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针灸教学设计_第1页
第十二章 针灸教学设计_第2页
第十二章 针灸教学设计_第3页
第十二章 针灸教学设计_第4页
第十二章 针灸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针灸

【教学要求】

掌握腌穴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常用脸穴的定位、主治、针灸方法;熟悉针灸治疗常见病

证的规律;了解经外奇穴、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

第一节腌穴总论

一、腌穴的概念及命名

腌穴,又称“穴位”、“穴道”,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腌”与“输”义

通,又简为“俞”,有转输和输注含义,近代针灸著作则作了区分:“腌”泛指全身所有的穴位,

即广义之“腌穴”;“输”是指五输穴的第三个穴位“输穴”;“俞”是指脏腑之气输注腰背部

的穴位“背俞穴”。穴即孔隙之义。腌穴在《内经》中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

空”、“徒灸处”等。

二、腌穴的分类

人体的腌穴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腌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共361个,有固

定位置和名称。能主治本经循行部位的病证和本经所属脏腑及相表里经脉的病证。是腌穴的主

要部分。

(-)奇穴

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指既有明确位置,又有一定的名称但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喻穴。

这类腌穴的主治范围较小,对某些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如定喘对哮喘有特殊疗效等。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指既无固定部位,又无具体名称,而是在

机体病患处以压痛点或反应点作为喻穴,即“以痛为喻”。主要用来治疗局部病证。

三、腌穴的作用

(-)诊断作用

1.扪穴检查诊断疾病人体脏腑有疾病时在十二经相应的原穴上会出现一些病理反应。

反之,如按压相应的特定穴位,出现明显压痛时则有助于诊断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患者,常在

足三里下1~2寸或大肠合穴上巨虚出现压痛:肝病患者可在背俞穴肝俞找到压痛。

2.检测穴位诊断疾病经络与脏腑密切相连,脸穴即是疾病的反应点,脏腑的病理变化

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相关的部位或穴位。例如用电测定法探测体表原穴、募穴等相应的特

定穴和耳穴的阻抗值变化,或测定卜:井穴进行知热感度等,来判断人体的经络气血失衡状况

和相关脏腑经脉的病情变化,为诊断疾病提供参考。

(-)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每一个月俞穴都可以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和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睛明穴

治疗眼病,迎香穴治疗鼻病、四肢的的穴位均可治半身不遂、关节疼痛等证。

2.远治作用远治作用主要是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腌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

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

的病证,还可治疗胃肠病。

3.特殊作用特殊作用是指针刺某些腌穴时,对机体的不同状态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

用。如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可加快心率。大便秘结时针刺

天枢穴,能通便;腹泻时针刺天枢穴,能止泻。

四、脸穴的定位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腌穴位置的方法,也

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指不受人体活动变化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发际、指(趾)

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取穴标志。例如,脐中旁开2寸定天枢;两眉头定攒竹等。

(2)活动的标志指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等随着适当的活动而出现的关节的空隙、肌

肉的隆起或凹陷、皮肤的皱纹等。例如张口在耳屏前凹陷处取听宫;咀嚼时咬肌隆起处取颊车

等。

2.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

出分寸,用于腌穴定位的方法。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可按此标准在其自身测

(1)骨度折量寸(头部)(2)骨度折量寸(正面)(3)骨度折量寸(背面)

图12-1骨度分寸图

表12-1人体各部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说明

头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直寸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面眉间至前发际正中3直寸

部第7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3直寸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

距离

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18直寸

两额角之间9横寸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之间9横寸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躯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9直寸用于确定胸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干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8直寸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直寸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8横寸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11肋游离端12直寸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横寸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横寸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四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9直寸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肢肘横纹至手掌侧腕横纹12直寸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歌上缘18直寸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股卜.缘至内踝高点13直寸

臀横纹至胭横纹14直寸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

胴横纹至外踝高点16直寸同上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用以量取腌穴的方法,也称''手

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比量法”。临床常用的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有三种。

(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屈曲,中指中节楼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

横纹为标准,其余四指的宽度为3寸。

(a)横指同身寸(b)中指同身寸(c)拇指同身寸

图12-2指寸定位法

4.简便取穴法即简便易行的腌穴定位方法,如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尽端处取列缺;两耳

