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惠州市第五中学生物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100分)1.捕蝇草是一种能捕食苍蝇等昆虫的植物。其特点叶片内有一些对触碰很敏感的硬刺,当昆虫触碰到这些硬刺后叶片会突然合上,昆虫在劫难逃。请问捕蝇草叶片受触碰后合上,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捕蝇草叶片受触碰后合上,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故选D。2.广东的荔枝有桂味、糯米糍等上佳的品种,这些不同的品种决定于生物多样性中的()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形态结构多样性【答案】B【解析】【详解】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广东的荔枝有桂味、糯米糍等上佳的品种,这些不同品种决定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故选B。3.小明在学校实验室学会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小明和妈妈聊天时、谈到以下四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细胞被放大15倍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边缘黑色且较粗、内空白、呈规则圆形,这是气泡C.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p”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和气泡的区别: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会变形、会移动;而细胞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不变形、不移动。【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细胞被放大:5×10=50倍,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边缘黑色且较粗、内空白、呈规则圆形,这是气泡,B正确。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题干中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题干中的字母“b”,旋转180度后是“q”,C错误。D.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D错误。故选B。4.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东各市积极行动。下列活动中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①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乘坐公交;②出境旅游,携带外国当地宠物回国;③电池直接扔进垃圾桶;④大力推行垃圾分类;⑤使用一次性购物袋;⑥退耕还林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答案】C【解析】【分析】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等。【详解】②携带外国当地宠物回国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③废电池中含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⑤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白色垃圾很难分解,破坏生态环境;①④⑥均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故选C。5.中国种植水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盛誉的科学家是()A.袁隆平 B.屠呦呦 C.钟南山 D.李兰娟【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率先在世界上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袁隆平。【详解】A.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符合题意。
B.屠呦呦是著名的医学家,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不符合题意。
C.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不符合题意。
D.李兰娟,女,汉族,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要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了解袁隆平的主要事迹或者通过其他三人的事迹身份推出答案。6.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详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要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故选B。【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比较的概念,只有理解了概念,才可能应用该方法学习、研究生物学。7.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可证明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A.细胞膜70℃ B.细胞膜80℃ C.细胞壁60℃ D.细胞壁70℃【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据此解答。【详解】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识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即可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70℃。故选A。【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B.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凹面C.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D.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50倍【答案】C【解析】【详解】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A错误;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使视野中的光线变强,外界的光线暗,可以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B错误;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C正确;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400倍,D错误。9.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⑥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答案】D【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2)图1中,①是染;②是展;③是撕;④是盖;⑤是滴。【详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这每个步骤简洁地用一个字代表:擦→滴→撕→展→盖→染,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擦拭玻片、⑤滴清水、③是撕取材、②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④盖片、①染色。故选D。10.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作用是在病人细胞中的________完成的。()A.线粒体 B.细胞核 C.染色体 D.叶绿体【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部位。据此解答。【详解】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A符合题意。B.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B不符合题意。C.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不符合题意。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11.警察在破案过程中,提取指纹是常用方法之一。决定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的DNA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详解】A.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A错误。B.细胞质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C正确。D.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D错误。故选C。12.