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下列物体中,热的良导体是(

)。A.木筷B.泡沫板C.铝勺D.塑料盆2.下列物体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A.塑料泡沫B.陶瓷C.铁锅3.三棱镜能够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顺序依次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橙黄绿靛蓝紫C.黄橙红绿蓝靛紫4.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这是因为(

)。A.蒸发面积大蒸发快B.温度高蒸发快C.通风有助于加快蒸发5.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人眼→准星→靶标B.人眼→准星→靶标C.人眼→靶标→准星D.靶标→准星→人眼6.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内部温度高B.地壳的运动C.人类的活动7.有A、B、C、D四位同学在玩“快速抓尺子”游戏时,测量抓到尺子下端的平均长度分别记录如下,(

)反应速度最快。A.1.2㎝B.1.7㎝C.2.9㎝D.3.5㎝8.地球的表面包括(

)。A.陆地B.海洋C.陆地和海洋9.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镜子B.月亮C.太阳10.下列物质中,不能产生热对流现象的是(

)。A.固体B.液体C.气体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

)的力量,(

)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状态。2.小明喜欢玩手影游戏,常常给家人表演,手影游戏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3.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4.在我们制作一个潜望镜的活动中,安装的两个镜面必须相对,而且镜面与纸盒底成45°夹角。(

)5.大脑控制着人们的(

),控制着人们的喜怒哀乐。6.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因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

)。7.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

)。8.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能够达到(

)千米。9.反应是由(

)导致的,个体之间的反应速度(

)。10.电灯可以自己发光,像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之为(

);像这样的物体还有(

)、(

)等。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大海里的水永不枯竭,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

)2.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五边形。(

)3.夜晚,萤火虫能发出微弱的光,所以萤火虫是光源。(

)4.热的良导体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良导体用途不大。(

)5.热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

)6.温度、风、水等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比较缓慢。(

)7.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

)8.雾天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9.观察地球大陆板块示意图,发现今天的地球和两亿年前完全相同。(

)10.热传导不会停止,会一直传下去。(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连线题: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热传递方式相连。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热传导烙饼冬天使用暖气使房间变暖

热对流太阳灶吸热用暖手宝暖手热辐射走马灯转动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动物建造的庇护所的功能有哪些?(至少三点)2.都说不能拿鸡蛋去碰石头,这说明石头是坚硬无比的,可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3.哪些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4.你有没有注意到学校的老师有的喜欢用不锈钢水杯,有的喜欢用塑料杯子,那么,在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快?这是什么原因?5.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时,我们会适当增加衣物,那么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吗?请解释原因。6.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瓶子,为什么结果就不一样呢?六.综合题(共3题,共40分)1.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实验材料:金属片、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凡士林、塑料片实验步骤:(1)将__________均匀地涂在两块_______上。(2)用___________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____________是怎样变化的。(3)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是怎样变化的。实验结论:(4)热是可以________的,而且是从________的地方传向________的地方。热的这种传递方式叫作________。2.记录模拟雨的形成。1.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发现(

)。A.有一些水珠 B.出现雾 C.没有水珠2.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发现(

)。A.水珠变多了 B.水珠变少了 C.没有变化3.冰块的作用是使培养皿的温度更(

),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一旦大到上升气体流拖不住时会掉下来,这是模拟(

)的形成。3.热在“气体、液体中通常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检测。所需的实验器材:我的检测方法:我看到的现象:(用文字描述或画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我的实验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D6.B7.D8.C9.C10.A二.填空题1.地球内部;外部2.光的直线传播3.露4.√5.情绪6.变质岩7.墨子;小孔成像8.149.刺激;存在差异10.光源;萤火虫;太阳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休息、哺育后代、抵御天敌等2.风化侵蚀原因造成的。3.砍伐森林、城市扩张、排放废气、石油泄漏4.答:不锈钢杯;因为塑料杯是不良导体,传热速度比不锈钢杯慢。5.会觉得热起来了;但是不是衣服给人热量,是活人会散热,衣服阻隔热量散失,所以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6.盖上瓶子的小草被遮挡住了阳光,小草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慢慢的小草就会变黄枯萎。六.综合题1.凡士林;金属片;试管夹;凡士林;中间;凡士林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