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取百会等。

五、十四经脉循行与常用腌穴

(一)手太阴肺经ShdutaiyinFeijlng

【经脉循行】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回绕过来沿胃上口,过横膈,属于肺,由肺与喉咙相

联处横出腋下(中府),沿上臂内侧,行手少阴、厥阴经之前,下行到肘窝中,沿前臂内侧前缘,

入寸口,过鱼际,沿其边缘,出拇指横侧端(少商)。

其支脉:从腕后梯骨茎突上分出,走向食指梯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图12

-3)。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咳嗽、气喘、喉、胸满痛等肺部病证,肩背痛以及本经循行部位

的病证。本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单侧11个腌穴。

【常用腌穴】

1.尺泽Chlze

定位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槎侧凹陷处(图12-3)»

主治咳喘,气喘,胸闷,咽喉肿痛,肘臂挛痛,吐泻,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0.5〜I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2.列缺Lieque

定位槎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槎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两手虎口

交叉,-手食指按在梳骨茎突上,指尖所至凹陷处(图12—3)。

主治咳喘,咽喉肿痛,头痛,齿痛,颈项强痛,口眼歪斜,手腕酸痛无力。

操作向上或向下斜刺0.3〜0.8寸;可灸。

3.太渊Tdiyudn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槎侧,槎动脉搏动处(图12—3)。

主治咳喘,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操作避开楼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

4.少商Shaoshang

定位拇指末节梯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2—3)。

主治咳喘,发热,昏迷,中风,咽喉肿痛。||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图12―3手太阴肺经循行及常用胸穴图

表12-2手太阴肺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中府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咳嗽,气喘,胸痛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孔最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咳嗽,咯血,肘臂挛痛直刺0.5〜1.2寸;可灸

(二)手阳明大肠经ShouydngmlngDachdngjlng

【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阳),向上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合谷),进入两筋(拇

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肘外侧、上臂外侧前缘,至肩端,经肩峰前缘交会于

第七颈椎棘突下,向下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其支脉:上走颈部,经过面颊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

分布在鼻旁(迎香),交足阳明胃经(图12—4)。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胃肠病,咽喉肿痛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

病证。本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单侧20个月俞穴。

【常用月俞穴】

1.合谷H存g£i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槎侧的中点处(图12—4)。

主治头痛,齿痛,面瘫,目疾,咽喉肿痛,发热,昏厥,痛经,滞产,腹痛,耳聋。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2.曲池Quehl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镰连线的中点(图12-4)o

主治热病,吐泻,齿痛,咽喉肿痛,皮肤疾病,

高血压,上肢疼痛,麻木,瘫痪。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3.肩骷Jianyu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图12—4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及常用腌穴图

向前平举时,肩峰前下方出现的凹陷处(图12—4)o

主治肩周炎,肘臂疼痛,颈椎病,上肢瘫痪,瘵病,尊麻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

4.迎香Yingxidng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图12-4)o

主治口眼歪斜,鼻渊,鼻蚓,面痒,胆道蛔虫病。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不宜灸。

表12—3手阳明大肠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阳溪腕背横纹槎侧,当拇短伸肌腱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直刺0.5〜0.8寸;可灸

与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耳鸣,手腕痛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上肢不遂,腹痛,腹泻,直刺0.8〜1.2寸;可灸

下2寸齿痛,失音

(三)足阳明胃经ZuyangmingWeijing

【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入上

齿龈内,回出环绕唇,向下交会于下须唇内承浆处,再沿下颌角上行,经耳前,沿发际上行抵

前额。

面部支脉:从下颌部下行,沿喉咙入缺盆,过横膈,属于胃,联络于脾。

缺盆部直行的脉:过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腹壁内下行到腹股沟处,与循行于体表的经脉会合,向下沿大腿外侧前

缘、胫骨外侧,下经足背,走向第二趾外侧端。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进入中趾外侧端。

足跑部支脉:从足背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交足太阴脾经(图12—6)。

口齿、咽喉病,热病,神志病,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病证。本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单侧45

个腌穴。

【常用腌穴】图12—5足阳明胃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1.四白Sibdi

定位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图12—6)。

主治迎风流泪,目赤痛痒,头面疼痛,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0.2〜0.4寸;不宜灸。

