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泉县城镇小学教师电子教案
时间:10.29-11.2主备人:秀拉副备人:教研组:双语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圆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掌
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
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
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
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梯形
二、出示圆形:
(1)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
形状是圆形的?
(2)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学生举例说。(硬币、茶杯盖的形状、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
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
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
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
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表
750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
什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r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
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
母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4)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
直径呢?
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
么?直径呢?
3、同桌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
呢?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动手画圆,探讨深化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看一看
呢?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自由画,稍后,教师讲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用
了什么方法?比较一下,谁的方法画的圆比较好?
老师有一种更加精确的方法画圆,就是用圆规。
(1)介绍圆规
(2)教师讲解画圆的方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动手画圆
现在就请每个同学用圆规在第二张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开始操作。
学生作品展示
欣赏完了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
一样啊?(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圆的位置会不一样?(圆规的针尖放
在纸的位置不一样。)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
的大小呢?(圆规两只脚拉开的大小就决定了圆的大小,与圆心的
位置无关。)
总结步骤:画圆时应先确定圆心,然后按照指定的长度为半径来画
圆。
四、巩固练习
1、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0、r、d分别标出
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画出直径是4厘米的一个圆。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同圆或等圆中d=2r,r=d/2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
形的。课末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
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
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
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尊重学生方面还应注意不能大小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圆的对称轴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
学认识圆的对称轴。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
数条。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
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
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
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
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
轴。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O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
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环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5—9题。
板书设计:
圆的对称轴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一种思维的教学,离开了数学思维,数学活动就难
以进行;数学活动的一部分来源于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活动应与数
学思维紧密结合;在操作时,两圆的圆心位置在变化,让学生通过
摆、移、画观察、分析、领悟对称轴的动态变化,是老师的教学目
标与任务,我的敷衍教学真是愧对于学生。
通过此课的教学,使我深深认识到: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探索性
的学习,重在操作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去发现
过程,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证明活动中的
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去理解事情发生的条件和结论。真
正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
的操作活动中去思考,获得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提升学生对圆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学生介绍已经知道的圆的知识,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圆心、半
径、直径。
揭示课堂一圆的(再次)认识。
二、圆的再次认识。
1.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⑴按要求画圆。
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
自己画;媒体出示画圆的方法;仿照画法规范画圆,提醒学生
们在圆中标出半径或直径。
⑵快速画圆。
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同桌比较圆的大小;量出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多少,同桌交流。
⑶画最大的圆,
出示练习十七第4题。
在正方形内快速画圆;同桌比较圆的大小,合作量一量圆的半
径;画一个最大的圆,交流半径是20毫米的理由;想一想,圆的大
小与什么有关。(教师在“半径”两字的右侧板书:决定圆的大小)
⑷利用数据比较圆的大小(班级交流)。
出示练习十七第5题。
2.感受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⑴分步出示练习十七第6题。
指名回答问题。
⑵同桌说说填填第⑵问,班级交流移动的方法。
⑶独立完成第⑶问,指名学生在屏幕上指出圆心的位置。
⑷问答第⑷问。教师在圆心右侧板书:决定圆的位置。
3.感受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⑴出示练习十七第7题。
⑵同桌合作完成。
⑶班级交流你的发现: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图中量直径的
方法和道理。
4.欣赏生活中的圆。
⑴自然现象中的圆。
⑵工艺品和建筑物中的圆。
⑶运动现象中的圆。
三、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⑴看板书,总结全课。
⑵布置作业。
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条理清晰,知识点的复习基本到位。但是存在着许多不足,归纳如
下:
1、在动手操作时,忘了及时引导学生揭示同圆中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2、在复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应通过演示勾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而我
处理得比较草率。这一环节恰好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
3、教学过程中有有些细节还应注意处理周到。
这些不足,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弥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圆的周长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
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让学生观察圆形花坛图就是课本第62页的插图)
1、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圆形花坛。小明骑自行
车行走一圈。现在,他想知道自己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谁愿意帮
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2、师追问:要求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就是求什么呢?(圆形花
坛的周长)
引出课题:看来,咱们要想帮助小明,就要先学习“圆的周长”
To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圆周长的概念
1、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①什么是圆的周长?②圆的周长与
什么有关?③怎样求圆的周长)
2、好,现在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1)、直观感知圆的周长: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片,同学之间
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圆片的周长。
(2)、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师板书:围成圆曲线的长叫
圆的周长)
(二)、探求圆周长的规律
1、老师也带来一个圆(老师拿出一个圆形教具),如果老师想
知道它的周长。你有没有办法测出它的周长呢?
