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01_第1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01_第2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01_第3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01_第4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考试预测卷01【河北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以前,单一族群的小国通常会有固定的丧葬传统,但殷墟遗址中墓葬形式多样。如墓主的头向采取朝北方状态的约占所有墓葬的45%;除了仰身葬之外,还发现有俯身、侧身等不同葬法。商代的墓葬方式(

)A.动摇了宗法制度的根基 B.体现了商文化的多元性C.强化了王权至上的理念 D.反映了礼乐制度的影响2.周公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反复告诫成王和其他大贵族,“天不可信”“天命不于常”,要通过“疾敬德”“勤用明德”来保住天命。这反映了()A.封建贵族的诉求 B.礼乐文化的内涵C.儒家思想受推崇3.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第一个阶段形容为“满天星斗”,第二个阶段为“月明星稀”,第三个阶段为“皓月凌空”。与“月明星稀”的形容相类似的是()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 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C.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 D.大一统国家典型形态4.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丈夫妻子蒙古人秃忽赤汉人刘氏汉人王庆端蒙古人也速真氏畏兀儿人廉希宪女真人完颜氏回回人哈只哈心汉人荀氏汉人傅昱契丹人耶律氏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5.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 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6.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 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7.学者李昌舒认为,靖康之难并非经济与军事的力量悬殊所致,恰恰相反,当时北宋的军队在数量和战斗力上均强于金兵,但由于思想的禁锢、士风的萎靡,面对社稷存亡的危急时刻,大多数士人或是避祸不言,或是互相攻击,导致战机一误再误。这一观点强调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集团墨守成规 B.贵族阶级奢靡腐败C.专制集权统治措施 D.前线将领贻误战机8.民国初年时,婚礼礼堂正中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着“五族共和”的国旗,迎娶时,一般有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车内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且车内遮上红绣片。婚礼之后,一般要摄影留念。这表明(

)A.时代变迁冲击旧式婚俗 B.传统婚俗礼仪被民众抛弃C.政府主导婚礼习俗变迁D.西式婚礼受到民众的追捧9.20世纪初,有人提出“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已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给他一个运动场,发展他的品格”。由此可见,他们提倡在教育中()A.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B.重视发展学校体育运动C.宣扬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D.注重体育与德育融合10.1939年6月,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各机关部队和所有公营企业的收支“不得于未报解中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并“想各种办法节省”。此举旨在()A.促进军民团结 B.完善财经制度 C.巩固苏区政权 D.坚持长期抗战11.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A.宏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B.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C.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 D.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12下表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类别年份农业机械总动力(万马力)机械耕种面积(万公顷)机电灌溉面积(万公顷)化肥施用量(万吨)农业用电量(亿度)1952年2513.631.77.80.51978年1597540672489.5884253.1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13.如图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宫殿中一幅浮雕(复制品)的局部图。该图展现了亚述帝国()繁琐的宫廷礼仪 B.复杂的官僚体系 C.奢华的贵族生活 D.丰富的物产资源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B.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C.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14.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B.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15.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伏击了葡萄牙船只,并将此船连同货物一起拍卖。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据此可知(

)A.国际法维护了各国利益 B.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受到冲击C.旧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 D.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焦点16下图是一幅关于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漫画,发表于1921年12月。画中德国被描绘成水中求救者的形象。该漫画反映当时()A.德国面临着经济大危机 B.英法德三国间经济合作C.德国对英法的外交策略 D.英法对德人道主义援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孟元老对北宋京城汴梁作了如下描绘: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给汴梁增添新的文化演绎动力的重要源泉是街市赋予它的浓厚的世俗性。街市的产生,不仅带来了汴梁城市商业活动的全面开放,也把城市变成了繁荣的大众生活的场所,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勃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内涵,造就了高雅文化植根的土壤。——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材料二“讲史”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它和“小说”一家最受市民阶层欢迎。宋代讲史中最著名的话本是《汉书》《三国志》《五代史》,这些话本中的主要人物虽然是帝王将相,但却能引起市民的广泛兴趣。与“讲史”话本相比,“小说”话本的题材则十分广泛,如《错斩崔宁》《错认尸》《错勘赃》等话本是在“错”字上做文章的公案小说;还有描写人物的爱情小说,如《碾玉观音》中对裱褙匠的女儿璩秀秀、碾玉工匠崔宁的描写,《志诚张主管》中对绒线铺主管张胜等人的充分描写。——摘编自王平《城市经济与市民文化影响下的宋元话本小说》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北宋京城汴梁城市商业繁荣发展的动力。