2.地仓Dicing

定位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图12—6)。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

操作横刺,针尖向颊车刺0.5〜1.5寸;可灸。

3.颊车Jidche图12—6足阳明胃经面部穴位图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按之凹陷处,咀嚼时

咬肌隆起处(图12—6)。

主治牙痛,瘁腮,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图12-7足阳明胃经下肢穴位

操作直刺0.3〜0.5寸,或横刺透地仓斜刺1.5寸;可灸。

4.下关Xidgudn

定位歉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牙关紧闭,

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图12—6)。

操作直刺1〜1.2寸;可灸。

5.头维T6uw6i

定位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图12—6)。

主治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赤肿痛。

操作向后平刺0.5〜1.0寸,不宜灸。

6.天枢Tianshu

定位脐中旁开2寸(图12—6)。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7.犊鼻D的

定位屈膝,在骸骨下缘,骸韧带外侧凹陷中(图12—7)。

主治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脚气。

操作向后内斜刺0.8〜1.5寸;可灸。

8.足三里Ziisanll

定位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崎一横指(图12—7)。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中风,水肿,虚痔羸瘦,癫狂,为

全身强壮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9.上巨虚Shangjuxu

定位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图12—7)。

主治腹痛,痢疾,泄泻,便秘,中风瘫痪,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10.丰隆Fengldng

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二横指(图12—7)。

主治咳嗽,哮喘,胸痛,癫狂,头痛,眩晕,呕吐,便秘,下肢麻痹。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11.内庭Neiting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图12—5)。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三叉神经痛,胃痛,足背痛,热病。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表12—4足阳明胃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承泣瞳孔直下,即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迎风流泪沿目眶下缘缓慢直刺

0.3〜0.7寸;不宜提插;

不宜灸

梁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呕吐,胃痛,食欲不振直刺0.5〜0.8;可灸

梁丘屈膝,大腿前面,当骸前上棘与胃痛,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直刺1〜1.5寸;可灸

骸底外侧端连线上,骸底上2寸

(四)足太阴脾经ZiitaiyTnPijTng

【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至踝前,沿小腿内侧

正中上行,至内踝高点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经之前,经膝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

络于胃,上行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散舌下。

胃部支脉:向上过膈,流注于心中,交手少阴心经(图12—8)。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泌尿生殖病,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病证。本经起

于隐白,止于大包,单侧21个腌穴。

【常用月俞穴】

1.隐白Yinbdi

定位足大拇指内侧,距趾甲角0」寸(图12—8)。

主治腹胀,崩漏,月经不调,癫狂,惊风,昏迷,带下。

操作浅刺0.1~0.2寸,可灸。图12-8足太阴脾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2.三阴交SanyinjTao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图12—9)。

主治肠鸣,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滞产,子宫脱垂,遗精,小便不利,

水肿,失眠,下肢瘫痪。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孕妇禁针。

3.阴陵泉Ylnlingqudn

定位胫骨内侧取后下方凹陷处(图12-9)»

主治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遗尿,痛经,带下,膝关节痛。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4.血海Xdehai

定位大腿内侧,馔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

内侧头的隆起处。(图12—9)。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闭经,皮肤瘙痒,丹毒,膝关节痛。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图12—9足太阴脾经下肢穴位图

表12—5足太阴脾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公孙足内侧缘,第•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腹痛,胃痛,呕吐,失眠,直刺0.5〜1寸;可灸

水肿,脚气

商丘在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结节与内踝肠鸣,腹胀,便秘,足踝痛,直刺0.5〜0.8寸;可灸

高点连线的中点处黄疸

大横在腹中部,脐中旁开4寸腹痛,便秘,泄泻直刺0.8〜1.5寸;可灸

大包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处咳嗽,气喘,胸胁痛,身痛向外斜刺0.5〜0.8寸;可

(五)手少阴心经Shbush&oylnXlnjlng

【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向下循行穿过横膈,联络小肠。

其支脉:从“心系”(心与其他脏腑相联系的组织),挟着食管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经脉:上行于肺,下出腋窝,循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过肘

中,经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

【主治概要】本经月俞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本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本经起极泉,

