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务器内存冗余技术内存热备和镜像信息化的年代离不开网络,服务器是网络不可缺少的部件,所以造就了近代服务器业的迅速发展。而在服务器硬件故障中,内存故障列举首位。内存故障导致服务器数据永久丢失或系统宕机。这样会给公司或个人带来无法估计的劫难。所以近来服务器厂商在采用越来越多的技术来保障内存的稳定性。我们所知道的重要有奇偶校验技术、ECC技术和IBM的Chipkill-correctECC技术。现在本人又发现了两种内存冗余技术:内存热备和内存镜像。这两种技术用于浪潮服务器。这两种技术道底是如何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内存热备—Sparing进行内存热备时,做热备份的内存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使用的,也就是说系统是看不到这部分内存容量的。每个内存通道中有一个DIMM不被使用,预留为热备内存。芯片组中设立有内存校验错误次数的阈值,即每单位时间发生错误的次数。当工作内存的故障次数达成这个“容错阈值”,系统开始进行双重写动作,一个写入主内存,一个写入热备内存,当系统检测到两个内存数据一致后,热备内存就代替主内存工作,故障内存被禁用,这样就完毕了热备内存接替故障内存工作的任务,有效避免了系统由于内存故障而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宕机。这个做热备的内存容量应大于等于所在通道的最大内存条的容量,以满足内存数据迁移的最大容量需求。内存镜像—Mirroring内存镜像是将内存数据做两个拷贝,分别放在主内存和镜像内存中。系统工作时会向两个内存中同时写入数据,因此使得内存数据有两套完整的备份。由于采用通道间交叉镜像的方式,所以每个通道都有一套完整的内存数据拷贝。在系统芯片组中设立有“容错阈值”。假如任意内存达成了“容错阈值”,其所在通道就被标示出来,另一个通道单独工作。但仍然保持双通道的内存带宽。内存镜像有效避免了由于内存故障而导致数据丢失。从上图中可看出,镜像内存和主内存互成对角线分布,假如其中一个通道出现故障不能继续工作,另一个通道仍然具有故障通道的内存数据,有效防止了由于内存通道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极大提高了服务器可靠性。镜像内存的容量要大于等于主内存容量,当系统工作时,镜像内存不会被系统辨认。因此在投资方面,做内存镜像数据保护的投资是没有内存保护功能的一倍。SDRAM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同步是指Memory工作需要步时钟,内部的命令的发送与数据的传输都以它为基准;动态是指存储阵列需要不断的刷新来保证数据不丢失;随机是指数据不是线性依次存储,而是由指定地址进行数据读写。
SDRAM从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代,分别是:第一代SDRSDRAM,第二代DDRSDRAM,第三代DDR2SDRAM,第四代DDR3SDRAM.
第一代与第二代SDRAM均采用单端(Single-Ended)时钟信号,第三代与第四代由于工作频率比较快,所以采用可减少干扰的差分时钟信号作为同步时钟。
SDRSDRAM的时钟频率就是数据存储的频率,第一代内存用时钟频率命名,如pc100,pc133则表白时钟信号为100或133MHz,数据读写速率也为100或133MHz。
之后的第二,三,四代DDR(DoubleDataRate)内存则采用数据读写速率作为命名标准,并且在前面加上表达其DDR代数的符号,PC-即DDR,PC2=DDR2,PC3=DDR3。如PC2700是DDR333,其工作频率是333/2=166MHz,2700表达带宽为2.7G。
DDR的读写频率从DDR200到DDR400,DDR2从DDR2-400到DDR2-800,DDR3从DDR3-800到DDR3-1666。
很多人将SDRAM错误的理解为第一代也就是SDRSDRAM,并且作为名词解释,皆属误导。
SDR不等于SDRAM。
Pin:模组或芯片与外部电路电路连接用的金属引脚,而模组的pin就是常说的“金手指”。
SIMM:SingleIn-lineMemoryModule,单列内存模组。内存模组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存条,所谓单列是指模组电路板与主板插槽的接口只有一列引脚(虽然两侧都有金手指)。
DIMM:DoubleIn-lineMemoryModule,双列内存模组。是我们常见的模组类型,所谓双列是指模组电路板与主板插槽的接口有两列引脚,模组电路板两侧的金手指相应一列引脚。
