为前提,增补哪两个选项之一为另一前提,必然推出SOP的结论()A、SAMB、SEMC、SIMD、SOME、MA4.请用真值表检验“并非‘如果是中文系毕业生,就能成为优秀的作家’”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与“虽然是中文系毕业生,但没有成为优秀的作家”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关系。5.一个有效的第三格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其小前提应为(),结论应为()。6.反论证中关于论题的规则从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是()和()。7.由大前提“PEM”,可推知其小前提应是()或()。A、SIMB、SOMC、MOSD、MASE、MES8.“并非可能P”与“并非可能非P”之间具有()关系。A、矛盾B、差等C、反对D、下反对9.“能导电的物体不都是金属”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SAPB、SEPC、SIPD、SOP10.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是()A、(p∧q∧r)→(p∧r)B、((→)∧q)→pC、((p∨q)∧p)→D、((←q)∧)→qE、((p→)∧)→q11.下列式子中,三段论第三格的有效式是()A、EAOB、IAIC、AOOD、AEEE、AAA12.写出下列判断的等值判断,并用真值表加以验证:并非或者他是先进工作者,或者他是人民代表。13.“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A、假言推理B、复合判断C、简单判断D、负判断14.概念外延之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A、既对称又传递B、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既非对称又非传递15.“所有P都是M;有的S不是M;所以,有的S不是P。”这一三段论是()A、第一格的AOO式B、第二格的AOO式C、第三格的AOO式D、第四格的AOO式16.“并非‘如果p,那么q’”与“p且非q”二者之间是()关系。17.“老赵、老李、老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火车司机”这一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是()。18.下列判断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是()与()。A、天下乌鸦一般黑B、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C、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19.“并非只有贪污才会犯大错误”的等值判断是()A、贪污而没犯大错误B、并非只要不贪污就不会犯大错误C、并非如果犯大错误,那么就是贪污D、如果犯大错误,那么就是贪污E、如果贪污,那就犯大错误20.“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次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后来头痛复发,他又偶然碰破原处,头痛又好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刺破脚趾的这个地方(即‘大敦穴’)可以治头痛病。”这段议论中的结论,是运用()推理形式得出的。A、完全归纳B、类比C、简单枚举归纳D、科学归纳21.定义循环是指在()中直接或间接出现了()。2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真值表,并据表回答甲、乙、丙三人的名次。甲、乙、丙三人争夺象棋比赛前三名。小林预测“只有甲第一,丙才第二”;小刘预测“丙不是第二”。事实证明两人中有且只有一人预测为真。23.从下述议论中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用符号写出推理过程。“对待外国的科学文化,或是一概排斥(p),或是一概照搬(q),或是有分析地批判吸收(r);如果一概排斥,就会缓慢爬行,远远落在后面(s),而我们一定要迎头赶上。如果一概照搬,则我们就会变成帝国主义的附庸(t),而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4.请分析:下面这个推理形式在什么情况下正确?在什么情况下不正确?为什么? 或A或B或C;非A并且非B;所以C。25.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决定的。A、变项B、量项C、质D、量项和质26.小朱和小赵的年龄谁大呢?她们二人都说不出自己的年龄。只知道小杨入学那年,小赵不能入学,因为不够入学年龄。而小杨和小朱都是刚好满了入学的年龄便入了学的。但小朱比小杨高一个年级。小燕妹妹便根据这些材料说小朱比小赵的年龄大。这个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7.甲: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乙:一般疑问句就不表达判断。丙:我既不赞成你们俩的观点,也不反对你们俩的观点。问:三个人中,谁的话违反了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违反了什么规律?犯了何种逻辑错误?28.“只有勇于探索,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这一判断等值于()和()判断。A、不勇于探索,就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B、勇于探索,一定能取得改革的成功C、若没有取得改革的成功,就没有勇于探索D、倘若取得了改革的成功,就意味着勇于探索了E、没有勇于探索,却取得了改革的成功29.“数学是科学;所有科学都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数学是不断发展的。”这个三段论是()A、第一格B、第二格C、第三格D、第四格30.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的。31.