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为熟练地口算一位数
乘整十、整百数,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
3.能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
4.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
和有条理地思考。
5.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数学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
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
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发展实践能
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进位和连续进位,一位数乘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
数的笔算。
2.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数学问题,调动已有的经验、知
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想和应用意识。
教学课时:十六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7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5课时
问题解决.................................................2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1、一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例1、例2,课堂活动1、2、3题及练习二第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
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迁移能
力。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
4.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理解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口算。
课件出示青青大草原情境图,喜羊羊开着快乐列车(轻音乐:火车开啦),
列车上有许多算式:
5X9=8X7=6X5=8X4=
3X7=9X6=4X6=2X8=
引入:今天喜羊羊开着快乐列车从青青大草原来了,他将与我们一道走入今
天的数学课堂。在快乐列车上有算式,你们还会算吗?
开火车口算,其他学生用手势去判断。
2.填空。
6个十是()16个十是()30个十是()56个十是()
指名回答,全班判断。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揭示课题(教学单元主题图)
(1)出示单元主题图。
引入:我们乘着喜羊羊的快乐列车,与喜羊羊一起从青青大草原来到了美丽
的大森林。提问:仔细观察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又
有什么数学问题?
(2)全班集体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所获得的数学信息。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
板书: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整十数(教学例D
(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
引入:大森林里的动物可真热情,这不,鸡妈妈邀请我们到她们家去做客。
课件出示例1图片。
提问:从这幅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信息:一共有3盒鸡蛋,每盒20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
预设1:20+20+20=60(个)
预设2:20X3=60(个)把20X3看作2个十乘3,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
是60。
预设3:3X20=60(个)先用3乘20中十位上的数2得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1个0,得60。
(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30X440X85X60
②独立完成题目,同桌交流口算算理。
③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
(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提问: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我们应该怎么算呢?怎么算比较快呢?
小结:在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再去乘一位数,
积得多少个十,也就是几十;还可以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乘得
的积的后面添一个0。
3.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例2)
(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引入:喜羊羊带着我们继续在美丽的大森林前行,他又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
方呢?
提问:请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信息:有两堆小正方体,每堆有13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①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
预设1:13+13=26(个)
预设2:13X2=26(个)13=10+3,10X2=20,3X2=6,20+6=260(引导
学生借助情景理解算理)
预设3:13X2=26(个)先用2乘个位上的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
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表示2个十,写在十位,结果就是26。(引导学生借助情
景理解算理)……
(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试一试:32X324X23X12
=1\*GB3①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同桌交流口算算理。
②全班集体交流,说出算理。
(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思考: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我们应该怎么算呢?
小结:在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不进位),可以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
和一个一位数,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再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
得的积加起来;也可以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乘的积写在个位上,
再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乘的积写在十位上。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教科书第10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
(2)全班集体交流,说出算理。
2.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
(2)全班集体交流:先说出算理,再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3.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第4题。
(1)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说出算理。
4.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3题
(1)同桌玩对口令游戏。
(2)师生玩对口令游戏。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20X3=60(个)13X2=26(个)
想:2个十乘3得6个十。想:13=10+3,10X2=20,3X2=6,20+6=260
答:一共有60个鸡蛋。答:一共有26个0
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表内乘法,
并学会了乘法竖式的基础上展开的,是以后学习乘、除法的基础。在教学安排上,
我根据教材的编排先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通过创设大象运木头的情景提出问题
“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算法,进而进行
练习,使学生优化算法,掌握算理。在此基础上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创设
了小猴采桃的情景,提出问题后解决,使学生掌握算理,并学会用竖式来计算,
教学完后马上进行巩固练习,再进行“试一试”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写乘法竖式
时,数位多的要写在上面,并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第2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例3,课堂活动4、5题及练习二第6题。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
位数的估算方法,能说明估算方法的简单思路。
3.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估算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丰收果园情境图,果园里苹果树上挂着许多算式,你会算吗?(开火
车口算)
50X6=9X70=4X50=8X60=
32X3=12X2=24X2=22X3=
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选几道题目说出算理。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
(1)课件出示例3图片。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信息:有6筐梨子,3袋化肥,每袋化肥48千克;问题:6筐梨子重多少千克?
3袋化肥重多少千克?)
(2)理解题意。
提问:“这一筐梨重32千克”是什么意思?
提问:你能从这筐梨重32千克,估一估其它5筐梨每筐重多少千克吗?
