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 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2.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化学式为C6H5COOH),常用于药品及食品的防腐,下列关于苯甲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中含有4种元素 B.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gC.苯甲酸中有15个原子 D.苯甲酸中H、O的质量比为3:163.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 B.冰块融化 C.汽油挥发 D.瓷碗破碎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aO B.CaCO3 C.O2 D.Ca(OH)25.下列不能将本组待鉴别物质检验出来的方法或试剂是待鉴别物质鉴别方法ACO2、空气带火星的术条检验B羊毛纤维、棉纤维点燃并闻燃烧产生的气味C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紫色石蕊试液DCaCO3与Na2SO4水A.A B.B C.C D.D6.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B.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C.探究水的组成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7.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 B.雨水 C.糖水 D.海水9.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选项事实观点A冬天人们讲话时出现“白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氧化汞分解可得到汞和氧气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变C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微粒间有间隔A.A B.B C.C D.D10.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物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腐败 D.木炭红热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B.钠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12.下列氧化物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Na2O B.MgO C.CuO D.ZnO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九年级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选用了如下几种装置来制取气体。(1)填出图中有②的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2)实验小组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4)若收集某气体时只能选用E装置,则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个重要途径的重要手段。1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制取氧气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如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填序号),生成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3)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端进入集气瓶.(填“a”或“b”,下同)(5)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15.下列为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e_____。(2)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仪器有(按装置先后顺序填代号)_____;实验前应先_____,再加入药品。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3)反应后若要回收二氧化锰,除选用上述已有的仪器和滤纸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和_____(填仪器名称)。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几种气体的制备实验。(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甲同学选择装置BE制氧气。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导管_______(填“b”或“c”)进入。用分液漏斗相比较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将MnO2分离开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用B装置还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乙同学实验发现,只用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催化剂的认识是______。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量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用碳酸钙(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现有5g碳酸钙,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温馨提示: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18.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富马酸亚铁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2)富马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3)若每天服用1包该补铁剂,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m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十八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设计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钟罩实验,某兴趣小组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中红磷的量需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停止实验后,冷却后测定,瓶内气体体积应_______。(填编号)A.减少1/5B.减少4/5C.增加1/5D.增加4/5④把燃烧着的木条伸入反应后的集气瓶内,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⑤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瓶中原先是否有水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_________。(填“有”或“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
A、苯甲酸中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故错误;B、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单位错误,故错误;C、一个苯甲酸分子中有15个原子,故错误;D、苯甲酸中H、O的质量比为(6×1):(2×16)=3:16,故正确。故选D【点睛】易错点: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A【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A、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些物质在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正确;B、冰块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汽油挥发是液态的汽油变成气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瓷砖破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4、A【解析】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CaCO3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正确;
C、O2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故C不正确;D、Ca(OH)2是由钙、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A。5、C【解析】
A、二氧化碳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无变化,能鉴别;B、棉花,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纤维素,灼烧时无有气味物质产生,只能闻到燃烧纸张的味道;羊毛,由蛋白质组成,灼烧时产生烧焦的羽毛味,可以鉴别,正确;C、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是紫色石蕊变蓝色,不能鉴别;D、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钠溶于水,可以用水鉴别。故选C。【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6、C【解析】
化学变化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探究水的组成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与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7、C【解析】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测量的水的实际体积偏小,故溶液的浓度偏大,故错误;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故浓度偏小,故正确;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称量所得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浓度偏小,故正确;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浓度偏小,故正确;⑤氯化钠晶体不纯相当于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浓度偏小;故选C。8、A【解析】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A.冰水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雨水由多种物质组成;C.糖水由多种物质组成;D.海水由多种物质组成;故选择A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9、A【解析】A、冬天人们讲话时出现“白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解析】
A、动物的呼吸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B、酿醋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C、食物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过程,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D、木炭红热是烧木炭的过程,属于剧烈氧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D正确。故选:D。11、D【解析】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阴阳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它们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故A不正确;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B不正确;C、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C不正确;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正确。故选D。12、D【解析】
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分析各选项中各元素质量比可得A为Na:O=46:16;B为Mg:O=24:16;C为Cu:O=64:16;D为Zn:O=65:16,故D选项中O元素所占比例最小,即D选项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D。【点睛】本题为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考查,但作为一道选择题,我们不必每一个选项都去计算质量分数,我们可以从化学式中各元素之间的比值关系上来快速找到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水槽BA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科学探究实验【解析】
(1)图中②的仪器的名称是水槽;(2)实验小组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他们应选择固液不加热装置,发生装置为B。(3)如果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择固固加热装置,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4)E表示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装置,若收集某气体时只能选用E装置,则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可能有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5)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这个重要途径的重要手段。14、长颈漏斗水槽AKMnO4K2MnO4+MnO2+O2Ba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铁丝生锈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
(1)根据对常见仪器的认识可知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2)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制取气体需要加热,所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属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则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5)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铁丝表面有铁锈,铁丝没有达到着火点等;【点睛】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5、锥形瓶酒精灯abc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漏斗【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b是锥形瓶,e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氧气不易溶于水,应选用的仪器有abcf,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药品;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3)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反应后若要回收二氧化锰,除选用上述已有的仪器和滤纸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和烧杯、漏斗。16、锥形瓶氧气不易溶于水b可控制反应速率过滤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CD【解析】
(1)标号仪器是锥形瓶;(2)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即从导管b进入;分液漏斗相比较长颈漏斗而言,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说明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生成水,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实验结束后,若将MnO2分离开来,可进行过滤的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也可用此装置,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3)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不是作催化剂,原因是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安全教育教学课件
- 幼儿园安全教育:铅笔不能咬
- 《邮票上的昆虫世界》(福建农林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关于餐饮的消费合同
- 纤维腺瘤切除术前护理
- 2024-2025粤教粤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2025高中数学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 2025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李明法律翻译中英文对照:服务合同
- 2025铝合金楼梯施工合同范本
- 重症新生儿护理课件
- 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深度分析
- 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 第2部分 技术实施指南 编制说明
- GB/T 4437.1-2023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
- 奢侈品买卖协议书范本
- 欧洲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波大学
- 《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阅读》Values Behind Sayings
-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 劳动保障部《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 国开2023春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 200条健康小常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