“如果经济上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政治上犯罪,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某人或是经济上没有犯罪,或是政治上没有犯罪;总之,某人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其推理形式是否正确?为什么?32.下列结论,能够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是()A、北京动物园的猴子都产于四川B、古时候的鞋都是布做的C、郑州到新乡之间没有城市D、原子都是可分的E、燕低飞,披蓑衣33.若“如果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为真。A、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而且不精通逻辑B、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而且精通逻辑C、或者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或者他精通逻辑D、如果某甲精通逻辑,那么他没有掌握两门外语34.按划分要求,将下列概念归类整理。散文、器乐、佛教、诗歌、民法、舞蹈、美术、上层建筑、艺术、音乐、格律诗、天主教、小说、声乐、文学、自由诗、宗教、伊斯兰教、刑法、戏剧、法律、中国舞蹈、中国戏剧。35.若肯定p∧,而否定p→q,则()的要求。A、违反了同一律B、违反了矛盾律C、违反了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36.“小张与小李是朋友”这一判断是()判断。A、全称B、特称C、关系D、联言37.“只有物美价廉,才能打开销路;李宁牌服装打开了销路;可见,李宁牌服装物美价廉。”这一推理属于()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B、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C、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38.“如果A属于M,那么A也属于N;A不属于M;所以,A也不属于N。”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其推理形式是否正确?为什么?39.“既说‘一个三段论若形式有效且前提真实,结论则真实’不正确;又说‘一个三段论若形式有效且前提真实,结论则不真实’也不正确。”这段话犯了()的逻辑错误。A、偷换概念B、模棱两可C、转移论题D、自相矛盾40.“除非懂数学,才能成为天文学家;老张不是天文学家;所以,老张不懂数学。”请分析该推理的逻辑形式是什么?其逻辑形式是否有效?为什么?41.请构造一个相反的二难推理,来破斥下列二难推理:如果有朋友来访,那么会由于交谈而耽误时间,从而写不出文章来;如果没有朋友来访,那么会由于孤独而思想僵化,从而也写不出文章来;或者有朋友来访,或者没有朋友来访;总之,都写不出文章来。42.从下列前提出发,能否推出甲不去值班,若能推出,请写出推导过程和根据。(1)如果甲去值班,则乙去值班;(2)只有乙不去值班,丙才去值班;(3)若戊去值班,则丁不去值班;(4)或丙去值班,或丁去值班;(5)戊去值班。43.在间接反驳中,先独立证明与被反驳的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判断为真,然后根据(),就可以确定被反驳的论题为假。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44.“并非只是要法律系毕业,就能成为优秀的律师。”等值于()A、虽然不是法律系毕业,也能成为优秀的律师B、是法律系毕业并且也能成为优秀的律师C、不是法律系毕业并且也没有成为优秀的律师D、是法律系毕业但却没有成为优秀的律师45.若既肯定SEP,又肯定SIP,则()A、不违反逻辑规律B、违反了同一律C、违反了矛盾律D、违反了排中律46.“我们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不这样,我们将成为某些经济大国的附庸。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我们将重新受人欺侮、受人奴役。”这段议论运用的是哪种论证形式?写出其公式,并说明在运用这种论证形式时,使用了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47.如果患了肺炎,就会发烧;此人发烧;所以,他患了肺炎。”这个推论是()A、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形式B、非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形式C、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形式D、非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形式48.从对称性和传递性两个方面分析,“超越”是()关系和()关系。A、对称B、非对称C、反对称D、传递E、非传递49.“概念”、“判断”、“推理”这三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关系。A、属种B、交叉C、不相容并列D、相容并列50.已知“甲队可能会战胜乙队”,可推出()A、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B、并非“甲队必然不会战胜乙队”C、并非“甲队可能不会战胜乙队”D、并非“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51.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式是()A、只有非p,才q;非p所以非qB、p要么非q;q所以pC、如果p且q,那么r;非p或非q,所以非rD、p且非q;所以p52.犯“定义过窄”错误的定义,其被定义项与定义项外延之间具有()关系;犯“定义过宽”错误的定义,其被定义项与定义项外延之间具有()关系。53.与“这种商品既不实用又不价廉”这一判断不同真而又不同假的判断是()A、这种商品既实用又价廉B、这种商品既不价廉又不实用C、这种商品或者实用或者价廉D、这种商品或者不实用或者不价廉54.以“MIP”和“SO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所违反的格的具体规则是()A、第一格大前提应全称B、第一格小前提应肯定C、第二格两个前提应有一个是否定的D、第三格小前提应肯定E、第三格结论应特称55.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外延是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间存在着关系。