(引导学生从图中观察其它5个筐每个筐的大小与这个筐的大小相接近,从而
让学生明白,其它每个筐梨重大约是30千克。)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小明的话“6筐梨大约……”。
提问:小明看到这6筐梨,他有什么样疑问呢?你能把他的问题补充完整吗?
(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明白“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就是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可
以采用估算的方法。)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一位乘两位数
的估算)
(2)解决问题: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①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②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30X6=180(千克)32接近30,把32看作30。
(3)解决问题: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
①教师:你还能用估算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
②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③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50X3=150(千克)48接近50,把48看作50。
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下面的数和几十最接近?
28()41()36()62()89()73()
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思考:怎样估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小结:在估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看作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4题。
(1)先体验能读多少字,再量一量一步走多远。
(2)提问: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算出准确数?独立完成第4题。
(3)同桌交流估算思路,集体交流时。
2.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5题。
(1)认真读题,收集信息。
(2)引导思考,分析问题。
提问:“带600元买门票够吗”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
(4)全班集体交流。
3.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说出算式及估算思路。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50X3=150(千克)30X6=180(千克)
48接近50,把48看作5032接近30,把32看作30
答:6筐梨大约重180千克。答:3袋化肥大约重150千克。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问题,学生能看图列出算式,为
后面解决问题垫定基础,引出把两、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
数,在用这个数乘以一位数,计算出积。让学生学会应用估算来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其估算的意识。从学生课堂的作业完成来看,
学生掌握的情况比较好。
第3课时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2页练习二1〜3题、5题、7〜9题及补充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估算的过程,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
算及估算的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进一步感悟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及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课题
1.口算
(1)完成练习二第3题。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算理。
提问:(选一、二道题)说说怎样口算与估算的?
过渡:今天喜羊羊又要带我们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继续参观,可是,灰太狼在
去美丽的大森林的路上设置了四路关卡,你们能闯过这四路关卡吗?
二、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第一关:做一做。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反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口算的?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1)独立完成。
(2)观察这些算式,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三、综合练习,整体提高
第二关:练一练。
1.完成练习二第5题。
(1)提问:你能看懂题目中的表格吗?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
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反馈。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提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怎样解决问题?
提问:题目要求我们算出准确结果吗?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解题思路。
第三关:想一想。
过渡:刚才我们用前面学习的知识,顺利地通过了前面两关,打退了灰太狼。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灰太狼又设立了什么关卡?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1)理解题意
提问:“一篇400字的作文稿她8分能打完吗”是什么意思?
(2)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3)集体汇报交流。
4.完成练习二第9题。
(1)理解题意:“够座吗”是什么意思?
(2)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
(3)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四、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第四关:做一做,说一说
1.出示:一个书包32元,李阿姨带150元钱买5个这样的书包,够吗?
(1)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2)集体汇报、交流:如果每个书包30元,买5个书包就是150元,估小了
都不够,所以带150元钱不够买5个书包。
2.课件出示:同桌交流课堂中、教室里、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乘法口算
与估算的问题。
同桌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解答。
小结:同学们,你们和喜羊羊一起,闯过了灰太狼设置的四关,来了美丽的
大森林,你们太了不起了!(课件出示美丽的美丽的大森林的画面。)
五、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学生在掌握了整百、
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都是把这个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积相加。
第4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
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乘法算式的书写格
式。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不进位),理解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洋洋”超市情境图,喜羊羊推着手推车进入超市购物,在超市大
门前的手推车上有许多算式:
50X6=7X60=5X20=30X6=
23X3=31X3=42X2=2X34=
教师:同学们,在“洋洋”超市的手推上有许多算式,你们还会算吗?
2.开火车口算,选一、二道题说出算理。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例1)
(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例4图片: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信息:有4堆茶杯,每堆有1盒零2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12X4)
追问:为什么用乘法算?
(2)交流口算方法: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1:12X4=48(个)12=10+2,2X4=8,10X4=40,8+40=480也就
是先算盒子里的茶杯,再算盒子外的茶杯,最后把它们和起来。
预设2:12X4=48(个)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
再用4乘十位上的1得4,表示4个十,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48。
预设3:12X4=48(个)12+12+12+12=48(个)
(3)自主探索,学习用竖式计算。
提问:你们能用乘法竖式来计算12X4吗?
①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交流。
②展示学生学生出现的情况,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预设1:
12
X4
82X4=8
4010X4=40
488+40=48
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10得40,写在第一次乘的积下
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8+40=48结果就是48。
预设2:
12
X4
48
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十位上的1得4,
表示4个十,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48。
③比较分析,优化算法。
提问:在这两种竖式的写法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你喜欢哪种呢?为什
么?
