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宝学考达标练学问点一文化遗产的疼惜与利用1.2008年,我国政府确定启动影印《四库全书》文化工程,全程参加这重大文化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2024年,四川省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发掘工作,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疼惜、多学科探讨、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此可知,文化遗产疼惜()A.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B.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C.彰显出真实性的原则D.提升了政府治理实力2.截至2024年6月11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1985~2024年,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年均旅游收入超140亿。这反映了现代中国()A.文物疼惜立法得到了落实B.遗产疼惜与开发利用并举C.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突出D.文化事业服务于经济建设学问点二《世界遗产公约》3.《世界遗产公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各国签订的重要文件。下列属于《公约》内容的有()①缔约国负有疼惜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救济和合作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纽伦堡审判的起诉书和判决书描述了纳粹德国破坏文化遗产的详细状况。为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很多人都认为有必要制定新的国际公约,以更好地疼惜文化遗产。《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为斗争罪的做法,也被以后相应国际机构的组织文件继承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都是斗争罪B.纽伦堡审判制定了世界遗产疼惜和认定的标准C.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疼惜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D.警示后人避开重演历史的悲剧是疼惜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学问点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5.8月7日,在2024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疼惜对话会上,宣布举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疼惜单位,……514处各级文物。可见“中轴线”()A.是古代君主专制强化产物B.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C.是北京城独有的都城模式D.始建于明朱棣的迁都6.沈钧儒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民主子士左派的旗帜”和“爱国学问分子的光辉榜样”。下图是毛主席签发的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的任命书,现藏于中国法院博物馆。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①新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历程③新中国初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④博物馆是征集、保藏、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题区]题号123456答案选考高分练1.世界自然疼惜联盟《2024年世界遗产展望》评估报告显示,世界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占63%,其中中国的占89%;全球处于“紧急状况”的占7%,其中中国的为0。这一对比反映出当前()A.世界遗产疼惜正面临逆境B.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C.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D.中国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2.普法斗争结束后的一次国际会议批准了《关于斗争法律及惯例的国际宣言》,宣称:“文化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艺术财宝一旦被毁就无法弥补,他们的文化价值对全部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不只属于他们所属的国家。”这一宣言()A.符合文化遗产疼惜国际化的要求B.提高了民众对文物疼惜的自觉性C.避开了文化遗产遭受斗争的破坏D.确立了世界文物疼惜的基本规则3.1984年法国正式设立“文化遗产日”,并规定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日设立为“文化遗产日”。从1992年起先,“文化遗产日”活动时间扩充为周六和周日两天。“文化遗产日”的设立()A.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说明法国文化遗产居世界首位C.增加了民族文化遗产疼惜意识D.促使法国完成古迹修复4.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78年将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描述道:“在戈雷岛上,既能看到奴隶住的简陋的屋子,也能找到奴隶贸易商居住的优雅的庭院,两类建筑物形成显明对比。今日的戈雷岛,照旧能使人们记起那段人剥削人的历史。”这一遗产旨在()A.控诉欧美国家的恶行B.宣扬近代的建筑艺术C.传承非洲的特色文化D.促进同等对话与和解5.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2004年8月,中国又加入《疼惜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中国审议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疼惜管理方法》;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表明,中国()A.传承文化走在世界前列B.完善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相识C.通过立法疼惜世界遗产D.具有守护人类共同财宝的担当6.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树、大立人、面具与中原文化迥异。但发觉出土的铜罍同陕西城固发觉的商代铜罍几乎没有区分,连花纹的作风都一样。这说明白()A.古蜀文明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B.当时的政治具有浓郁的神权色调C.当时古蜀国地区已纳入商代版图D.青铜制造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7.中国是历史不曾中断过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绚丽的文化成就,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其中长城、秦始皇陵等多项历史遗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中国世界遗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长城、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等是我国第一批世界遗产B.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C.1985年,我国加入了《疼惜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D.昆曲是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8.近日,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了如图所示的金面具,这是该遗址出土的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三星堆遗址代表了与夏商王朝同一时期的古蜀文明,出土了与夏商王朝出土物类似的青铜器,以及独具特色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由此可知()A.古蜀文明领先中原B.夏商干脆管理古蜀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古蜀黄金冶炼发达[答题区]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梁思永生平1904年梁思永诞生于上海(一说是澳门),是梁启超次子。1915年梁思永考入清华留美班。1923年赴美国入哈佛高校探讨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梁思永从美国哈佛高校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心探讨院历史语言探讨所考古组工作。1930年9月为驳斥日本“满蒙非中国领土”的谎言,他冒着战火,来到东北昂昂溪五福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其发掘报告《昂昂溪史前遗址》,以翔实的事务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回事。1931年春梁思永参加了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1931年秋带队发掘了山东城子崖遗址,发掘的结果证明,殷墟与城子崖两地的黑陶文化基本相同,并推动了殷墟发掘中“地层学”这一先进考古技术方法的运用,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树起了一座里程碑式的坐标。1934年梁思永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出版,这是中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1934年至1935年梁思永三次主持殷墟发掘,使湮没地下数千年的古老遗址得以大面积呈现,所发掘的商代大墓规模浩大,雄伟壮美,出土文物令人瞠目,举世震惊。