56.当S与P是真包含于关系时,构成的真判断是()和()。A、SAPB、SEPC、SIPD、SOPE、这个S不是P57.当一个证明的论据虚假时,这个证明的()而且()。A、论题必然虚假B、论题可能真实C、论证方式不正确D、论证方式可能正确E、论题得到了论证58.下列式子中,正确表达对当关系中A与I的关系的是()A、A→IB、→C、→DD、I→AE、A∨I59.选言证法是()A、间接证明的方法B、间接反驳的方法C、运用了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D、运用了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E、运用了矛盾律60.下述甲、乙、丙、丁的言论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如有违反,是谁违反了?违反了什么规律的要求?为什么?甲:小王的这篇文章有见解。乙:我反对甲的看法。丙:甲和乙的看法,我都赞成。丁:我认为甲和乙的看法都不对。61.以“MIP”和“SO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所违反的格的具体规则是()和()。A、第一格大前提应全称B、第一格小前提应肯定C、第二格两个前提应有一个是否定的D、第三格小前提应肯定E、第三格结论应特称62.若SA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SOP取值为()。63.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关系。A、同一B、交叉C、S真包含PD、S真包含于P64.若“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为真,则下面为假的判断是()A、李明和张胜都在师大B、李明和张胜都不在师大C、李明和张胜至少有一人不在师大D、只有李明不在师大,张胜才在师大E、并非“李明不在师大或张胜不在师大”6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错误的是()A、“结论虚假的推理”概括为“无效推理”B、“假言判断”概括为“复合判断”C、“特称判断”概括为“全称判断”D、“直接推理”概括为“演绎推理”E、“判断”概括为“思维形式”66.以“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必然推出()A、所有S不是PB、所有S是PC、有S是PD、有S不是PE、没有S不是P67.已知:(1)A真包含于B;(2)有C不是B;(3)若C不真包含A,则C真包含于A。问:A与C具有什么关系?请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在外延上可能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68.“南极洲沿岸地带鸟的种类很少,但鸟却很多。”这一议论()A、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B、违反了矛盾律的逻辑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逻辑要求69.间接论证是通过论证,从而确定该论题的真。间接论证分为和()。70.“光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而如果光没有质量,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这段论证用的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直接论证D、反证法E、选言论证7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它是一门性质的思维科学。72.若aRb成立,则bRa一定成立;而且若aRb成立且bRc成立,则aRc不一定成立;那么关系R就是()性质的关系。A、具有反对称和反传递B、具有非对称和非传递C、具有对称和反传递D、具有对称和非传递73.运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两个判断之间的关系。A.小张是团员,并且小王也是团员。B.小张不是团员,或者小王不是团员。74.“精神文明是离不开物质文明的”这一判断是(),其逻辑形式是()75.“只有SIP是真的,SAP才是真的;SIP是假的;所以,SAP是假的。”这一推理是()A、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B、错误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C、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D、错误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E、否定前件且否定后件式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下列议论中运用了什么推理形式?这个推理的结论是否必然?运用这种推理应避免犯什么逻辑错误?“富兰克林、瓦特、法拉第、爱迪生等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可见,凡是著名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2.“同语反复”指的是()直接包括了();“循环定义”指的是定义项中()包含了被定义项。3.“中国女子排球队输给了俄罗斯女子排球队;苏联女子排球队输给了古巴女子排球队;所以,中国女子排球队输给了古巴女子排球队。”这一关系推理是()A、正确的对称性关系推理B、正确的传递性关系推理C、不正确的对称性关系推理D、不正确的传递性关系推理4.在三段论推理“所有P都是M;有的S不是M;所以,有的S不是P”中()A、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B、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C、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D、中项在前提中周延两次5.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其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判断,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和结论各是什么判断?它属于第几格?为什么?6.