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福建专用)(全解全析)_第1页
基础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福建专用)(全解全析)_第2页
基础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福建专用)(全解全析)_第3页
基础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福建专用)(全解全析)_第4页
基础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福建专用)(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七年级语文(基础卷)全解全析1.

古藤老树昏鸦

山岛竦峙

应傍战场开

归雁洛阳边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藤、竦峙、傍、雁、洛、峨眉、羌、逢”这几个字的写法。2.(1)

A

B(2)

甲B

乙A(3)B【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楷模,kǎimó,意为榜样、模范、法式。故选A。卓越,zhuóyuè,意思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故选B。(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甲:分发,逐个地发给。颁发,上级对下级下达指令或授予奖章等。结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可知,用“颁发”,故选B。乙:感召,感化和召唤。感动,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结合“亿万国人竖起珍爱英雄、尊敬英雄的社会风向标”可知,用“感召”,故选A。(3)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③“只有在平凡中耐住寂寞”承接上文“用行动证明”,点明条件,①“在寂寞中”承接“耐住寂寞”,④“在理想中”承接“坚守理想”,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伟大”点明结果。因此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B。3.C

4.示例: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错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诗句所写景物充满生机,由此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涌动的力量,故而“涌动的悲伤”错误;故选C。4.本题考查对诗中画面的理解掌握。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示例:虽然已到秋天,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5.B

6.(1)和人约好同行,却丢下我(人家)先走了。(2)教授经书的老师容易遇到,但传授做人道理的老师却难遇到。

7.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

8.陈元方:明白事理(懂礼明信)、落落大方、聪明机智。魏昭:尊敬师长、虚心求教、执着(坚定)。(每个人物各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解析】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A.舍:动词,舍弃/同“释”,解除、消除;B.乃:副词,才/副词,才;C.于:介词,向/介词,在;D.为:介词,给、替/动词,做;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期:约定;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2)经:经书;遭:遇见。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为:我原来只看到你的表面,现在才真的了解你的内心了。“吾始见子之面”是原先的认识,“而今而后”是时间状语,“知卿心耳”是对魏照的深入了解。故断为: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8.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甲文中,根据“待君久不至,已去”可以看出陈元方有礼貌;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陈元方用无信和无理来对父亲的客人进行斥责,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可见他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能言善辩。乙文中,根据“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为了求学,宁愿为师长洒扫服侍,可见魏昭虚心求教;根据“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在师长故意刁难面前,毫无怨色,可见魏昭尊敬师长,求学态度执着,意志坚定。【点睛】参考译文甲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

陈国的少年魏昭向郭泰请求说:“教书先生是容易找到的,教人的先生难得遇见。我希望能在您的身边扫地做饭,您肯收留我吗?”郭泰答应下来了。一天,郭泰有病,叫魏昭煮粥。煮好了端上来,捧给郭泰,郭泰呵责道:“你给老师煮粥,不诚心,不恭敬,吃不得!”一下子把粥碗掀倒,溅得满地都是。魏昭不声不响,重新煮过,再送上来,郭泰同样呵叱。一连三次,魏昭平心静气,没有丝毫埋怨情绪。郭泰这才拉住魏昭的手:“我原来只看到你的表面,现在才真地了解你的内心了。”郭泰于是把魏昭当成朋友友好地对待他。9.A

10.(1)第一次决定认真过年(2)第一次看春晚(3)第一次放烟花

11.(1)运用对比手法,表明此刻夜空的黑暗程度,为烟花的炫烂绽放设置背景,突出烟花的亮。(2)运用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描写,刻画出我们第一次准备放烟花时的小心翼翼,既兴奋又害怕的心理状况。

12.示例:(1)放烟花那短暂而强烈的情景令四周的夜更深不见底,但沙漠为之脉动,外婆为之欣喜。(2)在戈壁深处,烟花这虚渺而美好的事物带给人快乐,也让人感到寂寞。(3)如奇迹一般的烟花,吸引了不少邻居和村人静静仰视和观赏。