1950年8月梁思永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探讨所副所长,考定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头关系。——摘编自岳南《南渡北归·南渡》(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梁思永开展考古工作的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梁思永在考古方面的主要贡献。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宝学考达标练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疼惜、多学科探讨、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文化遗产的疼惜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部门,而是要协调多个部门,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技术的创新,解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真实性原则,解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治理实力,解除D项。2.答案:B解析:目前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以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对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疼惜也与经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故选B项;材料与文物疼惜立法没有干脆联系,故解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解除;材料体现的是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文化遗产的经济潜力,故解除D项。3.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世界遗产公约》的全名是《疼惜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它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规定了缔约国负有疼惜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救济和合作等内容,①②③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解除B、C、D三项。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疼惜文化遗产……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为斗争罪”可知,题意提倡疼惜文化遗产,故C项符合题意。蓄意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是斗争罪,A项表述错误,解除。材料只表述“《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继承下来”,但纽伦堡审判没有制定世界遗产疼惜和认定的标准,故解除B项。疼惜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避开重演历史的悲剧”表达有误,故解除D项。5.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疼惜单位,……514处各级文物”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北京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B项正确;A项与北京无关,解除;中国历史上很多都城都有中轴线,解除C项;北京始建于金代,解除D项。6.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时间为新中国成立初,民主子士沈钧儒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体现了新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历程,①②正确;该任命书现藏于中国法院博物馆,可知博物馆是征集、保藏、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④正确,B项正确;新中国初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的标记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③错误,解除A、C、D项。选考高分练1.答案:B解析:中国对世界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进行了有效的疼惜,整体状况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故选B项;从材料中的数据看,目前世界自然和混合遗产疼惜状况总体较好,故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和新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有关信息,故解除C、D两项。2.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宣言指出文化价值的普世性,宣称文化疼惜不应仅限于国家,实际符合了这一时期文化疼惜绽开国际化合作的要求,故A正确。材料作为宣言,并未反映其在民众中所起到的实际效果,无法推断是否提高了民众对文物疼惜的自觉性,B错误。使文物自此避开遭受斗争的破坏说法过于确定,不符合史实,C错误。材料与世界文物疼惜的基本规则无关,D错误。3.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正式设立文化遗产日说明国家增加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疼惜意识,故C项正确;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这不是设立文化遗产日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法国文化遗产居世界首位,故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确定,故解除。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70年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保留大量欧洲人贩卖非洲黑人遗迹的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对比奴隶贩子和黑人的境况,要人们“记起人剥削人的历史”,旨在促进东西方的同等对话与和解,D项正确;控诉欧美国家的恶行只符合非洲人民的意愿,不能全面表达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目的,解除A项;宣扬近代的建筑艺术与“使人们记起那段人剥削人的历史”不符,解除B项;传承非洲的特色文化并非将以贩卖黑人奴隶著称的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目的,解除C项。5.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财宝,中国不断加入疼惜遗产的公约并通过各种疼惜遗产的法律,体现了中国具有守护人类共同财宝的担当,D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中国“传承文化走在世界前列”的结论,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疼惜世界文化遗产的责随意识,和“完善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相识”无关,解除B项;材料还强调了中国加入疼惜遗产的公约,不仅仅是强调立法,解除C项。6.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了三星堆(古蜀文明代表)出土的一些文物与商文化(属中原文明)“没有区分”,而古蜀国文明的年头大致与商代后期相当,A项正确;当时的政治具有浓郁的神权色调与材料无关,解除B项;由于目前考古只发觉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有相近的一面,还没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古蜀国地区在政治上已隶属商代,解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青铜制造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解除D项。故选A项。7.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布达拉宫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是我国第一批世界遗产,A符合题意,故选A。8.答案:C解析: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与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这是文明一体性的表现,此外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器物,这是文明多元性的表现,故C项正确;仅由出土器物类似或独特不能说明古蜀文明领先中原,也不能推断出夏商干脆管理古蜀,解除A、B两项;仅依据金面具、金杖等少量器物,不能说明古蜀地区黄金冶炼发达,解除D项。9.答案:(1)背景:政局动荡,国内斗争不断;日本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日本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别出去。(2)贡献:通过考古发掘,有力地回击了日本分别中国东北的企图;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抢救性发掘挽救了大量文物,避开其落入侵略者之手;为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供应了第一手史料。解析:(1)依据材料“1930年9月为驳斥日本‘满蒙非中国领土’的谎言,他冒着战火,来到东北昂昂溪五福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可从政局动荡,国内斗争不断;日本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