RDIMM:registeredDIMM,带寄存器的双线内存模块
SO-DIMM:笔记本常用的内存模组。
工作电压:
SDR:3.3V
DDR:2.5V
DDR2:1.8V
DDR3:1.5V
SDRAM内存条的金手指通常是168线,而DDRSDRAM内存条的金手指通常是184线的.ECC,Chipkill开放分类:硬件、技术、计算机、服务器、内存目录•【服务器内存概述】•【服务器内存重要技术】•【服务器内存典型类型】•【SDRAM和DDRSDRAM】【服务器内存概述】[编辑本段]
服务器内存也是内存(RAM),它与普通PC(个人电脑)机内存在外观和结构上没有什么明显实质性的区别,重要是在内存上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有的技术,如ECC、ChipKill、热插拔技术等,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纠错性能。\o"返回页首"【服务器内存重要技术】[编辑本段]
(1)ECC
在普通的内存上,经常使用一种技术,即Parity,同位检查码(Paritycheckcodes)被广泛地使用在侦错码(errordetectioncodes)上,它们增长一个检查位给每个资料的字元(或字节),并且可以侦测到一个字符中所有奇(偶)同位的错误,但Parity有一个缺陷,当计算机查到某个Byte有错误时,并不能拟定错误在哪一个位,也就无法修正错误。基于上述情况,产生了一种新的内存纠错技术,那就是ECC,ECC自身并不是一种内存型号,也不是一种内存专用技术,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计算机指令中,是一种指令纠错技术。ECC的英文全称是“ErrorCheckingandCorrecting”,相应的中文名称就叫做“错误检查和纠正”,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发现并纠正错误”,它比奇偶校正技术更先进的方面重要在于它不仅能发现错误,并且能纠正这些错误,这些错误纠正之后计算机才干对的执行下面的任务,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营。之所以说它并不是一种内存型号,那是由于并不是一种影响内存结构和存储速度的技术,它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内存类型之中,就象前讲到的“奇偶校正”内存,它也不是一种内存,最开始应用这种技术的是EDO内存,现在的SD也有应用,而ECC内存重要是从SD内存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而新的DDR、RDRAM也有相应的应用,目前主流的ECC内存其实是一种SD内存。
(2)Chipkill
Chipkill技术是IBM公司为了解决目前服务器内存中ECC技术的局限性而开发的,是一种新的ECC内存保护标准。我们知道ECC内存只能同时检测和纠正单一比特错误,但假如同时检测出两个以上比特的数据有错误,则一般无能为力。目前ECC技术之所以在服务器内存中广泛采用,一则是由于在这以前其它新的内存技术还不成熟,再则在目前的服务器中系统速度还是很高,在这种频率上一般来说同时出现多比特错误的现象很少发生,正由于这样才使得ECC技术得到了充足地认可和应用,使得ECC内存技术成为几乎所有服务器上的内存标准。
但随着基于Intel解决器架构的服务器的CPU性能在以几何级的倍数提高,而硬盘驱动器的性能同期只提高了少数的倍数,因此为了获得足够的性能,服务器需要大量的内存来临时保存CPU上需要读取的数据,这样大的数据访问量就导致单一内存芯片上每次访问时通常要提供4(32位)或8(64位)比特以上的数据,一次性读取这么多数据,出现多位数据错误的也许性会大大地提高,而ECC又不能纠正双比特以上的错误,这样就很也许导致所有比特数据的丢失,系统就不久崩溃了。IBM的Chipkill技术是运用内存的子结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内存子系统的设计原理是这样的,单一芯片,无论数据宽度是多少,只对于一个给定的ECC辨认码,它的影响最多为一比特。举个例子来说明的就是,假如使用4比特宽的DRAM,4比特中的每一位的奇偶性将分别组成不同的ECC辨认码,这个ECC辨认码是用单独一个数据位来保存的,也就是说保存在不同的内存空间地址。因此,即使整个内存芯片出了故障,每个ECC辨认码也将最多余现一比特坏数据,而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ECC逻辑修复,从而保证内存子系统的容错性,保证了服务器在出现故障时,有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采用这种内存技术的内存可以同时检查并修复4个错误数据位,服务器的可靠性和稳定得到了更加充足的保障。