(都先算了2X4=8,再算10X4=40,最后算8与40合起来是48)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白第二种写法更加简洁。)
(4)回顾计算过程,交流互动,规范书写教师板书:
用纸块盖住十位上的“1”,现出2X4。要求学生算出2X4=8。
提问:你能指出这8个茶杯在图上是哪8个茶杯吗?(盒子外的8个茶杯。)
提问:还有哪些茶杯没有算?(盒子里的茶杯。)
提问:盒子里有多少个茶杯?(一个盒子10个,4个盒子是10X4=40(个)
用写有“0”的纸块盖住12义4中个位上的2,现出10X4。
提问:是这个意思吗?思考:这个4该写在哪一位上?(4应该写在十位上,
因为它表示4个十。)
提问:谁能把计算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指名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12X4时,先用2X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
的个位写;再用10X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的十位写。)
提问:最后的乘积是多少?(48)(主要引导学生看书上竖式写法)
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P13页“试一试”。
(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思考: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是怎样笔算的?
小结:写竖式时,先把两位数的因数写在上面,一位数的因数写在下面,两
个因数的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
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上。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1题。
(1)交流:3义32怎样写竖式计算?(一般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
(2)独立完成3X32的计算,交流计算过程。
2.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2题。
(1)读题,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
3.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X4=48(个)
10X4=402X4=840+8=48
12
X4(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48
第5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5,课堂活动第2、3题及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
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
而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而
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理解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23X3=2X34=
学生笔算完后,说说计算过程。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用一位数分别去乘
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例5)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5玩具图。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找到“有3堆玩具,每堆有24个”的信息和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玩
具”的问题。)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玩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
式(24X3)
(2)尝试口算,交流算法。
预设:24X3=72(个)24=20+4,20X3=60,4X3=12,60+12=72。
(3)尝试笔算。议一议: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你是用什么办法解
决的?
学生完成后,抽生汇报。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作如下引导:
提问:先算个位上的4X3=12,在屏幕的玩具图上是指哪些玩具?
学生指出是每个盒子外的4个玩具后,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把这些玩具合
起来变成12个玩具的过程。
在竖式上怎样表示12个呢?
(让学生结合玩具图理解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2。)
提问:下一步算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理解下一步应该算十
位上的2乘3,乘出来的积要写在十位上。)
追问:除了要把乘出来的积写在十位上,还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乘出来的6个十与刚才进上来的1个十加起来,一共是7
个十。
观察情景,收集信息。)
24
X13
72
(4)同桌互相说说竖式的计算过程,全班一起说一说:先用3乘个位上的4
得12,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2;再用3乘十位上的2得6,加上个位进上的1得7写
在十位上,结果就是72。
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P20):笔算24X3,47X2,29X3。
学生独立计算,抽学生板演。
(2)全班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进一步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
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提问:今天计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上次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要注意什么?
(注意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的1、2小题。
(1)独立完成,再用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3题。
(1)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并说说每一列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3.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3)全班集体交流,说出计算过程。
4.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3)集体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
24X3=72(个)
从个位乘起,
20X3=604X3=1260+12=72
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
数中的每一位数;
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
进几
24
X।3
72
教学反思:在教学复习阶段,余老师无论是试教还是正式上课安排了复习
旧知的环节,这个环节实则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的。我个人认为
这很有必要,且很有特色,思考到位。这部分教学设计,对学生建立两位数乘一
位数这一新概念的认识有很大帮助,借助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的乘法的意义和
表内乘除法,这就可以通过复习再现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几个
十是多少的相关旧知的过程,帮助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来认识掌握新的知识,这
样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
前后联系,为学习今天的知识降低难度。试教口算:2X43X31X540+40,
正式口算:3X42X56X250+5030+30+3020+20+20+20,引导孩子笔算一位
数乘两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并且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上
的数,与那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第6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6,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三第6、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
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成
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理解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笔算:23X4=5X31=4X22=15X4=
抽二人板演,全班练习。
集体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的每一
位数,乘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过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看看又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学例6)
(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
出示例3的乘车情景图,分析问题并列式。
=1\*GB3①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找到“有9辆这样的客车,每辆车准载客35人”的信息。)
=2\*GB3②提问:要求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应该怎
样想?