若有一判断为“所有的科学家都是天才”,试分析下列问题:反驳该判断的相应的特称判断是什么?为什么?7.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A、一贯性B、确定性C、明确性D、论证性8.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判断,则大前提只能是()A、PAMB、MOPC、PEAD、MAP9.关系推理(一)“A与B不等值;B与C不等值;所以,A与C不等值。”与(二)“A蕴涵B;B蕴涵C;所以,A蕴涵C。”这两个推理()A、都是有效的B、都是无效的C、(一)有效,(二)无效D、(一)无效,(二)有效10.“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既不肯定‘SOP’,又不肯定‘SAP’。”这是()A、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逻辑要求的B、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逻辑要求的C、违反同一律逻辑要求的D、违反矛盾律逻辑要求的E、违反排中律逻辑要求的11.如果一个正确三段论的结论为SAP,它的大前提、小前提各是什么?以“M”作中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12.当SAP和SIP同真时,S和P外延之间的关系是()和()。13.有a、b、c三类。已知:甲a真包含于b,乙c与b交叉。试证:a与c的关系。14.反驳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的()性或对它的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15.当“有A不是B”假而“有B不是A”真时,A与B的外延关系应为()A、全同B、交叉C、A真包含于BD、全异E、B真包含A16.某公安局的刑侦员A、B、C、D对某案的涉嫌犯李、赵做了如下断定:A.我认为赵不是凶犯。B.如果李是凶犯,那么赵就不是凶犯。C.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D.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事后证明,四个人做出的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请问凶犯是谁?请写出推导过程。17.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经分析,凶手是两个人合谋。又初步确定A、B、C、D、E五人是嫌疑犯,并了解到如下情况:(1)A、D二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凶手;(2)如果D是凶手,E一定是凶手;(3)B只有跟C在一起时,才参与作案;(4)如果B不是凶手,那么A也不可能是凶手;(5)C没有作案时间。问:究竟谁是凶手?请写出推导过程。18.“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这个内因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这一议论违反了普通逻辑的哪条规律,犯了何种逻辑错误?19.当一个三段论的形式有效而结论虚假时,它的两个前提必定是()A、都是真的B、都是假的C、至少有一个是假的D、至少有一个是真的E、或大前提假或小前提假20.论证是用一个或一些()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21.有一个工业公司,组织它下属的甲、乙、丙三个工厂联合试制一项新产品。关于新产品生产出来后的鉴定办法,在合同中作了如下规定:(1)如果乙工厂不参加鉴定,那么甲工厂也不参加。(2)如果乙工厂参加鉴定,那么甲工厂和丙工厂也要参加。问:当甲工厂参加鉴定时,丙工厂是否参加?为什么?2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部分构成的。23.根据对当关系,由SAP可推出的结论是()A、SEPB、EPC、SIPD、SOP24.已知概念A与概念B在外延上不相容,又已知“有B是C”为真,则判断()为真。A、有C是AB、有C不是AC、有A不是CD、所有A不是C25.归谬法与反证法的主要区别为()和()。A、前者用于反驳,后者用于论证B、前者用于论证,后者用于反驳C、前者需要排中律,后者不需要排中律D、前者不需要排中律,后者需要排中律E、前者需要设反论题,后者不需要设反论题26.根据普通逻辑的()律,若“王强是党员”为假,则“王强不是党员”为真;根据普通逻辑的()律,若“王强是党员”为真,则“王强不是党员”为假。27.A、E、I、O四种类型判断是按判断的()划分出来的。28.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概念和()概念。A、单独B、普遍C、集合D、正E、负29.“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形式不正确。”这一推理是()A、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B、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D、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30.间接反驳是先论证与被反驳的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论断为真,然后依据律确定被反驳的论题为假。独立论证为真的判断“非P”与被反驳的论断“P”之间是(),()关系。31.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逻辑题: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它的小前提是肯定的,试问,这个三段论属于哪一格?学生甲答:“属于第一格。因为如果它是第一格,那么小前提必然是肯定的;而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肯定的;所以,它属于第一格。”学生乙同意甲的意见,并补充了一点:“只有小前提是肯定的,才是第一格的正确三段论;现在小前提肯定;那它是第一格无疑了。”以上学生甲和学生乙的回答()A、都是合乎逻辑的B、都是不合乎逻辑的C、甲合乎逻辑,乙不合乎逻辑D、甲不合乎逻辑,乙合乎逻辑32.间接反驳的逻辑依据是()律。独立证明为真的判断“非P”与被反驳的论断“P”之间是()关系。33.在以下三段论第三格的推理形式中,无效式是()A、AAAB、EAOC、AIID、EIO34.