(3)Register
Register即寄存器或目录寄存器,在内存上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书的目录,有了它,当内存接到读写指令时,会先检索此目录,然后再进行读写操作,这将大大提高服务器内存工作效率。带有Register的内存一定带Buffer(缓冲),并且目前能见到的Register内存也都具有ECC功能,其重要应用在中高端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上,如IBMNetfinity5000。\o"返回页首"【服务器内存典型类型】[编辑本段]
目前服务器常用的内存有SDRAM和DDR两种内存。
1.SDRAM
2.DDRSDRAM
3.DDR2SDRAM\o"返回页首"【SDRAM和DDRSDRAM】[编辑本段]
由于服务器内存在各种技术上相对兼容机来说要严格得多,它强调的不仅是内存的速度,而是它的内在纠错技术能力和稳定性。所以在外频上目前来说只能是紧跟兼容机或普通台式内存之后。目前台式机的外频一般来说已到了150MHz以上的时代,但133外频仍是主流。而服务器由于受到整个配件外频和高稳定性的规定制约,主流外频还是100MHz,但133MHz外频已逐步在各档次服务器中推行,在选购服务器时当然最佳选择133MHz外频的了!内存、其它配件也同样,要尽量同步进行,否则就会影响整个服务器的性能。目前重要的服务器内存品牌重要有Kingmax、kinghorse、现代、三星、kingstone、IBM、VIKING、NEC等,但重要以前面几种在市面上较为常见,并且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o"返回页首"RDRAMRDRAM
RDRAM(RambusDRAM)是美国的RAMBUS公司开发的一种内存。与DDR和SDRAM不同,它采用了串行的数据传输模式。在推出时,由于其彻底改变了内存的传输模式,无法保证与原有的制造工艺相兼容,并且内存厂商要生产RDRAM还必须要加纳一定专利费用,再加上其自身制导致本,就导致了RDRAM从一问世就高昂的价格让普通用户无法接受。而同时期的DDR则能以较低的价格,不错的性能,逐渐成为主流,虽然RDRAM曾受到英特尔公司的大力支持,但始终没有成为主流。RDRAM的数据存储位宽是16位,远低于DDR和SDRAM的64位。但在频率方面则远远高于两者,可以达成400MHz乃至更高。同样也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可以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内存带宽能达成1.6Gbyte/s。普通的DRAM行缓冲器的信息在写回存储器后便不再保存,而RDRAM则具有继续保持这一信息的特性,于是在进行存储器访问时,如行缓冲器中已有目的数据,则可运用,因而实现了高速访问。此外其可把数据集中起来以分组的形式传送,所以只要最初用24个时钟,以后便可每1时钟读出1个字节。一次访问所能读出的数据长度可以达成256字节。
内存带宽的计算现在的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一般都是64bit的,8个2进制bit相称于1个字节,换算成字节是64/8=8,再乘以内存的运营频率,假如是ddr内存就要再乘以2,由于它是以sd内存双倍的速度传输数据的,所以
ddr266,运营频率为133mhz,带宽为133*2*64/8=2100mb/s=2.1gb/s
ddr333,运营频率为166mhz,带宽为166*2*64/8=2700mb/s=2.7gb/s
ddr400,运营频率为200mhz,带宽为200*2*64/8=3200mb/s=3.2gb/s
所谓双通道ddr,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这两个互相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的内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内存可以达成128-bit的位宽,因此,内存带宽是单通道的两倍,因此
双通道ddr266的带宽为133*2*64/8*2=4200mb/s=4.2gb/s
双通道ddr333的带宽为166*2*64/8*2=5400mb/s=5.4gb/s
双通道ddr400的带宽为200*2*64/8*2=6400mb/s=6.4gb/s