止于少冲,单侧9个腌穴。

【常用腌穴】

1.少海Shaohai

定位屈肘,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黑连线中点(图12—10)。

主治心痛,肘臂挛痛,健忘,暴喑。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2.通里Tongli

定位尺侧腕屈肌腱的横侧缘腕横纹上1寸(图12—10)。

主治心悸,暴喑,舌强不语,眩晕,咽喉肿痛,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3.神门Shenmen图12-10手少阴心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槎侧凹陷中(图12—10)。

主治心悸,心烦,心痛,失眠,健忘,癫狂痫。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4.少冲Shaochong

定位手小指楼侧端,距指甲角0.1寸(图12—10)。

主治心痛,心悸,热病,中风昏迷。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表12—6手少阴心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极泉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上肢不遂,心痛,肩臂疼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

痛,瘵疡,咽干烦渴0.5〜1寸;不灸

(八)手太阳小肠经ShdutdiydngXidochdngjing

【经脉循行】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出尺骨茎突,循上肢前臂外侧后

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镰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绕肩胛,交会于大椎穴,下入缺盆,联

络心,沿着食管,过横膈,达胃部,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循颈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

颊部支脉:从面颊分出,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交足太阳膀胱经(图12-11)»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

病证。本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单侧19个月俞穴

【常用月俞穴】

1.少泽Shaoz6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寸(图12-11)0

主治热病,昏迷,头痛,咽喉肿痛,目赤,

耳聋,耳鸣,乳痈。

操作浅刺0.1寸一,或点刺出血。

2.后溪HouxI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

白肉际处(图12—11)«12-11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鸣,耳聋,热病,癫狂,腰背痛,手指挛急、麻木,肩胛痛。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3.天宗Tianzong

定位肩胛岗下窝的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图12—11)。

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气喘,乳痈。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4.颊修Qudnlido

定位目外眦直下,颊骨下缘凹陷处(图12—11)。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3〜0.5寸,或斜刺0.5〜1寸;可灸。

5.听宫Tinggong

定位耳屏中点前缘与下颌关节之间凹陷处,张口呈凹陷处(图12—11)。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下颌关节病,癫狂。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表12—7手太阳小肠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养老尺骨小头近端梯侧凹陷中目视不明,落枕,腰痛,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上肢疼痛

小海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黑之间凹肘臂痛,癫痫,耳聋,耳直刺0.3〜0.5寸;可灸

陷处鸣

(七)足太阳膀胱经ZiitaiyangPangguangjTng

【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巅顶分出,到耳上角。

巅顶部直行支脉:从巅顶入里,联络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内侧,挟脊柱(正中

旁开1.5寸),达腰部,入内联络肾,属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沿脊柱两旁,经臀部进入胭窝中。

后项的支脉:沿肩胛内缘直下,向下过臀部,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行支脉会合于胭

窝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沿着足背外侧到足小趾外侧端(至阴),交足少阴肾经(图

12—12)o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头目、项背、腰腿病证,神志病,脏腑病,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

病证。本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单侧67个腌穴。

【常用腌穴】

1.睛明Jlngming

定位:目内眦上方0.1寸凹陷处(图12—12)o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清,近视。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固定,右手缓慢进针,沿眼眶缘直刺0.5〜1寸。

2.攒竹Zanzhii

定位眉头凹陷中。(图12—12)。

主治眉棱骨痛,口眼歪斜,迎风流泪,视物不清,目赤肿痛,面肌痉挛。

操作平刺0.5〜0.8寸;禁灸。

3.肺俞Feishu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2—12)。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潮热盗汗,鼻塞,感冒。

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

4.心俞Xlnshu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图12—12).

主治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癫狂,

38病。

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

5.膈俞Gdshu

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2—12)。

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

操作斜刺0.5〜1寸:可灸。

图12—12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6.肝俞Ganshu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2—12)。

主治肝胆疾病,胁痛,鼻岷,目赤,视物不明,眩晕,癫狂痫,腰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

7.脾俞Pishu(BL20)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2—12)。

主治腹胀,腹泻,痢疾,呕吐,胃痛,水肿,背痛,黄疸。

操作斜刺0.5~1寸:可灸。

8.肾俞Shenshu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2—12)。

主治腰痛,阳痿,遗尿,遗精,月经不调,耳聋,耳鸣,肾虚气喘。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9.次修Clliao