下图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详解】如图可知,此细胞有细胞壁,因此是植物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因此外观上细胞核变大即图中的a,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即c过程;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过程,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即b过程,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故选D。13.以下实验材料中,能观察到正在分裂的细胞的是A.番茄果肉 B.洋葱根尖 C.菠菜叶表皮 D.石榴叶脉【答案】B【解析】【分析】根尖分生区主要是分生组织,分裂能力强,产生很大新的细胞,解答即可。【详解】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其中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所以,实验材料中,能观察到正在分裂的细胞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而组成番茄果肉、菠菜叶表皮和石榴叶脉的细胞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是观察不到细胞分裂的。故选B。【点睛】明确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能力强即能正确答题。14.下列各项中,在结构层次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血液 B.花 C.果实 D.种子【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详解】A.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流动。因此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A正确。BCD.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BCD错误。故选A。15.枇杷是我国南方夏季特有的水果,口味甘甜,肉质细腻。枇杷果肉属于()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答案】C【解析】【分析】常见植物组织结构特点和功能:【详解】枇杷果肉储存有水分、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所以选C。【点睛】掌握常见植物组织结构特点和功能是解题关键。16.“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对麻雀的整体性描述下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详解】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心脏的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最内层属于上皮组织,四个腔的壁主要是肌肉组织,能收缩和舒张使得心脏能有节律的跳动,内外布满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因此,心脏是由这几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麻雀属于个体,麻雀循环系统属于系统,麻雀心肌细胞属于细胞,是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器官的概念。17.小明买金鱼时,老板送了一些新鲜的水草,让他放到鱼缸里,主要目的是()A.装饰鱼缸 B.清洁鱼的排泄物C.增加水中的氧气 D.降低水的温度【答案】C【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详解】金鱼的生活需要不断的从水中获得氧气,鱼缸中的水草在光照条件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满足了金鱼呼吸的需要,鱼缸中放入水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防止鱼因缺氧而死亡。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18.绿萝卜根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是因为A.线粒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B.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C.绿萝卜下半部分没有液泡 D.绿萝卜下半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素是绿色的,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光是叶绿素的形成条件,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详解】光是叶绿素的形成条件,绿萝卜根的地上部分能够见光,能合成叶绿素,所以是绿色的;埋在土里的部分不能见光,叶绿素不能合成,因而是白色的。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叶绿素的形成条件。19.“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答案】C【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详解】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20.岳池盛产广柑,口味甘甜,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窖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这样做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A.氧气含量低,减缓呼吸作用 B.温度恒定,利于保存C.无光环境,减缓呼吸作用 D.避免虫害【答案】A【解析】【详解】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窖中,是利用了呼吸作用的原理,由于在密闭的土窖中氧气含量较少,因此有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机物消耗减少。21.公园里随处可见类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的爱心提示牌,践踏草坪会影响草的生长,其原因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根部氧气供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部的生长。【详解】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导致草的根部氧气供应不足,呼吸作用减弱,不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而影响草的生长,C正确。【点睛】此题要求掌握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22.小奇同学的奶奶发现花盆中的花长势不好,就给这些花一次性施了比较多的肥料,结果出现了萎蔫现象。此时,小奇同学应立即采取的补救措施是()A.把花盆搬到暗处B.用塑料袋把花罩起来C.给花盆疏松土壤D.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详解】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如果出现“烧苗”现象,小奇同学应立即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溶液浓度变小,小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吸水。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3.如图表示气孔的形态,请结合所学知识找出选项中正确的一项()A.①是表皮细胞,②是气孔B.白天时气孔一直处于此图所示状态C.①②均有叶绿体D.①的含水量会影响②的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②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①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主要是由保卫细胞来调节的。【详解】A.根据分析,②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①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A不符合题意。B.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为呼吸的需要,24小时都有关有合,根据光合作用的需要以及植物呼吸的需要,自行调节气孔开闭的数量,B不符合题意。C.①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②是气孔,它是一个空腔,C不符合题意。D.植物叶片上的②气孔主要由两个①保卫细胞构成,①保卫细胞水分的得失可引起②气孔的开闭,D符合题意。故选D。24.树木遭遇干旱时会有树叶脱落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树木的存活。原因是落叶可降低植物的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详解】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蒸发掉植物体内大量的水分,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所以树木遭遇干旱时会有树叶脱落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树木的存活。