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箱梁-xxx立交工程桥梁结构计算书_第1页
现浇连续箱梁-xxx立交工程桥梁结构计算书_第2页
现浇连续箱梁-xxx立交工程桥梁结构计算书_第3页
现浇连续箱梁-xxx立交工程桥梁结构计算书_第4页
现浇连续箱梁-xxx立交工程桥梁结构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盛庄立交工程

桥梁结构计算书

20__年2月4日

目录

1.主线30+2X38+30m四跨联16.5m宽连续梁(跨线)1

2.主线4X30m四跨联16.5m宽连续梁13

3.主线3X30m三跨联20.6m宽连续梁23

4.匝道3X30m三跨联10.5m宽连续梁(含跨线)32

5.匝道4X30m四跨联10.5m宽连续梁43

6.桩基计算52

1.主线30+2X38+30m四跨联16.5m宽连续梁(跨线)

1.1计算参数和基本假定

1.1.1材料计算参数

详见设计图纸及说明。

1.1.2计算荷载

(1)恒载及活载

恒载:箱梁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容重取23kN/m\桥面系混凝土容重取24

kN/m3;

隔离护栏:单幅桥面近似取20kN/m;

活载:公路一I级,考虑汽车车道折减及偏载系数后的汽车横向分

布调整系数为2.691c

(2)附加荷载

整体升降温:根据《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中4.3.6

条,本桥计算时取体系均匀升温34°C,降温10℃;

非线性温度:参照《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桥面铺

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由此桥面板最高温度T1取14℃,T2取5.5℃,

竖向一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见图1.1-1;

图1.1-1竖向温度梯度(尺寸单位:mm)

预应力: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应力均按1395MPa考虑;

支座变位作用:支座间不均匀沉降按1cm考虑。

L1.3计算班

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计算中考虑的具体施工步

骤见表l.l-lo

表1.1—1引桥施工工况表

施工阶段施工工况

1浇筑箱梁碎并张拉预应力,一次落架

2桥面铺装,防撞护栏等附属设施施工

3徐变一年

4徐变三年

1.2上部结构计算结果

1.2.1计算模型

该联上部结构为跨径组合30+2X38+30=136m的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箱梁桥,结构计算采用桥梁结构计算分析专用软件“桥梁博士

V3.0”。整个桥梁结构划分为136个单元,共计137个节点,计算采

用kN-m制。结构计算模型见图1.2-1:

IIIIIIMII川川IIIIIII川11411川川IIIIII川川IIIIII川川IIIIII川川IIIIII川川IIIII川川IIIIII川川I川II川川川1111

ArAt«Ar/Ar

1.2-1连续梁计算模型图

1.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

5.1.5条规范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y0S+ypSp<R

本联为多跨不等跨桥梁,最大跨径为38m,按规范查取结构重要

性系数取l.Oo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效应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如图

1.2-2

剪力包络图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p”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幺11山IIIIIIIIIIIIIIIIIIuiiq

12

1.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

表1.2-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典型截面验算(kN・M)

截面类型MjR是否满足

1截面最大正弯矩5600082000是

2截面最大负弯矩-72900-120000是

由于图1.2-2中弯矩包络图中正弯矩和负弯矩极值点的截面分别

相同,故验算时只需选取正弯矩和负弯矩最大值截面验算即可,即图

中1、2截面,其中1截面为第2跨距左支点17m处截面,2截面为

第2跨和第3跨共有的中支点截面。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L0的条件下,箱

梁控制截面在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下承载能力均大于截面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计算值,可以满足规范截面承载力要求。计算中没有考虑

普通钢筋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1.2.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⑴抗裂验算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第6.1.2条规定,进行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设计,根据《公路钢

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6.3.1条规定

验算抗裂:

■正截面抗裂

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效应组合下

w-。・啊的。

图1.2-3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

图1.2-3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从图中可

见,短期效应组合下,截面未上缘出现拉应力,满足抗裂要求。

■斜截面抗裂

%<0.4/火=0.4x2.65=L06Ma

图1.2-4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主拉应力图。从图中可见,在

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主梁主拉应力均较小,除梁端局部外,满足

斜截面抗裂规范要求。

图1.2-4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斜截面抗裂验算图

⑵挠度验算

图126,1.2-7分别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

竖向变形包络图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自重作用下竖向

变形图。

由规范插值求得挠度长期影响系数%=1.425。按照《公路钢筋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验算,具体详见表

1.2-2。验算结果表明主梁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表1.2-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验算

消除结构自重产

最大最小

生的长期挠度后容许值是否

位置竖向位移竖向位移

的最大竖向挠度(cm)满足

(cm)(cm)

(cm)

第1跨1.39-10.725满足

第2跨1.08-1.170.896.3满足

第3跨1.06-1.150.876.3满足

第4跨1.39-0.980.725满足

0.0139________

一----—-二--------0.0108一一—工0一.0一]0^,---------------。-0~]工^____—

-070100-0.0117-0.6115i-0.0098

图1.2-5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竖向变形包络图

图1.2-6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自重作用下竖向变形图

⑶预应力钢束标准值组合应力验算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7.1.5,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拉

应力符合下列规定:

%,,+丐,<0.65力派=0.65x1860=1209^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6.2中规定,计算中钢束锚固时弹性回缩合计总变形对两

端张拉取6mm,单端张拉取12mm,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

取0.225,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钢束松驰

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终极值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

计规范》①62-2004)626规定计算。

预应力钢束按标准值效应组合计算应力如下(见表1.2-3),部分顶

板和底板直线束的标准值效应组合应力超过规范允许值,比规范值高

出8〜70Mpa。

可见,在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预应力钢束应力满足规

范的要求。

表1.2-3预应力钢筋标准值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钢束编号最大应力(MPa)容许应力(MPa)是否满足

1-1150-1209是

2-1178-1209是

3-1144-1209是

4-1195-1209是

5-1233-1209是

6-1068-1209是

7-1202-1209是

8-1225-1209是

9-1162-1209是

10-1207-1209是

11-1201-1209是

12-1201-1209是

13-1198-1209是

1.2.4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法向压应力

容许值为(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0.5fck=0.5x32.4=16.2M4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压应力容

许值为:,〃<0.6〃=0.6x32.4=19.44MP«

图1.2-7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法向压应力图

图1.2-8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主压应力图

从图1.2-7中可见,上缘最大法向压应力为16.1Mpa,下缘最大

法向压应力为14.2Mpa,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从图128中可见,梁在第四跨中上缘出现最大主压应力,为

16.1Mpa,满足规范要求。

1.2.5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在短暂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压应力容许值为:

cr;(.<0.7〃=0.7x32.4=22.6SMPa

该联采用满堂支架现浇,一次落架,故只验算成桥状态的应力情

况。图1.2-9为相应阶段的主梁正应力图。

图1.2-9成桥状态主梁正应力图

从图中可见,在成桥状态的施工阶段中,主梁上缘最大压应力为

10.8MPa,下缘最大压应力10.5Mpa,均满足规范要求。

2.主线4X30m四跨联16.5m宽连续梁

2.1计算参数和基本假定

2.1.1材料计算参数

详见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

2.1.2计算荷载

(1)恒载及活载

恒载:箱梁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容重取23kN/m\桥面系混凝土容重取24

kN/m3;

隔离护栏:单幅桥面近似取20kN/m;

活载:公路一I级,考虑汽车车道折减及偏载系数后的汽车横向分

布调整系数为2.691o

(2)附加荷载

整体升降温:根据《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中4.3.6

条,本桥计算时取体系均匀升温34°C,降温10℃;

非线性温度:参照《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桥面铺

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由此桥面板最高温度T1取14℃,T2取5.5℃,

竖向一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见图8.2-1;

图8.2-1竖向温度梯度(尺寸单位:mm)

预应力: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应力均按1395MPa考虑;