关于瓶径问题:
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称前端总线(fsb),对于intel的主流平台,其采用q/p总线技术,fsb=cpu外频*4,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b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p4c、p4e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6.4gb/s,对于amd的主流平台,其采用ev6总线技术,fsb=cpu外频*2,对于athlonxp,其外频为133,166,200,相应的fsb分别为266,333,400,数据带宽分别为2.1,2.7,3.2gb/s
fsb与内存带宽相等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瓶径问题,假如内存带宽小于fsb则形成内存带宽瓶径,无法完全发挥系统的性能。
因此对于对于intel的主流平台,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应当使用ddr400或双通道ddr200以上,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应当使用ddr400或双通道ddr200以上,p4b和c4d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应当使用ddr533或双通道ddr266以上,p4c、p4e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6.4gb/s,应当使用双通道ddr400以上,对于amd的主流平台,athlonxp,其外频为133,166,200,应当分别使用ddr266,ddr333,ddr400,在这个平台上没必要使用双通道内存双通道DDR时代:内存带宽与反映时间许多朋友都知道,时钟频率、内存调速与带宽是三个最重要的参数,时钟频率无须多讲,频率自然越高越高,带宽也会随之增长。至于内存调速,这是一个与行地址、列地址存取反映时间相关的参数,那么内存调速与带宽又有什么关系?在双通道的影响下,内存调速对整体性能又有什么意义?假如以专业的角度来说,这可要涉及到电子工程的高级技术,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太难了,并且没有实际作用,下文将尝试用简朴的方法来描绘新一代内存的性能关键因素,有了大约的概念,我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就更容易选择了。一、内存基础知识简介1、CPU从何处得到数据?
无论是主流的DDR400、还是最先进的DDR566,现有我们所指的内存都是指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作为高速电子设备(CPU)与低速机械存储器(硬盘)之间的数据缓冲,所有数据都要在内存中进行读取/写入操作,才也许与CPU的缓存互换资料,得到对的的计算结果。CPU的缓存/寄存器和内存都无法永远保存数据,在断电时资料会丢失,而最终结果必须存储到硬盘上,才干保存下来。
CPU工作的过程中,它会先从内存传输过来的程序中找出程序计数器,读取相应的指令,进行指令解码后执行相应操作,然后读取下一个指令,此过程经常分离为几步:-读指令
-找到数据A
-找到数据B
-把B与A相加
-存储A到C上期间需要大量的读/写操作,为了保持最高效率,数据A、B、C最佳能位于缓存中。当然,出于成本的考虑,缓存的容量永远不也许比内存大,而内存的容量永远不也许比硬盘大。CPU在缓存中无法找到所需数据时,就会到内存中找,再找不到就会到硬盘找,直到找到为止。由于硬盘的速度很慢,因此,大容量和高速内存可加快寻找过程,提高整体性能。
在CPU与内存之间的通道是FSB(FrontSideBus,前端总线),内存数据通过FSB先传到北桥内存控制器,然后再通过传输到CPU。2、双通道的增强
DDRSDRAM(DoubleDateRate,上下行双数据率SDRAM)是相对于SDRSDRAM(SingleDateRate,单数据率SDRAM)而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时钟驱动数据的差异。一个时钟是电压从0到有信号(SDR是3.3V,DDR是2.5V)的周期,在SDR内存里,它运用电压上升的过程(即上升沿),来控制数据的进或出,然后内存会等待下一个上升沿进行反复的操作。DDR则能同时运用上升沿和下降沿(电压下降的过程)来传输数据,那么传输量就会变为两倍。3、内存如何寻址?