原因是落叶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故B符合题意。C.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25.“潮汕柑”果实汁液丰盈、清甜,耐贮藏,是潮汕人春节走亲访友的“手伴”熟透的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由()A.茎制造,经导管运输 B.根从土壤中吸收,经筛管运输C.叶制造,经筛管运输 D.根从土壤中吸收,经导管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详解】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如糖类。潮汕柑很甜,它的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有机物)是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因此果肉中的糖分是由叶制造,经筛管运输,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功能。26.把一段带叶的枝条插入滴加几滴红墨水的水瓶中,阳光下照射3-4小时,叶脉变红后取出枝条,横切并观察,其中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A.木质部 B.形成层 C.韧皮部 D.树皮【答案】A【解析】【分析】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详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促进蒸腾作用),将枝条纵切开,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因此可以看到变红的部位是茎中的木质部。
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以及功能。27.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种子结构中的胚乳 B.②表示种子形成的过程C.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来自于① D.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答案】C【解析】【分析】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解答即可。【详解】A.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受精卵发育成胚,①表示胚,A错误。B.②表示种子的萌发,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B错误。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胚中的子叶,C正确。D.种子有无阳光都能萌发,因此大豆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光,D错误。故选C。28.油菜是江西省的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在加快油菜生产发展中,江西省走“科技兴油”之路,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油菜高效栽培技术,油菜播种面积约占全省油料播种面积的70%,总产量约占全省油料的55%。从油菜中提取的油脂来自于()A.胚根 B.子叶 C.胚乳 D.胚芽【答案】B【解析】【分析】油菜种子里面含有两片子叶,所以它是双子叶植物。【详解】油菜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油菜种子的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从油菜中提取的油脂来自于子叶,故选B。【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种子的结构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9.早春播种后、农民常常用地膜覆盖地面,主要是为促进种子萌发提供()A.充足空气B.较低光照C.适宜温度D.营养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的萌发的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详解】早春播种时,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从而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所以,早春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保温、保湿、有利于萌发,C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30.我们常见的玉米粒、西瓜籽、葵花籽的发育来源分别是A.子房胚珠子房 B.胚珠胚珠胚珠C.胚珠胚珠子房 D.子房子房子房【答案】A【解析】【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玉米粒实际上是果实,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西瓜籽属于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葵花籽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所以,玉米粒、西瓜籽、葵花籽的发育来源分别是:子房、胚珠、子房,故选A。【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3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B.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C.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 D.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详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绿色植物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也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理解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2.绿化校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按自己的喜好挑选名贵的品种B.调查学校植物品种、数量C.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D.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得一年四季各有风景【答案】A【解析】【分析】绿化是指栽植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的活动,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详解】A.校园绿化要有实用性,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因此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A错误。B.校园绿化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调查学校植物品种、数量,因地制宜的增加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B正确。C.校园绿化要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既美观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C正确。D.栽培植物时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夏秋冬花不断,四季绿满园,D正确。故选A。33.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主要是阴雨天气影响了植物的()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详解】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果树多是异花传粉,果树开花季节,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昆虫活动受限制,传粉受影响,从而会导致果树减产,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4.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C.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详解】A.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A正确。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点时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而不是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C.当光照强度大于0时,植物就开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少,表现为二氧化碳吸收量小于0,而不是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而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A。