定位鹘后上棘内下方,第二舐后孔处(图12—12)。

主治腰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尿,遗精,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10.委中Wfeizhong

定位胭窝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肌腱的中间(图12—13)。

主治腰背痛,半身不遂,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11.膏肓Gaohuang

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图12—12)。

主治咳嗽,气喘,肺癌,健忘,遗精,肩胛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

12.承山Chengshan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伸直小腿或足跟

上提时,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图12—13)。

主治腰背痛,霍乱转筋,下肢瘫痪,腹痛便秘,痔疮。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13.昆仑Kunlun

定位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图12-13)«图12—13膀胱经下肢腌穴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足跟痛,难产,癫痫。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14.申脉Shenmai

定位外踝高点直下方凹陷中(图12—13)。

主治失眠,癫狂痫,头痛,目眩,腰腿痛。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15.至阴ZhiyTn

定位足小趾外侧端,趾甲角旁0.1寸(图12—13)。

主治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头痛,鼻塞,鼻屹。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表12—8足太阳膀胱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斜刺0.5〜0.8寸;可灸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伤风,咳嗽,项强,胸背痛斜刺0.5〜0.8寸;可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院痛,腹胀,呕吐,胸胁痛直刺0.5〜0.8寸;可灸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腹胀,便秘,泄泻,腰痛直刺0.5〜1寸;可灸

膀胱俞舐正中崎旁1.5寸,平第二舐后遗尿,小便不利,腰微部痛直刺0.8〜1.2寸;可灸

承扶大腿后面,在臀横纹中央腰能臀股部疼痛,痔疾直刺0.8〜1.2寸;可灸

殷门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穴下腰痛,下肢痿痹直刺1〜2寸;可灸

。'J

秩边平第四舐后孔,能正中崎旁3寸腰舐痛,下肢痿痹,痔疾直刺1.5〜3寸;可灸

飞扬昆仑穴直上7寸,当承山穴外下头痛,目眩,鼻塞,鼻蚓,腰腿直刺1〜1.5寸;可灸

方1寸处疼痛

(八)足少阴肾经ZiishaoyTnShenjTng

【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上

行小腿内侧后缘,出胭窝内侧,向上行股内侧后缘,入脊柱(长强),属于肾,联络膀胱。

肾部直行的脉:从肾上行到肝,过横膈,入肺中,循喉咙,上挟舌本。

肺部支脉:从肺出,联络心,注入胸中,交手厥阴心包经(图12—14)。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肺、肾、咽喉病,神志病,以及本经循行部位

的病证。本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单侧27个腌穴。

图12-14足少阴肾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常用腌穴】

1.涌泉Yongquan

定位足底(去趾)前1/3,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图12-14)o

主治头痛,头晕,昏厥,小便不利,大便难,失音,小儿惊风,癫痫等。为急救穴之一,

有强壮之功效。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2.太溪Taixl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图12—14)。

主治咽喉痛,齿痛,耳聋,耳鸣,眩晕,失眠,遗精,阳痿,小便频数,咳喘,消渴,

月经不调,腰痛,足跟痛。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3.照海Zhaohdi

定位内踩高点下方凹陷中(图12—14)。

主治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小便频数,尿闭,失眠,咽喉肿痛,癫痫。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4.复溜Fuliu

定位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缘取穴(图12—4)o

主治腹胀,水肿,泄泻,下肢痿痹,身热无汗,盗汗。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表12—9足少阴肾经常用其他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阴谷在胭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直刺1〜1.5寸;可灸

半膜肌腱之间。利,疝气

俞府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咳嗽,气喘,胸痛,呕吐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可灸

(九)手厥阴心包经Shdujudylnxlnbaojing

【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属于心包,向下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从胸分出,至腋下3寸处,沿上臂内侧中线,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入肘

窝,行前臂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末端。

掌中支脉:从掌中分出,走向无名指端,交手少阳

三焦经(图12—15)o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证,以及

本经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本经起于天池,

止于中冲,单侧9个腌穴。

【常用腌穴】图12-15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1.曲泽Quz6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图12—I5)o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2.间使Jidnshi

定位内关穴上1寸,横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图12—15)。

主治心痛,心悸,失眠,胸痛,胃痛,热病,呕吐,癫狂,疟疾,臂痛。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3.内关Neiguan