请设想内存是一个Matrix(不是黑客帝国,而是矩阵),它分为行和列,运用行和列的号码,就可以找到某一个单元的数据。许许多多的内存存储单元组成一个bank(储蓄库),旧的i845Brookdale芯片组仅有4个bank,只能对寻址2GB内存。新的i865Springdale和i875Canterwood拥有8个bank,最大可以寻址4GB内存。所以说,bank的数量与容量决定了内存的寻址,即是内存最大容量。
现在的内存条分为单面和双面,单面占用一个bank,双面占用两个bank。所以在i845主板上,我们可以使用的最大内存条数量为2条双面内存或四条单面内存,i865/i875可以支持4条双面内存或8条单面内存。但是,以上只是理论值,实际的容量按照主板的设计而定。以上种种与反映时间和带宽有什么关系?别急,请接着看。二、双通道/四通道-增长带宽的捷径
除了英特尔和nVidia(nforce2/3)的产品外,主流的芯片组如:VIAKT/PX系列和SiS746/648都没有双通道能力,因此它们理论上是比双通道芯片组慢的。毕竟在相同的总线速度下,总线的传输能力越大,可以传输的数量越多。DDRSDRAM工作于64位总线,增长了一个内存控制器后,就等于128位总线。假如只使用单独的内存控制器,性能就会大受限制,此话怎讲?
让我们来看看P4架构,它使用四倍泵总线,设计类似DDR,除了上升、下降沿同时传输信号外,还作了进一步改善,把1.5电压信号分为两级,第一级是0-0.7V,第二级是0.7-1.5V,那么,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就变为了四倍。在使用i845或仅插入单通道内存的i865/875系统上,FSB会传输过多的数据给内存控制器,内存控制器无法解决,必须花时间来等待,减少了工作效率。
大家稍微明白了一点吧,可是此理论并不合用于所有的系统,在AthlonXP系统上,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Athlon只使用了双通道总线,总线传输的数据量没有这么大,第二个内存通道的用处相对于小一些,这时,内存的反映时间就变得很重要了。三、反映时间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增长带宽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增长内存通道和总线宽度即可,让每个时钟传输更多的数据,或者,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同样可以增长带宽。反映时间就没那么简朴了,它指的是内存给出命令和命令实际执行之间的时间,谁都知道反映时间越小越好,然而,在内存的读/写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让反映时间增长。
一方面,FSB与内存控制器不是运营在同一速度(1:1)上,任何信号的传输,都会出现等待同步的情况。比如设立为5:4这个常用的比率,FSB通过5个周期,内存才通过4个周期,这意味着,总线必须通过5个时钟周期才可以互相互换信息。假如一个命令从CPU发到内存请求数据,那么,要等到信号匹配,至少要等待4个时钟周期,见下图:-----*****-----*****-----*****(总线频率)
----****----****----****(内存频率)一般情况下,内存与总线同步,可以获得更佳性能,这也是高性能内存,都需要超FSB频率使用,至少达成内存频率同级,才干发挥更佳性能的因素。第二,内存操作自身也需要花费许多反映时间。当内存控制器发出某个地址的请求时,先发送一个激活(ACTIVE)命令,把相应的数据单元从“预充电”状态变为“激活”状态,在BIOS中,可以调节tRP参数来控制这个时间,通常花费2、3或4个周期。
接着,是tRCD(RowtoCasDelay,行地址到列地址控制器延迟时间)操作,这是发送行地址里面的内容到内存缓冲区必须占用的时间,通常有2、3或4个周期可选。
然后,就是我们很熟悉的tCL,俗称CAS(ColumnAddressStrobe,列地址控制器)反映时间,即把指定列地址单元的内容发出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有2、2.5或3个周期可选。tCL对于总线忽然的大量数据传输(突发操作)很重要,假如下一次的内存读/写在同一行中,tCL就决定了一个单元移到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品牌体验试驾方案
- 位授权委托协议书模板
- 共享电车承包协议合同
- 公司采购布料合同范本
- 冠名商赞助商合同范本
- 内河船员劳务合同范本
- 合伙开车司机合同范本
- 台球厂商文字合同范本
- 卖房卖屋出租合同范本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各地真题】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压裂装备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第一讲 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
- 生产计划员月度汇报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特钢棒材制造市场深度评估及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 幼儿园课件:《体能大循环的有效开展策略》
- 2025见证取样员考试试题带答案
-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课件
- 招投标自查报告和问题整改指导
-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建筑垃圾现场分拣作业流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