2.1.3计算班

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计算中考虑的具体施工步

骤见表2.1-lo

表2.1—1引桥施工工况表

施工阶段施工工况

1浇筑箱梁碎并张拉预应力,一次落架

2桥面铺装,防撞护栏等附属设施施工

3徐变一年

4徐变三年

2.2上部结构计算结果

2.2.1计算模型

该联上部结构为跨径组合4X30-12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

梁桥,结构计算采用桥梁结构计算分析专用软件“桥梁博士V3.0”。

整个桥梁结构划分为241个单元,共计242个节点,计算采用kN-m

制。结构计算模型见图2.2-1:

2.2-1连续梁计算模型图

2.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

5.1.5条规范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yQS+ypSp<R

本联为等跨桥梁,跨径为30m,按规范查取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l.Oo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效应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如图

2.2-20

12

图2.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

表2.2-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典型截面验算(kN•M)

截面类型MjR是否满足

1截面最大正弯矩6209257004是

2截面最大负弯矩-26312-51909是

由于图2.2-1中弯矩包络图中正弯矩和负弯矩极值点的截面分别

相同,故验算时只需选取正弯矩和负弯矩最大值截面验算即可,即图

中1、2截面,其中1截面为第1跨距边支点14m处截面,2截面为

第2跨和第3跨共有的中支点截面。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L0的条件下,箱

梁控制截面在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下承载能力均大于截面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计算值,可以满足规范截面承载力要求。计算中没有考虑

普通钢筋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2.2.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抗裂验算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①62-2004)

第6.1.2条规定,进行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设计,根据《公路钢

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6.3.1条规定

验算抗裂:

■正截面抗裂

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效应组合下

%-。-8限40

图223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从图中可

见,短期效应组合下,截面上缘不出现拉应力,满足抗裂要求。

图224为长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从图中可

见,长期效应组合下,本桥主梁截面均不出现拉应力,满足正截面抗

裂要求。

图2.2-3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

图2.2-4长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

■斜截面抗裂

atp<O.44=0.4x2.65=1.06MP^

图225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主拉应力图。从图中可见,在

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主梁除横梁处主拉应力均较小,最大为

0.73MPa,位于第二跨2/3跨径处截面,满足斜截面抗裂规范要求。

图2.2-5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斜截面抗裂验算图

⑵挠度验算

图226,2.2-7分别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

竖向变形包络图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自重作用下竖向

变形图。

由规范插值求得挠度长期影响系数%=1.425。按照《公路钢筋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验算,具体详见表

1.2-2o验算结果表明主梁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图2.2-6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竖向变形包络图

图2.2-7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自重作用下竖向变形图

表2.2-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验算

消除结构自重产

最大最小

生的长期挠度后容许值是否

位置竖向位移竖向位移

的最大竖向挠度(cm)满足

(cm)(cm)

(cm)

第1跨1.6-0.92.55.0满足

第2跨1.5-1.12.25.0满足

第3跨1.5-1.11.85.0满足

第4跨1.6-1.02.75.0满足

(3)预应力钢束标准值组合应力验算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7.1.5,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拉

应力符合下列规定:

a/)e+af><0.65fpk=0.65x1860=1209吸。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6.2中规定,计算中钢束锚固时弹性回缩合计总变形对两

端张拉取12mm,单端张拉取6mm,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

取0.20,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钢束松驰引

起的预应力损失终极值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

规范》(D62-2004)6.2.6规定计算。

预应力钢束按标准值效应组合计算应力如下(见表223),可见,

在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预应力钢束应力满足规范的要求。

表2.2-3预应力钢筋标准值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钢束编号最大应力(MPa)容许应力(MPa)是否满足

1-1132-1209是

2-1097-1209是

3-1079-1209是

4-1133-1209是

5-1169-1209是

6-1169-1209是

7-1182-1209是

8-1043-1209是

9-1045-1209是

10-1201-1209是

11-1198-1209是

12-1202-1209是

2.2.4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法向压应力

容许值为(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bpc<0-5fck=0.5X32.4=162Mpa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压应力容

许值为〃为

Cp<0.6JCK.=0.6x32.4=19.44A"