13.示例:(1)我想买更多的烟花,既能让村民更好地欣赏,又能弥补因烟花少而欣赏不足的遗憾。(2)烟花的美丽,让我和村民感到快乐。我也希望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美的享受。(3)烟花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我和村民都追求美好的生活。【解析】9.考查词句理解。A.根据第③段中的“却突然那么想过年……莫非,年岁不晓人”可知,“因为年龄大了,所以想认认真真地过过年”只是作者的一种揣测,本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选A。10.考查概括事件。根据首段中的“但今年却决定认认真真过个年”可得:第一次决定认真过年。根据第④段中的“吃过饭,还兴致勃勃看了春晚——很多年来这也是第一次”可得:第一次看春晚。根据第④段中的“回来时发现情形更糟,索性关了电视,决定开始放烟花”可得:第一次放烟花。11.考查语句赏析。(1)“星空的明亮”与“大地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此时夜空的黑暗程度。作者第一次在过年的时候燃放烟花,烟花在夜空里绽放,所以这句话还为烟花的炫烂绽放设置背景。联系第⑬段中的“高高地冲向漆黑的空中后喷爆出一道道金波银浪”可知,夜空之暗突出了烟花的亮。(2)“讨论”“打燃”“瞄准”是对我们放烟花时的动作描写。“冻得抖抖索索的了,加之害怕”是对我们的神态描写。“打燃火机后好半天才能瞄准导线”是细节描写。在燃放之前还需要讨论,表现了我们的小心翼翼。虽然冻得抖抖索索,但还是点燃了导线,可见我们的兴奋。联系“加之害怕”可知,这句话表现了我们眼时既害怕又兴奋的心理。12.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⑬段中的“反而更令这寂静瞬间深不见底。不远处的荒野在烟花的照耀下忽明忽暗,更远的地方,沙漠的轮廓在夜色中脉动了两三下”和第⑮段中的“。尽管这样,她也很高兴,惊叹了好几声”可得:放烟花那短暂而强烈的情景令四周的夜更深不见底,但沙漠为之脉动,外婆为之欣喜。根据第⑰段中的“我和妈妈并排站在雪地里仰着头,看着烟花什么也不顾地挥霍着有限的激情”“若有眼睛从高远的上方看到这幅情景,那么这一切将会令他感到多么寂寞啊”可得:在戈壁深处,烟花这虚渺而美好的事物带给人快乐,也让人感到寂寞。根据第⑳段中的“才看清院墙外的黑暗中的高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两三个人,正静静地仰头凝视着这幕炫烂的——对阿克哈拉来说根本就是‘奇迹’般的情景”可得:如奇迹一般的烟花,吸引了不少邻居和村人静静仰视和观赏。13.考查赏析文本主旨。根据第㉒段中的“但这一次同样很快就结束了。我只买了三个烟花,再也没有了”可知,我想买更多的烟花,既能让村民更好地欣赏,又能弥补因烟花少而欣赏不足的遗憾。根据第㉔段中的“遇见的人都会由衷地赞美一声:”昨天晚上。你们房子那里好漂亮啊!”……甚至,连住在河对岸的老乡套着马鹿犁子(马拉雪橇)来我们这里买东西时也这么说:‘昨天晚上你们那里真漂亮啊!你们过年了吗?’”可知,烟花的美丽,让我和村民感到快乐。我也希望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美的享受。联系生活实际可知,过年时燃放烟花,既可以烘托出过年喜庆欢乐的氛围,还代表人们的美好希望,希望来年的生活会像烟花一样节节升高。所以我要买更多的烟花,表现了我和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14.B

15.通过具体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世界上不同地点植物自燃的不同原因,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16.植物的自燃不是一种自我毁灭,而是一种更有意义的重生。有时候,我们应该向这些植物学习,对于某些陈旧保守的东西要敢于去旧迎新。【解析】14.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辨析。B.根据第③段“当白鲜的果实日趋成熟之际,醚的储量也几乎达到饱和程度,一旦遇上干燥的大晴天,再加上强烈的太阳光直晒,白鲜也就自燃了”可知,本项“醚的储量只有完全饱和时”表述有误;故选B。1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第②段“非洲赤道地区和欧洲的西班牙有一种自焚树……但当它长到十四五年时,树内就会分泌出许多低燃点的树脂。骄阳的照射,常常把树脂点燃,使自焚树变成巨大的火炬。一株大树只需1小时,即会连枝带叶化成一堆灰烬”,列举非洲赤道地区和西班牙生长的自焚树分泌燃点低的树脂在骄阳照射时树就会燃烧的事例;第③段“白鲜的叶子含有醚,醚的燃点很低,在烈日的照射下,很快就会达到它的燃点。当白鲜的果实日趋成熟之际,醚的储量也几乎达到饱和程度,一旦遇上干燥的大晴天,再加上强烈的太阳光直晒,白鲜也就自燃了”,列举白鲜叶子含有燃点低的醚,在白鲜果实日趋成熟时,醚的储量也几乎达到饱和,遇到干燥大晴天的强烈日光直射,白鲜自燃的事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世界上不同地点植物自燃的不同原因,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具说服力。16.本题考查拓展延伸。第④段画线句“森林的自燃之火,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当的空间”可知,植物的自燃是为了淘汰有病、枯败的植物,为其他好的植物提供适合成长的空间;可见植物的自燃不是一种自我毁灭,而是一种更有意义的重生(成长)。启发我们向这些植物学习,要敢于去旧迎新,摒弃陈朽,学习新知,不断成长。17.A