(引导学生关注“最多”的含义是,既不能超载,还要坐满。)
=3\*GB3③提问:怎样才能求出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
呢?(列出:35X9。)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每辆车最多载客35人,9辆这样的车最多可以载9个35人。求
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估算:请同学们估一估9辆客车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
=1\*GB3①学生独立估算,再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
②全班交流。
预设1:35X10=350(人)9接近10,把9看作10。
预设2:40X9=360(人)35接近40,把35看作40。
(3)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交流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先用9乘个位上的5得45,向十位进4,个位上写5;再用9乘
十位上的3得27,加上个位进上的4得31个十,在十位写1,在百位上写3,结果就
是315。
引导:把你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比一比。
提问:比较一下,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位;乘
十位上的数也满十了,还需要加上个位进上的数,向百位进位。)
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45X6,8X25,69X9。
(2)全班交流,说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呢?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
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动手操作第3小题,同桌交流操作方法。
(2)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3)全班集体交流。
3.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错误的原因。
(3)全班集体交流。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连续进
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35X9=315(人)
35
义49
315
答:最多可以载客315人。
第7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17页练习三第5题,8〜10题及补充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
进行计算。
2.进一步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问题解
决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课题
1.笔算:45X437X6
抽生板演,集体订正,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2.课件出示喜羊羊攻打灰太狼狼堡的画面。
教师:今天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消灭狼堡里的灰太狼,可是,灰太狼在自己的
狼堡前设置了三路关卡,只有闯过这三路关卡,才能把可恶的灰太狼消灭。你们
能闯过这三路关卡吗?
二、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第一关:做一做。
1.完成练习三第8题。
(D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先交流计算过程,再说说发现了什么?(只
要言之有理的都给予鼓励)
(3)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9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交流:你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尽
可能让学生说出多种比较方法,教师再引导学生评价哪种方法较好。)
三、综合练习,整体提高
第二关:练一练。
L完成练习三第5题。
(1)读题,说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估一估:8间教室里大约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准确地算出8间教室里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学生独立完成。
(4)集体交流反馈。
2.完成练习三第10题。
(1)读题,说说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估一估:买6辆小汽车大约要多少元?买2辆小火车大约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3)准确地算出要付多少钱,比一比谁算得快?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计算过程。
(4)独立完成问题3:3种玩具各买1个大约要多少元?
(5)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又如何解决?
四、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第三关:想一想
教师:刚才我们用前面学习的知识,顺利地通过了前面两关,打退了灰太狼。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灰太狼又设立了什么关卡?
1.完成练习三思考题。
(1)读题,思考:为什么可以把7X69写成7X70-7呢?
引导学生明白:7X69是69个7,7X70是70个7;把7X69看作7X70,就多
计算了1个7,应该减去7,所以7X69=7X70-7。
(2)提问:计算89X9,你能想到哪些简便方法?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解题思路,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89X9=80X9+9X9;89X9=90X9-9;89X9=89X10-89;89X9=90X10-
(9+90)...
2.课件出示:
□5口口
X□X8
2口53口4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注意算法的多样性,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教师:同学们,我们和喜羊羊一起,闯过了灰太狼设置的三关,打败了灰太
狼,你们太了不起了!(课件出示灰太狼被打败画面,灰太狼大声叫喊“我一定
会回来的!”)
五、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5328
75
X4X3
_X6
202624
420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理解算理。教学48X2时,我先和学生一起
看电脑演示,在演示之前问:48摆小棒怎么摆?回忆以前的知识用4捆带8根
表示。用小棒摆出2个48,看看结果是多少。联系计算规则“先算个位”,将2
个8根先合起来,一共是16根。提出要求:有什么方法能很清楚地看出一共有
多少根?让学生想到可以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接着通过提问:9捆是怎么
得到的?让学生交流把10根小棒捆成1捆的过程,也为学习竖式计算中个位相
乘满10,要向十位进1提供直观支撑。摆小棒的过程其实是让学生理解算理,
领会进位原理必不可少的过程。
2.掌握算法。教学竖式计算时,详细展开计算的步骤,先用2和个位上的8
相乘等于16,突出16里的1个十正好和80的8个十对齐在十位上,显示了个
位满十可以向十位进1。然后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进一步浓缩思维过程、连贯
计算步骤,使竖式计算更便于操作。学生初学进位的乘法,经常会在进位时算错,
教材示范了把个位向十位进的1记在十位上,既能体验进位,又能减少计算错误。
另外,例题教学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想想做做”第1题发展到个位满二十向
十位进2,第2题里还有个位满三十向十位进3,学生的进位能力在计算时逐步
提高,最终形成概括的认识:个位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整个教学过程还注意了两个对照:一是竖式与图形对照讲。把竖式与小棒图
相结合,让学生说说16、80、96在图上各表示哪一部分。通过联系小棒图,引
导学生直观地进行理解。
2、一位数乘三位数
第1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1、例2,第19页课堂活动1、2、3题及第19〜20页练习。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解决一位数乘三
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
3.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口算的习惯和根据现实情境需要估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口算整
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
【教学难点】
在口算、估算方法探索过程中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算理,培
养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口算转盘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0X4=20X6=31X2=12X3=
2.张叔叔在自家院内种了8棵桃树,每棵桃树大约能摘桃91kg,这8棵桃树大
约能摘多少千克桃?