图228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法向压应力图。

图229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压应力图。

14.00110713.€2

图2.2-8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法向压应力图

IL001X0713.99

图2.2-9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主压应力图

从图2.2-8中可见,上缘最大法向压应力为14.00Mpa,下缘最大

法向压应力为11.54Mpa,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从图2.2-9中可见,梁在墩顶出现最大主压应力,为14.00Mpa,

满足规范要求。

2.2.5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在短暂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压应力容许值为:

/CC<0.7JfC.K=0.7x32.4=22.6SMPa

引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一次落架,故只验算成桥状态的应力情

况。图2.2-10为相应阶段的主梁正应力图。

图2.2-10成桥状态主梁正应力图

从图中可见,在成桥状态的施工阶段中,主梁上缘最大压应力为

9.51MPa,下缘最大压应力10.71Mpa,均满足规范要求。

3.主线3X30m三跨联20.6m宽连续梁

3.1计算参数和基本假定

3.1.1材料计算参数

详见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

3.1.2计算荷载

(1)恒载及活载

恒载:箱梁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容重取23kN/m\桥面系混凝土容重取24

kN/m3;

隔离护栏:单幅桥面近似取20kN/m;

活载:公路一I级,考虑汽车车道折减及偏载系数后的汽车横向分

布调整系数为2.691o

(2)附加荷载

整体升降温:根据《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中4.3.6

条,本桥计算时取体系均匀升温34°C,降温10℃;

非线性温度:参照《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桥面铺

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由此桥面板最高温度T1取14℃,T2取5.5℃,

竖向一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见图8.2-1;

图8.2-1竖向温度梯度(尺寸单位:mm)

预应力: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应力均按1395MPa考虑;

3.1.3计算班

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计算中考虑的具体施工步

骤见表3.1-lo

表3.1—1引桥施工工况表

施工阶段施工工况

1浇筑箱梁碎并张拉预应力,一次落架

2桥面铺装,防撞护栏等附属设施施工

3徐变一年

4徐变三年

3.2上部结构计算结果

3.2.1计算模型

该联上部结构为跨径组合3x30-9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桥,结构计算采用桥梁结构计算分析专用软件“桥梁博士V3.0”。整

个桥梁结构划分为90个单元,共计91个节点,计算采用kN-m制。

结构计算模型见图3.2-1:

3.2-1连续梁计算模型图

3.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

5.1.5条规范: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y()s+ypSp〈R

本联为等跨桥梁,跨径为30m,按规范查取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l.Oo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效应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如图

3.2-20

弯矩包络图

山』」」』」卬」1111”111111山」」」」」±U」」」」J±1」」」」」」!1」」」」」」_LL1」」」」」_L1U1J

2

3.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

表3.2-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典型截面验算(kN•M)

截面类型MjR是否满足

1截面最大正弯矩6243157004是

2截面最大负弯矩-2672-51909是

由于图3.2-1中弯矩包络图中正弯矩和负弯矩极值点的截面分别

相同,故验算时只需选取正弯矩和负弯矩最大值截面验算即可,即图

中1、2截面,其中1截面为第2跨跨中处截面,2截面为第1跨和

第2跨共有的中支点截面。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L0的条件下,箱

梁控制截面在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下承载能力均大于截面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计算值,可以满足规范截面承载力要求。计算中没有考虑

普通钢筋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3.2.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⑴抗裂验算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①62-2004)

第6.1.2条规定,进行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设计,根据《公路钢

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6.3.1条规定

验算抗裂:

■正截面抗裂

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效应组合下

%-。-8限40

图3.2-3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从图中可

见,短期效应组合下,正截面均不出现拉应力,满足抗裂要求。

图324为长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从图中可

见,长期效应组合下,本桥主梁截面均不出现拉应力,满足正截面抗

裂要求。

图3.2-3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

图3.2-4长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

■斜截面抗裂

5P<0.4,4=°,x2.65=L06MAz

图3.2-5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主拉应力图。从图中可见,在

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主梁除横梁处主拉应力均较小,最大为

0.63MPa,位于第一跨4/5跨径处截面,满足斜截面抗裂规范要求。

图3.2-5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斜截面抗裂验算图

⑵挠度验算

图3.2-6,3.2-7分别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

竖向变形包络图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自重作用下竖向

变形图。

由规范插值求得挠度长期影响系数%=1.425。按照《公路钢筋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验算,具体详见表