(2)城市经济与市民文化影响下产生宋元话本。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城市不同话本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哪些诉求。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共7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桑蚕、种植等12个门类。徐光启撰写6万多字,皆为亲身体验所得。他在书中转录了大量前代和同时代的农业文献,并附有自己的见解或评论。17世纪末至18世纪,《农政全书》传至日本和朝鲜。日本学者据《农政全书》整理、编写了“救荒本草”“野菜谱”“甘薯记”,此后,这些内容在日本应对历次大饥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后,《农政全书》仍然受到重视,为推进现代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1735年,法国人杜赫德等编写的《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等中国科技典籍的部分内容;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中国桑蚕织造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法英两国丝织业的发展。18~19世纪,俄国翻译了《农政全书》,推广了中国的桑蚕织造技术。——摘编自《科学技术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农政全书》的基本特点;说明该书在国外的传播及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对明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状况的认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3年2月22日,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管理思想史》《百年革命家书》《新中国70年》等历史图书获奖。该奖项的主要参评条件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图5为《新中国70年》一书的部分章节目录。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任务第二节巩固新生政权与社会改革第三节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第四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第五节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六节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第三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第四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第五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请依据该参评条件,就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自选主题,撰写一书名和相应的完整目录。(要求:书名明确,各章须有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得照抄材料。)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主要服务于外商。1918年,北京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中国近代职业会计师的制度开始建立。早期会计师人数增长缓慢,业务量有限。1936年,会计师业务逐渐兴盛。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会计师们出版了税法解释及纳税指南一类的书籍。立信会计学校还添设所得税科,学员“大多为工商界正副经理、会计主任及其他高级职员”。会计师在工商企业的邀请下,赴各地讲解税法及会计相关问题,听者“均系中外闻人,工商巨子”。政府税务部门也聘请会计师解释税法。1937年,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者潘序伦向财政部提出对国家税法进行修改的建议。国民政府在后来修订税法之时也部分吸收会计师的意见。——摘编自魏文享《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兴起及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所起的作用。答案解析版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考试预测卷01【河北卷】1.【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商朝。据题干可知,商代的墓葬方式多样,打破了商以前单一族群固定的丧葬传统,说明当时民族交流影响了墓葬方式,体现了商文化的多元性,B项正确;商朝推行宗法制,并没有动摇,而且材料与宗法制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反映商朝文化的多元性,与王权至上的理念无关,排除C项;礼乐制度出现在西周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要通过‘疾敬德’‘勤用明德’来保住天命。”可知西周主张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体现出一定的民本思想,也反映出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的“礼乐文化”内涵,B项正确;封建贵族的诉求是建立集权统治,且此时是奴隶社会,并未进入封建社会时期,排除A项;此时还未产生儒家思想,排除C项;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早期国家时期(中国);“月明星稀”是指进入王国时代,中原地区出现了广域王权国家,周边的区域文明相继退场或翳淡下去,与之相类似的是早期国家基本形态,C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满天星斗”形容的是不同文明如星斗散布于中国大地,星汉灿烂,与之相类似的是原始部落联盟或邦国林立,排除A、B两项;“皓月凌空是指进入帝国时代,多元文化融为一体,与之相类似的是大一统典型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当时部分家庭成员中,丈夫及其妻子分别来自不同的民族”可得出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且这部分家庭夫妻的民族类别组合比较多,结合所学可得出,这说明多个少数民族处于杂居状态,相互通婚比较方便和普遍,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体现以哪个民族的文化为主体,故材料不能体现华夏文化的扩散,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能说明民族习俗是否趋同,排除D项。故选A项。5.【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9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广州、厦门这些通商口岸的工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技术等接触较早、较深入、较全面,有较大的优势,故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为了自身企业的发展会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工资”觅雇工人,C项正确;材料提到上海、广州、厦门的工人待遇较好,不代表所有的产业工人都待遇丰厚,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企业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与“救国”无必然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企业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与“晚清政府政策是否支持”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乾隆皇帝的谕旨是要求在文书中不得用“蒙古”、“汉人”称呼蒙古族和汉族,而应称“蒙古”“内地”,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其意在维护国家一统,