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氯化铵B.盐酸C.氧化镁D.氢氧化铝2.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B.炉火上放盆水,可预防煤气中毒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进行灯火实验D.钙、铁、锌、硒都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B.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C.碳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D.磷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烟雾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 D.点燃酒精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②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相同③O2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④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有可能不同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⑥若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那么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A.②③B.⑤⑥C.①③.D.④⑥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 B.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 D.干冰升华8.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B.Ⅰ、Ⅱ中的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Ⅰ、Ⅱ两类反应均会发光9.在和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粉末,完全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 B. C. D.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 B.冰雪融化 C.大米酿酒 D.铁铸成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7223215反应后质量/gx30027则反应后“x”的质量为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若此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4)实验一、二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在“实验一”“实验二”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有_____。(5)从反应角度:以上三个反应相同点是_____(填序号)。A都是分解反应B都放出热量C产物都是常温下固体D都是化合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I.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_____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填序号)。(3)下列治理河水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__A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B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C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II.“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4)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C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5)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①反应Ⅰ所用的镁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镁和SiO2发生的是否是化合反应______(填“是”或“否”);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②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进行该操作时液面应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③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14.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质量比为1:2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实验室中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在空气中,当温度超过40℃,白磷会燃烧,温度超过240℃时,红磷才会燃烧,它们均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①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蒸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红磷,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③待红磷燃烧结束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白磷,白磷又被点燃。实验中氧气含量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图2中__________点时(填A、B、C、D、E)红磷开始燃烧;AB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④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查阅资料可知,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铁与氧气、水等的缓慢氧化,生成红棕色的铁锈,可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将足量细铁丝绒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盐酸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镁,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这种盐酸混合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实验探究,取这种盐酸混合液100g,逐渐加入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时,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如下图),此时过滤,得到滤液297.1g,请结合下图数据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坐标中a的数值为。(2)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该盐酸混合液中HC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6.某XX化肥厂制作了一个大型户外广告如下图:根据相关信息计算:(1)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N):m(H):m(C):m(O)=______________。(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01%)(3)由上述计算可知,该广告属于________(填“虚假”或“真实”)广告。(4)求出每袋该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的质量。(要有解题过程,只有结果不得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氯化铵是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B、盐酸属于酸,不符合题意;C、氧化镁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铝属于碱,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盐是指由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2、D【解析】
①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热,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从而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选项正确;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选项错误;
③白磷的量不足,氧气就不能耗尽,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④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选项正确;
⑤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选项正确。故选D。3、C【解析】
A.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不含铅,小孩经常咬铅笔,不会导致铅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B.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浓度过大会造成窒息死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钙属于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4、C【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错误;B、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错误;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正确;D、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错误。故选C。5、A【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操作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操作错误;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故C操作错误;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故D操作错误。故选A。6、D【解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详解】①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氧气和臭氧的转化,故不正确;②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它们分子构成相同,故不正确;③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不正确;④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有可能不同,故正确;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不正确;⑥若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那么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故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7、A【解析】
A、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A【解析】
A、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故正确;B、Ⅰ、Ⅱ中的反应有的是化合反应,有的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故错误;D、缓慢氧化不发光,故错误。故选A。【点睛】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B【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C【解析】
A、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铸成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分解反应【解析】
反应后B物质增加了8g,是生成物;反应后C物质减少了32g,是反应物;反应后D物质增加了12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物质是生成物,生成的A物质质量为:32g-8g-12g=12g;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引燃铁丝①④迅速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吸收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实验二BD【解析】
(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未打磨生锈的铁丝,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或者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氧气的浓度降低了;故填:引燃铁丝;;①④。(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迅速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填:迅速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4)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有害气体,说明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此处问的是物理性质,应填能够溶于水;沙子无法吸收二氧化硫,但可以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故填:吸收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实验二。(5)反应相同点:都放出热量、都是化合反应。故填:BD。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混合物供给呼吸DABCDAB失否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过滤低于引流HCl【解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元素,故选D。(3)A、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有利于河水治理,故A正确;B、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有利于河水治理,故B正确;C、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有利于河水治理,故C正确;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河水治理,故D正确。故选ABCD。(4)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如下信息: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正确;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正确;C、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不同从图中得到,错误;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单位错误。故选AB。(5)①镁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Ⅰ所用的镁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填“得”或“失”),镁和SiO2生成氧化镁和硅,发生的不是化合反应,填“否”;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是为了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②操作Ⅰ是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进行该操作时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③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14、CCH4、CO2、H2O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吸收白烟,加速冷却等亦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B红磷只发生缓慢氧化,消耗少量氧气红磷燃烧无法完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铁丝绒表面有红棕色物质产生,试管内液面上升,上升体积约占试管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解析】
(1)①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B反应前后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C。②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甲烷、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生产制造检测非标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三亚凤凰水城09暖冬营销雷霆行动
- 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3D行业市场运行走势及投资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缆对绞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大队委竞选讲话稿
- 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与保障计划
- 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 大额支出审核标准计划
- 2024年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家庭照护赛项决赛试理论题库1000题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打印
- 微生物检验的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三类人员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
- GB/T 45434.3-2025中国标准时间第3部分:公报
- 北京市消防条例解读
- 202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维修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公司转让租赁合同样本
- 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函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 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