18.①党和国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帮扶体系;②使用大数据库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精准扶贫;③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④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⑤社会各界关爱等。

19.示例: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所以我们要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定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要认真学习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一定会创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围绕“不怕困难”,从党的目标、扶贫干部的精神、各界的帮助等方面进行鼓励,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等。)【解析】17.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A.根据材料一中的“这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可知,本项“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消除贫困的艰巨任务,人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有误。故选A。18.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二中的“构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行之有效的帮扶体系”可得:党和国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帮扶体系;根据材料三图示中的文字“大数据库”“精准扶贫”等字样可知,用大数据库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精准扶贫;根据材料四中的“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挺身脱贫行动,弘扬合舟共济、团结互助美德,生动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可得: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各界关爱等。19.本题考查情境对话。围绕“不怕困难”,从党的目标、扶贫干部的精神、各界的帮助等方面进行鼓励,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等。示例:贫穷并不可怕,困难也是暂时的。贫穷可以让人逆水行舟勇往直前,通过克服困难让生活柳暗花明;也可以让人坠入黑暗的谷底。有党的正确领导,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只要你奋发努力,一定会克服困难,挖掉穷根子,摘掉穷帽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20.

鲁迅去读书,第二次行礼时,寿镜吾先生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寿镜吾读书很投入。

少年鲁迅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人间不一定都会有公正的结果,恶人有时不会有恶报,“正人君子”不一定是公正的代表。

衍太太【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1)根据题干提示“寿镜吾”“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少年时的读书生活充满温馨与情趣”,找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概括为:鲁迅去读书,第二次行礼时,寿镜吾先生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再找到“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语出《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是清末诗人刘翰所作的一首诗词)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可概括为:寿镜吾先生读书很投入。(2)《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作者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少年鲁迅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人间不一定都会有公正的结果,恶人有时不会有恶报,“正人君子”不一定是公正的代表。(3)根据《琐记》原文“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可知“给少年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他偷母亲的首饰变卖”的人是“衍太太”。21.例文:我读懂了你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而你提笔蘸墨,补全了半个乱世。——题记一本诗词选,让我读懂了你。记得初识你,是在一首《绝句》里,“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在一碧如洗的晴空中,一行白鹭直冲云霄。此时的你,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好不容易定居草堂,正享受着一生难得的安逸时光。晴空、嫩柳、黄鹂、白鹭,一切都欣欣向荣。而你在这样的大自然中,暂时忘却一切烦恼,用诗句描摹出内心的欢愉。然而,在这春日的明丽中,其实还隐含着你的一段思乡的愁绪。看那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也一定也想像它们一样,飞上九霄,结束漂泊,回到日思夜想的长安吧。然而繁华的大唐在安史之乱中已转眼不复存在,你也如飘飞的蓬草一般四处游荡,藩镇割据,四处混战,想要回乡又何其艰难呢?这时,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漂泊他乡的悲愁,读懂了你黄鹂白鹭的渴望。再遇你,是在《春望》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长安城彻底陷落,你赴灵武去见唐肃宗,却在半路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城。彼时大地已覆上新绿,但国家的春色去哪儿了呢?只留下山河依旧。曾经的“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呢?目睹国都沦陷,草木荒凉,你又怎能不溅泪、怎能不惊心呢?即使你再存有希望,到头来也只是“白头搔更短”啊。我再一次读懂了你,读懂了你思家思亲的忧怨,读懂了你心系国事的悲痛。更深刻地了解你,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某年春天,你在浣花溪边建起了茅屋一所,谁曾想八月接踵而来的狂风,又卷走了屋顶的几层茅草,再加上连绵夜雨,让你屋漏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