【点睛】明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及正确的识图是解题的关键。35.如图,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置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左侧的植物,在光下,通过蒸腾作用会散失的较多的水分,使得重量减轻,而右侧的砝码的重量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为了探究一天中不同时段车流量对空气中PM2.5含量的影响,环境监测机构对某城市的空气进行了采样,结果如下表。请你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题:组别PM2.5含(微克/立方米)清晨4:00-6:00(车流量约2万辆)上班时段7:00-9:00(车流量约11万辆)中午12:00-14:00(车流量约4万辆)下班时段17:00-19:00(车流量约13万辆)第1组19894397第2组21833998第3组20864199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题:36.在该探究实验中,除“采样时段”不同,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遵循了实验的什么原则?()A.设置对照 B.控制单一变量 C.重复性37.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含量()A.越小 B.越大38.惠州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措施中与降低PM2.5含量无关的是()A.禁止焚烧秸秆 B.发展清洁能源 C.增大绿化面积 D.城市亮化工程【答案】36.B37.B38.D【解析】【分析】1、实验的原则:设置对照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2、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36题详解】单一变量原则是指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然后观察这个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该探究实验中,除“采样时段”不同:清晨4:00-6:00、上班时段7:00-9:00、中午12:00-14:00、下班时段17:00-19:00;而其他条件都相同,同一时间段车流量相同等,这遵循了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因此AC错误,B正确。故选B。【37题详解】清晨4:00-6:00(车流量约2万辆)空气中PM2.5含量(微克/立方米)分别是19、21、20,平均值为20;上班时段7:00-9:00(车流量约11万辆)空气中PM2.5含量(微克/立方米)分别是89、83、86,平均值为86;中午12:00-14:00(车流量约4万辆)空气中PM2.5含量(微克/立方米)分别是43、39、41,平均值为41;下班时段17:00-19:00(车流量约13万辆)空气中PM2.5含量(微克/立方米)97、98、99,平均值为98。因此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含量大,因此A错误,B正确。故选B。【38题详解】降低PM2.5含量的措施: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废气,增大绿化面积;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要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要控制生活污染,禁止焚烧秸秆,餐饮油烟机要定时清洗,干洗机要封闭操作,通过洒水作业等方式防止建筑和道路扬尘。而亮化工程又叫城市光彩工程,是指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而对标志性建筑、商场、旅游景区、街道等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灯光亮化,与降低PM2.5含量无关,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组别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种子萌发的某内部条件已具备),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39.该实验中能够萌发的是种子()A.A种子 B.B种子 C.C种子 D.E种子40.设置A、B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置B、C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置B、E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A.空气、温度、水分 B.温度、空气、水分C.空气、水分、温度 D.水分、空气、温度41.将一组种子置于光照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其他条件均合适、一致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两组装置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A.有 B.无4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A.胚根 B.胚轴C.胚芽 D.子叶【答案】39.B40.C41.B42.A【解析】【分析】此题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对照实验。题目中涉及到的温度、水分、空气三个条件.对比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外界条件。【39题详解】将Ⅰ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C号种子由于没有一定的水而不萌发,A号种子因浸没在水中缺乏空气而不能萌发,而B号种子由于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种子萌发的条件会萌发;由于Ⅱ装置置于寒冷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太低,所以3粒种子都不会萌发,故只有B号种子能够萌发,其他五粒种子均不萌发。选项B符合题意。【40题详解】设置A、B对照,存在唯一的变量--空气,其它因素都相同,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置B、C对照,存在唯一的变量--水,其它因素都相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根据B、E对照,所处的环境满足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但温度一个是25℃,一个是2℃,所以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主要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选项C符合题意。【41题详解】将一组种子置于有光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其他条件均合适、一致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两组装置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选项B符合题意。【42题详解】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因此,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选项A符合题意。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完成下面小题:43.夏天傍晚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凉爽、湿润。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A.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吸收作用C.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4.李老师晨练时有次随手指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你认为汁液来自茎的_________________,它位于茎的_______________。()A.筛管、木质部 B.筛管、韧皮部C.导管、木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研究题目试题及答案
- 中毒洗胃急救医学
- 初级审计的重点知识点与难点考察试题及答案
- 高效备考二级消防工程师试题及答案手册
- 外语水平考试试题解析与解答宝典
- 高效复习的日程安排试题及答案
- 护理学调查研究试题及答案分析
- 标准厂房项目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方案
- 标准厂房项目污染物排放现状与问题分析
- 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试题及答案
- 上海建设路桥破碎机图纸目录-成套-CAD-图纸
- 穴位埋线疗法疗法
- CW6163B万能卧式车床的控制线路图解
- 贵州省情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井下动火安全技术措施
- 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PPT
- 热线心理咨询技术-课件
- 碰撞与冲击动力学
- 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课件
- 歌曲《我们》歌词
- 颈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