图3.2-6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竖向变形包络图

图3.2-7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自重作用下竖向变形图

表3.2-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验算

消除结构自重产

最大最小

生的长期挠度后容许值是否

位置竖向位移竖向位移

的最大竖向挠度(cm)满足

(cm)(cm)

(cm)

第1跨1.9-1.02.05.0满足

第2跨1.00-1.11.25.0满足

第3跨2.2-1.02.15.0满足

(3)预应力钢束标准值组合应力验算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7.1.5,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拉

应力符合下列规定:

丐„+%,<0.65力派=0.65x1860=1209必加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6.2中规定,计算中钢束锚固时弹性回缩合计总变形对两

端张拉取12mm,单端张拉取6mm,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

取0.20,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钢束松驰引

起的预应力损失终极值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

规范》(D62-2004)6.2.6规定计算。

预应力钢束按标准值效应组合计算应力如下(见表3.2-3),可见,

在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预应力钢束应力满足规范的要求。

表3.2-3预应力钢筋标准值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钢束编号最大应力(MPa)容许应力(MPa)是否满足

1-1097-1209是

2-1086-1209是

3-1201-1209是

4-1174-1209是

5-1171-1209是

6-1106-1209是

7-1200-1209是

8-1205-1209是

9-1117-1209是

10-1117-1209是

3.2.4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法向压应力

容许值为(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0.5fck=0.5X32.4=162MPa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压应力容

许值为:<0.6几=0.6x32.4=19.44MPa

图3.2-8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法向压应力图。

图3.2-9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压应力图。

图3.2-8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法向压应力图

图3.2-9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主压应力图

从图3.2-8中可见,上缘最大法向压应力为11.72Mpa,下缘最大

法向压应力为11.55Mpa,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从图329中可见,梁在墩顶出现最大主压应力,为11.72Mpa,

满足规范要求。

3.2.5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在短暂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压应力容许值为:

<CC<0.J7CKf.=0.7x32.4=22.68MP&

引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一次落架,故只验算成桥状态的应力情

况。图3.2-10为相应阶段的主梁正应力图。

7.396如7.39

10.80

图3.2-10成桥状态主梁正应力图

从图中可见,在成桥状态的施工阶段中,主梁上缘最大压应力为

7.59MPa,下缘最大压应力10.20Mpa,均满足规范要求。

4.匝道3X30m三跨联宽10.5m连续梁(含跨线段)

4.1计算参数和基本假定

4.1.1材料计算参数

详见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

4.1.2计算荷载

(1)恒载及活载

恒载:箱梁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容重取23kN/m3,桥面系混凝土容重取24

kN/m3;

隔离护栏:单幅桥面近似取20kN/m;

活载:公路一I级,考虑汽车车道折减及偏载系数后的汽车横向分

布调整系数为2.3。

(2)附加荷载

整体升降温:根据《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中4.3.6

条,本桥计算时取体系均匀升温34℃,降温10℃;

非线性温度:参照《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D60-2004,桥面铺

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由此桥面板最高温度T1取14℃,T2取5.5℃,

竖向一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见下图;

7T1

竖向温度梯度(尺寸单位:mm)

预应力: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应力均按1395MPa考虑;

支座变位作用:支座间不均匀沉降按1cm考虑。

4.1.3计算工况

引桥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计算中考虑的具体施

工步骤见表。

施工工况表

施工阶段施工工况

1浇筑箱梁碎并张拉预应力,一次落架

2桥面铺装,防撞护栏等附属设施施工

3徐变一年

4徐变三年

4.2上部结构计算复核

4.2.1计算模型

该联为跨径组合30+30+30=9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结构计算采用结构计算分析软件“Midas/Civil2006”。整个桥梁结构