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但是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日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因循守思想阻碍革新,A项正确;材料末体现中央与地方矛盾尖税,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排除C项;材料反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北宋过度集权,导致权力分割过细、制度过于僵化,养成了因循守旧风气,材料中“思想的禁锢、士风的萎靡”“士人……避祸不言……互相攻击”均是具体表现,C项正确;统治集团的墨守成规是过度集权导致的,因此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士风的萎靡不等于贵族阶级奢靡腐败,排除B项;“士人或是避祸不言,或是互相攻击,导致战机一误再误”意味着并非将领贻误战机,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民国初年,婚礼习俗发生较大变化,这源于列强侵略、西学传播和政局变动,A项正确;“抛弃”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在婚礼习俗变迁中的主导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式婚礼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已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给他一个运动场,发展他的品格”可知,材料强调体育的基础地位以及对德育的促进作用,反映了他们提倡在教育中注重体育与德育的融合,D项正确;材料强调体育与德育的融合,但未体现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排除A项;材料强调体育与德育的融合,B项说法有些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注重体育与德育的融合,未涉及儒家道德伦理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6月(中国)。根据材料“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不得于未报解中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想各种办法节省”可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加强经济建设,坚持长期抗战,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民团结,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财经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加强经济建设,这是着眼于抗战的需要,并非是巩固苏区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可知,古代埃及普遍存在将国王视为神的观念,这种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为国王的神化提供了条件和基础,D项正确;材料本意是古代埃及人认为国王有修建神庙的职责,体现神化国王的思想观念,而非现实需要,排除A项;古代印度实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神化国王,与注重血缘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12【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1978年(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机械总动力、机械耕种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用电量整体水平均较低,1978年时则有了显著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2年到1978年,经过一五计划及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进而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水平,D项正确;1956年底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仅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不能断定经济体制情况,排除A项;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建国初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后,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故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不能解释材料所述农业变化,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且重视农业说法笼统,不能说明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和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西亚)。据图可知,浮雕中的人穿着、使用的物品比较高级,中间的人后面还有人站着准备随时服务,由此可知,该图展现了亚述帝国奢华的贵族生活,C项正确;据图无法得出当时亚述帝国繁琐的宫廷礼仪,图片主要体现了当时贵族生活奢华,排除A项;图片信息与官僚无关,排除B项;图片明显不涉及物产资源,排除D项。故选C项。14【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根据材料“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可知,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A项正确;此时的世界格局依旧是美苏两极对峙,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处于优势地位,未涉及日本国内市场情况,排除C项;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密切,未体现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图中的信息,可知,从1978年到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中,农业占比减少,工商业、运输业等占比有所增长。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更多的农民选择从事除农业外的其他行业,因此,有了个体工商业、物流运输等的迅速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无法体现“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问题,未涉及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道准确时空是17世纪西欧。由题干中的“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伏击了葡萄牙船只……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来旧国际秩序是以西、葡两国为主导的,但17世界商业帝国荷兰崛起,挑战葡萄牙,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衰落,荷兰以造船技术、航海优势占据了海洋贸易主角,对旧的国际秩序提出了挑战,C项正确;荷兰伏击葡萄牙,而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颠倒是非,国际法并不是维护各国利益,排除A项;马尼拉大帆船是西班牙主导的太平洋贸易,所以说其受到冲击,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焦点的前提是列强的产生,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了,出现时空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12月的德国。据材料,德国已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受到严厉制裁,如割地赔款、海外殖民地被瓜分等;因此魏玛共和国此阶段的外交目标由两部分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