引入: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一位数乘三位
数的口算和估算你会吗?(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
二、探索新知
1.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教学例1)
(1)课件呈现采松果情境。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4筐松果,每筐300颗,一共有多少颗松果?)
提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4个300是多少,可以用
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自主计算并汇报,小结口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1:3个十义4=12个十,3个百X4=12个百,12个百是1200。
预设2:可以用300+300+300+300=1200计算。
预设3:前面我们学过30X4等于12添上1个0,那么300X4就应该在12后面添
上两个0。(追问:为什么要在12后面添上两个0?---12个百是1200。)
小结:在计算300X4时,可以怎样想?(想口诀三四十二,然后想到300是3
个百,所以乘出的结果是12个百,也就是1200。)
提问:从中你知道什么?(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一样,口算一位数乘整
百数时,也要想乘法口诀来计算,但是要联系因数的计数单位来考虑结果是多
少。)
(3)完成试一试:700X8400X56X600
学生独立计算后,互相说说计算方法,重点说说400X5的计算方法。
优化口算方法:通过解决这几个口算,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
(4)课堂活动:
①课堂活动第1题。9人一组,一人转转盘(轮流转转盘),另外8人根据转
盘情况进行计算,在组内交流算法。
追问:怎样口算一位数乘整百数?
②课堂活动第2题。独立计算并讨论,说说这每列里的3个题哪些地方相同,
哪些地方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第1列:都要想乘法口诀“五六三十”来口算,不同:第一道题得到
的是30个一,第二道题得到的是30个十,也就是300,第三道题得到的是30个百,
也就是3000。所以“因数的计数单位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就不一样”)
2.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18页例2情境:小东平均每分钟能跑296米,小兰平均每分
钟能跑204米。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这个问题的?大约是
什么意思、?(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一是3分钟能跑米,二是结果不要求是
准确的数,估算就可以了。)
提问:如果要估算3个296是多少?该怎样做呢?
(2)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96比较接近300,把296看做300来算,所以:300X3=900
(米),也就是说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900米。
(4)试一试:小兰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交流”3个204”的估算方法。
⑸比较“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和''小兰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两个问题都不需要精确结果,都是把三位数分别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
再乘这个一位数。不同的是根据数据特征第一问中的三位数要看大了一些,第二
个问题中的三位数要估小了一些。)
(6)课堂活动:19页第3题。
提问:求2架这样的飞机够不够坐怎么办?
(可以估算这2架这样的飞机可以坐多少人。)
独立计算,抽生说说估算的方法。(1架这样的飞机可以坐218人,2架这样的
飞机就有2个218,把218看做200人,所以200X2=400(人),400人>386人,所
以够坐。)
三、巩固深化
1.口算。
教材19页练习四第1、2、3题。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2.估算。
教材20页练习四第4、5、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行车与城市困境社群融合考核试卷
- 渔业装备智能化考核试卷
- 夫妻出轨财产分割及信任修复保障合同
- 摄影工作室设备更新与摄影技术培训合同
- 离岸公司设立与运营全方位服务合同
- 高端互联网公司兼职产品经理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专业财税培训机构税务讲师聘用及税务风险评估合同
- 文学创作隔音房租赁及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海外工程项目融资审批协议
- 婚前个人资产分割与婚后共同投资协议
- SJG 81-2020 政府投资办公建筑室内装修材料空气污染控制标准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中国自闭症数字疗法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高清版)DB52 1424-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DB4401T+293-2024+殡仪服务规范+遗体告别服务
- 【MOOC】中国税法:案例·原理·方法-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手术室锐器伤预防专家共识
- 样本相关系数 教学设计
- 重难点18 球的切、接问题(举一反三)(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新高考专用)
-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核心理念
- 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书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