划分为92个单元,共计93个节点。考虑到支座设置位置和梁端附近

截面变化,单元长度按结构截面变化长度划分,跨中部分单元长度为

1m,结构计算模型见下图:

i■正正正ii而■由正正正■正直

图4.2-13X30m匝道连续梁计算模型图

4.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

5.1.5条规范: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S+/pSp〈R

该联为多跨等跨桥梁,跨径均为30m,按规范查取结构重要性系

数取l.Oo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效应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如图

4.2-2o

图4.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

表4.2-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典型截面验算(kN•M)

截面类型MjR是否满足

1截面最大正弯矩3683055047是

2截面最大负弯矩-12590-48579是

验算时只选取正弯矩和负弯矩最大值截面验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L0的条件下,箱

梁控制截面在持久状况极限状态组合下承载能力均大于截面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计算值,可以满足规范截面承载力要求。计算中没有考虑

普通钢筋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4.2.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抗裂验算

本桥最大跨径为30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

涵设计规范》(D62-2004)第6.1.2条规定可进行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抗裂设计,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第6.3.1条规定验算抗裂:

■正截面抗裂

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效应组合下

图4.2-3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从图中可

见,短期效应组合下,全桥主梁截面上下缘均不出现拉应力,满足正

截面抗裂要求。图中应力以拉为正。

截面卜绫应力

(

<C

E

N/

S)

8S

SU

图4.2-3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正截面抗裂验算图

■斜截面抗裂

%,<0.4,4=0.4x2.65=L06MPa

图424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主拉应力图。从图中可见,在

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主梁主拉应力均较小,最大为0.89MPa,位

于第一跨中支点截面,满足斜截面抗裂规范要求。

图4.2-4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斜截面抗裂验算图

⑵挠度验算

下图分别为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竖向变形

包络图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自重作用下竖向变形图。

由规范插值求得挠度长期影响系数为=1.425。按照《公路钢筋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验算,具体详见表

(表中数据下挠为正)。验算结果表明主梁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验算

消除结构自重产

最大最小

生的长期挠度后容许值是否

位置竖向位移竖向位移

的最大竖向挠度(cm)满足

(cm)(cm)

(cm)

第1跨-5.8-2.54—4.065满足

第2跨-0.392.65-0.145满足

第3跨-5.8-2.54-4.065满足

图4,2-5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竖向变形包络图

图4.2-6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自重作用下竖向变形图

(注:图中纵坐标为位移值,横坐标为距梁左端的距离,单位均为m)

(3)预应力钢束标准值组合应力验算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7.1.5,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拉

应力符合下列规定:

b+CT=CT4-OCppMk

peppeEPj

=0.65x1860=1269Mpa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62-2004)6.2中规定,计算中钢束锚固时弹性回缩合计总变形对两

端张拉取12mm,单端张拉取6mm,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

取0.20,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钢束松驰引

起的预应力损失终极值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

规范》(D62-2004)6.2.6规定计算。

预应力钢束按标准值效应组合计算应力如下表,顶板束和底板束

的标准值效应组合应力接近规范允许值,但仍满足。

表4.2-2预应力钢筋标准值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钢束编号最大应力(MPa)容许应力(MPa)是否满足

bl1205.981209是

b21204.331209是

b31205.121209是

b41180.371209是

tl1203.331209是

t21203.331209是

t31205.401209是

t41203.331209是

t51205.401209是

t61203.331209是

wl1165.681209是

w21161.971209是

w31156.501209是

4.2.4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法向压应力

容许值为(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0.5几=0.5x32.4=16.2MRz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压应力容

许值为:5,40.6几=0.6x32.4=19.44MRz

赛面上绕tfe应力

(

T

m

s

s

s

(

ET

/E

)N

$S

S4

图4.2-7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法向压应力图

■lS3393e*000

-2J647769*000

-3,7615$«*0G0

I-I-4«7542e*000

-5.98924®+O0O

•7.10307e*000

-®216908*000

-933073o*000

-lXJ4446e*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