科学归纳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共同特征是()A、从个别推出个别B、从一般推出个别C、从个别推出一般D、前提蕴涵结论35.下列关系中既具有对称性又具有传递性的是()A、驳倒了对方的论题B、驳倒了对方的论据C、既驳倒了对方的论题,又驳倒了对方的论据D、对方论题的真实性还是待证的36.已知某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判断,试证: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判断。37.“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是有志气的”这一判断是()A、单称判断B、特称判断C、全称判断D、模态判断38.“小李对事业的热情这么高,肯定会获得显著成就。因为只有对事业有高度热情,才能获得显著成就。”这一推理()A、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B、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C、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D、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39.论证中的归谬法是()和()。A、证明的方法B、反驳的方法C、演绎的方法D、归纳的方法E、类比的方法40.“如果q,则p”与“只有q,才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41.当s与p是真包含于关系或真包含关系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真的判断是()A、SAPB、SEPC、SIPD、SOP42.请写出下列推理的逻辑形式,并简析其推理形式是否正确。“SAP假或SEP假;SAP真;所以,SEP假。”43.很多情况不同的地区,在实行对外开放后,都搞活了经济。因而,可以推出结论说:“实行对外开放,是搞活经济的原因。”这段议论中,运用了()与()。A、共变法B、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C、类比推理D、科学归纳推理E、求同法44.当S与P是交叉关系时,性质判断中的()和()是真的。A、SAPB、SEPC、SIPD、SOPE、某个S是P45.“今天在座的都是共产党,对于以权谋私的现象不能不深恶痛绝。”这句话中,包含着()和()的逻辑错误。A、混同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B、划分不正确C、限制不当D、把集合概念用为非集合概念E、概念不明确46.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和()的逻辑根据。47.“非集合概念”这个概念的属概念是(),矛盾概念是()。48.甲、乙、丙、丁四人背地里议论新调到本车间的小李。当议论到小李原来是做什么工作时,甲说:“小李或者是车工,或者是钳工。”乙说:“不对!他既不是车工,也不是钳工。”丙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丁说:“不!甲和乙说的都不对。”请运用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丙和丁的话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各是什么错误?49.思维的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逻辑形式的逻辑性质。50.“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一判断属于()A、直言判断B、联言判断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51.“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某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其推理形式是否有效?为什么?52.矛盾律向人们提出的逻辑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和()的思想,不能断定它们都是真的,应该指出其中至少有一种是假的;排中律向人们提出的逻辑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和()的思想,不能断定它们都是假的,应该指出其中至少有一种是真的。53.“兵不在多而在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54.北京市法庭就一起伤害案件进行法庭调查时,被告辩护人说:“被告人张××、常××伤害他人是一时感情冲动。”公诉人答辩说:“被告人张××首先提出要报复王××,被告人常××表示赞同,并承诺帮助打人。从此二人多次密谋,商定犯罪时间选在1993年4月25日夜11点,犯罪地点选在地处偏僻、作案后能迅速逃跑而又不被人抓获的地方。二人都制造了匕首作为犯罪工具。经过一周时间准备,当天(即25日),被告人张××请被告人常××喝酒、吃饭之后,二人带匕首到了现场,伤害了王××。以上行为完全是故意伤害他人,并非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请指出,公诉人在论证“被告张××和常××的行为完全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这一论题时,运用了()A、直接论证B、间接论证C、归纳论证D、演绎论证E、假说55.指出下面这个证明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列宁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呢?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上发展了它。列宁还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学说,这是马克思所没有的。56.由所有A不是B和有的C是B,可推出的结论是()或()。A、C都是AB、所有A不是CC、有的C不是AD、有的C是非AE、有的C是A57.“如果强调质量,就不能保证数量;如果强调数量,就不能保证质量;或者要强调质量,或者要强调数量;所以,或者不能保证数量,或者不能保证质量。”这段议论运用了哪种推理形式?是否有效?为什么?58.“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这两个判断之间,存在着()和()的关系。