2、然后同桌讨论、交流测量方法,小组汇报:(滚动法、绕绳
法)
3、师:要是有一个很大的圆怎么测量呢?就像这个圆形花坛怎么
测量它的周长呢?
4、看来,单靠测量是不行的,我们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
的计算方法。
(三)、探求圆周长的规律
1、圆周长与什么有关
①、猜想。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
(直径或半径)
②、实验。师:圆的周长是不是和直径有关呢,它们到底有什
么关系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证明。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
的圆片,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同桌合作量出它的周长与直径,并算出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③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④观察表格比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结论:(1)直径越长,周长越大。
(2)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3、认识圆周率与祖冲之的故事。
①、实验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我们把它叫做
圆周率。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本63页关于圆周率的知识。
②、学生汇报:通过刚才默读,你知道了什么?
③、说明:刚才同学们算到的结果都不是3.14,那是因为做实
验时的误差所致。
4、推导圆周长的公式
①、了解了兀之后,“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还
可以说成“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兀倍。(板书:圆的周长!直径二圆
周率)
②、根据这个结论,你能求出圆的周长吗?如果用字母C表示
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它的字母公式你会表示吗?(C=兀d)
③、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了求圆周长的公式,要求圆的
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直径)
④、知道圆的直径可以求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半径能求
圆的周长吗?(能)怎样求呢?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C=2nr)
5、练一练(出示判断题)
①、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兀倍。
②、兀的值是3.14
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兀r
(四)、解决问题
1、那现在我们能帮小明算一算他骑一周大约有多少米吗?要解决这
个问题,只要知道什么条件?(圆形花坛的直径)(出示例1的第
一个问题)你会算它的周长了吗?(说算式,算结果)
2、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我们就利用今天
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关于自行车的问题。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
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初步运用、巩固提高
完成第64页的做一做,第65页的1、2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二圆周率
圆周率心3.14(固定不变的数)
C=兀dC=2兀r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
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合作等活动中,逐步体
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掌握必要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通过生活化的
情境导入,让学生从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猜想圆的周长与
直径的关系,再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
径的关系。可见,让学生再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
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自
己的生活中。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在网上查阅的大量资料,找到一个体
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契机: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来开拓
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
发学习兴趣。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增强民
族自豪感。正如新大纲所要求的,不仅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还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探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陶冶。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圆的周长练习课
教学目的:
用“直接尝试法”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的方
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图。
⑵介绍解决方法。
1:251.2+3.14=80(米),因为c=兀d,所以只要用周长除以
3.14,就可以算出直径了。
2: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X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沟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
师生一起解方程:x=251.24-3.14,x=80o
观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
"251.2-3.14"比较,感悟算术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
方。
⑷联想。
想:算出圆的直径有什么价值。
可以算出半径,8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聊城书画买卖合同协议
- 羽绒被购买合同协议
- 美国宠物寄养合同协议
- 2025家具安装承包合同7篇
- 山西临汾购房合同范本
- 地摊衣服转让合同范本
- 露营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幕墙建筑劳务合同范本
- 游艇码头船舶停泊及旅游配套服务合同
- 液晶屏涨价合同协议
- 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质发展及体能锻炼有效措施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奇妙的大自然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2023年住院医师考试-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中音乐鉴赏 《黄河大合唱》
- GB/T 29049-2012整樘门垂直荷载试验
- 2022年贵州贵阳市中考英语真题
- FZ/T 32001-2018亚麻纱
-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探讨(论文)8000字》
-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4课《生物生存的环境》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典籍里的中国》课件33张
- 2022年道路交通安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