定位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槎侧腕屈肌腱之间(图12—15)。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失眠,胸痛,胃痛,呃逆,呕吐,上肢痹痛,瘫痪。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表12—10手厥阴心包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天池第4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前咳喘,胸闷,心烦,胁肋痛斜刺0.5〜0.8寸,不可

正中线旁开5寸深刺;可灸

中冲中指尖端的中央心痛,昏迷,小儿夜哭,昏厥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十)手少阳三焦经ShdushdoydngSanjiaojing

【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沿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

梳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入缺盆部,

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卜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缺盆部,上走颈旁,沿耳后直上,至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

到达目眶下。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至目外眦,交足少阳胆经(图

12—16),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头、耳、胸胁、咽喉部疾病,热性病,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病

证。本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单侧23个月俞穴。

【常用腌穴】

1.中渚Zhongzhu

定位在手背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后凹陷中(图12—16)。

主治耳鸣,耳聋,头痛,喉痹,热病,手指屈伸不利,肩背部疼痛。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2.外关Waiguan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图12—16)。

主治偏头痛,热病,耳鸣,耳聋,胸胁痛,上肢痛,落枕,肘臂屈伸不利。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3.支沟Zhlgou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槎骨与尺骨之间(图12-

16),,

主治耳鸣,耳聋,暴喑,胸胁痛,

嘘疡,热病,便秘。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4.肩髅Jianliao

定位在肩部,肩耦后方,前臂外展时

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图12—16)。12-16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及常用腌穴图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上肢痿痹。

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可灸。

5.翳风YlfGng

定位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图12-16)o

主治耳鸣,耳聋,面瘫,腮腺炎,齿痛,扁桃体炎,嘘疡。

操作直刺0.5〜1.2寸:可灸。

6.丝竹空STzhukong

定位眉毛外端凹陷中(图12—16)»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癫狂痫。

操作平刺0.5〜1寸。

表12—11手少阳三焦经常用其他经穴表

穴名定位主治操作

关冲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0」寸头痛,目赤,热病,神昏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阳池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域的尺耳聋,咽喉肿痛,腕痛直刺0.3〜0.5寸;可灸

侧缘凹陷中

天井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1耳聋,偏头痛,肩臂部疼痛直刺0.5-1寸;可灸

耳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黑耳聋,耳鸣,齿痛张口,直刺0.5”y寸;

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可灸

(H—)足少阳胆经ZiishaoydngDdnjlng

【经脉循行】起于目外眦,上达额

角部,向下沿耳后,沿着颈旁,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

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入缺盆。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至目外眦。

外眦部支脉:从目外眦分出,下走大

迎,与手少阳经会于眼眶下,经颊车,沿

颈部入缺盆,与前脉相会,然后下图12-17足少阳胆经循行及常用穴位图

行入胸中,通过横膈,络于肝,属于胆,沿胁内,出腹股沟,绕毛际,横行入髅关节处。

缺盆部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行腋下、胸侧,过季胁,向下会合前脉于髓关节处,沿大腿外

侧至膝关节外缘,下行腓骨前,直下至腓骨下端,出外靓前,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端(足

窍阴)。

足背支脉: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足大趾外侧端,穿过趾甲,布于趾甲后丛毛中,交足

厥阴肝经(图12-17)o

【主治概要】本经腌穴主治头、耳、目、咽喉病证,肝胆病症,热性病症,神志病症,以及

本经循行部位的病证。本经起于瞳子修,止于足窍阴,单侧44个腌穴。

【常用月俞穴】

1.听会Tlnghui

定位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锻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图12—17)。

主治耳聋,耳鸣,面痛,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2.阳白Ydngbdi

定位瞳孔直上,眉上1寸(图12-17)»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面瘫。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3.风池Fengchl

定位在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图12

—17)(.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耳病,颈项强痛,目赤肿痛,鼻渊,热病。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为延髓,必须严格

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可灸。

4.环跳Iluantiao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舐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图

12—18)»

主治腰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风疹。

操作直刺2〜3寸;可灸。

5.阳陵泉Ydnglingqudn图12—18环跳穴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图12-17),

主治胁痛,口苦,黄疸,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脚气,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6.悬钟Xudnzhdng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处(图12—17)。

主治胸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