A、可以同真B、可以同假C、不能同真D、不能同假E、一个真另一个假59.若“有S是P”、“有S不是P”、“有P不是S”这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关系。A、全同B、真包含于C、真包含D、交叉60.判断的两个最基本的逻辑特征是()和()。61.二分法的子项之间是()关系;多分法的子项之间是()关系62.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知识范围()前提的知识范围。A、小于B、等于C、超出D、有时等于有时超出63.据卫星提供的最新气象资料表明,原先预报的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一定出现。以下最接近于上文中气象资料含义的断定是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A、可能不出现B、可能出现C、一定不出现D、出现的可能性比不出现大64.在下列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A、黑白B、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C、党员非党员D、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65.“并非所有公司都创外汇,所以,有的公司不创外汇。”这是()推理和()推理。A、省略三段论B、对当关系C、负判断等值D、换质位法E、直言判断变形法66.概念之间的相容关系包括()、()、()和()。67.“仅仅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作用是不够的,还要承认生产关系不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判断是()与()。A、负判断B、包含了联言判断的选言判断C、多重复合判断D、包含了选言判断的联言判断E、包含了联言判断的假言判断68.从个别性的前提得到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必然性推理69.请分析:下面这个推理形式在什么情况下正确?在什么情况下不正确?为什么? 或A或B或C;非A并且非B;所以C。70.“并非(p当且仅当q)”等值于()A、(p或者q)并且(非p或者非q)B、(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C、(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D、(p并且非q)并且(非p并且q)71.“老张这次出差可能去天津,也可能去上海,肯定不去别的地方。据和他一同出差的老李讲他们这次去上海,所以,老张这次出差不会去天津。”这一推理是()A、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B、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C、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D、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72.把“我不是哲学系的学生,所以,我没有必要学习逻辑学。”这个省略三段论的前提补出来,就可以发现这个三段论的错误是()A、前提不真实B、形式不正确C、前提不真实但形式正确D、前提不真实而且形式也不正确73.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74.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相同点是()A、从个别推出个别B、从个别推出一般C、结论都是或然性的D、前提蕴涵结论75.试分析下列议论中丙与丁的说法是否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甲说:“关系R是传递的。”乙说:“关系R是非传递的。”丙说:“甲和乙说的都不对。”丁说:“甲和乙说的都对。”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类比;归纳2.参考答案:A,C3.参考答案:A,C4.参考答案: 5.参考答案:MAS;SIP6.参考答案:论题不清(即论题模糊);转移论题(即偷换论题)7.参考答案:A,D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A,B11.参考答案:A,B12.参考答案: 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B16.参考答案:等值17.参考答案:p∨q∨r18.参考答案:D,E19.参考答案:B,C20.参考答案:C21.参考答案:定义项;被定义项22.参考答案: 23.参考答案: 24.参考答案: (1)大前提无论是相容选言判断或不相容选言判断都正确。 (2)因为一个真的选言判断,不论其选言支相容或不相容,选言支不能都假,否定两个选言支,就要肯定第三个选言支。 25.参考答案:D26.参考答案: 这是个传递关系的推理,是正确的。小燕妹妹的推理是:“小朱的年龄大于小杨,小杨的年龄大于小赵,所以,小朱的年龄大于小赵。”由于“大于”是传递关系,所以,这个推理正确。27.参考答案: (1)三个人中,丙的话违反了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2)甲、乙二人的对话表达的是相互矛盾的判断,丙对甲、乙二人的话都不赞成,便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再之,丙对甲、乙二人的话都不反对,又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28.参考答案:A,D29.参考答案:A30.参考答案:论题;论据;论证方式31.参考答案: (1)这一推理属于简单形式的二难推理。 (2)其推理形式不正确。 (3)违反了二难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32.参考答案:A,C33.参考答案:D34.参考答案: 35.参考答案:D36.参考答案:C37.参考答案:B38.参考答案: (1)这一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2)其推理形式不正确。 (3)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否定前件进而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39.