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农业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农业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农业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农业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农业大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B.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C.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炉具清洁剂等碱性物质D.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3.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4.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 B.:氮C.:氯化氨 D.:碳酸钾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钠与镁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Cl9Hl9N7O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B.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叶酸由四种元素组成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7.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用途B元素之最液氮:用于医疗明矾:用于消毒杀菌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钠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C物质鉴别D环保知识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小木条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A.A B.B C.C D.D8.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AB.BC.CD.D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10.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球升空 B.载歌载舞 C.礼炮轰鸣 D.国旗飘扬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①一个A分子中含________个原子;②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③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电解水实验如图一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_____组成。(2)①中所得气体是_____,①与②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二,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示意图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物质之一,小文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科学整理和归纳,并形成知识树如图所示。请你参考并回答相关问题:(1)在氧气物理性质的知识中已经给出两个实例,还有①②两方面,请你写出其中一条物理性质_____。(2)在氧气化学性质中,铁、硫、碳等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①如图所示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I.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II.实验中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III.改进后实验和原实验相比优点是_____。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需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③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将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_____。④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有氧气参加。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填一点)(3)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做燃料B救治病人C炼钢D潜水14.淀粉类食物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之一。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n的取值从几万到几十万)在人体中被分解生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参与细胞代谢。(1)淀粉由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2)已知1mol(mol,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是一种单位)葡萄糖的质量是180g,则90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3)列式计算葡萄糖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质量分数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成熟的橘子中会散发出一种稍有香味的乙烯气体(C1H4),这种气体能将香蕉等还未成热的水果催熟。(1)C1H4由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1)乙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1H4+3O11CO1+1H1O.若用该反应获取13.1gCO1.需要C1H4的质量是_____?16.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看了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对产品的含氮量产生了疑问,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硝酸铵的含氮量进行了计算,都认为包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不准确。注:其中(3)、(4)问要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2)硝酸铵中N、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最简整数比)(3)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4)该袋产品中含纯硝酸铵的质量为多少千克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焚烧碳酸钙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C【解析】

A、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故选项正确;B、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故选项正确;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反应,可以用于去除炉具油污,故选项错误;D、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故选项正确。故选C。3、D【解析】

A、对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再排放,可防止赤潮的发生和水体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故选项错误;D、燃放鞭炮会生成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故选D。4、D【解析】

A.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其化学式为,选项错误;B.氮的元素符号为N,是汞,选项错误;C.读作氯化铵,选项错误;D.碳酸钾化学式为,选项正确。故选:D。5、B【解析】

A.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分子间隔变大,此选项正确;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分子间隔变大,此选项错误;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此选项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关系非常密切,钠与镁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此选项正确。故选B。6、C【解析】

A、由叶酸的化学式可知,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19+1×19+14×7+16×6=441,书写相对分子质量不书写单位,选项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叶酸是由叶酸分子构成的,叶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叶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叶酸组成的,选项正确;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12×19):(1×19):(14×7):(16×6)=228:19:98:96,选项错误,故选C。7、C【解析】

A、明矾只能加速水中悬浮颗粒沉降,不能消毒杀菌,故不符合题意;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C、水和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双氧水中产生气泡,水中无现象,可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氧气中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中熄灭,故符合题意;D、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故不符合题意。8、D【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将胶头滴管下端垂悬在试管口上方,防止造成试剂污染,选项错误;B、往试管中加入固体时,应将试管水平放置,将固体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立起来,防止固体药品砸坏试管,选项错误;C、倾倒液体时,应将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试管倾斜放置,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造成试剂污染,选项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距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倾斜45度,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9、B【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0、C【解析】

A、彩球升空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载歌载舞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礼炮轰鸣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等,是化学变化;D、国旗飘扬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4D(或H2O)17:24【解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一个A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一个含有4个原子;(2)D是H2O,属于氧化物;(3)A是NH3,B是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4×17:3×32=17:24。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H2O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氧气(O2)1:2【解析】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H2↑+O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2)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气体①是连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体积较小的气体,该气体为氧气,故填氧气;气体②为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体积较大的气体,该气体是氧气,则气体①和气体②的体积比为1:2,故填1:2;(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在方框内应补全一个氧分子,故填。【点睛】电解水时,连接电源电极的玻璃管内生成气体的种类可以记忆为:正氧负氢;生成气体的体积比可以记忆为:氢二氧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或难溶于水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操作更简单方便,可放出充足氧气,使铁丝充分燃烧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方便观察实验现象都是氧化反应(合理即可)BCD【解析】

(1)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及不易溶于水进行解答。(2)根据铁、硫、碳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氧气的物理性质很多除去图示信息外还有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难溶于水等。故①②两方面可写出的物理性质分别为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难溶于水。(2)①I.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所发生化学反应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II.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其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实验中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III.改进后实验不需要单独收集氧气,操作更简单方便,且双氧水在集气瓶中可持续放出氧气,使铁丝燃烧更充分。故.改进后实验和原实验相比优点是:操作更简单方便,可放出充足氧气,使铁丝充分燃烧。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且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故集气瓶底部需放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③燃烧实验中温度升高会使气体膨胀,所以木炭燃烧时要从上往下缓慢伸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且方便观察实验现象,故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的原因是: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方便观察实验现象。④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有氧气参加,所以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且反应中都会放热,故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任选一项回答)。(3)氧气主要具有助燃性,不能作燃料,故可用于富氧炼钢;可供给呼吸作用,故可用于医疗救治病人,也可用于潜水员呼吸。故有关氧气的用途正确的是BCD。【点睛】本题以图形的形式给出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