参考答案:B40.参考答案: (1)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逻辑形式是:((p←q)∧)→ (2)这一逻辑形式无效。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指出:“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而这一推理,恰好是由否定后件进而否定前件了。41.参考答案:可以构造如下二难推理来进行破斥:如果有朋友来访,那么会由于交谈而活跃思想,从而能写出文章来;如果没有朋友来访,那么会由于没有交谈而时间充裕,从而也能写出文章来;或者有朋友来访,或者没有朋友来访;总之,都能写出文章来。42.参考答案: 能推出“甲不去值班”的结论,其推导过程和根据如下: 根据已知条件(3)和(5),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可以推出“丁不去值班”的结论。其推理过程如下: 若戊去值班,则丁不去值班;戊去值班;所以,丁不去值班。条件(6)根据已知条件(4)和(6),运用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以推出“丙去值班”的结论。其推理过程如下:或丙去值班,或丁去值班;丁不去值班;所以,丙去值班。条件(7)根据已知条件(2)和(7),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可以推出“乙不去值班”的结论。其推导过程如下: 只有乙不去值班,丙才去值班;丙去值班;所以,乙不去值班。条件(8)根据已知条件(1)和(8),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可以推出“甲不去值班”的结论。其推理过程如下:如果甲去值班,则乙去值班;乙不去值班;所以,甲不去值班。43.参考答案:B44.参考答案:D45.参考答案:C46.参考答案: 47.参考答案:B48.参考答案:C,D49.参考答案:C50.参考答案:B51.参考答案:A,C52.参考答案:真包含;真包含于53.参考答案:C54.参考答案:A,B55.参考答案: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反变56.参考答案:A,C57.参考答案:B,D58.参考答案:A,C59.参考答案:A,C60.参考答案: (1)丙违反了矛盾律的逻辑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因为丙把甲和乙所做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加以肯定了。 (2)丁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因为丁把甲和乙所做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加以否定了。61.参考答案:A,B62.参考答案:真;假63.参考答案:C64.参考答案:A,E65.参考答案:A,C66.参考答案:A,D67.参考答案: (1)A真包含于B,则所有A是B。 (2)由所有A是B,有C不是B,得有C不是A。 (3)由有C不是A,得并非C真包含于A。 (4)由此C真包含A。 (5)A、B、C三概念在外延上的欧拉图如下: 68.参考答案:D69.参考答案:与论题相关的其他论断假反证法选言证法70.参考答案:A,D71.参考答案: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工具72.参考答案:D73.参考答案: 74.参考答案:关系判断;aRb75.参考答案:C,E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运用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这个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 (3)运用这种推理应避免犯以偏赅全的逻辑错误。2.参考答案:定义项;被定义项;间接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 这一证明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 (1)已知大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根据三段论“前提之一否定,结论必否定”和“前提之一特称,结论必特称”的规则可知,其结论必为特称否定判断,即SOP。 (2)已知大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根据三段论“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和“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可知:小前提必为全称肯定判断。 (3)由于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大前提中必周延,已知大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故大前提为MOP。 (4)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故在小前提中必周延(根据三段论“在前提中,中项必须至少周延一次”推出)。又知小前提为全称肯定判断(已证),故小前提为MAS。所以,此三段论属于第三格的OAO式。6.参考答案:原判断为SAP,根据SAP和SOP的矛盾关系,可以设SOP为真,即以“有的科学家不是天才”来反驳原判断。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B,E11.参考答案: (1)由结论肯定及小项S在结论中周延,得小前提为SAM。 (2)由大前提须肯定及中项周延,得大前提为MAP。 (3)这个三段论的逻辑形式为MAP∧SAM→SAP。12.参考答案: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13.参考答案: 证明如下: (1)由题设甲可知:所有a是b由题设乙可知:有c是b或有c不是b (2)由“所有a是b且有c是b”不能得出结论,因为它违反了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即“b”)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由“所有a是b且有c不是b”可得出“有c不是a”。 (4)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